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改善肺癌脑转移放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11月间收治的肺癌脑转移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放射治疗,采用掷骰子法将其分为甲组与乙组各3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心理护理,观察两组干预后生存质量变化情况。结果①乙组干预后生理领域评分(67.15±5.44)分、心理领域评分(68.66±5.35)分、社会关系领域评分(63.34±4.78)分、环境领域评分(61.74±4.93)分均显著高于甲组(55.21±5.14)分、(57.03±5.87)分、(50.16±5.34)分、(52.65±5.27)分(P<0.05);②乙组总满意率96.67%显著高于甲组80.00%(P<0.05)。结论在围放疗期,给予肺癌脑转移患者心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生存质量水平,改善预后情况,值得推广。

  • 标签: 肺癌 脑转移 放疗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随着恶性肿瘤发病率的增高,肺癌的发现治疗和预后已成为医务人员和病人十分关注的话题。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几例病人的临床表现和预后情况比较罕见,现介绍如下。

  • 标签: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发热 临床观察 护理 预后
  • 简介:摘要中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于恶性肿瘤中的第1位。为进一步规范中国肺癌防治措施、提高肺癌的诊疗水平、改善患者的预后、为各级临床医务人员提供专业的循证医学意见,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组织呼吸内科、肿瘤内科、胸外科、放疗科、影像科和病理科专家,结合国际指南推荐意见和中国临床实践现状,整合近年来肺癌病理、基因检测、免疫分子标志物检测和治疗手段等方面的最新循证医学证据,制定了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1版),旨在为各级临床医师、影像、检验、康复等专业人员提供肺癌筛查、诊断、病理、治疗和随访等方面的推荐意见。

  • 标签: 肺肿瘤 诊断 治疗 指南
  • 简介:摘要:选取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 年 7月至 2022 年 1月间50例经病理活检确诊的周围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样本均行胸部普通CT检查和胸部增强CT检查,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对两组检查方式在周围型肺癌的影像诊断符合率进行对比。

  • 标签: 周围型肺癌 普通CT检查 增强CT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和探讨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并探究早期予以灌肠治疗的效果。方法以我院胃肠外科2017年2月到2019年2月接收的106例胃癌根治术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情况分为探究组和参考组,各53例。在本研究中,参考组患者的采取非早期灌肠处理,而探究组患者则在术后早期予以灌肠处理。探讨胃癌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肠功能恢复情况,主要指标包括自主排气时间、自主排便时间、住院总天数及术后首次流食时间。结果经分析,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是否利用腹腔镜手术、吻合方法、是否采取早期肠内营养和灌肠与否;术后对比结果表明,探究组患者的自主排气、排便时间明显短于参考组,差别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而在住院天数和术后首次流食时间方面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后的患者尽早地采取灌肠护理,可以显著地改善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速度,缩短术后自主排气和排便时间,适合在临床进行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胃癌术后 胃肠功能 早期灌肠 对照分析
  • 简介:摘要:本实验的目的是对比CT与X射线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效果,并对两者的临床意义进行对比,从而找到最优的治疗方式。在此基础上,本文首先进行了X线、CT等影像学数据的分析。并对两种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作了对比,以筛选出最优的检测方法。方法:收集了80例周围型肺癌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包括CT和X线两种检查方式。在检查中,对80例病人进行了CT和X线的对比,并将两种检查方式的结果进行诊断分析。结果:X线和CT在肺部的影像对比中,采用CT检查周围型肺癌的准确率较高,对于癌转移组织的敏感性较X线高CT扫描发现周围型肺癌为95%,X线扫描发现周围型肺癌是77.5%;在CT与X线检查对癌症转移敏感性方面,CT与X线检查两种检测方法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CT X线 诊断 周围型肺癌
  • 简介:摘要:本实验的目的是对比CT与X射线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效果,并对两者的临床意义进行对比,从而找到最优的治疗方式。在此基础上,本文首先进行了X线、CT等影像学数据的分析。并对两种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作了对比,以筛选出最优的检测方法。方法:收集了80例周围型肺癌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包括CT和X线两种检查方式。在检查中,对80例病人进行了CT和X线的对比,并将两种检查方式的结果进行诊断分析。结果:X线和CT在肺部的影像对比中,采用CT检查周围型肺癌的准确率较高,对于癌转移组织的敏感性较X线高CT扫描发现周围型肺癌为95%,X线扫描发现周围型肺癌是77.5%;在CT与X线检查对癌症转移敏感性方面,CT与X线检查两种检测方法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CT X线 诊断 周围型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肺癌患者免疫治疗期间血栓栓塞(TE)发生率,并探索相关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3月至2021年6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免疫治疗的804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免疫治疗期间TE的发生情况进行评估,使用竞争风险模型计算TE累积发生率及风险因素分析。结果804例肺癌患者中,男623例,女181例;中位年龄59岁(28~86岁)。有62例共发生65例次TE事件,其中51例静脉血栓栓塞(VTE),14例动脉血栓栓塞。804例患者3、6、12和24个月的TE累积发生率分别为4.3%、6.1%、10.1%和16.8%,3、6、12和24个月的VTE累积发生率分别为3.4%、4.7%、9.0%和13.3%。既往TE病史(HR=6.345,95%CI:2.917~13.802,P<0.001)、肝转移(HR=2.249,95%CI:1.123~4.502,P=0.022)和中心静脉置管(HR=3.674,95%CI:1.751~7.712,P<0.001)是肺癌患者免疫治疗期间VTE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肺癌患者免疫治疗期间易发生TE,既往TE病史、肝转移和中心静脉置管是VTE发生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肺肿瘤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血栓栓塞 危险因素 随访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希望理论干预护理对晚期肺癌患者焦虑和抑郁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以2013年6月-2015年3月笔者医院肿瘤科住院的130例晚期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n=65)和对照组(n=65),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常规护理加希望理论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前SAS和SD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干预后两组患者SAS和SD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干预后SAS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对照组干预后后SAS和SDS评分与干预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希望理论干预护理对缓解晚期肺癌患者焦虑和抑郁心理状态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希望理论 晚期 肺癌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肿瘤疗效评价系统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方法在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期间,选取收治于我院的8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均分成中医组41例和西医组41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中医肿瘤疗效评价系统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根据中医疗效评价系统评价,中医组总有效率为82.9%(34/41);西医组总有效率为65.8%(27/41),中医组明显高于西医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纯瘤体缓解率相比较,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中医肿瘤疗效评价系统,更能够反映出中医治疗效果,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 标签: 中医肿瘤 疗效评价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和交通业的不断发展,骨科病种也越来越复杂,由于交通事故造成的骨外伤患者也日益增加。骨科患者的年龄跨度大,所需的康复时间长,给骨科护理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和困难。本文主要从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上来谈谈对骨科患者术后护理的护理体会。

  • 标签: 骨科护理 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 作者: 郑瑾 郭晖 薛武军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1-01-03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0年第48期
  • 机构: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医院肾移植科,西安 710061,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器官移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 中国医学科学院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30
  • 简介:摘要高效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使移植受者和移植肾的存活率都有了显著提高,但是感染发病率和感染性并发症死亡率也随之增高。病毒感染一方面引起受者全身症状,另一方面也常常导致移植肾等重要脏器的严重损伤,对移植肾和受者的长期存活造成不利影响。以下内容主要对影响移植肾功能的多瘤病毒(PV)、巨细胞病毒(CMV)、腺病毒(AdV)、Epstein-Barr病毒(EBV)感染和其他病毒感染的特征进行阐述。

  • 标签: 肾移植 病毒 多瘤病毒 巨细胞病毒 腺病毒 EB病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手术后护理方法对手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1月—10月599例在我院做子宫下段剖宫手术患者进行了护理。结果对手术后患者采取必要的观察及护理,可以防止剖宫产给产妇带来的并发症和后遗症。599例患者术后康复情况良好。结论对剖宫产术后采取正确护理确保了母婴的安全、健康。

  • 标签: 剖宫产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后护理方法对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1月——2010

  • 标签: 剖宫产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