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羊膜移植在治疗睑球粘连中的效果。方法2000年12月-2008年12月间睑球粘连病人共23例(26眼)进行睑球粘连分离术+羊膜移植术治疗,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问顾性分析。结果平均6个月的追踪、观察,共治愈23眼(88.46%),复发3眼(11.54%)。结论羊膜移植在治疗睑球粘连手术中是有效、简便易行的方法。

  • 标签: 羊膜 移植 睑球粘连
  • 简介:目的评价表面麻醉下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麻醉效果。方法观察100例在表面麻醉下行白内障摘除术中,患者疼痛情况以及术后视力状况。结果100例患者能顺利配合完成手术,1例追加球周麻醉;有疼痛者为1例,占1%。手术平均时间(15±5)min;术后1个月最佳矫正视力≥0.3占98%。结论表面麻醉下,可以顺利完成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并且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选择,适用于防盲手术中开展。

  • 标签: 表面麻醉 白内障 防盲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前后囊环形切除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术预防治疗儿童白内障术后后囊混浊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36眼患儿行前后囊环形切除、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术,随访1年以上,评价其手术疗效.结果术后全部病例周边囊均有不同程度混浊,视轴区均透明,未出现人工晶状体明显移位、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结论一期行前后囊环形切除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术是处理和预防儿童白内障术后后囊混浊的有效方法,方法简便,疗效可靠,值得推广.

  • 标签: 儿童白内障 囊膜环形切除术 前段玻璃体切除术 超声乳化 后囊混浊
  • 简介: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的实施在青光眼手术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将64例均行小梁切除术的青光眼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路径化健康教育,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比较两组健康教育效果、患者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健康教育效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调查观察组各维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健康教育路径的实施,使疾病健康教育工作程序化、标准化、具体化,健康教育效果更为明显,有助于患者获得良好疗效,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健康教育路径 青光眼 手术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硅油填充眼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原因、手术方法选择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9例29眼硅油填充眼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原因、手术方式、解剖复位和视功能恢复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由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vitreoretinopathy,PVR)引起者15眼行硅油取出+剥膜+注气或硅油填充术;裂孔未封闭者行剥膜+硅油填充+光凝,其中周边裂孔8眼,黄斑裂孔2眼,巨大裂孔后瓣漏脱者2眼,7眼联合巩膜扣带(外加压);2眼行环扎巩膜扣带+外加压+外放液+冷凝;术后均获得解剖复位,视功能提高者15眼,随访4mo,6眼复发。结论:硅油填充眼视网膜脱离的原因是多种的,根据不同的眼底表现应该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

  • 标签: 硅油填充眼 复发性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玻璃体手术
  • 简介:目的:观察复发性翼状胬肉不同手术方法的术后再复发率及并发症。方法:我院2006—11/2009-02对31例33眼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伴有睑球粘连,眼球运动不同程度受限者12眼)施行翼状胬肉切除、丝裂霉素创面贴敷、自体结膜(带蒂或游离)移植或羊膜移植手术手术方式:彻底切除净胬肉组织,裸露巩膜创面以0.2g/L丝裂霉素C溶液浸湿的棉片贴敷3min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巩膜创面覆盖方法:上或(和)下方结膜转位移植26眼,颞上方结膜游离移植2眼,羊膜移植5眼。结果:随访9mo~3a,胬肉未复发28眼;轻度复发(鼻侧球结膜及结膜下组织充血增厚,但未长入角膜缘或长入角膜缘内≤2mm)5眼,复发率15%,其中结膜转位移植4眼,羊膜移植1眼;睑球粘连轻度复发3眼;术后并发结膜肉芽肿1眼,眼部干痛、有时红卡等不适症状5眼,无1例发生角膜、巩膜溶解。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或羊膜移植及丝裂霉素创面贴敷的手术方式能明显降低复发性翼状胬肉的术后再复发率。

  • 标签: 复发性翼状胬肉 自体结膜移植 羊膜移植 丝裂霉素C
  • 简介:  患者,女,67岁.因双眼视力逐渐减退一年余.于2006年4月8日就诊.全身检查正常.眼部检查:双眼视力0.05,光定位正常,红绿色觉正常,角膜透明,前房正常.晶体皮质呈灰白色混浊,眼底窥视不清,眼压正常.诊断:双眼老年性白内障.于2006年4月10日在局麻下行右眼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

  • 标签: 弹力脱离 手术角膜 白内障手术
  • 简介:目的:眶颧复合体骨折后眼球内陷的手术矫正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01/2006—05我院眼科收治的45例眶颧复合体骨折合并眼球内陷患者行骨折复位和眼眶重建的手术资料和随访结果。其中早期手术11例,晚期手术34例。通过眉弓外侧切口、下睑切口、前庭沟切口和冠状切口联合人路,在建立良好咬合关系的基础上,恢复和加强眶颧复合体正常解剖结构,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Medpor充填修复眶壁骨折矫正眼球内陷。45例患者术后随访12~30mo。结果:所选45例患者术后外观获得显著改善,眼球内陷矫正,复视得到改善。早期手术病例组骨折复位和功能恢复均优于晚期组。结论:眶颌颧复合体骨折手术可以恢复正常面中部外形、矫正眼球内陷和改善复视症状。早期手术更容易达到解剖复位,提高疗效。

  • 标签: 眶颧复合体 骨折 手术
  • 简介:鼻内镜术后窦黏膜的组织学检查及黏膜纤毛清除功能较术前均有改善,部分组织学及黏膜纤毛清除功能的恢复可能需要1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鼻内镜术后鼻窦的组织学形态与功能之间存在好的对应性.手术后的鼻内镜检查和糖精试验联合使用,可以有效评估黏膜的恢复情况.

  • 标签: 鼻内镜检查 组织学形态 手术后 黏膜 纤毛清除功能 组织学检查
  • 简介:飞秒(10-15s)激光经证实可以有效的降低切割组织所需的能量并可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该激光系统的灵活性使得它不仅可以完成传统的角膜基质内手术,而且可以进行新的角膜屈光手术.本研究就其机制、手术方法和过程、并发症等方面做一综述.

  • 标签: 飞秒激光 基质内屈光手术 角膜基质 近视 激光装置 角膜瓣移位
  • 简介: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作为一种生长因子,在角膜纤维修复反应中发挥的生物学效应和作用机制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TGF-β可通过Smad等信号传导通路调控修复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充分发挥角膜基质细胞促进细胞增殖、细胞外基质形成、诱导细胞移行的正效作用。我们就TGF-β的概况、分子结构、TGF-β受体、信号传导通路、眼前节的分布、在角膜上的生物学功能以及在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愈合中的研究作一综述。

  • 标签: 转化生长因子-Β 屈光手术 生物学功能 角膜屈光手术
  • 简介:目的评价表面麻醉下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二种切口(角膜、巩膜切口)不同手术阶段疼痛感觉及镇痛效果.方法铺巾前、开睑后滴"0.4%爱而卡因"表面麻醉剂二次后手术.随机选择角膜切口组,巩膜切口组各120例,在手术各阶段中不作任何提示,征询病人疼痛感觉,详细记录按疼痛分级表,并客观评价镇痛效果.结果本组病例手术时间范围5~25min,平均7.2min.两组病例在水分离,超声乳化,清除皮质阶段中角膜切口组3级疼痛以下发生率分别为9.2%,25.0%,12.5%;巩膜切口组分别为12.5%,22.5%,13.3%.二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所有病例均能很好耐受手术,顺利完成手术并植入囊袋内人工晶状体.后囊膜破裂率为3.8%,前囊撕裂率5.8%,无晶状体核坠入玻璃体内和眼内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表面麻醉方式行超声乳化手术是安全而有效的.

  • 标签: 白内障 超声乳化手术 表面麻醉 角膜切口 巩膜切口 镇痛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再次玻璃体手术治疗硅油填充眼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对12例硅油填充眼视网膜脱离患眼行再次玻璃体手术,其中下方视网膜脱离10例,黄斑裂孔复发2例。结果:12例术后视网膜全部复位,10例3~6mo取出硅油。最佳矫正视力提高4行1例,提高3行4例,提高2行3例,提高1行3例,不提高1例。结论:再次玻璃体手术是治疗硅油填充眼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方法,早期手术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玻璃体切割 硅油 视网膜脱离 眼内光凝
  • 简介:目的评价在基层医院开展平价白内障复明手术采用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33例(33只眼)白内障患者采用面神经根及球后阻滞麻醉,弹性网球压迫软化眼球降低术前眼压,角巩膜缘隧道或弧形切口,染色撕囊或开罐式截囊,水力分核,挽出晶体核,注吸残留皮质后植入人工晶体.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视力:0.12~0.8.25只眼(75.8%)最佳矫正视力>0.3,最佳矫正视力≤0.3者8只眼(24.2%).结论因地制宜开展ECCE+IOL术亦能在基层医院扫盲工作中取得较好效果.

  • 标签: 白内障 囊外摘除 人工晶体
  • 简介:目的探讨防盲活动中贫困白内障手术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年终检查时(距手术后最短时间为一个月,大部分都在术后三月以上)设计了一套质量评估方案,即随机、按一定的比例进行检查,包括按8%抽查病历,2%电话随访,0.5%现场入户检查。结果2009年我省贫困白内障手术任务13000例,实际完成13308例。手术方式主要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其中8%的病人采取了超声乳化手术。病历抽查:93%的病历能按省卫生厅和省防盲办要求的规范执行,其中观察术后矫正视力〉0.3达91.23%,人工晶体植入率97.82%。电话随访结果是老百姓对该项工程满意率达92.30%。现场入户调查结果,对手术效果(100分)评分98.87,对政府组织(100分)等评分99.98,现场视功能检查(包括日常生活对视力的需求)评分(总分40分)37.4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主要表现为瞳孔变形和后发白内障。结论按一定比例,随机采取病历检查、电话随访和现场入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是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手术质量的良好控制方法。

  • 标签: 白内障 手术 质量控制
  • 简介:目的观察单纯性巩膜暴露术与自体角膜缘结膜瓣移植术对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将73例(73眼)单侧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分为A、B2组。A组进行单纯性巩膜暴露术,B组进行自体角膜缘结膜瓣移植术。比较2组术前翼状胬肉突入角膜缘长度,术后角结膜上皮愈合时间及术后3个月复发率。结果术前2组翼状胬肉突人角膜缘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B组比A组角结膜上皮愈合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术后3个月复发率比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体角膜缘结膜瓣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比单纯性巩膜暴露术更有效。

  • 标签: 翼状胬肉 单纯性巩膜暴露术 自体角膜缘结膜瓣移植术 复发率
  • 简介:目的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vitreoretinalsurgery,VR术)治疗复杂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采用VR术治疗306例312眼(视网膜脱离282眼)复杂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术后近期视网膜复位259眼(91.8%);282眼(术前有视网膜脱离257眼)随访3-38月,平均12.7月,最终视网膜复位201眼(78.2%)。术后最终视力提高208眼(73.8%);0.05以上视力181眼(64.2%)。术中主要并发症是医源性裂孔(5.8%);术后主要并发症分别是白内障(34.4%)、视网膜脱离(21.8%)、继发性青光眼(9.9%)和角膜病变(9.2%)。结论VR术是治疗复杂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方法。

  • 标签: 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