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1 个结果
  • 简介:阳春三月,新一届人大、政协两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在新的政协委员当中,有了一位京剧观众熟悉的身影,她就是温文尔雅的李胜。的确,在世纪之交的京剧舞台上,梅派传人李胜的声望越来越高,她所扮演的《大唐贵妃》里的杨玉环、《霸王别姬》里的虞姬、《白蛇传》里的白贞、《柳荫记》里的祝英台等中国古典女性形象,在全国各地演出时,所到之处大受欢迎;在台港澳等地演出时,迷倒了众多海外同胞;

  • 标签: 京剧演员 李胜素 天使 艺术 东方 《大唐贵妃》
  • 简介:金秋季节,我有幸观看了陕西省京剧院李萍主演的荀派名副《金玉奴》。她精湛的表演,甜美的唱腔,深刻地体现出了荀派艺术的风格,栩栩如生地塑造了金玉奴的人物形象。

  • 标签: 荀派艺术 人物形象 京剧院 陕西省 主演 唱腔
  • 简介:出身梨园世家的李萍,天生有一种浓烈的京剧情结,孩童时代便奔涌着出众的艺术天赋。1980年她正式考入陕西省京剧院,自那个时刻起,她更是将自己的一生交给了从小便心向神往的“皮黄”王国,一门心思地学习京剧表演艺术。在名师们的悉心教导下,她主攻花旦、刀马旦,

  • 标签: 艺术特色 角色塑造 舞台 光照 京剧表演艺术 梨园世家
  • 简介:赵连先生的创作常年保持着旺盛的产量,1952至2012年间,他被刊出发表的短篇曲艺作品有200篇,中长篇书目10部,选集单行本10册,整理传统书段62篇,丛书32种,录制唱片9张、盒带6件,编纂出版书籍5部,其余学术论谈、作品评论、小品短剧脚本等各类成果颇丰。

  • 标签: 表演艺术家 曲艺 写作 血液 作家 作品评论
  • 简介:京剧名家吴秋老师的艺术生涯辉煌而灿烂,她遵循继承与创新并举的原则,历经磨砺成就自己独特的表演艺术风格,为喜欢她的观众所津津乐道。适逢北京京剧院建院50周年院庆之际,王玉珍院长带我拜访了这位和蔼可敬的老人。

  • 标签: 北京京剧院 吴素秋 访谈录 表演艺术风格 继承与创新 艺术生涯
  • 简介:跟安惠同事十多年.叹服于她作品的历久弥新,也钦佩她人品的淡泊明志。安惠1986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早期作品以水彩见长.多以色调取胜。这些年.对油画的着迷让安惠创作激情四射,精品纷呈。数幅作品曾在国内外美术展览中参展、获奖,并被收藏。油画作品《画册与中提琴》获广东省第八届油画创作铜奖,油画作品《阳光午后》获全国教师作品金奖,2009年应邀在广州举办“律动的五月——安惠小幅油画”个展。

  • 标签: 油画创作 作品赏析 西安美术学院 油画作品 2009年 早期作品
  • 简介:对北欧人来说,餐桌布置是生活中的习。愤,而不是刻意的礼节,因此餐桌对北欧人来说,更象征一家人团聚的地方,他们习惯在用餐前将餐具都摆放好,然后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用餐。北欧饮食文化强调的是家人共同分享的精神,让平凡生活中加入对生活品味的坚持,优雅得宜的餐具及餐桌摆设,不仅能营造出浓浓的温馨气氛,也同时让全家人在用餐时增进情感交融的乐趣。

  • 标签: 餐桌布置 三重点 欧风 饮食文化 北欧 生活
  • 简介:《兰亭序》传为晋大书家王羲之所书,曾被评为“天下第一行书”。可惜世上所见的都是摹本,其中比较接近真迹的,要数冯承的摹本,因是钩摹,忠于原作,故能保持本来的笔情墨趣和神态风貌。《兰亭序》的书法艺术究竟怎样呢?明方孝孺说《兰亭序》“得其自然,而兼具众美”。这种说法是很有见地的。《兰亭序》的突出之处,就是章法自然,气韵生动。通观《兰亭序》全篇28行,共计324字,写来从容不迫,得心应手,使艺术风格同文字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就布局来说,《兰亭序》采取纵有行、横无列的形式。其字与字,大小参差,不求划一,长短配合,错落有致,而点画皆映带而生,显得气脉贯通;其行与行,大致相等,但时有宽狭,略带曲折,宽狭相间,曲折互用,相映成趣。试拿第十四行“趣舍万殊静躁不同”这行字来说吧,总的形势有所倾斜,忽左忽右,呈曲线的形状。比较来看,如果以“趣”字作基准的话,那么“舍”字偏右,“万”字向左,“殊”字又偏右,而“静躁”两字向左,“不同”两字则基本居中。由于重心始终保持在行线中,因此虽有倾斜而不偏离,于是乎形斜体正,势曲态直了,富有韵律感。再拿第十行“所以游目骋怀”几个字来说吧,不论“所”字的收笔与“以”字的起笔,还是“以”字的收笔与...

  • 标签:
  • 简介:摄影师张罗平,在温州用两个小时时间,拍下了这样50张黑白人像摄影作品——直视镜头的颜肖像。你能感受到镜头上的他们被拍摄和被尊重的感受——自信而充满尊严朴素而富有力量——对于被摄个体本质上的肯定,被激发了的自我。

  • 标签: 肖像 人像摄影作品 个体本质 摄影师 镜头 感受
  • 简介:格局,气象也。欣赏一幅书法作品,观其神采而后品其内在,我们常以观其格局体势为第一环节。格局更多的是表现为观赏者对书法作品第一印象的宏观把握。明清以降书手多以大幅式、多字数的堆积来表现格局,煌煌巨制悬于壁上正对于前给人的视觉效果往往是宏大而震撼的。尺幅形式上的夸大确实会给人带来惊憾之感,但是否经得起推敲还需要深入品鉴,相比之下,更能打动我的则是小尺幅下的大气象。

  • 标签: 尺牍 书法作品 宏观把握 第一印象 视觉效果
  • 简介:评剧流传于中国北方,位列中国五大戏曲剧种;其以唱功见长,吐字清楚,唱词浅显易懂,演唱明白如诉,表演生活气息浓厚,形式活泼、自由,最善于表现人民生活,因而一直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剧种。而《红高粱》对于评剧题材的拓展,对于演员表演的拓展均有价值,是能够留在观众心里的作品。

  • 标签: 《红高粱》 领军人物 戏曲剧种 舞台呈现
  • 简介:<正>曾永义先生是台湾中国戏曲、韵文学、俗文学和民俗技艺等研究领域的大家,著作等身,在海内外有广泛的影响。近来北京中华书局将出版其三部著作《曾永义学术论文自选集》之编"学术理念"、乙编"学术进程"、《戏曲源流新论》,闻之甚喜,但接

  • 标签: 曾永义 学术论文 自选集 戏曲创作 曾先生 中国戏曲
  • 简介:珍是广东汉剧当代旦角表演艺术的代表性人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东汉剧代表性传承人。梁珍生于1938年,广东省梅县松口人,广东省首届文艺终身成就奖获得者。1952年进入福建上杭木偶汉剧团,1954年参加梅县艺光汉剧团,拜师钟熙懿,主攻青衣、花旦。

  • 标签: 广东汉剧 闺门旦 表演艺术 表演程式 梁素珍 唱腔艺术
  • 简介:在历代著名草书大家中,怀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本文详细介绍了怀书法艺术的源流,分析了怀成为一代狂草大家的原因,并详细论述了他对当时书法艺术主流审美观念与风格的“叛离”及其取得的成就。同时,结合当今书法创作现状,试从怀的书法艺术创作与创新中探讨当今书法艺术的发展方向。总之,怀的这种“叛离”与创新精神影响了后世草书的发展,也为当今书法创作带来了许多重要的启示。

  • 标签: 怀素 草书 《自叙帖》 书法艺术
  • 简介:<正>关于阿披亚关于阿披亚(AdolpheAppia1862~1928),我们知道得很少。他是瑞士人,性喜戏剧,习音乐,潜心研究瓦格纳歌剧,于1895年出版了《瓦格纳音乐剧的演出》,是一本仅五十一页的小册子。后来又在1899年出版了德译本《音乐和舞台演出》。这两

  • 标签: 瓦格纳 莱斯 舞台布景 舞台灯光 戏剧演出 歌剧
  • 简介:中国作为一个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文明古国,信札文化自古就十分发达,传统书信来往极其讲究礼数,如何具礼、称谓、祝颂,乃至书写格式及字体等,都有着约定俗成的规矩,而且这种传统已经延续了几千年。在新旧交替的民国时期,虽然也有胡适等人大力推行并实践白话文的写作,但在这些文化修养比较高的文人学者之间,他们还是更愿意采用传统的文言书信来进行日常交流。王国维作为学贯中西的大学者,受过传统文化的滋养,也保留着老派文人的一些习惯,所以信札中透着一股文人书

  • 标签:
  • 简介:水平展开的国家意志与美学风格王国锋(1967-)于2005年拍摄完成了《理想》系列。这部作品一出现就受到了广泛关注。这个系列作品以建造于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时的北京“十大建筑”为对象,呈现了国家意志与意识形态在建筑上的表现,也展示了新国家试图通过这样的建筑来塑造人民有关国家、民族的新观念、新价值与想象的努力。

  • 标签: 艺术实践 历史真相 王国 乌托邦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意志
  • 简介:作为曹禺的一部名剧,有关《雷雨》的评论可谓汗牛充栋,有关其女性人物的分析也不计其数,然而运用戏剧符号学行动模式进行研究的却十分鲜见。文章以安娜.于贝斯菲尔德创造的这一模式为工具,对剧中的八个人物按性别逐个分析,得出结论为真正的主体人物不是以周朴园为代表的男性,而是以繁漪为代表的女性,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为何不少导演将繁漪设计为该剧中心人物的原因所在。

  • 标签: 《雷雨》戏剧行动素模式 主体 女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