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AHP)和专家咨询法(Delphitechnique),建立颌面部解剖损伤严重度的评估方法.为颌面部损伤严重度的评价提供研究手段。方法:首先采用AHP法将颌面部解剖损伤按软组织伤和硬组织伤分层建立详细的损伤指标,并将最终评价指标按损伤程度分级,再用Delphi法对每一层的评价指标分别两两比较评分,求出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将其与评价指标的程度分级相结合,获得颌面部解剖损伤严重度的评价方法。结果:得到颌面部解剖损伤严重度的评价方法即平均组合权重(Ci)与评价指标的严重度分级(Pi)的乘积和(即∑i=1^mCi·RPi)。结论:Delphi法和AHP法结合,是建立颌面部解剖损伤严重度评价的有效方法,可使颌面部解剖损伤严重度评价的定性描述定量化。

  • 标签: 颌面部损伤 层次分析法 DELPHI法 损伤严重度
  • 简介:目的单组分粘接剂越来越广泛地在树脂及银汞合金充填时用作粘接剂和封闭剂,具备抗菌性能对其更为重要。本文采用直接接触法(DCT)和琼脂扩散法(ADT)对单组分粘接剂聚合后的抗菌性能进行了研究。材料和方法对6种单组分粘接剂(Bond-1、OptiBondSolo,One-Step、Gluma、Prime&BondNT和Synergy)的各4个样本用上述两种方法进行检测。DCT法中,材料放置在96孑L板侧壁上固化。涂布10μl变形链球菌悬液后在37℃放置1小时。加入培养基,放人可控温酶标仪内。ADT法:将样本放入琼脂平皿上打好的小孔内,培育72小时后测量抑菌环直径。结果DCT法中所有粘接剂均显示出抗菌性,所有样本表明均无活菌生存。样本在磷酸缓冲液内放置24小时后仍然具有抗菌性。放置7天后,则失去抗菌能力。ADT法中所有样本均没有形成抑菌环。结论在DCT法体外实验中,单组分粘接剂聚合后至少24小时内具有抗菌特性。

  • 标签: 抗菌性能 粘接剂 组分 聚合 后表面 ONE-STEP
  • 简介:目的:检测磨牙冠部中央区釉牙本质交界(dentin-enameljunction,DEJ)和牙本质的极限抗拉强度(ultimatetensilestrength,UTS)及断裂面分析。方法:第三磨牙牙合面分层堆积树脂,沿颊舌方向切割成厚度为1mm的薄片后,用金刚砂车针打磨成截面积大约为1mm×1mm的哑铃型试件。测试磨牙中央区DEJ、牙本质浅层、牙本质中层、牙本质深层垂直和水平向的极限抗拉强度。所有试件断口扫描电镜观察。结果:牙本质不同层面的UTS呈各向异性,由牙本质浅层至牙本质深层UTS递减(P〈0.05),釉牙本质交界区域和牙本质中层的UTS无统计学差异(P〉0.05);断口扫描电镜观察表明管周牙本质、管间牙本质显示不在同一平面的断裂形式,牙本质和牙釉质断裂过程中裂纹进展方向改变,大多数DEJ试件的裂纹常发生在牙釉质侧。结论:磨牙冠部牙本质抵抗水平向断裂的能力强,DEJ对釉质裂纹的扩展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标签: 牙本质 釉牙本质交界 极限抗拉强度 扫描电镜
  • 简介:目的探讨骨髓基质细胞(BMSC)对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实验动物为新西兰大白兔,抽取2ml骨髓制成细胞悬液,体外培养2周。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在兔双侧桡骨处形成1.5cm的骨膜-骨缺损,将培养2周的骨髓基质细胞注射到桡骨缺损处,于移植后第1、2、3、4周末,用钼靶X线分别检查双侧桡骨缺损处的骨形成情况,并取第4周末的骨痂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移植后实验侧骨痂形成快于对照侧;第4周末,实验侧缺损处全部为骨性骨痂连接,对照侧缺损处仍未形成骨痂连接。结论BMSC可以促进骨缺损的修复。

  • 标签: 骨髓基质细胞 细胞培养 骨组织工程 骨缺损
  • 简介:无论是有上下5000年厚重历史的中国,还是1776年后才建立的美利坚合众国,都是让世界注目的焦点,浓墨重彩地向世人展示着各自的风姿。中美两国的口腔医学教育也不例外,一切以增进人们的口腔卫生健康为福祉。这是因为口腔是个人健康的门户,口腔卫生健康状况事关身体素质与生活质量的高低。

  • 标签: 高等口腔医学教育 卫生健康状况 个人健康 生活质量 身体素质
  • 简介:慢病毒载体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一种逆转录病毒载体,能稳定且高效地转染分裂细胞和非分裂细胞,已成功应用于临床,并逐渐应用于其他生物医学领域。本文从慢病毒载体的分子构造、遗传毒性、细胞工程应用及转基因动物模型应用方面就慢病毒载体的研究作一综述。

  • 标签: 慢病毒 慢病毒载体 遗传毒性 细胞工程 转基因动物
  • 简介: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iveperiodontitis,ASP)是一类发生在健康年轻人、进展快速、有家族聚集性的牙周炎。关于AgP的非手术治疗,目前主要以牙周机械清创为主,辅以其他治疗手段(如抗生素、激光、光动力疗法及微生态疗法等)。文章对近年文献所报道的关于A妒的辅助治疗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牙周病 侵袭性牙周炎 抗生素 激光 光动力疗法 乳酸杆菌
  • 简介:目的评价钛酸钡(BaTiO3)压电陶瓷涂层对种植支抗稳定性及其周围骨改建情况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于2013年8月至2014年1月在兰州军区总医院进行.选择5只成年杂种犬,将机械处理表面支抗种植钉(对照组)植入犬左侧下颌骨,BaTiO3压电陶瓷涂层支抗种植钉(实验组)植入犬右侧下颌骨,每侧各2枚;术后2周,给予1.96N交互牵引力持续1个月,测量2枚种植体位移并通过影像学检查、组织学染色分析、生物力学检测观察种植支抗稳定性及其与周围骨结合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BaTiO3压电陶瓷涂层种植支抗移动距离明显减小,骨形成活跃,骨结合率及最大拔出力显著升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种植支抗表面制备BaTiO3压电陶瓷涂层可有效增加种植支抗的稳定性.

  • 标签: 种植支抗 压电效应 稳定性 骨结合
  • 简介:目的评价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患者的牙根吸收发病率及严重程度,并对牙根吸收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150例仅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治疗的患者,分别使用曲面断层片及头颅侧位片测量其治疗前后的牙根吸收率及牙根移动量,并探讨影响牙根吸收程度的相关因素。结果几乎所有患者都至少有一颗牙发生牙根吸收,平均每例患者有5.85±2.27颗牙发生牙根吸收。在1800颗观测牙中,有869颗牙齿(48.28%)发生牙根吸收。前后牙的牙根吸收率及严重程度没有统计学差异。上下前牙牙根吸收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下前牙牙根吸收率在10%~20%组及>20%组的比例高于上前牙,有统计学差异(P<0.05)。上下第一磨牙牙根吸收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上颌第一磨牙牙根吸收率在10%~20%组及>20%组的比例高于下颌第一磨牙,有统计学差异(P<0.05)。回归模型发现前牙的牙根吸收与疗程以及牙根的垂直向移动量有关。结论接受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治疗的正畸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几乎所有牙位均有牙根吸收的发生,且下前牙及上颌磨牙发生严重牙根吸收的几率分别高于上前牙及下颌磨牙。影响前牙的牙根吸收的相关因素包括疗程及前牙牙根的垂直向移动量。

  • 标签: 元托槽隐形矫治技术 正畸矫治 牙根吸收 牙移动
  • 简介:目的:研究5种正畸临床操作[分牙、放置带环、初始弓丝扎入(0016镍钛)、T形曲加力、颌问牵引]所引起疼痛的峰值强度、峰值出现时间、是否需要止痛药以及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材料和方法:研究共纳入100名(男52.女48)进行正畸固定矫治的患者。分为分牙,放置带环、初始镍钛丝、T形曲加力、颌问牵引5组。要求每位患者填写调查问卷.内容包括:疼痛峰值出现时间、疼痛峰值强度、是否需要镇痛药和疼痛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结果:分牙及初始镍钛丝组对镇痛药需求最高。颌问牵引和初始镍钛丝组疼痛对生活影响最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放置带环组分别与T形曲加力组、颌问牵引组的疼痛峰值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疼痛峰值出现时间分牙组为第24小时.其余组大部分为第6小时.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正畸操作所引起的疼痛强度不同。T形曲加力和颌间牵引比放置带环引起的疼痛更强烈。

  • 标签: 正畸 疼痛 T形曲 视觉模拟评分法
  • 简介:目的:探讨铁镍软磁合金应用于临床的生物安全性。方法将5种材料(纯钛、铁镍合金、电镀Cr6+的铁镍合金、钴铬合金、PVC)制成2cm×2cm×0.2cm的方块,消毒灭菌后制取材料浸提液。取5块无菌96孔板,每孔加入100μl浓度为6×104个/ml对数生长期L?929细胞悬液,贴壁生长24h后置换各组材料浸提液。培养1、2、3、4、5d后各取出1块板,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和贴壁情况,然后向每孔加入10μlCCK?8试剂,避光培养1.5h后用酶标仪测定各孔吸光度(A)值。利用各组之间A值计算细胞相对增殖率(RGR),并对各组实验材料细胞毒性进行分级评价。结果在倒置显微镜下,除PVC出现大量细胞溶解、固缩外,其余各组细胞均形态正常、贴壁生长良好。根据各组材料细胞RGR进行毒性分级可知,除外PVC组为3级,其余各实验组材料毒性级别均为0~1级,可以应用于人体。结论铁镍合金原样和电镀Cr6+后的细胞毒性均在安全范围。

  • 标签: 铁镍软磁合金 镀铬 细胞毒性
  • 简介:斑马鱼作为一种新的模式动物,在发育研究中有广泛使用。近年来,在牙齿发育研究中也有许多报告。本文对斑马鱼牙齿形态及斑马鱼发育的分子机制研究资料作一回顾。

  • 标签: 斑马鱼 牙齿 发育
  • 简介:根管治疗是目前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最有效和最根本的方法,评价其成败的关键因素是根管系统的三维严密充填,而根管充填后存在的微渗漏是导致充填失败的重要原因。根管微渗漏包括冠方渗漏和根尖渗漏,它们均可导致细菌及其产物通过冠方渗漏进入牙髓腔,又经根尖渗漏再次进入根尖周组织,引起治疗的失败。一直以来,根尖渗漏是研究的重点,而近年来,冠方渗漏也愈来愈引起广大学者的注意。本文从研究冠方渗漏的重要性、冠方渗漏的影响因素、冠方渗漏的体外实验及冠方渗漏与根尖渗漏的关系等几方面入手,对根管治疗牙冠方渗漏的研究状况作一综述。

  • 标签: 微渗漏 冠方渗漏 根尖渗漏 根管治疗 根管充填材料
  • 简介:目的研究下颌骨外形线与颅颌面结构的关系,为下颌骨重建提供指导.方法对80例华东地区正常(牙合)汉族成年人头颅定位正、侧位X线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数据以SAS6.12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下颌骨外形线变量(ArGo、GoPg、GoGo)与颅颌面结构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P<0.01),且性别差异显著(P<0.01),但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建立了华东地区正常(牙合)汉族成年人下颌骨外形线变量的回归方程(P<0.01).结论下颌骨外形线与颅颌面三维结构间存在显著的定量相关关系.

  • 标签: 下颌骨 外形线 头影测量 相关性
  • 简介:目的分析肥胖伴OSAHS患者头影软硬组织的测量特征.方法采用本科开发的OSAHS患者计算机头影测量分析系统,对67例年龄在40~60岁、BMI≥30以上的OSAHS患者(诊断经nPSG监测确立,患者AHI≥5)和12例同年龄组的正常人头影软硬组织进行测量对照分析.结果本组肥胖伴OSAHS患者头影硬组织测量特征表现为下颌骨后缩,舌骨向后下移位;软组织测量特征上表现为舌、软腭矢状面积显著增加,舌、软腭占口咽腔比明显增加,软腭后和舌后咽径明显减小.口咽部狭窄(软腭和舌后区)最多见(54.02%),软腭水平咽腔阻塞占29.89%,上、中、下咽腔同时阻塞为1.15%,87.35%肥胖伴OSAHS患者存在上气道狭窄,72.41%患者为多部位阻塞.结论大部分肥胖伴OSAHS患者头影硬组织测量存在异常,此类患者睡眠时上气道通气不畅多发生于口咽区,大部分患者为多部位狭窄或阻塞.

  • 标签: 肥胖 OSAHS 头影测量分析
  • 简介:2011年3月19日,2011年度IADR会在美国圣地亚哥落下帷幕,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项目制博士后肖瑾(现于美国罗切斯特大学临床牙科住院培训项目AEGDprogram)在此次会上荣获2011年美国牙科研究学会Hatton牙科研究比赛博士后组第1名。Hatton牙科研究比赛是一项对北美/加拿大牙科博士学生及博士后研究人员享有至高荣誉且竞争激烈的竞赛。

  • 标签: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 博士后 牙科 科研 美国 比赛
  • 简介:近年研究发现,辛伐他汀可促进牙髓干细胞的增殖和成牙本质向分化,有关牙本质再生方面的研究也逐步开展。本文就辛伐他汀促进牙本质再生修复的机制、实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辛伐他汀 牙本质 再生修复
  • 简介:屏障膜材料是引导组织再生术的关键,其研究的方向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研究具有更好的生物学性能和机械性能的新材料,另一方面是将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技术结合在一起,形成复合膜来引导牙周组织再生。与牙周组织再生相关的生长因子及种子细胞皆有与屏障膜复合的报道。

  • 标签: 引导组织再生 生长因子 屏障膜
  • 简介:Ti3SiC2是一种具有优良性能的可加工陶瓷材料,具有金属和陶瓷特性,导电、导热性能良好,可加工,耐氧化、耐化学腐蚀,具有抗热震性、高温稳定性和高温塑性以及良好的自润滑性等。本文综合评述了Ti3SiC2的结构、性能、制备方法及应用前景。

  • 标签: TI3SIC2 层状陶瓷 应用
  • 简介:牙本质过敏是一种常见症状,其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治疗效果特别是远期效果多不理想,是临床上颇为棘手的问题.本文对牙本质过敏症的发病机制、治疗原理及近年来临床应用的治疗方法做一综述.

  • 标签: 牙本质过敏症 药物治疗 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