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Ral-相互作用蛋白76(RLIP76)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132例食管鳞癌组织和54例正常食管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上述组织中RLIP76和VEGF的表达,分析两者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总生存期(OS)的关系。结果RLIP76和VEGF在132例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4%(89/132)和71.2%(94/132),高于正常食管组织的11.1%(6/54)和18.5%(10/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RLIP76、VEGF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浸润深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食管鳞癌组织中RLIP76和VEGF表达呈正相关(r=0.272,P=0.002)。RLIP76阴性表达者的中位OS为34个月,高于阳性表达者的2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VEGF阴性表达者的中位OS为32个月,高于阳性表达者的2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Cox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淋巴结转移、RLIP76和VEGF表达是影响食管鳞癌患者OS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RLIP76和VEGF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促癌作用,RLIP76有望成为食管鳞癌临床治疗的新靶点。

  • 标签: 食管鳞癌 Ral-相互作用蛋白76(RLIP76)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 简介: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27(HSP27)在大肠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2例大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HSP27表达情况.结果:HSP27在癌组织与癌旁组织的表达率分别是40.28%和18.7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SP27在高、中、低分化腺癌组织中表达分别是63.64%、31.58%和10.00%,统计学分析三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在大肠癌组织、癌旁组织中HSP27表达率与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无相关性,但在>50岁组中有9例呈过表达(9/23),而≤50岁组中则无过表达者;在伴有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HSP27表达率为43.48%.无淋巴结转移者为38.78%,统计学分析虽然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无淋巴结转移组中HSP27有9例过表达,有淋巴结转移组则无1例过表达.结论:HSP27表达在大肠癌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可能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的恶性转型及防止其侵袭发展作用.

  • 标签: HSP27 癌旁组织 过表达 大肠癌组织 淋巴结转移 表达率
  • 简介:目的探讨直肠癌组织中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侵袭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mTOR和VEGF在60例直肠癌、30例直肠腺瘤及10例正常直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并对直肠癌中两者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及两者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mTOR在直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0.0%(36/60),高于直肠腺瘤和直肠正常黏膜组织的36.7%(11/30)和10.0%(1/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表达与直肠癌患者的术前CEA水平、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有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和肿瘤形态无关(P〉0.05)。VEGF在直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0.0%(42/60),显著高于直肠腺瘤和直肠正常黏膜组织的46.7%(14/30)和20.0%(2/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表达与直肠癌患者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有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形态、术前CEA水平和分化程度无关(P〉0.05)。两者在直肠癌组

  • 标签: 中表达 侵袭转移 直肠癌组织
  • 简介: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metalloproteinase-2,MMP-2)和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8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MMP-2,COX-2的表达。结果MMP2及COX-2的阳性率分别为31.25%、41.25%。MMP-2及COX-2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无相关性。MMP2和COX-2的阳性表达之间无相关性。结论MMP2及COX-2参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然而它们也许并不能作为重要的预后指标。

  • 标签: 肺肿瘤 MMP-2 COX-2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1病例资料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简称恶纤组;malignantfibroushistiocytoma,MFH)是一种主要由成纤维细胞和组织细胞组成的恶性肿瘤,多发生于深部组织,以四肢(尤以下肢)和腹膜后[1]常见,原发于颅内者极为罕见。

  • 标签: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颅内肿瘤 原发性
  • 简介:目的:探讨初治治卵巢癌组织多药基因(MDR1)表达水平及其相关药物抗肿瘤的影响。方法:用逆转录酶链聚合反应(RT-PCR)法对37例初治卵巢癌组织(MDR1)表达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定,结果:37例卵巢癌组织均有MDR1表达,其中浆液性癌的表达水平为0.75±0.22,粘液性癌为1.03±0.28,内膜样癌为0.57±0.11,3种病理类型之间MDR1的表达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34例卵巢癌的小鼠肾包膜下移植肿瘤药敏测定(SRCA)肿瘤药敏试验成功,此卵巢癌存在固有的MDR1表达,MDR1的表达降低相关药物的抗肿瘤作用。

  • 标签: 多药耐药基因 卵巢癌 RT-PCR法 药物疗法
  • 简介:目的:探讨p63和TTF-1蛋白在肺癌不同组织类型中的表达特点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16例原发性肺癌组织中p63和TTF-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p63在肺鳞癌中阳性表达率为100%(47/47),而在其他组织类型肺癌中基本不表达。TTF-1在肺小细胞癌和肺腺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3%(14/15)和93.5%(43/46),而在鳞癌中未见表达。结论:p63可作为肺鳞状上皮源性肿瘤标记物,是判断鳞癌的可靠指标。TTF-1可作为肺小细胞癌、腺癌的特异性标记。联合检测p63和TTF-1对肺癌不同组织类型的诊断、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尤其可作为鉴别分化差的鳞癌、腺癌和小细胞癌的指标。

  • 标签: 肺肿瘤 P63 TTF-1 免疫组织化学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膀胱癌组织中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Bmi-1蛋白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膀胱癌组织标本80例,同时另选取正常膀胱组织标本80例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并比较膀胱癌组织和正常膀胱组织中MFN2、Bmi-1蛋白表达情况,分析MFN2、Bmi-1蛋白表达与膀胱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以及膀胱癌组织中MFN2蛋白与Bmi-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膀胱癌组织中MFN2和Bmi-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50%和61.25%,高于正常膀胱组织的12.50%和17.50%(P﹤0.05);TNM分期为Ⅰ~Ⅱ期的患者膀胱癌组织中MFN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67.27%,明显高于TNM分期为Ⅲ期患者的20.00%(P﹤0.01);肿瘤直径﹥3cm、TNM分期为Ⅲ期的患者膀胱癌组织中Bmi-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15%和88.00%,均明显高于肿瘤直径≤3cm、TNM分期为Ⅰ~Ⅱ期患者的44.44%、49.09%(P﹤0.01);膀胱癌组织中MFN2蛋白与Bmi-1蛋白的表达情况呈负相关(r=-0.602,P﹤0.01)。结论膀胱癌组织中MFN2、Bmi-1蛋白表达水平较高;MFN2蛋白阳性表达情况与TNM分期有关,Bmi-1蛋白阳性表达情况与肿瘤直径、TNM分期有关;MFN2蛋白与Bmi-1蛋白的表达情况呈负相关。

  • 标签: 膀胱癌 MFN2 BMI-1 临床特征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手术标本中ER、PR、Her-2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0例乳腺癌患者手术标本中ER、PR,Her-2表达.结果乳腺癌组织中ER、PR、Her-2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7.2%、61.4%、18.6%.ER表达与PR呈正相关,Her-2表达与ER及PR呈负相关.Her-2的阳性表达与ER、PR共同表达亦呈负相关.ER、PR、Her-2与肿瘤组织学分级无相关性.结论Her-2及ER、PR联合检测可更好地评估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提高对患者预后判断的准确性.

  • 标签: 乳腺癌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基因表达 免疫
  • 简介: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HIF-1α蛋白在48例胰腺癌组织和5例正常胰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HIF-1α蛋白在48例胰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2.1%(25/48),而在5例正常胰腺组织中均未见表达,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IF-1α表达与肿瘤体积(P=0.015)及TNM分期呈正相关(P=0.021),与预后呈负相关(10.4%vs4.0%,P=0.027);而与胰腺癌的部位、病理分级等无关(P〉0.05)。结论:HIF-1α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作为判断胰腺癌预后的有用指标。

  • 标签: 胰腺癌 缺氧诱导因子-1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FGF20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及正常肠黏膜组织中FGF20的表达或CD34的表达,分析FGF20在癌组织及正常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以及与临床病理之间的相关性,探讨FGF20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结果: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Blot结果均提示结直肠癌组织中FGF20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肠黏膜组织(P〈0.01);癌组织中FGF20的表达与肿瘤浸润(P〈0.05)及淋巴结转移(P〈0.05)密切相关,与分化程度及肝转移无明显相关(P〉0.05);癌组织中FGF20的表达与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FGF20在结直肠癌微血管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进而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及远处转移,为明确FGF20在结直肠癌微血管形成中的作用以及深入探讨FGF20促进微血管形成的分子机制提供实验依据。

  • 标签: FGF20 微血管密度 结直肠癌
  • 简介:本文简要介绍了中枢神经系统(CNS)WHOⅠ级神经上皮组织起源肿瘤的种类及发病率、年龄和性别分布、好发部位、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等一般特征。同时简要介绍了该组肿瘤常见的分子遗传学异常表现和研究进展,旨在加深对该组肿瘤上述特征和分子遗传学异常改变的认识。

  • 标签: 神经上皮组织起源肿瘤 一般特征 分子遗传学
  • 简介:背景淋巴转移是胃癌最常见的转移方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是一种淋巴管生成因子,在肿瘤淋巴结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能水解细胞外基质,其在肿瘤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目的探讨VEGF-D、MMP-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侵袭、淋巴结转移和预后之间的关系。

  • 标签: VEGF-D MMP-7 胃癌组织 预后 肿瘤淋巴结转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deathligand1,PD-L1)是一种参与免疫抑制通路的分子,在较多实体肿瘤细胞及其周围T淋巴细胞表面显著表达,能够与其受体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death-1,PD-1)结合,抑制肿瘤组织周围的免疫微环境,促使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监视作用。本文就PD-1/PD-L1在不同实体肿瘤组织中表达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程序性死亡受体-1 程序性死亡配体-1 实体肿瘤 表达 进展
  • 简介:目的:探讨S100A8、S100A9在子宫颈鳞癌及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半定量的RT-PCR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从mRNA及蛋白水平检测32例子宫颈鳞癌和15例正常宫颈组织中S100A8、S100A9的表达,及与不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子宫颈鳞癌组织中,S100A8、S100A9在mRNA及蛋白水平上均低表达(P<0.05),其中,低分化肿瘤的表达明显低于高、中分化肿瘤(P<0.05)。结论:S100A8、S100A9在子宫颈鳞癌组织中低表达,且可能与鳞状细胞的分化程度相关。提示S100A8、S100A9低表达可能与子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系。

  • 标签: 宫颈肿瘤 鳞癌 S100A8 S100A9 RT-PCR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目的研究肿瘤转移相关基因CD44v6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对77例乳腺病变组织进行CD44v6蛋白检测,并结合临床、病理形态学资料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12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CD44v6蛋白表达均为阴性;65例乳腺癌组织中CD44v6表达阳性率为64.6%(42/65);在腋淋巴结阳性、阴性组的阳性率分别为100%、25.8%(P〈0.05);组织学分级中Ⅰ、Ⅱ、Ⅲ级表达率分别为9.1%、61.8%、100%(P〈0.0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CD44v6蛋白表达与腋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和组织学分级有显著相关性。结论CD44v6蛋白可作为乳腺肿瘤恶性转化、转移和预后评估的一个重要指标。

  • 标签: 乳腺癌 CD44V6 免疫组化 转移
  • 简介:目的探讨原钙粘蛋白(PCDH10)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及与患者临床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分别选取术后胃癌组织标本90例和癌旁组织标本45例,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标本中PCDH10蛋白表达情况,比较不同临床特征的胃癌患者胃癌组织的PCDH10阳性表达率,探讨PCDH10蛋白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PCDH10阳性表达率为32.22%,明显低于癌旁组织的8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癌组织中PCDH10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NM分期为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胃癌组织的PCDH10阳性表达率高于TNM分期为Ⅲ期、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DH10阳性表达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62.1%,高于PCDH10阴性表达患者的3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DH10在胃癌组织中相对表达量较低,并且与肿瘤的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及患者远期预后有关。

  • 标签: 原钙粘蛋白 胃癌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ras及rab作用因子1(RIN1)蛋白在卵巢癌细胞的表达水平及定位,并探讨其在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blotting)法检测RIN1蛋白在人正常卵巢上皮细胞及卵巢癌细胞株OVCAR3、SKOV3和HO8910中的表达水平及定位;检测其在17例卵巢正常组织和91例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卵巢癌分期和组织分化程度的关系。结果RIN1蛋白在卵巢癌细胞OVCAR3、SKOV3和HO8910中的相对表达量(0.3641±0.0614、0.6454±0.0835和0.7925±0.1491)高于人正常卵巢上皮细胞(0.0679±0.02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主要分布于卵巢癌细胞胞浆中。RIN1蛋白在37例良性卵巢肿瘤、10例交界性卵巢肿瘤及44例恶性卵巢肿瘤组织中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456±0.1870、0.5587±0.2138和0.7236±0.2232,均高于其在17例卵巢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0.1284±0.09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RIN1蛋白的表达随卵巢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升高;RIN1蛋白表达随卵巢癌手术、病理分期及组织分化程度的演进而增加。结论RIN1蛋白在卵巢癌细胞中高表达且定位于胞浆中;RIN1蛋白高表达与卵巢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可作为卵巢癌早期诊断的一个新的肿瘤标志物,并有望成为卵巢癌治疗的新靶点。

  • 标签: ras及rab作用因子1 卵巢肿瘤 免疫印迹法
  • 简介:目的检测胃癌细胞G蛋白信号通路调节蛋白5(RGS5)的表达及其与胃癌组织分化程度和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6例胃癌(有淋巴结转移者22例,无淋巴结转移者54例)中RGS5和CD34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RGS5表达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呈正相关(r=0.345,P〈0.001),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MVD值在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RGS5表达与MVD值呈负相关(P〈0.05)。结论RGS5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和MVD密切相关,可能是提示预后的重要指标。

  • 标签: 胃癌 分化程度 G蛋白信号通路调节蛋白5 微血管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