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综合征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社会自勺进步,人们所从事的复杂程度的提高而有低龄化趋势。本病是由于颈项部日常活动频繁,发生劳损以及退行性病变并由此引起的臂部酸麻,胀痛的总称。临床上本病多以臂部疼痛为主,故常误诊断为单纯性肩关节炎及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现将我院一年来治疗的18例误诊患者做一回顾性分析。

  • 标签: 颈肩综合症 延误诊治 临床分析
  • 简介:近年来,静脉留置在临床上的应用较为广泛。我院也逐渐从浅表静脉套管的应用,逐步发展到颈静脉留置的应用。因为颈静脉留置的穿刺过程及拔除过程均由手术室的麻醉师来完成,在这里我们仅对其在临床护理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讨论一下。

  • 标签: 颈静脉留置针 输液 护理措施
  • 简介:目的探讨静脉留置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73例临床静脉输血患者分为2组,分别应用静脉留置穿刺和普通头皮静脉穿刺输血,观察对输血速度及输血故障的影响。结果静脉留置穿刺输血速度优于普通头皮输血速度,静脉留置穿刺输血故障少于普通头皮输血故障。结论静脉输血时应首选静脉留置穿刺输血,不仅可保护静脉,同时有利于抢救及治疗,并可有效提高护理工作效率,被广大患者及护理人员所接受。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临床输血 应用观察
  • 简介:静脉留置又称套管,静脉留置作为头皮的替代产品,具有减少穿刺次数、对血管刺激性小、减少液体外漏、不易脱出血管、有利于临床用药及紧急抢救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手术及临床工作之中[1]。我院从1999年开始使用静脉留置,现将笔者在手术时为患者使用静脉留置的操作体会进行如下总结。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穿刺 护理 手术
  • 简介: 摘要 目的 通过应用梅花和中药对斑秃患者进行治疗,研究治疗斑秃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实验组为药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一中药组。实验组除使用中药和梅花叩刺患者斑秃位置,治疗频次为每隔两天治疗一次,四周为一个疗程;对照组使用本院自制中药,每日在秃发位置涂抹2次,四周为一个疗程;对对照组患者的斑秃位置均进行局部按摩,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90.6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62.67%(P<0.05)。结论 梅花结合中药能够有效治疗斑秃,显著优于单一中药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梅花针 中药 斑秃
  • 简介:摘要:在护理工作中,静脉输液属于最重要的操作方式,在输液过程中,对于留置的使用位置需要格外注意,否则对于输液效果会造成不利影响,还会诱发诸多并发症。尤其在以往大量的研究中发现,合理选择静脉留置的进针位置,对于留置时间会造成很大影响。本文就不同的进针位置展开深入研究,为后续提供参考和建议。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护理 穿刺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对网球肘患者实施火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35例网球肘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17例对照组:常规针灸治疗,18例实验组:火治疗。收集分析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的肘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更高,疼痛程度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网球肘患者肘关节功能,改善症状,促进恢复,提高生活质量,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网球肘 火针治疗
  • 简介:【摘要】 以“中风后痛”“针灸”为检索词,查阅近 10 年万方、维普文献数据库,将检索到的相关文献进项综述,来探讨针灸治疗在中风后痛的临床应用及疗效。

  • 标签: 针灸疗法 中风后肩痛 针药并用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 2018年 3月至 2019年 3月期间接收并治疗脑卒中后综合征患者 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分配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 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后,观察组患者疼痛情况以及关节活动度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含义( P<0.05)。结论: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后综合征,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质量体验具有显著意义。

  • 标签: 脑卒中 肩手综合征 综合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电针刺激联合运动疗法用于腰腿痛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96例腰腿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电针刺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运动疗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达到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运动能力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都明显增加,观察组患者增加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另外,观察组患者住院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对于腰腿痛患者在电针刺激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运动疗法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的功能,缩短住院的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电针刺激 运动疗法 颈腰腿痛患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灸推拿联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后痛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康复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灸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痛状况以及上肢运动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痛与上肢运动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灸推拿联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痛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快速的缓解患者的肩部疼痛,恢复其上肢运动功能,值得推广和运用。

  • 标签: 针灸推拿 康复疗法 脑卒中 肩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袖损伤患者中应用针灸联合运动疗法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袖损伤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法表分为对照组(n=32,运动疗法)和实验组(n=32,针灸+运动疗法),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6.88%)显著高于对照组(81.2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肩袖损伤 针灸 运动 肩关节功能
  • 简介: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在实际土作中,传统的静脉输液已不能满足患者治疗的需要,静脉留置因操作方便,留置时间较长,目前被临床广泛运用。静脉留置巳成为常用的输液工具。静脉留置具有安全性大;操作方便;患者容易接受,护理工作量相对减轻等优点。由于静脉留置穿刺时会产生疼痛反应,致使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恐惧情绪。

  • 标签: 静脉留置针穿刺 穿刺方法 静脉输液 临床护理 护理工作量 留置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儿科护理工作中应用静脉留置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收集2022年1月-2023年1月儿科采取静脉输液进行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法将其分组,30例患者接受一次性静脉治疗,作为对照组,剩余30例接受静脉留置治疗,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出现不良反应例数和穿刺成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中出现不良反应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儿科中应用静脉留置,不但能够保证穿刺成功率,还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风险,充分保证患儿安全。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儿科护理 穿刺成功率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分析可影响小儿静脉留置留置的相关因素以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本院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前接受静脉留置治疗的患儿作为对照组,将实施后的患儿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人工静脉注射及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微泵静脉注射及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留置留置时间以及留置失败情况。结果对照组平均留置时间为(1.52±0.51)d,观察组平均留置时间为(3.59±0.50)d,观察组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各类留置失败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泵静脉注射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各类因素所导致的留置失败发生,是应用留置的最佳输注与护理方法。

  • 标签: 小儿静脉留置针 影响因素 微泵静脉注射 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