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对越剧发展的宏观历史脉络予以了总体梳理,强调越剧在迫切呼唤新的流派,新的大师已经到了呼之欲出的当口。在新的百年当中,越剧教育的等级亟待提升,越剧市场的开拓之路也应该越走越宽。

  • 标签: 越剧 新世纪 定位 展望
  • 简介: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杂技带着它的辉煌与困惑来到了这个新的时代。回顾过去,思索从前,但我们更需要去探求、去展望杂技在新世纪的发展趋势。以杂技形式承载思想内涵曾几何时,一台杂技晚会中有几个高难度技巧的展现,观众就心满意足了。如今,我们的杂技艺术家在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之上广泛吸

  • 标签: 杂技展望
  • 简介:音乐美学研究是以音乐思想与音乐作品研究为轴心,依托当代哲学美学理论,从历史、观念与形态诸多方面切人,去面对音乐艺术本体与音乐文化现象,寻求音乐艺术的本原与音乐文化的存在。新世纪以来的文化研究扩大了美学研究的视野,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音乐美学如要获得自身发展,就必须注重在多维视野中拓宽思路。近年来学者们除了对中、西方传统的美学思想与观念继续进行深入研究外,对以往少于关注的一部分音乐对象也给予了一定的探讨,如流行音乐的美学研究、心理学美学研究等。2008年恰逢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其间对这30年音乐美学研究各个领域的总结是必要的,包括通过现代与后现代问题、探索音乐人类学视界中的审美经验、全球化语境中的多元音乐文化观念研究、音乐美学的全人类性通则以及跨文化音乐美学的可能性等研究。

  • 标签: 音乐思想 美学研究 中国音乐美学 改革开放30周年 音乐文化现象 全球化语境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19-03-14
  • 简介:1798—1863)是法国浪漫主义最伟大的画家,渴望在艺术中看到自己生活的时代,安格尔是出生于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人物

  • 标签: 法国绘画 浅论法国
  • 简介:一曾得林乾良先生之约,评点二十世纪篆刻大师。几经考虑,未能如约。成为某一方面之大师者,除具有开拓性之外,还应具有传承性,二者缺一不可。据此观点,篆刻史上能称大师的不多。

  • 标签: 篆刻 大师 传承性 开拓性 观点
  • 简介:20世纪已经告别我们而去,留下诸多可供回味的话题和作品。纵目世纪末20多年来的中国艺坛,不难发现,有不少以女性形象、女性命运为直接表现对象的剧作相继亮相,构成一道挥之不去的文化风景线,值得我们从性别视角(genderperspective)切入去回顾之、思考之。

  • 标签: 20世纪末 女性题材 戏剧创作 《木兰从军》 戏剧评论 中国
  • 简介:<正>我们将告别一个世纪,迎接另一个世纪。作为“跨世纪”的人物,在即将发生“世纪转换”的当口,对近百年来中国音乐的历史发展进行整体性的反思,这是一种光荣,一种责任,一种历史的现实的需要。自1840年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打开了清

  • 标签: 李叔同 中国音乐 近百年 中西音乐关系 世纪转换 反思
  • 简介:本文旨在对20世纪西方绘画造型语言演变过程进行梳理,从中厘清造型语言的发展脉络。历史上绘画造型是如何演变的?新的造型语言是在什么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出现?对推动艺术的发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这种历史常识对当代美术学院造型基础教学有何指导意义?本文将依次进行粗略的探讨。

  • 标签: 造型 语言 演变 脉络
  • 简介:《浮士德》是西方文学史上一部重要著作,作者歌德是18世纪德国人,一生著作比肩。《浮士德》是他倾毕生精力.前后耗时60年写就的不朽名著,能与之媲美的除了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戏剧外再没有什么别的了。它不仅主题积极,表达了人类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而且艺术上获得极高成就,历来被文学界、戏剧界奉为最高经典.但同时.由于它的长达一万多行的诗剧特点和大量的隐喻、象征、典故、比拟.对要将它搬上舞台的话剧人来说.又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所以,排演《浮士德》历来被看作是对话剧人的重要挑战。

  • 标签: 《浮士德》 西方文学史 18世纪 《神曲》 莎士比亚 进取精神
  • 简介:日本电影走向何方?作为电影新纪元的开端,日本1996年于神户举办了纪念神户首次使用艾迪生胶片放映机100周年的活动。与此巧合的是1996年10月份起,日本首次正式启用卫星数字转换电视网络播送,每天可同时收到70个频道的节目,揭开了日本电视多频道时代的帷幕。这对日本电影发行业来说有如60年代初电视台正式启用对电影带来的第一次冲击一样,如今迎来了第二次冲

  • 标签: 日本电影 电影奖 新世纪 独立制片 国际电影节 日本人
  • 简介:20世纪许多学者对《乐记》表现出浓厚的研究兴趣,大家以敏锐的视角论述了《乐记》中一系列的核心概念、范畴和命题,并通过对《乐记》中所体现的哲学、音乐美学思想的研究,向我们展示了《乐记》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来解决一系列音乐美学基本问题的。20世纪对《乐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1、关于作者与成书年代问题;2、《乐记》整个思想体系的哲学基础;3、《乐记》中的音乐美学思想。

  • 标签: 20世纪 《乐记》研究 礼乐
  • 简介:上海开埠后,以"洋务"为契机的近现代工业的介入,使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以工业、商贸为核心力量的经济特点决定了上海是一个流动的集散地。20世纪的海上美术在中国绘画由南宗而衍为海上画派的同时,

  • 标签: 海上画派 20世纪 美术 上海开埠 现代工业 经济特点
  • 简介:本论文是导师欧建平先生为期10年的研究课题《美国舞蹈教育史》中的子课题。文章的重点是探究18世纪美国舞蹈教育的发展情境,明晰并梳理这一特殊历史时期有关舞蹈教育的基本形态和发展脉络,通过对教育理念、教育方式以及教育特点的分析和总结,对其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进行较为客观的评述,并在经验和教训中提炼出对当代中国舞蹈教育有益的启示。

  • 标签: 美国 18世纪 舞蹈教育 特征 影响 经验启示
  • 简介:《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初期的音乐与美学》引言[美]皮特·哈里著,詹姆斯·戴著邢维凯译美学这门学科在十八世纪期间逐渐地形成,正如苏尔策(Sulzer,1720-1779,瑞士美学家)所指出,“艺术的基本原理和一般理论从美艺术的哲学中演绎出来”。自十八世纪...

  • 标签: 浪漫主义 十八世纪 十九世纪初 音乐词典 美学 朗吉弩斯
  • 简介:这篇文章主要是关于早期印象派到一战前的现代法国油画的隐秘收藏,这些作品大部分来自莫斯科两个鉴赏家丰富的收藏.这两位鉴赏家叫伊·亚伯拉摩维奇·莫罗佐夫和塞加·伊万诺维奇·沙胡金.对他们所获得的成果无论怎样评价都是不过分的,而且他们的工作也确定早已引起了专家们的兴趣.值得一提的是,当新的法国油画名声在法国本国还处于初创阶段时,在如此遥远的莫斯科,就出现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欧洲油画经典大师的法国画

  • 标签: 伊万诺维奇 马蒂斯 印象派画家 十九世纪中期 佐夫 雷诺阿
  • 简介:译者引:本文是美国著名的中国现代美术史学者安雅兰女士所撰写的一篇展览图录导论.1998年,安雅兰在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主办的、开创性的大型展览会"危机中的一个世纪:20世纪中国艺术中的现代与传统"中担任策展人.该展览试图对一个世纪以来的中国艺术作一次概括性的回顾和总结.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把现当代中国美术划分为四个时期,即"中国画的革新,1850-1950";"现代主义者,1920-1950";"新中国艺术,1950-1980";以及"传统的改造,1980至今",并分别描述和分析了各个时期的风格特点以及其时代特征.

  • 标签: 二十世纪 中国艺术 传统艺术 现代艺术 风格特点 时代特征
  • 简介:<正>我院理论作曲系师生九人合作翻译,孟文涛教授校阅的《二十世纪和声的演变》(维·唐威尔原著),已由教材科打印成书,与广大师生见面了。该书分上、下篇。上篇为“过渡”,包括“四度与五度”、“增三和弦与全音阶”、“和弦的新并量法”、“装饰”(两章)、“关于风格方面”共六章;下篇题为“现代手法”,包括“平行”、“模式”、“旋律”、“和弦”(五章,包括规律结构与无规律结构)、“旋律与和声的关系”、“旋律的相互结合”、“结论”共十二章。它上接古典和声体系,下启现代

  • 标签: 二十世纪 和声 演变 教材科 现代手法 增三和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