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索SBAR沟通模型在肿瘤专科医院护理床头交接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某肿瘤专科医院工作5年内的年轻护士60人为研究对象,应用SBAR沟通模型制订SBAR床头交接班手册,系统培训护士长、年轻护士,于2013年10月护士长每天按照SBAR床头交接班质量评分表的考核标准进行考核、护理部对科室进行质量追踪、数据验证,持续检查6个月.比较实施前后240例住院患者满意度与沟通有关不良事件的隐患发生率.结果住院患者满意度提高;与沟通有关不良事件的隐患发生率降低(P<0.01或P<0.05).结论SBAR沟通模型应用于临床,规范了护士床头交接流程,提高了年轻护士临床思维和沟通能力.

  • 标签: 床头交接班 信息交流 质量
  • 简介:目的:评价延续护理模式(ECM)对改善肺结核(TB)患者的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接诊的TB患者468例,234例接受抗结核治疗并进行ECM干预,作为试验组;另234例按常规抗结核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依从性、生活质量和预后满意度分别进行调查。结果试验组患者依从性总分以及康复训练、生活作息、复诊随访3个单项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TH、RP、MH、VT、RE和SF这6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生活质量总分为(604.6±128.4)分,高于对照组(516.9±118.9)分(P<0.05)。试验组满意度达到89.7%。结论通过ECM能够提高TB患者疾病相关知识,使日常生活行为更加规范,提高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肺结核 延续护理模式 依从性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患者心理状况、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3年10月-2014年9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系统护理,采用SF-36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的心理状况,比较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心理状况得分,并比较治疗效果。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病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和负性情绪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胃炎患者实行有效的系统性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心理状况和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系统性护理干预 慢性胃炎 疗效 心理状况
  • 简介:目的探讨性格色彩学在神经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2年5月55名在校三年级大专实习护生,设为对照组,2012年6月~2013年5月55名在校三年级大专实习护生,设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带教,实验组采用性格色彩学教学方法。比较两组护生实习后应对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情况,并了解实验组护生对性格色彩学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实习结束时实验组护生应对能力在解决问题能力、求助、合理化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在自责维度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习结束时实验组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及其评判性思维的自信心和求知欲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护生认为性格色彩学教学方法能让护生了解自己,完善个性,更快更好地适应临床环境,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及激发主动学习积极性等。结论性格色彩学应用于护理教学中能有效提高护生应对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及帮助护生完善个性,更好地适应不同工作环境和任务,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性格色彩学 神经内科 护理教学
  • 简介:静脉输液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原理将液体输入人体内。但是由于临床护士短缺,在患者输液过程中不能做到全程照护,输液结束未及时拔针就造成血液回流;输液瓶太低液面下降小于人体血压,出现血液回流;当为输液患者尤其在术后测量血压时,袖带会产生压力使血液回流;当患者躁动时由于肌肉紧张,血管收缩等症状,造成血液回流。导致血液回流容易堵塞针头,使药液滞停不能起到治疗作用,需要重新穿刺增加患者的痛苦与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回流血在输液管壁形成小血栓,回输到患者体内可能引起栓塞;患者对输液回血易产生紧张、恐惧感,易对护理工作产生不满意的情绪。

  • 标签: 静脉输液 输液器 满意度
  • 简介:[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住院糖尿病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临床护理路径对病人实施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治疗满意度、低血糖知晓率、控制饮食情况、出院后血糖控制情况及治疗用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病人血糖、治疗用药依从性、糖尿病知识了解程度、治疗满意度、低血糖知晓率、控制饮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能有效控制病人血糖,提高病人的治疗用药依从性,提高病人糖尿病知识了解程度、治疗满意度及低血糖知晓率。

  • 标签: 2型糖尿病 临床护理路径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10%西甲硅油联合糜蛋白酶配制成胃镜消泡剂做术前预处理后的祛泡效果.[方法]将300例无痛胃镜检查病人随机分为西甲硅油+糜蛋白酶组和西甲硅油组.检查前20min,西甲硅油+糜蛋白酶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27mL+西甲硅油3mL+糜蛋白酶200U的稀释溶液30mL口服;西甲硅油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27mL+西甲硅油3mL的稀释溶液30mL口服.比较两组病人胃镜检查视野清晰度、检查时间、医生满意度、麻醉药用量,对两组胃镜检查消泡剂的祛泡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西甲硅油+糜蛋白酶组胃镜检查视野清晰度、医生满意度高于西甲硅油组(P〈0.01),胃镜检查时间短于西甲硅油组(P〈0.01),麻醉药用量低于西甲硅油组(P〈0.01).[结论]西甲硅油联合糜蛋白酶作为无痛胃镜检查消泡剂比单独使用西甲硅油祛泡效果更好,能够缩短胃镜检查时间,提高医生满意度,减少麻醉药用量,降低麻醉风险.

  • 标签: 无痛胃镜检查 西甲硅油 糜蛋白酶 祛泡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弹力背心在乳腺肿物切除术后伤口包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就诊院时间次序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实施乳腺肿物切除术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传统的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实验组术后给予弹力背心加压包扎,术后24h观察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及呼吸受限、皮下积液、包扎移位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呼吸受限、皮下积液、包扎移位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乳腺肿物切除术后患者伤口使用弹力背心加压包扎能减轻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舒适度,且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乳腺肿物 伤口包扎 弹力背心 弹力绷带
  • 简介:[目的]探讨高通量透析器在尿毒症病人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3例血液透析病人按治疗先后顺序分为两组,高通量组(n=53)采用FreseniusFX60高通量透析器,普通组(n=50)采用FreseniusF7HPS透析器,比较两组病人透析前后甲状旁腺激素、β2微球蛋白、瘦素、磷检测值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依从性.[结果]高通量组在单次透析和透析6个月后甲状旁腺激素、β2微球蛋白、瘦素、磷值低于普通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高通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3%,普通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通量组病人对治疗依从者占92.45%,对照组为7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透析可有效清除大分子及中分子物质,降低尿毒症病人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病人的治疗依从性.

  • 标签: 高通量透析器 血液透析 并发症 依从性
  • 作者: 刘静梅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5年第36期
  • 机构:[摘要]目的:分析个体化健康教育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60例慢性心力衰竭,均采取个体化健康教育,分析其护理效果。结果:与健康教育前相比,健康教育后心功能II级、III级明显降低(P<0.05);心功能I级增加(P<0.05)。健康教育后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身体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健康教育前(P<0.0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个体化健康教育,可改善患者心功能与生活质量,提升临床疗效。
  • 简介:总结了本院自2006年以来对陪护工实施人性化管理与规范化管理的具体措施,包括引导陪护工按需服务,按劳取酬;总结经验,满足患者需求;定期培训,提高服务意识;坚持公平竞争,奖惩分明;用心交流,提升向心力等。认为陪护工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陪护工管理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

  • 标签: 陪护工 规范化管理 人性化管理
  • 简介:为探讨流程再造在3D腹腔镜手术配合中的应用效果,对3D腹腔镜手术配合中存在的问题实施新的管理流程。流程再造后仪器设备完好率好于流程再造前,提高了手术护理配合工作的效率的质量,使手术医生的满意度提升。

  • 标签: 流程再造 3D腹腔镜 手术中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品管圈实施无创接生技术对会阴切开率的影响。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活动开展前对影响会阴切开的要因进行分析,确定通过实施无创接生技术,降低会阴切开率为活动主题,制定并落实改进措施。结果:应用品管圈活动,实施无创接生,会阴切开率由活动前的62.71%降低到活动后的3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品管圈活动,实施无创接生技术,可有效降低产妇会阴切开率,提升助产服务质量,促进自然分娩。

  • 标签: 品管圈 会阴切开率 无创接生
  • 简介:[目的]探讨Servqual模型在外科护理服务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护理服务质量测评量表对我院外科260例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病人对我院外科护理总的服务质量测评值SQ=-0.20,表明病人对我院外科护理服务的感知小于期望,总体感知服务质量水平较低,服务质量不容乐观。[结论]病人对我院外科护理服务质量的期望与感知存在差距,护理管理者需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SERVQUAL 模型 外科护理 服务质量 评价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安全屏障在儿童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作用。方法2013年1月至12月通过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构建安全监控网络,建立安全防范系统,持续改进护理安全质量,同时通过提倡安全为先原则,强化安全技能培养等措施,构筑组织屏障、制度屏障、预警屏障、文化屏障、人员屏障护理安全屏障,对不良事件进行预防和监控追踪,并与2012年1月至12月实施前进行对比。结果实施构筑护理安全屏障后改进流程19项,修订相关护理制度28项;新增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标准24项及重点部门护理质量评价标准8项,医院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从0.30%下降到0.10%,压疮预报率提升,压疮发生率明显下降,与实施前比较(P〈0.05),患儿不安全风险达到预控目标。结论构筑护理安全屏障,建立多重屏障,可提高患儿安全系数,能有效降低儿童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保障患儿接受医疗护理过程中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 标签: 护理不良事件 护理安全 儿童
  • 简介:[目的]评价基于团队的学习法(TBL)融合基于问题的学习法(PBL)在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20名外科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TBL融合PBL组(观察组)和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模式组(对照组)。观察两组考试成绩及评判性思维能力。[结果]观察组考试总成绩及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采用TBL融合PBL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及考试成绩。

  • 标签: TBL教学法 PBL教学法 临床护理 外科
  • 简介:[目的]观察责任护士临床思维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3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观察组病人由责任心强、经过培训的护士对其进行护理,对照组病人由工作经验较少、未经过培训的护士对其进行护理,观察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心绞痛发作次数、卧床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分别有6例和13例病人发生心绞痛,2例和7例病人出现并发症,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责任护士临床思维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护理中的效果非常好,能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卧床天数,降低病人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护士临床思维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