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5 个结果
  • 简介:回顾多年水产生涯.养过近百个品种,其中最具艺术品位的当数锦鲤.漫步在一个个锦鲤养殖场中,仿佛进入公园,到处红花绿叶,透过清澈的池水看那一尾尾颜色鲜艳,花纹漂亮的锦鲤欢游嬉戏,伴着涓涓水流声,捧一把锦鲤饲料,看那锦鲤在手边将饲料一口口吃掉,真感觉进入人间仙境。但是锦鲤较易感染疾病,或受到其它伤害,本人曾为患病锦鲤实施过二次手术,现将手术过程整理出来.供大家商讨。

  • 标签: 锦鲤 病害防治 手术过程 养殖管理
  • 简介:据1989年度农林水产省统计,我县沿海比目鱼及其它鲽鱼的总捕捞量为1057t,产值167800万日元,其产量在沿海鱼类中占第8位,产值居第2位,成为重要的渔业资源。

  • 标签: 放流 比目鱼 鱼类 沿海 产量 水产
  • 简介:皮特兰猪原产于比利时,以非常突出的高瘦肉率闻名于世。在所有知名品种中,以瘦肉率最高、肌肉最丰满,”双肌”体型最典型一具有发达的背膘肌和腿肉。皮特兰猪于1994年引入我国,在一些大型猪场及育种公司开展了驯化与利用,但尚未普遍推广。皮特兰猪瘦肉率一般可达73%、被膘0.98cm、眼肌面积43cm^2、肥育期日增重710g、经产母猪窝产活仔10头左右.

  • 标签: 皮特兰猪 利用效果 瘦肉率 大型猪场 眼肌面积 经产母猪
  • 简介:抗痢灵由12种中药组成,具有抗菌消炎、收敛止泻的作用,而且不易产生耐药性。用抗痢灵、诺氟沙星、痢菌净加庆大霉素三神药物分别对仔猪人工复制病例和自然病例治疗,结果表明:抗痢灵具有用量少;疗程短;疗效好,治疗率可达95.3%;且使用方便,治疗成本低的特点。

  • 标签: 抗痢灵 仔猪黄痢 疗效试验
  • 简介:配种是养猪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为了把好配种关,推进先进的配种方法,提高优良公猪利用率,促进品种改良和提高商品猪质量及其整齐度,减少母猪生殖道疾病的传播,防止大型公猪与地方小型母猪的交配障碍,使相距较远的母猪适时配种。2002年以来,我们对大汶流猪场的母猪进行了人工授精效果的观察,现将结果初步整理如下:

  • 标签: 人工授精 养猪 配种方法 生殖道疾病 生产过程 品种改良
  • 简介:一种新的复口吸虫在中国虹鳟养殖场饲养的虹鳟(Salmogairdneri)眼内发现,定名为山西复口吸虫新种(Diplostomulumshanxinensisn.sp)。虹鳟被严重感染后能引起角膜破裂或玻璃体脱落,即所谓“寄生虫白内障病”,小鱼可导致消瘦或死亡,成鱼则可能影响性腺发育。胞蚴和尾蚴在萝卜螺(Lymnaeaauricularia)内发现。尾蚴钻入鱼宿主的皮肤后到达鱼眼球水晶体内。尾蚴在虹鳟眼内发育成囊蚴阶段需时80天,而在白鲢(Aristichthysnobilis)眼内发育则只需要33天。

  • 标签: 胞蚴 尾蚴 后囊蚴 焰细胞
  • 简介:鱼病的预防和治疗受多种因素的制约。鱼病用药的失败往往是忽略了某些制约因素的结果。如何针对这些制约因素提高鱼病预防及治疗效果呢?以下是本人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些经验。

  • 标签: 鱼病 预防 治疗 清塘消毒 苗种质量 疫苗
  • 简介: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董巍等,选取健康仔猪24头,分为试验I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3组,每组8头并称重。每天配料1次,上午8:00、下午3:00共饲喂2次。按照仔猪饲养管理标准进行管理。预饲期10d,试验期31d。试验Ⅰ组日粮中添加0.05g杆菌肽锌(天津市百奥生物制品厂生产)/(kg饲料),试验Ⅱ组13粮中添加0.03g杆菌肽锌/(kg饲料),试验Ⅲ组为对照组。同时观察猪的行为,并作好记录。

  • 标签: 健康仔猪 杆菌肽锌 增重效果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动物科技学院 饲养管理
  • 简介:1983年,我局在本县的石塘公社俄境大队、仸子公社大芦大队推广配合颗粒饵料养鱼。推广的池塘计2口,面积为78亩。1983年3月底至4月初在这两口塘中放养了鲢、鳙、鲩、鲮、鲤、尼罗罗非鱼种共95,004尾,重8,034斤,平均每亩放鱼种计1218尾,重103斤。经8个月饲养,于11月开始收获,至12月底结束。总产塘鱼40152斤,净产32118斤,平均亩净产411斤。

  • 标签: 养鱼 配合颗粒饲料 鱼种 颗粒饵料 塘鱼 尼罗罗非鱼
  • 简介:草鱼容易生病。目前,发病率较高、危害严重的是草鱼细菌烂鳃、赤皮、肠炎“三病”。每年都造成草鱼大批死亡,严重影响了群众的养鱼积极性。1986-1987年,我们试用草鱼土法疫苗来预防草鱼病,收效较显著,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 标签: 草鱼 土法 免疫注射 防草 烂鳃 鱼病
  • 简介:目前水产养殖业面临巨大考验,近亲繁育造成的种质退化、高密度养殖带来的疾病、水环境恶化等问题,致使养殖产品自身免疫力低下,养殖过程中人们不得不增加药品的投放量,其结果必然使养殖水体污染、水产品药物和污物残量超标,直接危害人体健康。近几年我国水产品出口量下降,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此。如何发展健康、绿色、无公害养殖?我司用耕水技术指导用户养殖海参获得成功,实现了无公害养殖之目的。

  • 标签: 水产养殖业 海参 技术 无公害养殖 人体健康 高密度养殖
  • 简介:食盐的主要成份是氯化钠,氯化钠是动物体内必不可少的矿物质,对动物正常生长发育有着重要作用,如果饲料中缺少食盐,就会出现食欲减退、被毛粗糙、生长缓慢、体重减轻等现象;严重时可能产生被毛脱落,肌肉、神经系统紊乱,心脏跳动失常等;直接影响养殖农户的经济效益,在边远贫困的地方,有少数养殖农户在饲料中不添加食盐,致使猪生长缓慢,

  • 标签: 食盐 增重效果 动物体内 生长缓慢 主要成份
  • 简介: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的科技人员,为保护增殖和放流施氏鲟鱼,提出的《史氏鲟活体取卵手术》的研究项目,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批准,于19922年正式立项。在黑龙江省水产局的大力支持下,与省农场局合作在勤得利鲟鱼试验站进行了为期4年的试验,并获得成功。用于手术、取卵及缝合试验的施氏鲟鱼4尾,术后成活率75%,取卵量占怀卵量的60%~75%;孵出鲟鱼苗36万尾,其受

  • 标签: 活体取卵 施氏鲟 研究项目 黑龙江省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水产研究所
  • 简介:硬头鳟早期发育过程中存在三种红血细胞核类型,圆形的幼体核(L核,在圆盘形的红血细胞内),椭圆形的成体核(A核,在椭圆盘形的红血细胞内)和近椭圆形的未成熟的成体核(ImA核,在近椭圆盘形的红血细胞内)。L核从胚胎早期发生(眼点期前后)至卵黄吸收完毕后(受精后65日,孵出后33日)消失,其间核直径逐渐减少,减幅达29.7%。A核从胚胎孵出时开始出现,至卵黄吸收完毕后,A核基本取代其它类型核,其间核长短径持续发生变化。长径逐渐增加,短径逐渐减少,这种变化直至受精后99日才稳定下来,此时A核长径增幅为43.1%,短径减幅为22.3%,长短径比率由1.11增至2.04。ImA核在胚胎孵出时开始出现,但比例很少,尺寸变化不大,在卵黄吸收完毕稍后(受精后74日,孵出后42日,)可忽略大计(基本上转变为A核)。在胚胎孵出前,红血细胞核全为L核;在卵黄吸收期间,L,A和ImA3种混合存在,核大小及形状发生急剧变化,核类型迅速发生转换,最终全为A核所取代,这种变化和Ichiro(1974)所描述的虹鳟红血细胞的变化基本一致。在卵黄吸收完毕后(受精后74日),A核尺度相对稳定。Wright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核着色深,核形状清晰,便于测量。所以,硬头鳟(虹鳟)早期发育中,这一阶段用红血细胞测量鉴别其倍的合适取样时期。

  • 标签: 硬头鳟 核长径 核短径 核转换 红血细胞核 早期发育
  • 简介:到2006年8月,南海区休渔已顺利实施8个年头。根据海区局、省、市局的工作安排,我站积极开展伏季休渔监测工作。按照南海区渔业资源动态监测工作方案,我站负责珠江口海域渔业资源监测。在做好渔捞日志登记的同时,每月还派监测员亲自跟船一起调查,并开展鱼类生物学测定。总的来看,伏季休渔制度是为了保护水生资源、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而采取的重大举措,该制度为缓和水生资源可捕量不足和捕捞强度过大这一矛盾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伏休制度很有必要长期坚持实施。

  • 标签: 伏季休渔制度 渔业资源监测 资源可持续利用 监测工作 水生资源 珠江口海域
  • 简介:近年来,一些水族爱好者已不满足于单纯地饲养观赏鱼,而将各种水草作为水族缸内的又一重要景物,与岩石、沉木、鱼类巧妙地搭配于一体,构成接近于自然生态景观的水族世界。一般来说,在水族缸内培育水草要具备四个因素:

  • 标签: 水草 种植 观赏鱼 饲养 观赏性 培育
  • 简介:选用合适的化学麻醉剂可减少鲤Cyprinuscarpio在生产和疾病治疗过程中的应激反应,提高成鲤的活率,减低成本。本文综述了鲤麻醉的最新资料,探讨麻醉剂选择原理及麻醉方法,以期为鲤的养殖业做出贡献。

  • 标签: 麻醉剂 麻醉
  • 简介:利用强壮红点鲑(Salvelinusconfluentus)的微卫星筛选出适用于我国的珍稀濒危冷水性鱼类——花糕红点鲑(Salvelinusmalma)的多态引物,并分析其鸭绿江种群的遗传多样。结果显示,在强壮红点鲑的10个微卫星引物中有5个在花糕红点鲑群体中具有多态,鸭绿江种群的等位基因数(N)a为6~22(平均15),杂合度(H)为0.4063~0.9333(平均0.7851),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7164~0.9198(平均0.8536)。强壮红点鲑微卫星引物在花糕红点鲑中具有很好的通用,花糕红点鲑的鸭绿江种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水平。本研究结果为我国花糕红点鲑种质资源保护和管理提供遗传学理论依据。

  • 标签: 花糕红点鲑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鸭绿江
  • 简介:在室外用约16m3水槽以止水方式进行了褶纹冠蚌滤水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贝类滤水对水透明度影响明显,实验4日后透明度由21cm增加到47cm;对浮游生物量影响很大,每日生物量呈直线下降趋势;褶纹冠蚌的滤水率为1.848~2.357Lg-1h-1.立体摆放组与平面摆放组之间的差别不明显,其差异尚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褶纹冠蚌 滤水率 果实 生物量 贝类 浮游生物
  • 简介:在黄河故道区,选用相邻且面积相同2口池塘,分别投喂营养成分完全相同饲料,试验组投喂饲料添加了鱼用添加剂,进行池塘养殖草鱼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池塘草鱼成活率较对照塘高出7%,饲料系数较对照塘降低10%,鱼增重率较对照塘提高6.4%,同时,套养寡食性鱼类和肉食性鱼类的试验塘水质状况和水环境明显优于对照塘。

  • 标签: 鱼用添加剂 草鱼 池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