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阴道分泌常规检验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在2015年3月到2015年11月来我院进行进行阴道分泌的常规检查的53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这532例患者中,清洁度Ⅰ和Ⅱ的有165例,清洁度Ⅲ和Ⅳ的有180例,在不同的清洁度中,病原体的发生率也不相同,表现为清洁度Ⅲ和Ⅳ中病原体的检出率远远高于清洁度Ⅰ和Ⅱ的。结论清洁度与病原菌的发生率并不是成直接的比例关系。线索细胞和念珠菌这两种菌出现的概率较大,我们应该采取措施抑制这些菌的生长,防止疾病的发生。

  • 标签: 妇科,阴道分泌物,常规检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分析女性阴道分泌标本综合检验结果,探析阴道病菌感染情况,并总结女性阴道分泌检验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600例妇科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实施阴道分泌湿片法高倍镜镜检,并综合使用包括细菌性阴道炎检测、真菌性阴道炎检测、滴虫性阴道炎检测和淋菌性阴道炎检测在内的涂片革兰染色油镜镜检等女性阴道分泌的常规检测方式,对比分析女性分泌情况,发现各类病原菌感染情况。结果经对比分析,在对本次研究对象600例妇科疾病患者的诊断中,清洁度Ⅰ~Ⅱ度检出例数为242(40.33%),清洁度Ⅲ~Ⅳ度检出例数为358(59.67%),其中真菌性阴道炎检出例数133(33.17%),细菌性阴道炎检出例数64(10.67%),滴虫性阴道炎检出例数86(14.33%),淋菌性阴道炎检出例数34(5.67%),其他类型阴道炎检出例数41(4.17%)。结论各种类型的细菌、真菌、淋菌和滴虫是妇科疾病的主要致病原因,这些病原菌引起的阴道炎给女性患者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医护人员要加强对女性阴道分泌标本的综合检验,提高阴道分泌检验质量和效率,更好地治愈妇科疾病患者。

  • 标签: 妇科疾病 阴道分泌物 综合检验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1-0461-01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妇科阴道疾病的病原体检出率,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1800例门诊妇科患者阴道分泌进行白带常规检查和细菌性阴道病的检测。结果BV检出率为32.4%,假丝酵母菌检出率为23.7%,假丝酵母菌+BV检出率为12.9%滴虫+BV检出率为5.1%,滴虫检出率为3.45%。结论BV的检出率高,在阴道分泌检查时即使清洁度正常也要注意查找病原菌,并应注意混合感染。

  • 标签: 阴道分泌物 BV 假丝酵母菌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阴道分泌对于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对本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进行尿常规检查的90例妇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应用集中段尿液进行检验,随机分组后4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检验,45例观察组患者在阻止阴道分泌后进行检验,就两组患者检出率进行对比。结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尿检结果的检出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阴道分泌对于患者的临床尿常规检验结果造成比较大的影响,为了获得准确的尿检结果,还需要妇科患者根据相关要求来进行阴道分泌的阻止工作,借此来促进检出率以及尿检准确性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 标签: 阴道分泌物 尿常规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200例妇科门诊病人阴道分泌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选择本院妇科门诊在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200例妇科患者,回顾患者病历资料,应用阴道分泌测定方法,对所有患者阴道分泌进行检测。结果 病原菌检出例数167例,其中念珠菌感染例数为21,感染率为10.50%;滴虫感染例数为6,感染率为30.00%;细菌感染例数为78,感染率为39.00%;细菌和真菌感染例数为16,感染率为8.00%;细菌和滴虫感染例数为46,感染率为23.00%。阴道清洁度方面,处于I-II度共有25例,占比12.50%;III度有90例,占比45.00%;IV度有85例,占比42.50%。结论 妇科门诊患者阴道感染率相对较高,感染方式主要为细菌和滴虫,阴道清洁度主要为III、IV度。

  • 标签: 妇科门诊 阴道分泌物 感染病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白带常规与BV唾液酸酶联合检测在诊断菌性阴道病中的临床价值,为细菌性阴道病(BV)临床诊治和预后提供诊治依据。方法采用白带常规检测法与BV唾液酸酶检测法,同时选取580例女性阴道分泌作为标本,并将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了解BV唾液酸酶法阳性患者检测结果及患者年龄段分布情况。结果580例患者BV唾液酸酶阳性41例(7.10%),清洁度Ⅲ度比例最高(68.3%),其次为清洁度Ⅱ度、混合感染、清洁度Ⅳ度,41~50岁人群检出率最高(16.3%)。结论白带常规与BV唾液酸酶联合检测用于诊断BV实用性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阴道分泌综合检验结果,探讨联合检验结果的优势。方法对2014年8月至2015年1月间我院妇产科、生殖医学中心等科室送检的1000例阴道分泌标本,采用阴道分泌湿片法镜检、涂片革兰染色镜检以及细菌性阴道病快速检测三种方法联合检测,分析病原菌感染情况。结果1000例阴道分泌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437例,阳性率为43.7%(437/1000)。其中滴虫检出113例、霉菌检出144例、混合感染检出203例,占比分别为25.9%(113/437)、33%(144/437)、46.5%(203/437)。结论对女性阴道分泌进行联合检测,能有效防止各类病原菌的漏检,提高女性阴道感染的诊治水平。

  • 标签: 阴道分泌物 综合检验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女性阴道分泌感染状况,为妇产科门诊的相关诊断提供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8月收治与我院妇产科门诊的93例检查人群标本,按照年龄将其分为三组,年龄为20岁至34岁之间的患者为A组,年龄在35岁至50岁之间的女性为B组,年龄在50岁以上的患者为C组。对所有妇产科患者资料做分析,了解患者检查之后的结果。结果 通过研究两组患者分泌检查情况,发现部分患者出现滴虫性阴道炎,还有部分患者出现假丝酵母菌阴道炎,通过结果显示,阴道炎患病率较高。同时在比较三组女性出现病症感染概率,发现中年女性患阴道炎的比例最高,(P

  • 标签: 妇产科 阴道分泌物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例阴道分泌常规检验结果探讨。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在本院接受阴道分泌检查的456例阴道炎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及检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检验人员采用无菌棉对患者阴道中的分泌进行采集,通过革兰氏染色法对阴道分泌中的真菌、滴虫、线索细胞等进行检测,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检验,在456例阴道炎患者中,真菌性阴道炎有164例,占比35.96%。细菌性阴道炎有81例,占比17.76%,滴虫性阴道炎有118例,占比25.88%,对各种阴道炎的占比率进行分析发现,细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真菌性阴道炎是妇科疾病中主要的阴道炎类型。结论:细菌性阴道、滴虫性阴道炎、真菌性阴道炎属于较为典型的阴道炎疾病,在阴道炎疾病中具有较高的占比。阴道炎疾病会给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所以有效的检测方法对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阴道分泌常规检查能够为阴道炎疾病类型的诊断提高可靠依据,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阴道分泌物 常规检查 阴道炎 革兰氏染色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尿常规检验中阴道分泌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妇科疾病患者取样122例,皆为我院2019年07月至2021年05月收治,随机数表法分为参照组(n=61,常规尿液检查)和试验组(n=61,规范尿液),比较尿常规检查结果,亚硝酸盐、白细胞酯酶、潜血、红细胞、白细胞、尿蛋白、上皮细胞检出率。结果:经检查,试验组酮体、尿胆原、尿胆红素、尿液比重、尿糖、24 h 尿蛋白定量比参照组低,pH值比参照组高,亚硝酸盐、白细胞酯酶、潜血、红细胞、白细胞、尿蛋白、上皮细胞检出率依次为0.00%、0.00%、1.64%、3.28%、1.64%、0.00%、0.00%比参照组低,P<0.05。结论:实施规范化尿常规检验可避免阴道分泌对检验准确度的影响,为疾病诊断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 标签: 检验结果 尿常规检验 影响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阴道分泌对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21年4月-2022年3月内妇科就诊的100例女性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尿常规检查,且先行常规尿液采集(对照组),再行专业尿液采集(试验组),统计对比两组采集方式对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对照组检验方式检出的白细胞、红细胞、蛋白质及上皮细胞等占比均显著高于试验组(P<0.05),两者相差较大,提示阴道分泌对患者的尿常规检验结果存在影响。结论:女性阴道分泌对其尿常规检验结果具有一定影响,可影响医生的疾病诊断和用药,对此,需采取专业尿液采集方式,避免阴道分泌对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女性宫颈炎症与支原体感染状况及药敏实验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无症状宫颈分泌常规及细菌培养药物敏感性进行讨论。方法通过2010年至2011年我院收治的204例宫颈分泌细菌培养以及对药物的敏感性结果进行分析,将宫颈管内分泌用棉拭子法拭取,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检验。结果在常规分泌检验中,有143例为清洁度Ⅱ度,61例为清洁度Ⅲ度;有细菌生长的标本共90例,其中36例革兰阳性致病菌,44例阴性,12例霉菌,6例滴虫。其中,以表皮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是杆菌为主要病原体;粪肠球菌和李斯特菌的耐药性较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较低。结论进行无症状宫颈分泌的细菌培养药敏分析,对临床用药有深刻的意义。

  • 标签: 无症状 宫颈 分泌物 细菌培养 药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