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风险识别理念下的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早产儿PICC置管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在我院住院并行PICC置管的早产儿50人,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3例、观察组27例,组间差异在于对照组在整个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风险识别理念支持下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儿发生静脉炎、导管堵塞、导管脱出、穿刺部位出血,在观察穿刺点肿胀及渗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统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早产儿 PICC 风险识别 预见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风险识别理念支持下预见性护理干预对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新生儿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我院自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PICC置管新生儿(6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新生儿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30例。参照组采取常规干预,风险识别理念支持下预见性护理干预则用于研究组,并对比两组干预后效果。结果:数据结果显示得出:比较两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PICC置管留置时间,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6.67%比研究组13.33%显高且研究组置管留置时间较长,P<0.05,组间存在对比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PICC置管新生儿实施风险识别理念支持下预见性护理干预可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延迟置管时间、保证患儿输液安全,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PICC置管 新生儿 风险识别理念 预见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风险识别理念指导下的预见性护理对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XX院2022年1月到2023年10月接诊的70例GER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托数字抽签法,分为2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n=35)、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应用风险识别理念指导下的预见性护理(n=35),对比两组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SF-36)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5.71%较对照组低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护理前,SF-36评分对比差异不大(P>0.05),观察组在护理后SF-36评分(85.41±5.18)分较对照组SF-36评分(74.82±5.20)分改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险识别理念指导下的预见性护理应用在GERD患者中,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SF-36评分,值得推广。

  • 标签: 胃食管反流 预见性护理 风险识别理念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接受外周静脉中心静脉导管病患在风险识别理念下针对性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80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实施PICC病患,时间区间段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通过计算机电脑抽样分组,参照组执行常规护理,纳入140例,实验组执行风险识别理念下的针对性护理,纳入140例,对两组干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导管维度认知了解程度评估方面,实验组与参照组相互比较,前者干预后的各项导管维度认知评分水平升高明显,差异对比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方面,实验组与参照组相互比较,前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5.00%(7/140)偏低,差异对比P<0.05。结论: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实施PICC护理干预中,运用风险识别理念下的针对性护理,能够帮助病患了解PICC相关知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风险识别 针对性护理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PICC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家属情境缺陷识别纠错教学对神经内科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精神状态和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8例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以及每位患者对应的一位家属,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人。对照组采取常规家属护理培训,观察组则实施家属情境缺陷识别纠错教学。观察培训前及培训后随访1个月两组患者认知状态评分(NCSE)、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分(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ADL)、生存质量评分(SF-36),以及家属疲劳严重程度量表评分(FS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结果:培训前,两组各项评分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培训后,观察组患者的NCSE、SF-36、MMSE和AD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家属的FSS和PSQI评分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内科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实施其家属的情境缺陷识别纠错教学,可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家属 情境缺陷识别纠错教学 神经内科 认知功能障碍 精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