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filtrationrate,GFR)是反映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临床上通常用血尿素氮(bloodureanitrogen.BUN)、血清肌酐serumcreatinine,Ser)和内生肌酐清除率(endogenouscreatinineclearancerate,Ccr)来反映GFR。目前认为,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C,Cys—C)是反映慢性肾脏病时GFR较为理想的内源性标志物。我们测定了103例不同肾功能损害患者的血清Cys—C浓度,以探讨血清CyS-C对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的意义。

  • 标签: 肾功能不全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肾小球滤过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缺血修饰蛋白(IMA)、胱抑素C(CysC)对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早期诊断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我院2015年至2017年12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ACS确诊分型将其分为三组,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4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40例,选取同期我院正常体检成人4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检测IMA、CysC两项指标。结果AMI、UAP、SAP三组患者的IMA、CysC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AMI组患者IMA、CysC表达水平高于UAP组及SAP组,但UAP组同SAP组IMA、CysC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MA联合CysC指标检测诊断正确率明显高于单纯IMA、CysC,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MA、CysC两项指标的高表达与ACS有密切关系,联合检测有助于ACS的早期诊断及危险程度预测。

  • 标签: 缺血修饰蛋白 胱抑素C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简介:目的:探讨肝脂酶(HL)的基因启动子514C/T多态性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203例高HDL-C患者和156名HDL-C正常对照者(对照组)的HL基因启动子514C/T多态性及其基因型,并探讨其与血脂水平的关系。结果:高HDL-C组HL基因启动子514C/T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按TG与TC水平将高HDL-C组再分成2组进行观察,高HDL-C组1[TG≥1.70mmol/L和(或)TC≥5.72mmol/L]的等位基因型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HDL-C组2(TG〈1.70mmol/L且TC〈5.72mmol/L)的等位基因型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HDL-C组1中CC型者除载脂蛋白A1(ApoA1)及ApoA1/ApoB100外,其他血脂指标均明显高于同基因型的对照组(P〈0.05)。经过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与高HDL-C的发生有关(P〈0.05),而载脂蛋白B100(ApoB100)则与高HDL-C的发生呈负相关。结论:HL基因启动子514C/T多态性可能与脂质代谢有关。

  • 标签: 肝脂酶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基因多态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因1562C/T多态性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通过PubMed、CochraneLibrary、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检索MMP-9基因1562C/T多态性与高血压相关的病例-对照研究。通过Stata12.0软件对各研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病例对照研究,包括2142例患者和1041例对照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等位基因(TvsC);共显性模型(TTvsCC)、(CTvsCC);显性模型(TT+CTvsCC)合并OR分别为OR=1.363,95%CI(1.168,1.591),P<0.05、OR=1.675,95%CI(1.105,2.538),P<0.05、OR=1.298,95%CI(1.076,1.566),P<0.05及OR=1.364,95%CI(1.143,1.627),P<0.05。结论MMP-9基因1562C/T多个基因型与高血压间有明显相关性,但仍需多中心,不同的种族的高质量临床研究加以证实。

  • 标签: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多态性 高血压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尿中微量蛋白即α1-微球蛋白、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免疫球蛋白IgG及血清胱抑素C水平对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早期诊断价值的评价。方法将受检者分为糖尿病组。高血压组。阳性及阴性对照组。放射免疫法检测4种尿微量蛋白;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胱抑素C。结果高血压组及糖尿病组患者尿微量蛋白。血清胱抑素C浓度及检出率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结论尿微量蛋白和血清胱抑素C水平可以作为肾功能早期损害的标志物,联检可提高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肾功能早期损害的检出率。

  • 标签: 尿微量蛋白 &alpha 1微球蛋白 &beta 2-微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IgG 血清胱抑素C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中ApoAⅠ与HDL-C以及ApoB与LDL-C之间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4例高脂血症患者作为为观察组,以同期体检的健康成人35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Ⅰ与载脂蛋白B,然后通过统计学方法比较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ApoAⅠ与HDL-C以及ApoB与LDL-C之间均呈中等相关性,实验组ApoAⅠ与HDL-C呈中等相关性,ApoB与LDL-C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载脂蛋白AⅠ与高密度脂蛋白具有相关性,载脂蛋白B与低密度脂蛋白同样具有相关性。

  • 标签: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载脂蛋白AⅠ(ApoAⅠ) 载脂蛋白B(ApoB)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β2微球蛋白检测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接受治疗的89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标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进行健康检查的89例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成员的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β2微球蛋白进行检测,并对两组人员的检测结果以及阳性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人员的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β2微球蛋白的含量要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的对应含量,同时,对照组人员的以上检测指标的阳性检出率也要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两组患者进行比较的数据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诊断时,可以将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β2微球蛋白含量作为早期诊断的参考表准,值得在临床检查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尿白蛋白 免疫球蛋白G &beta 2微球蛋白 老年糖尿病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β2微球蛋白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诊断与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3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想分析,并作为观察组,另选取30例体检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尿液检查中的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以及β2微球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尿液检查中的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以及β2微球蛋白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β2微球蛋白指标含量水平与患者糖尿病病情程度密切相关,并且其操作简单,生化检测结果准确,可以作为糖尿病临床诊断与检查中的医学参考依据。

  • 标签: 尿白蛋白 免疫球蛋白 微球蛋白 老年糖尿病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碘普罗胺,商品名优维显,是一种低渗透压非离子型造影剂.广泛用于各种造影,尤其是心血管造影.近年来国内有文献报道其不良反应,现综述如下.

  • 标签: 碘海醇/类似物和衍生物 碘海醇/副作用
  • 简介:缺血修饰白蛋白(IMA)是因心肌缺血被修饰的人血清白蛋白氨基酸末端。作为一项新的早期检测心肌缺血的生化标志物,具有敏感性高,阴性预测值高、出现时间早等优点。临床可用于急性心肌缺血的早期诊断,甄别急性冠脉综合症及危险分层等。

  • 标签: 缺血修饰白蛋白 心肌缺血 冠状动脉疾病
  • 简介:目的:对1例ABO正反定型不一致患者的血标本进行鉴定,并探索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血清学标准方法鉴定ABO血型,并进行血浆总体A糖基转移酶(glucanotransferase,GTA)活性测定。对ABO基因7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行PCR扩增、直接测序或克隆后测序分析。结果:本例血清学鉴定为AxB亚型;血浆总体GTA活性明显下降(效价为±);ABO基因外显子1的第2位核苷酸存在T〉C错义突变。结论:ABO基因c.2T〉C突变导致翻译起始位点被跨膜结构域或茎区域中的Met替代,从而形成N端截短的GTA的表达,进而引起此例患者AxB表型。

  • 标签: ABO亚型 启始密码子 错义突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微量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随机选择1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观察组,其中尿蛋白阴性组患者41例,尿蛋白阳性组患者59例,选择同期健康人群10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人员均进行尿蛋白、HbAlc、mAlb水平检测。结果观察组患者HbAlc、mAlb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Alc、mAlb的水平标可较好的诊断糖尿病肾病病情,观察病情发展状况,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尿微量蛋白 糖尿病肾病
  • 简介:血红蛋白E(hemoglobinE,HbE)复合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β-地中海贫血)是HbE与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复合形成的双重杂合子,患者的临床及血液学表现与重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相似.可出现严重的溶血性贫血。

  • 标签: 血红蛋白E 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治疗新生儿牛奶蛋白过敏性腹泻的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了天津市水阁医院于2016年9月~2017年10月接受治疗的50例牛奶蛋白过敏性腹泻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分别基于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和部分水解蛋白配方奶粉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消化功能。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显著高与对照组的60%(P<0.05);研究组患儿的呕吐次数、大便次数恢复时间、大便性状恢复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的单日吃奶总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可以有效应用于新生儿牛奶蛋白过敏性腹泻患儿的临床治疗中,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了患儿的症状恢复时间,宜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 标签: 深度水解蛋白 配方奶粉 牛奶蛋白过敏性腹泻 消化功能
  • 简介:血小板输血反应是指由于免疫性或非免疫性原因,使输入患者体内的血小板发生异常破坏,而引起发热、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血小板输注后紫癜(post-transfusionpurpura,PTP)、血小板输注后无效(platelettransfusionrefractoriness,PTR)等输血不良反应[1]。本文对血小板输血反应及其对策作一简述。

  • 标签: 血小板血型 血小板输注无效 血小板特异性抗原
  • 简介:目的:确定双缩脲法测定胸腹水总蛋白和溴甲酚绿法测定胸腹水白蛋白的检测限,并做其检测范围线性评价。方法:制备空白样品,选择近检测限和病理高值的病人样品。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分别用双缩脲法测定总蛋白和溴甲酚绿法测定白蛋白,做检测低限和生物检测限分析,采用EP-6P做线性评价和多项式做线性评价。结果:双缩脲法测定胸腹水总蛋白的检测低限为0.47g/L,生物检测限为1.3ag/L,2。5~49.7g/L范围内线性符合临床要求。溴甲酚绿法测定白蛋白的检测低限为0.44g/L,生物检测限为0.98g/L,1.2~35.2g/L范围内线性符合临床要求。结论:双缩脲法测定胸腹水总蛋白和溴甲酚绿法测定胸腹水白蛋白能满足临床要求.

  • 标签: 胸腹水 总蛋白 白蛋白 检测限 检测范围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儿童慢性腹泻合并肠道蛋白丢失的临床分析。方法研究时间在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30例慢性腹泻合并肠道蛋白丢失患儿的临床资料,整理患儿病历、检查报告,病史等资料,对慢性腹泻合并肠道蛋白丢失的病因、临床表现、病理及内镜检查特点进行分析。结果研究总结选取的30例患儿发生慢性腹泻的原因为炎症性肠病,过敏性胃肠病以及嗜酸细胞性胃肠炎;患儿临床表现为发热、浮肿、腹泻等;病理检查可证实肠源性蛋白的丢失;消化道内镜及病理检查具有特异性。结论研究结果显示,引起儿童慢性腹泻的原因较为复杂,且患者临床特点各异,应用病理和消化内镜检查可提高诊断率,帮助患者尽快得到治疗。同时为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儿童慢性腹泻 合并肠道蛋白丢失 临床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麻疹肺炎患者采用丙种球蛋白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在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40例麻疹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20例。常规抗感染治疗用于对照组患者,丙种球蛋白治疗用于观察组患者,治疗周期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1人无效,8例好转,12例治愈,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8例无效,5例好转,7例治愈,总有效率为27.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丙种球蛋白治疗麻疹肺炎临床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丙种球蛋白 麻疹肺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及监测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预防接种的疫苗开展回顾性分析。对接种者所发生的异常反应进行调查和分析。应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接种疫苗进行统计。结果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一共接种13426例,发生异常反应率为0.83%。其中一般反应发生率为76.78%,异常反应发生率为14.29%,心因性反应发生率为8.93%;异常反应中接种疫苗有白破、HIB、麻风、水痘、麻腮风等。心因性反应为流感疫苗、卡介苗。没有出现疫苗质量问题和预防接种事故问题。接种后出现发热/红肿的发生率最高,其次为血管性水肿、惊厥、过敏性皮炎、癔症、荨麻疹,各个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临床症状表现相比较,存在一定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常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情况进行了解后,加强监测,确保疫苗质量,规范工作流程,从而达到降低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出现,提升接种成功率。

  • 标签: 预防接种 异常反应 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