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9 个结果
  • 作者: 何吉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2-08-17
  • 出处:《世界复合医学》2021年第7卷第8期
  • 机构:昆山市第六人民医院感染管理科,江苏 苏州 215321
  • 简介:目的:探究品管圈护理管理对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0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医护人员30名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是否实施品管圈管理的阶段分为未实施阶段的对照组与实施阶段的研究组,比较两组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综合能力。结果:研究组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责任意识、QC手法应用、团队协作意识、问题处理能力评分均分别高于对照组,P<0.05;最后在医院感染发生方面,研究组医院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品管圈护理管理对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且能够促进医护人员综合能力的增强,并降低医院感染发生机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品管圈护理管理;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综合能力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乡镇卫生院护理工作的影响与对策。方法:选择本院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后前后的护理管理工作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乡镇卫生院护理工作的影响,并总结改善对策。结果:在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后,患者对于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的护理满意度、职业认识度有了更高的评价,同时患者的疾病知晓率也高于实施前,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乡镇卫生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于医院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 标签: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乡镇卫生院 护理工作 影响
  • 简介:【摘 要】目的:讨论健康教育护理应用于卫生院慢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择卫生院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22例,均实行健康教育护理,经过治疗后,实行1年的随访,了解患者的疾病复发的情况。结果:选择患者中有3例患者对护理工作表示比较满意,有19例患者对护理工作表示非常满意。掌握与慢性支气管炎相关知识的患者占72.73%;其中熟悉与慢性支气管炎相关的知识患者占27.27%。经过1年的随访,有2例患者复发,复发率达到0.09%。结论:在卫生院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应用健康教育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慢性支气管炎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降低复发率,让患者感到满意。

  • 标签: 健康教育护理 卫生院 慢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检分诊之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3月期间本社区服务中心收治的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分别应用常规管理以及质量持续改进组,对比2组患者预检分诊的准确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预检分诊准确率以及患者对分诊的满意度,相较于参照组患者更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检分诊中,实施质量持续改进模式,能够更好地保障预检分诊的准确性,患者的满意度也得到相应改善,值得将其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预检分诊 持续质量改进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应用品管圈活动提高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方法:以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在我院消毒供应室的10名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对比活动前后护理人员的手卫生理论知识和洗手操作实践情况及手卫生实施情况。结果:品管圈活动后护理人员在手卫生理论知识和洗手操作实践的得分均显著高于活动前的各项得分,品管圈活动前后护理人员手卫生实施率相较护理前情况明显较高。结论:应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效果显著,应大力推广。

  • 标签: 品管圈 消毒供应中心 护理人员 卫生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公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 - 19,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风险感知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今后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2022 年5月5—13日,借助“问卷星”网络问卷和现场问卷调查,通过将问卷链接或二维码定向转发及周边市民现场调查的方式,对居民开展调查。结果 居民风险感知平均分为(25.48±6.07)分公众疫情风险感知得分在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居住地、所在地风险等级、新冠相关知识知晓度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析显示: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居住地、所在地风险等级、新冠相关知识知晓度是公众疫情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结论 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下,公众的疫情风险感知水平处于较低水平,不同职业、文化程度人群风险感知程度不同,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要根据居民的居住地、职业、文化程度分层次进行健康教育,针对性开展信息传播和风险教育,加大郊区、农村及中高风险地区疫情相关信息传播,提高其风险感知能力。

  • 标签: 公众 新冠肺炎 风险感知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研究目的:本次研究主要围绕对CSSD工作人员实施阳性强化法,对其手卫生依从性所产生的效果。研究方法:本次研究主体为我院CSSD的48名工作人员,将这些工作人员以随机的方式进行分组,分别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工作人员的人数比为1:1。研究组与对照组所有工作人员都接受一致的手卫生有关知识的培训和考核,且均考核通过。在手卫生设施和现有的资源不变的前提下,研究组运用阳性强化法对CSSD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进行干预,并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CSSD工作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研究结果:研究组CSSD工作人员在接受阳性强化法后,与干预前的手卫生依从性相对比,获得明显提升。讨论,对CSSD工作人员运用阳性强化法,可以有效提升其手卫生依从性,应用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阳性强化法 CSSD工作人员 手卫生 依从性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传染病疫情预防工作已经成为近年来我国公共卫生部门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比,研究社区公共卫生机构在此类工作中的作用。方法:针对公共卫生服务建设标准存在显著差异的不同地区进行对比探讨,在2021年1月-2022年6月期间分别选取农村社区(对照组)、城市社区(研究组)进行研究,比较社区居民发生传染病的情况以及对免疫知识的知晓情况。结果:在免疫知识的知晓情况方面,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存在明显优势(p<0.05);研究组社区发生传染病的概率明显较少(p<0.05)。结论:社区公共卫生机构在预防传染病疫情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重视社区公共卫生机构的防控作用的同时也需要将农村社区公共卫生机构的服务水平全面提升,使得传染病疫情预防工作更加全面有效地展开。

  • 标签: 社区公共卫生机构 传染病 疫情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绿色通道信息系统联合院前预检分诊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 取我院21年1月—11月收治的128(数据太少260例左右)例确诊为急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公立医院作为国家公共健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要担负治病救人的公益职能,又要担负着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紧急管理职能。加强公立医院的应急管理能力,是防止医疗事故快速恶化、控制疾病的关键。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公立医院在医疗改革的背景下,往往过度关注治疗水平的提升,忽视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力,因此造成疫病大范围传播,对公众健康造成巨大威胁。本文总结公立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能力存在的诸多问题,并且提出针对性解决策略,从而进一步增强公立医院应急管理能力,完善应急管理制度与措施,为人民群众营造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

  • 标签: 公立医院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管理能力 提升策略
  • 简介:【摘要】 目的:本文探究品管圈活动对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初-2021年12月底期间在我院消毒供应室工作的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实施品管圈实施前后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手卫生依从性从62.50%提高到94.44%,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品管圈活动显著提高了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品管圈 手卫生依从性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口腔健康教育对改善儿童口腔卫生状况以及口腔健康知识和行为的作用。方法:选取200名儿童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研究起始时间、截止时间分别为2020年12月、2022年1月,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等分为两组,即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名。对照组儿童不予以干预措施,观察组予以口腔健康教育,比较2组的口腔卫生状况。结果:从两组的患龋率、口腔健康认知和行为以及口腔卫生状况方面进行分析比较,患龋率观察组更低,口腔健康认知和行为率则是观察组更高,口腔卫生指数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中采取口腔健康教育具有可行性,能够有效改善儿童的口腔卫生状况,并且儿童对口腔健康知识的了解度更高,能够约束自身行为,形成健康口腔习惯。

  • 标签: 口腔健康教育 儿童 口腔卫生状况 口腔健康知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院内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价值及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率。方法:将我院2021年6月—2022年1月100例老年病医院外科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不良情绪、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率、院内感染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不良情绪低于对照组,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率高于对照组,院内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病医院外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效果确切,可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率,减少院内感染发生,减轻患者心理负担。

  • 标签: 优质护理 院内感染控制 应用价值 医护人员 手卫生执行率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公共卫生事件下社区医院门诊患者诊疗期间焦虑的调查与对策分析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1月-2022年2月期间的113例社区医院门诊就诊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的方式对患者的焦虑情况进行调查。结果:经调查,公共卫生事件对患者的焦虑有一定的影响;文化程度越高的患者则越不容易出现严重的焦虑问题,P<0.05。结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社区医院门诊患者心理健康受多方面的影响,医护人员可从多层面、更具针对性为患者提供心理干预依据。

  • 标签: 公共卫生事件 社区医院门诊 焦虑的调查与对策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手卫生依从性监测对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该次研究从2019年1月开始,至2021年7月为止,在使用电脑进行随机抽选的条件下,选择该时间段我科行气管切开术治疗的患者40例作为入组成员,将其进行了两个组别的区分,分别为使用常规护理对照组共20例,以及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手卫生培训和依从性监测的观察组共2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情况以及手卫生依从率。结果:观察组发生的医院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手卫生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使用手卫生依从性监测能够将患者的手卫生依从性得到良好的增加,同时也减少了实施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治疗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有利于患者的健康恢复,应该将其应用于实际临床工作中。

  • 标签: 手卫生 依从性 气管切开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卫生护理对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和住院时间的深远影响,并为后期护理人员的工作提供指导性意见。方法:抽选本院2018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共67例,依照双盲法原则做分组,具体为实验A组33例,实行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实验B组34例,实行口腔卫生护理模式,对比两组结果。结果:实验B组患儿的护理疗效优于实验A组,P

  • 标签: 口腔卫生护理 急性化脓性 扁桃体炎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对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研究。方法:本院有医护人员135人,从2021年10月-2022年3月共接诊患者61567例,在实行行为转变理论后医护人员采样送检,比较实行护理干预前后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正确洗手率、手卫生知识掌握率、手培养结果。结果:干预后,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护人员正确洗手率、手卫生知识掌握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手培养合格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行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能够帮助医护人员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正确洗手率、手卫生知识掌握率和手培养合格率,提升医护质量,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 标签: 行为转变理论 手卫生 手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面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护理人员的社会支持、心理资本及工作投入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于2020年2月7日至2月20日,选取《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心理资本量表》《工作投入量表》对本院879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会支持和心理资本、工作投入呈中等程度相关,心理资本与工作投入呈高度正相关。通过相关分析发现护理人员的社会支持、心理资本和工作投入在总体上的相关显著。结论:护理人员的社会支持、心理资本、工作投入因年龄、婚姻状况、职称、所在科室、职务、月收入而有所差异;社会支持影响护理人员的工作投入,心理资本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发挥社会支持、心理资本的正向作用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投入。

  • 标签: 护理人员 社会支持 心理资本 工作投入
  • 简介:【摘要】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我国重要的惠民政策,产前随访服务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鉴于此,本文以太航医院为例,通过概述2019-2021年太原市太航医院第2-5次产前随访服务的现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提高产前随访服务质量,为临床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当前,我国在医学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发展。2019年,国家教育部提出要加快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重点强调“四新”建设,即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新农科建设。其中新医科的“新”概括为3个方面:新理念,覆盖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新背景,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产业革命的来临;新专业,对旧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发展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精准医学、智能、转化医学等医学新专业。在新医科的背景下护理研究者如何探寻创新发展之路,护理学术应该如何在新时代浪潮中砥砺前行,这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护理是一项为健康服务的专业,在尊重人的需要和权力的基础上,促进、维持或恢复所需要的生物心理社会各方面的健康,以及预防疾病。随着时代的变化,护理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护理学术在护理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如何在时代新思想、新内涵中保持护理学术的创新性及科学性是所有护理学者在不断探索过程。

  • 标签: 护理信息化 发展 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