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前外侧有限切开结合内侧微创锁定接骨术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为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0例Pilon骨折患者,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前外侧有限切开结合内侧微创锁定接骨术治疗方法,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实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骨质量指标和手术指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Pilon骨折患者,采用前外侧有限切开结合内侧微创锁定接骨术治疗方法,更加有助于患者踝部关节的保护,可以使其术后骨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量,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 标签: 前外侧有限切开 内侧微创锁定板接骨术 Pilon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半月损伤患者实施治疗,重点分析关节镜手术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对比应用成效。方法:针对60例半月损伤患者为对象,时间为2019年1月-2022年1月,按照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划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为关节镜手术联合常规镇痛药物,观察组为关节镜手术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对比治疗成果。结果:从数据可见,观察组患者的Lysholm功能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在总疗效观察组患者以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关节镜手术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对于半月损伤患者,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且提升了治疗效果,故值得推广。

  • 标签: 关节镜手术 玻璃酸钠 关节腔内注射治疗 半月板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对比膝关节半月损伤磁共振成像诊断与关节镜检查质量。方法:将我院在2020年3月-2023年接收64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计179个半月损伤,所有患者均接受磁共振成像诊断、关节镜检查。结果:磁共振成像诊断半月损伤总准确性显著高于关节镜检查,P

  • 标签: 膝关节半月板 磁共振成像 关节镜
  • 简介:【摘要】目的: 后路经椎间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对胸腰段脊柱结核的临床研究。 方法: 取 35 例 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行 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治疗结果。 结果: 术后患者 ODI 、 VAS 评分及 Cobb 角水平明显优于手术前( P < 0.05 );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且本组随访中未见脊柱凸畸形生长及复发情况。 结论: 通过 后路经椎间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可明显提升 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脊柱稳定性,防止脊柱畸形,并能显著缓解疼痛症状,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病灶清除 植 骨融合脊柱结核
  • 简介:目的研究探讨后路减压椎骨或髂骨椎间植骨融合治疗单节段重度腰椎滑脱症的相关效果。方法从2015.1月~2018.5月我院收治的单节段重度腰椎滑脱症病患当中,根据盲选的方法从中选择34例进行研究。对于所选取的病患,其中有35例,采用后路减压椎骨融合的方法进行治疗,作为组1;另外35例采用髂骨椎间植骨融合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作为组2。对比两组治疗的效果、椎体复位的效果,植骨融合的情况、病患对治疗的满意程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经过治疗之后发现,组1和组2在椎体复位的效果、植骨融合的情况以及对治疗满意程度的对比上,数据之间的差异并不大(P>0.05);在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对比上,两组之间的数据对比也无太大的差别(P>0.05)。结论对单节段重度腰椎滑脱症病患,使用后路减压椎骨融合或者是髂骨椎间植骨融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病患椎体复位的情况良好并且植骨融合的概率比较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后路减压椎板骨 髂骨椎间植骨 单节段重度腰椎滑脱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创经皮接骨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0例,经双盲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0例,实验组接受微创经皮接骨内固定术治疗,参照组接受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关节僵硬、创伤性关节炎、延迟愈合)。结果:患者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均比参照组较低(P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微创 经皮接骨板内固定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报道节段性腰椎管狭窄症的诊断和椎侧隐窝扩大开窗减压术的临床经验。方法:自1990-1999年共手术治疗54例腰椎管及侧隐窝、神经根管狭窄的病例。应用一侧或双侧椎扩大开窗及椎下潜行减压、黄韧带切除,神经根管侧隐窝减压并保留棘突、棘上及棘间韧带的手术治疗方法。结果:全部患者平均随访46.8个月,优34例,良12例,可26例,差1例。另有一位老年患者术后第5天突发心梗死亡。结论:该手术在有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同时维持了脊柱的稳定性及减少了术后疤瘢而致的医源性狭窄。

  • 标签: 阶段性腰椎管狭窄症 诊断 椎板侧隐窝 扩大开窗减压术 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锁定(LPFP)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FI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射阳县人民医院2013年2月—2015年6月收治的老年FIF患者80例,根据采用的术式不同分成DHS组36例与LPFP组44例。术后随访10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PFP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PFP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PFP组优良率高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LPFP术式治疗老年FIF较DHS疗效好、恢复快、安全性高。

  • 标签: 股骨骨折 老年人 内固定器 疗效比较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肱骨近端骨折采用经皮锁定加压接骨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选本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诊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例数共计88例,以患者主观治疗意愿分设不同小组,研究组(n=44例,经皮锁定加压接骨内固定术);对照组(n=44例,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手术情况。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73%,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7.27%,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

  • 标签: 肱骨近端骨折 经皮锁定 内固定术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单侧椎开窗减压植骨联合短节段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的临床价值效果。方法通过抽签的方法抽取需要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1名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患者,安排其进行实施单侧椎开窗减压植骨联合短节段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记录其治疗前和治疗后三个月的伤椎前缘高度比、伤椎前后缘高度比、Cobb角以及伤椎楔变角度变化情况。结果经过治疗三个月后,相比于治疗前,41名患者的伤椎前缘高度比、伤椎前后缘高度比、Cobb角以及伤椎楔变角度均获得明显改善(P<0.05)。结论在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治疗中,实施单侧椎开窗减压植骨联合短节段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胸腰椎爆裂骨折 单侧椎板开窗减压植骨 短节段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显微镜辅助Quadrant通道(M-Q)与经皮椎间入路内窥镜(PEID)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5/S1)的疗效。方法:将2019年因单节段LDH(L5/S1)于我院行微创治疗的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M-Q组及PEID组。分别行显微镜辅助Quadrant通道与经皮椎间镜L5/S1髓核摘除术。分别与术前2天,术后1周(T1)、3月(T2)、6月(T3)对患者进行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130名患者手术顺利。M-Q组及PEID组手术时间及术后初次下床时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而M-Q组术后住院天数及手术切口长度明显长于PEID组(P

  • 标签: 显微镜Quadrant通道 椎板间镜 腰椎间盘突出症(L5/S1) 髓核摘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对预防膝关节镜下半月移植术后患者关节僵硬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膝关节半月移植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干预效果及关节僵硬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 2、7、14 d 时,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 P

  • 标签: 膝关节半月板移植术 关节僵硬 预见性护理 疼痛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关节镜下半月损伤修复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选本院72例半月损伤修复患者,选取时间为2019年1月-2020年5月,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36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加快康复外科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膝关节功能评分方面,两组护理前对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更高,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 关节镜 半月板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在腰椎管狭窄症并不稳患者中探讨应用开放椎弓根螺钉置入治疗的同时使用双侧椎开窗减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开展研究时将接受治疗的80例腰椎管狭窄症并不稳患者作为主要样本,开展时间为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在此过程中将患者纳入随机分组的计算机软件中,平均分至研究组(开放椎弓根螺钉置入+双侧椎开窗减压术治疗)、参照组(开放椎弓根螺钉置入治疗),在此过程中主要分析项目为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后椎体融合情况等。结果:研究组各项手术指标与参照组相比均具有明显优势,存在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研究组患者的椎体融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针对腰椎管狭窄症并不稳患者采用开放椎弓根螺钉置入治疗时配合双侧椎开窗减压术,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手术效果,且促进腰椎功能的提升,效果显著。

  • 标签: 腰椎管狭窄并不稳 开放椎弓根螺钉置入 双侧椎板开窗减压术 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保留棘突、棘上和棘间韧带的全椎切除术在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0例双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经过常规治疗后无效,且不存在其他系统的严重疾病以及手术禁忌证,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卧床4d以及进行基础背肌功能锻炼后,采取保留棘突、棘上和棘间韧带的全椎切除术;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腰椎全椎切除减压术。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的平均住院时间[对照组(11.23±2.56)d,观察组(7.02±2.30)d]和恢复工作的平均时间[对照组(360.36±6.99)d,观察组(55.36±3.3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06,264.250,P〈0.001),观察组术后疗效优良的人数显著多于对照组术后优良的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15,P=0.025);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SF-36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589,7.408,P〈0.05),比较两组患者各术前、术后SF-36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51,0.500,P=0.180,0.618);比较两组患者腰部慢性疼痛、神经根黏连和复发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36,0.720,3.554,P=0.098,0.396,0.059),对照组患者发生腰椎不稳的例数(10例)显著多于观察组(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54,P=0.013)。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对照组(1200.11±18.61)mL,观察组(800.22±20.32)mL]和手术时间[对照组(3.4±0.21)h,观察组(2.0±0.1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355,38.829,P〈0.001)。结论保留棘突、棘上和棘间韧带的全椎切除术在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中具有明显优势,腰椎的稳定性较传统的手术方法高,且具有恢复快、损伤小、并发症少、疗效好的优点。

  • 标签: 腰椎管狭窄症 全椎板切除 棘突 棘上和棘间韧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膝关节半月损伤患者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有效性及作用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1年1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膝关节半月损伤患者80例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患者有40例,一组为对照组患者有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个性化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恢复状况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护理后实验组膝关节半月损伤患者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膝关节半月损伤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开展个性化护理管理质量可以缓解患者的身体状况,降低患者并发症概率,使得手术的安全性更高,进一步促进患者的身体康复,是值得临床进行推广的。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