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式真皮下全层间断缝合法在横切口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期间168例横切口剖宫产产妇作对照实验,将产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n=85例)产妇采用传统缝合方式,观察组(n=83例)产妇采用改良式真皮下全层间断缝合法,对比分析不同缝合方式应用于横切口剖宫产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缝合时间与切口愈合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横切口剖宫产产妇应用改良式真皮下全层间断缝合法,缝合效果显著。

  • 标签: 横切口 改良式真皮下全层间断缝合法 剖宫产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医疗设备开关电源的状态关系着整台设备的动力问题,但是由于开关电源是一个最常用的部件,且由于其特殊功能,往往承受着强大电流、电压的冲击,因而也较为脆弱,本文旨在对这些仪器设备的开关电源,即开关型稳压电源的维修展开分析。

  • 标签: 开关电源 医疗设备 工作原理
  • 简介:摘要矿用刮板输送机是一种用来将煤输送至皮带机的输送设备,它中间部分由过渡槽和多节中部槽连接而成,机槽由钢板隔成上、下槽,槽内装刮板链。刮板链可以将煤刮至输送带,由于传动和联接是机械式的,阻力较大,再加上是机头、机尾双驱动,所以两台电机的启动时机就成为一个较为核心的问题。

  • 标签: 启动 刮板机 驱动
  • 简介:摘要本文以开关电源中的电磁干扰抑制技术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应用技术内容作出分析。在分别介绍滤波技术、屏蔽技术、软开关技术、PCB设计、接地处理这五方面内容的同时,供相关研究参阅。

  • 标签: 开关电源 电磁干扰 干扰抑制 应用技术
  • 简介:摘要矿用刮板输送机是一种用来将煤输送至皮带机的输送设备,它中间部分由过渡槽和多节中部槽连接而成,机槽由钢板隔成上、下槽,槽内装刮板链。刮板链可以将煤刮至输送带,由于传动和联接是机械式的,阻力较大,再加上是机头、机尾双驱动,所以两台电机的启动时机就成为一个较为核心的问题。

  • 标签: 启动 刮板机 驱动
  • 简介:摘要 医疗设备的稳定运行对于医疗服务至关重要。然而,电源故障是医疗设备维修中的常见问题之一,对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产生负面影响。本文旨在探讨医疗设备维修中电源故障的诊断、维修方法和预防措施。首先,介绍了医疗设备电源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分类。其次,详细阐述了电源故障的诊断方法和维修流程。最后,提出了预防电源故障的措施和建议。本文的研究对于提高医疗设备维修的效率和质量,确保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医疗设备 电源故障 维修 诊断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氧气射流雾化器在ICU间断撤机患者人工气道湿化的效果。方法将本院ICU建立人工气道并间断撤离呼吸机的患者共67例,按床号单双数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两组患者人工气道撤机期间分别使用不同方式气道湿化,其中观察组采用大容量氧气射流雾化湿化,对照组采用持续滴注湿化。比较两组患者气道湿化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湿化前后痰液粘稠度明显改善,两组患者每小时按需吸痰次数、发生刺激性次数、出现痰痂次数以及人工气道带管平均时间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容量氧气射流雾化湿化法有效降低痰液黏稠度,按需吸痰次数减少,降低了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操作和取材简便,基层医院实用性强,值得推广。

  • 标签: 射流雾化 脱机 人工气道 湿化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间断推药与连续输注两种给药方式的比较,观察连续输注硬膜外麻醉的麻醉效果及对循环的影响,并研究其用药量的问题。方法60例行下肢的患者,随机分为A、B、C组。方法硬膜外穿刺置管成功后平卧,给予氯普鲁卡因实验剂量3ml。5min后A组推入首次量15ml,后每间隔45分推入7.5ml作为维持量;B组以60ml/h泵入首量15ml后再以20ml/h作为每小时给药维持量;C组以60ml/h泵入首量15ml后再以15ml/h作为每小时给药维持量,间隔一段时间后分别以针刺法测最高阻滞平面,每间隔10分记录血压、脉搏。每间隔10min记录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肌松情况。结果A组的起效时间要快于B、C两组,开始时的10min、20min、30min三个时段A、B、C三组的最高阻滞平面有显著差异,A组要明显高于B、C组,B、C两组没有差别,在以后的时间A、B两组的最高阻滞平面没有差别,但A、B两组的平面要高于C组,在循环方面,泵入组要比推入组平稳,没有较大的波动,推入组在给全量后和每次维持给药后都有血压、心率的一过性下降过程。结论硬膜外持续泵入局麻药麻醉能满足下肢手术的要求,且循环平稳,相对于单次推药的用药量偏大。

  • 标签: 盐酸氯普鲁卡因 硬膜外麻醉 微泵输入
  • 简介:摘要胰管出血是消化道出血罕见的原因,腹痛和间断性出血的临床表现及胃镜、血管造影等检查对明确诊断意义重大。手术可取得良好效果。

  • 标签: 消化道出血 胰管出血 胰腺血管瘤 胰腺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间断蓝光照射联合妈咪爱、茵栀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展开观察。方法择选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所收治的60例新生儿黄疸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间断蓝光照射法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间断蓝光照射治疗的同时给予妈咪爱与茵栀黄药物进行口服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展开观察与对比。结果经本文研究结果得出,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要显著低于研究组患者,组间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胆红素水平变化上,研究组患者的胆红素日均下降值与平均退黄时间都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新生儿黄疸患者采用间断蓝光照射联合妈咪爱、茵栀黄作为临床治疗方案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率,加快新生儿的黄疸退散时间,使新生儿尽早脱离危险康复痊愈。

  • 标签: 蓝光照射 妈咪爱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间断喂养与持续喂养对危重症患者肌肉萎缩和营养状况的影响以及营养不耐受情况,为临床危重症患者选取更合适的营养支持方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观察性研究方法,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重症监护中心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接受肠内营养的59例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喂养方式不同分为间断喂养组(32例,每次泵入200~250 mL营养液,每天4~5次,每次间隔5~6 h)和持续喂养组(27例,常规持续匀速泵入营养液)。观察两组患者入重症监护病房(ICU)肠内营养前及营养支持7 d后的相关指标变化,包括股直肌厚度及横截面积,营养状态相关指标〔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及血糖〕,误吸、腹泻、便秘、呕吐、胃残余量异常(胃残余量>250 mL)等营养不耐受的发生率,以及ICU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营养支持7 d后股直肌厚度及横截面积均有所减少,提示两组患者均出现肌肉萎缩,且间断喂养组与持续喂养组股直肌厚度及横截面积变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股直肌厚度变化值(cm):-0.06±0.04比-0.07±0.03,股直肌横截面积变化值(cm2):-0.71±0.23比-0.81±0.24,均P>0.05〕;间断喂养组与持续喂养组营养支持7 d后营养状态相关指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Hb(g/L):102.2±10.9比103.2±11.3,ALB(g/L):34.1±3.6比32.9±4.0,PA(mg/L):209.8±10.6比205.9±13.7,血糖(mmol/L):6.34±1.91比6.93±3.54,均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误吸、腹泻、便秘、呕吐等肠内营养不耐受情况,但间断喂养组胃残余量异常发生率较持续喂养组明显降低〔9.4%(3/32)比33.3%(9/27),P<0.05〕。间断喂养组与持续喂养组患者ICU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21.03±11.51比21.41±9.74,P>0.05)。结论与持续喂养相比,间断喂养未能明显改善危重症患者的肌肉萎缩及营养状态,但可减少患者胃残余量异常增多的肠内营养不耐受症状,是一种易于实施、安全可行的喂养方法。

  • 标签: 喂养方式 危重症 肌肉萎缩 营养状态 耐受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复合乳酸菌(聚克)联合间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2016年收治的65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随机对照法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对两组患儿均实施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儿采用复合乳酸菌(聚克)联合间断蓝光照射治疗,对照组的患儿采用单纯间断蓝光照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清胆红素和经皮测胆红素水平、首次胎粪排放时间、胎粪排空时间、黄疸消退时间,以及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和经皮测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和经皮测胆红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下降程度比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首次胎粪排放时间、胎粪排空时间、黄疸消退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复合乳酸菌(聚克)联合间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见效快、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复合乳酸菌 聚克 蓝光照射 新生儿黄疸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连续缝合与间断缝合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共计 30 例,入院时间为 2018 年 12 月至 2019 年 12 月间,并将其按照缝合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中有 15 名患者,接受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间断缝合术,观察组中有患者 15 名,接受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连续缝合术,并对这两组手术前后的各项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从术中出血量上比较,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从手术时间以及疼痛恢复时间上比较,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 );从排气时间以及出院时间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对子宫肌瘤患者采取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连续缝合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子宫肌瘤 缝合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媒体眼功能锻炼与间断遮盖治疗对儿童弱视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涉及的患儿例数为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多媒体眼功能锻炼与间断遮盖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治疗后,患儿的视力恢复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多媒体眼功能锻炼的治疗方式效果较高,显著优于间断遮盖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儿的视力,同时其安全性较高,可值得临床的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多媒体眼功能锻炼 间断遮盖治疗 儿童弱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会阴侧切皮内连续缝合法与传统皮肤间断缝合法的效果对比。方法对180例经阴道分娩产妇,会阴切口用皮内连续缝合法;对150例经阴道分娩的产妇,会阴切口用传统皮肤间断逢合法,分别观察病人切口愈合情况。结果两组缝合方法在手术时间上无明显差异,但观察组在切口局部硬结、红肿情况,术后疼痛程度,切口愈合情况,术后住院天数,产妇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会阴侧切用皮内连续缝合法,产妇切口愈合情况优于传统皮肤间断逢合法。

  • 标签: 会阴侧切 皮内连续缝合法 传统皮肤间断逢合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去势间断联合抗雄激素药物治疗晚期前列腺癌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我院在2008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按照临床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采用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比卡鲁胺治疗,观察组则采用手术联合比卡鲁胺给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2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晚期前列腺癌中,相较于药物联合抗雄激素药物,手术去势间断联合抗雄激素药物的疗效差异不大。

  • 标签: 手术去势间断 晚期前列腺癌 抗雄激素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断腰大池引流对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防治效果。方法选择以Fisher分级it-IV级的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且不具备手术指征的患者95例。出现延迟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的症状与体征时(不包括脑外伤再出血、脑积水、水电解质紊乱等),同时经脑多普勒(TCD)检查大脑中动脉平均流速(V.MCA)>120cm/s确诊为脑血管痉挛。结果每日分2~3次经腰大池引流排放血性脑脊液总量80~122.5ml,平均(102.3±0.71)ml,连续7~10天,发生症状性血管痉挛8例,均在治疗后5天内缓解;痊愈55例,中残16例,重残10例,植物生存11例,死亡2例;出现脑梗死1例,无脑积水发生。结论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间断腰大池引流排放血性脑脊液清除蛛网膜下腔致痉挛物质,可以预防和缓解血管痉挛,是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有效的治疗措施。

  • 标签: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间断腰大池引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早产儿黄疸治疗过程中使用酪酸梭菌散剂与多次间断光疗进行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在2020年4月~2021年4月期间选取84例黄疸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使用多次间断光疗疗法进行治疗,研究组使用酪酸梭菌散剂与多次间断光疗进行联合治疗,对比患儿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症状改善用时低于对照组;经治疗,患儿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均有所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以P

  • 标签: 早产儿 黄疸 治疗方法 酪酸梭菌散剂 多次间断光疗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