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80 个结果
  • 简介:9月7日晚7时30分,下关明珠广场灯火辉煌,人头攒动,随着一阵阵古朴典雅的大理洞经古乐曲响起。由大理市文联主办、市音乐舞蹈工作者协会承办的“市舞协会会员创作展演晚会”徐徐拉开了帷幕。

  • 标签: 协会会员 晚会 承办 主办 工作者 乐曲
  • 简介:心识四蕴即受、想、行、识。心识四蕴声相合,与色蕴和鸣。心识四蕴犹如四只鸟儿带着自己的色身鸣叫——“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 标签: 心识 《心经》 音声 解读 漂移
  • 简介:顺着二胡的长弦漂流,总能遇见长弓带来的,一些似曾相识的人和事洞箫是一段黑黑的隧道,列车太过寂寞幸好跳跃的指尖,总是恰如其分带来天光

  • 标签: 南音 过年 二胡 洞箫 指尖
  • 简介:本文重点论述了叠时间名词在杜诗意境中的语义蕴含和艺术特征,认为表象的时间主线折射的是杜甫“穷年忧黎元”的赤子之情和绵绵不绝的思乡、思亲情结,其对叠时间名词的创造性运用,是杜甫大俗乃大雅诗歌艺术特征的集中体现,也是杜诗选词、炼句上独出机杼的最好说明。

  • 标签: 杜诗 叠音时间名词 妙用 愁思 声气
  • 简介:李希凡先生去世的消息是从微信上获知的。2018年10月29日一早,就有数位友人发图文消息至朋友圈。因10月16日,北京曹雪芹学会邀请在京的老中青三代红学家十余人至北京植物园活动,江丽教授当天还发了“重阳雅集”的九宫格在朋友圈,并称李希凡先生为后”。图中李希凡先生笑容和煦,发言时伴有手势语,亲切一如往常。

  • 标签: 李希凡 北京植物园 红学家 曹雪芹 九宫格 手势语
  • 简介:十六年前,我在评论郭志刚先生的《孙犁传》时曾写道:“没有惊心动魄的斗争,没有曲折离奇的故事,娓娓道朱,清如泉,淡如菊,终卷却感味无穷,浓似醪——这是我读完郭志刚、章无忌先生所著《孙犁传》的感受。”(《文艺报》1992.8.29)近日,

  • 标签: 效果历史 视域融合 林海音 评传 《文艺报》 孙犁
  • 简介:张爱玲和林海的小说都以女性为主角,两位女作家在不同程度上写出了处于封建家族中的女性的生存境遇,从她们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女性在传统家族文化中处于弱势地位,而这种弱势地位源于她们自我奴化的思想,她们甘于做男性的依附。

  • 标签: 家族文化 张爱玲 林海音 女性解放
  • 简介:引言2012年7月1日,北京时间晚上10时30分,从俄罗斯圣彼得堡传来消息:经过第36届世界自然遗产委员会投票表决,认定中国“澄江化石地”是地球生命演化的杰出范例,符合世界自然遗产标准,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消息的发布,标志着“澄江化石地”历时8年的“申遗”工作尘埃落定。从此,我国有了第一个化石类的世界自然遗产。

  • 标签: 世界自然遗产 化石 发现者 《世界遗产名录》 震惊 投票表决
  • 简介:台湾女性小说起步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代表作家首推林海。藉着她丰富的生活积累和独特的女性主义观,林海在她的小说中塑造了跨越新旧时代的各式女性。

  • 标签: 女性主体 台湾省 作家 林海音 小说
  • 简介:台湾作家林海的散文素以文字的质朴、情感的真挚见长。“趣味”是一种愉悦的创作心态,传达的是她对外在世界的乐观感受,同时也是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文体风格。她在散文中构建了儿童和成人两个既有内在联系又各有特色的趣味世界,前者是林海用童心触摸生活的有力传达,后者是她现代女性气质的彰显。本文试图深入她的两个世界,以此来把握林海创作的独特之处。

  • 标签: 林海音 散文 两个世界
  • 简介:通俗性是俚曲最显著的特点,也是它在总体上的特点.本文从内容的生活化、语言的大众化和声腔的时俗化三个方面论证了俚曲的通俗性.

  • 标签: 蒲松龄 俚曲 通俗性
  • 简介:摘要作为藏族独立的分支,嘉绒藏族在多方面因素作用下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民间音乐文化。在区域音乐研究视阈下,需要从“”、“地”、“人”三方面入手,全面、客观探究嘉绒藏族民间音乐,深入把握其风格、特色、内涵等,更好地在理论探究、实践探索中推动嘉绒藏族特色民间文化传承与发展。

  • 标签: &ldquo 音&rdquo &ldquo 地&rdquo &ldquo 人&rdquo 区域音乐研究 嘉绒藏族 民间音乐
  • 简介:<正>柏拉图曾经向人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美,请你想一想。"(《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180页)初看起来,这个问题似乎很简单。在生活中谁没有见过美?谁没有感受过美?可以说,我们每天都在与美打交道,美无处不在。因此美是什么,好象是一个很好回答的问题。然

  • 标签: 中西美学 大象中西 柏拉图老子
  • 简介:唐代音乐文化取得了辉煌的艺术成就,这与开天盛世稳定繁荣的政治经济条件密切相关,民族的大融合、外来文化的吸收也加速了她的发展。唐代音乐在当时的亚洲居于先进地位,都城长安成为当时国际音乐文化交流的中心。历经安史之乱以后,曾经喧阗鼎沸的音乐盛况也随之消失。不仅教坊之类的音乐机构被毁坏,而且乐谱也失传,艺人们或死于非命,或流浪四方,至于出现“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那样的凄惨场面,盛世只能再现于诗人、艺人的记忆之中。

  • 标签: 音乐诗 唐代音乐 音声 艺术成就 音乐文化交流 韩诗
  • 简介:去年岁暮赴台北政治大学参加第三届辞赋学研讨会,我在桃园机场首次见到前来迎宾的政大文学院长、会议主席简宗梧教授。对这位在台湾学界享有较高声誉的赋学先进,我最初的了解只是在研究汉赋过

  • 标签: 汉赋研究 赋学 辨体 司马相如 辞赋 文字学
  • 简介:我区青年作家张学东的长篇小说《西北往事》原载《作家》2006年第3期,其单行本近日由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20余万字,首印万册。该书由中国作协创研部资深评论家牛玉秋作序,著名学者、文学评论家陈思和、孟繁华、贺绍俊等撰文推荐,中国作家网、

  • 标签: 长篇小说 文学评论 评论家 作家创作 出版发行 中国作家
  • 简介:是华裔女作家韩素于1957年完成的长篇小说,一群东西方人物被安置在尼泊尔这个青山缭绕的盆地国家,带着各自的问题、矛盾和追求,在文化杂处的时代背景中展开别有风味的人生画卷.作家重点讲述一个女人经由痛苦的婚姻而重新追寻自我和写作的意义,同时没有放弃对更广泛的社会论题比如种族冲突和文化矛盾等的关注和把握,使这两者之间'入乎其中,出乎其外'融合得游刃有余.

  • 标签: 韩素音 《青山不老》 性别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