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2 个结果
  • 简介:近年,一些肿瘤标志已被证实与胃肠道恶性肿瘤转移及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本文着重介绍经典的肿瘤标志——癌胚抗原(CEA)和细胞角蛋白20(cytokeratin20,CK20)、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其抑制剂、生存素(survivin)等肿瘤标志的结构、功能及其基因表达监测在恶性肿瘤转移和复发方面的应用进展。

  • 标签: 癌胚抗原 细胞角蛋白 生存素 基质金属蛋白酶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利用氢化发生—等离子发射光谱仪联用测定食盐中的痕量砷的方法。方法通过对关键试验条件和影响因素的观察和分析,探索和建立利用氢化发生——等离子发射光谱法用测定食盐中痕量砷的方法。结果通过对不同食盐样品实际检测表明,该方法最低检测限为0.3μg/L,RSD小于2%,平均回收率为99.5%~100.5%结论该方法具有准确、灵敏、快速、简便,能够有效避免食盐的基体干扰,可以适用于各类食盐样品的实际测定工作。

  • 标签: 氢化物发生&mdash 等离子发射光谱法 食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五种肿瘤标志血清水平的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入选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确诊肺癌35例为观察组,确诊为肺部良性疾病患者35例为良性对照组,另外选取35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用化学发光的方法测定三组患者的五种肿瘤标志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和细胞角蛋白19断片(CYFRA21-1)的血清水平。比较三组的CEA、CA125、NSE、SCC和CYFRA21-1的血清水平,分析五种肿瘤标志血清水平的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的CEA、CA125、NSE、SCC和CYFRA21-1的血清水平均明显高于良性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五种肿瘤标志血清水平的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均高于各标志单独检测的敏感度,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五种肿瘤标志血清水平的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的敏感度高,临床价值高,可在临床中广泛的应用。

  • 标签: 癌胚抗原 糖类抗原125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 细胞角蛋白19断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肿瘤标志CA153、CA125检验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近三年收治的肺癌患者46例以及同期我院收治的50例良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比较这两类人员CA153以及CA125的变化情况。结果癌症患者肿瘤标志CA153以及CA125检测水平异常率均明显高于良性病变人群,且P值小于0.05,差异显著。结论通过对患者血清CA153以及CA125肿瘤标志的检测,有助于提高肺癌患者的诊断准确率。

  • 标签: 肿瘤标志物 CA153 CA125 肺癌 诊断价值
  • 简介:目的分析讨论肿瘤标志联合MRI影像诊断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4月~2017年9月收治的子宫颈癌患者中抽取92例,按照入院号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常规组使用MRI影像对96例患者进行诊断,观察组使用肿瘤标志联合MRI影像进行对96例患者诊断,经过诊断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高于常规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标志联合MRI影像诊断宫颈癌患者的诊断率较高,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及时有效地参考方案,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子宫颈癌 肿瘤标志物 MRI影像 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感染是导致我国人群发生肝硬化最常见的原因,而HBV标志阳性是诊断乙肝肝硬化的重要依据。本研究分析139例乙肝肝硬化患者自然病程中的病毒标志特点及Child—Pugh肝功能分级与HBVDNA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 标签: 肝硬化 乙型肝炎病毒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妇科盆腔肿块使用经腹部、阴道部超声诊断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80例妇科盆腔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收治时段在2014年06月-2018年01月间;均实施经腹部+经阴部超声诊断,分析诊断情况。结果经阴道超声检查的诊断符合率(97.78%)明显高于经腹部超声检查对妇科盆腔肿块的诊断符合率(73.33%),(28.54,P<0.05)。结论妇科肿块患者采取经阴道超声检测与经腹部相比,经阴道超声检查在诊断符合率方面有经腹部超声检查所不可比拟的优点,是妇科盆腔肿诊断重要方法,能为临床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 标签: 经阴道超声 经腹部超声 诊断 盆腔肿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恩再适R(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神经根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102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治疗组(恩再适+消炎止痛药物)和对照组(消炎止痛药物),治疗2周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与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3.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再适R对椎间盘突出症所致的神经根疼痛具有明确疗效,临床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恩再适 椎间盘突出症 神经根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胫腓骨骨折所致肢体肿胀及疼痛治疗中应用中药桃红四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116例胫腓骨骨折所致肢体肿胀及疼痛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桃红四汤联合常规治疗组(简称治疗组)以及常规治疗组(简称对照组),每组各58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及肿胀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疼痛缓解的有效率为94.83%,肿胀缓解的有效率为96.55%,对照组则分别为82.76%、79.3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疼痛及肿胀缓解有效率均增加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胫腓骨骨折所致肢体肿胀及疼痛治疗中应用中药桃红四汤,可较好的改善患者的疼痛及肿胀症状,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胫腓骨骨折 桃红四物汤 肿胀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植入内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共70例,根据随机对照的原则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的35例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对照组的35例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采用动力加压钢板治疗,观察比较两种不同的材料治疗的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手术切口长度为(13.4±2.4),手术时间为(128.4±35.9),术中出血量为(280.7±101.3),术后引流量为(61.5±16.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手术切口长度为(16.7±3.6),手术时间为(139.2±36.1),术中出血量为(347.2±114.6),术后引流量为(70.4±17.2)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为0%,感染率为2.86%,膝关节功能良好率为85.71%;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为8.57%,感染率为17.14%,膝关节功能良好率为54.28%,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带锁髓内钉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不同植入物内固定 四肢创伤骨折 骨不连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新型标志HAb18G/CD14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的关系。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胃癌样本552例,构建组织芯片,并以100例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作为对照。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组HAb18G/CD147的抗原表达和定位,并追踪随访胃癌组患者12~72个月。结果:HAb18G/CD147抗原定位于细胞膜,在胃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高于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63%比55%)。肿瘤组织中HAb18G/CD147的高表达与肿瘤大小、Borrmann分型、Lauren组织学分型、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但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生长部位、肿瘤分化程度、有无脉管浸润及远处转移间无相关性(P〉0.05)。HAb18G/CD147阳性表达与患者术后近期生存率显著相关(P=0.023)。结论:HAb18G/CD147在胃癌中的表达与胃癌的发展、侵袭性行为及预后均相关,可作为临床评估胃癌生物学行为不良的一项分子标志。

  • 标签: 胃癌 HAB18G/CD147 肿瘤标志物 组织芯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本地区的婴幼儿贫血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影响因素及有效的干预和治疗措施。方法选择我所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门诊保健体检的婴幼儿共计1500例作为研究样本,婴幼儿均接受血红蛋白指标测定,采取统一校验血红蛋白仪进行Hb的测定以及缺铁性贫血的诊断。结果1500例婴幼儿其中轻度贫血患儿371例,中度贫血患儿80例,未出现重度贫血患儿,贫血发生率是30.07%。6~11个月婴幼儿的贫血发生率最高,其次为1岁婴幼儿和2~3岁婴幼儿。结论6个月~2岁的婴幼儿发生缺铁性贫血的风险最高,应强化母婴保健指导,在强化母乳喂养基础上还应适时的添加辅食并定期监测婴幼儿血红蛋白水平,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 标签: 缺铁性贫血 婴幼儿 原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研究在急性化学中毒性心肌损伤合并心力衰竭中运用新活素治疗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对象,其中应用新活素治疗急性化学中毒性心肌损伤合并心力衰竭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成员,同样选择同期运用常规方法治疗的急性化学中毒性心肌损伤合并心力衰竭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成员,通过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效果的改善进行进一步疗效比对。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27/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20/3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12,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心功能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升高、氨基末端脑钠肽(NT-proBNP)水平降低,且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活素在应用于急性化学中毒性心肌损伤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效果显著,可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快速缓解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心肌损伤 心力衰竭 新活素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在治疗良性乳腺肿的应用效果,以供临床参考以及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从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良性乳腺肿患者中选取110例,通过动态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55例良性乳腺肿患者采用常规乳腺肿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55例良性乳腺肿患者采用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进行治疗,探究经不同方法治疗后相关指标的差异性。结果通过本文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在治疗相关指标的比较中,观察组患者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结果,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治疗良性乳腺肿具有一定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其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以及推广。

  • 标签: 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 治疗 良性乳腺肿物 应用
  • 简介:目的:检测革兰阴性菌中耐季铵盐消毒剂-磺胺复合的qacE-sul1基因,为临床提供细菌对消毒剂的耐药信息。方法:使用稀释计数法测定60株革兰阴性杆菌对季胺盐复合(QACs)的最低有效杀菌浓度.使用改良的表型筛选试验检测耐QACs的表型.使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试验检测耐季铵盐消毒剂-磺胺复合基因qacE--sul1。结果:部分革兰阴性杆菌临床分离株对QACs的最低有效杀菌浓度超过其推荐消毒浓度的8倍;60株革兰阴性杆菌中表型筛选试验14株阳性;11株qacE-sul1基因阳性.其中部分菌株进行全长基因测序并登陆美国核酸数据库(Genebank).注册号:AY769739;结论:在临床常见革兰阴性杆菌中已出现由遗传物质介导的高耐QACs的细菌;衣研究所采用的改良表型筛选试验能有效地检测高耐QACs的细菌表型。

  • 标签: 革兰阴性杆菌 季胺盐复合物 耐药 qacE—sul1基因 表型筛选试验 季铵盐消毒剂
  • 简介:摘要目的对介入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动脉栓塞治疗在中心型肺癌患者肿瘤标志变化中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经介入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动脉栓塞治疗的中心型肺癌患者,采用回顾分析法,对患者的病例资料及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肿瘤标志变化等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0例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平均为(9.12±0.87)月,总生存期为(16.24±2.17)月,且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以及癌胚抗原、糖类抗原等肿瘤标志指标水平均出现岷县的降低变化,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介入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动脉栓塞治疗在中心型肺癌患者中应用,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以及癌胚抗原、糖类抗原等肿瘤标志指标水平,延长患者总生存期。

  • 标签: 介入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 动脉栓塞治疗 肿瘤标志物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肿瘤标志联合MRI影像诊断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4月~2017年9月收治的子宫颈癌患者中抽取92例,按照入院号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常规组使用MRI影像对96例患者进行诊断,观察组使用肿瘤标志联合MRI影像进行对96例患者诊断,经过诊断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高于常规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标志联合MRI影像诊断宫颈癌患者的诊断率较高,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及时有效地参考方案,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子宫颈癌 肿瘤标志物 MRI影像 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在小儿泌尿外科的临床中,常会遇到下列棘手问题:对经体检、B超、CT、MRI等检查都未发现睾丸的双侧隐睾患儿是否需手术探查以与无睾的鉴别;对外阴模棱两可的两性畸形患儿是否需手术探查以明确何种性腺的存在;如睾丸存在,应如何检测此类儿童的睾丸功能等.随着医学发展,血清苗勒抑制(Müllerianinhibitingsubstance,MIS)浓度测定将成为一项新型的诊断方法,用以解决上述问题,减少不必要的手术探查.

  • 标签: 血清苗勒抑制物 浓度测定 隐睾症 两性畸形 小儿 睾酮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接应用不同植入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筛选62例因四肢创伤骨折、于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间入住我院的患者,均存在骨不连症状,并依据不同疗法分组Ⅰ组32例统一施以带锁髓内钉疗法,Ⅱ组30例施以加压钢板疗法,统计两组病例手术指标及其优良率。结果Ⅰ组32例优良率93.75%(30/32),Ⅱ组30例73.33%(22/30),(P<0.05);Ⅰ组手术指标相较于Ⅱ组表现出优势,(P<0.05)。结论当四肢创伤骨折患者出现骨不连现象后,展开带锁髓内钉疗法实践效率高,推荐选用。

  • 标签: 加压钢板疗法 四肢创伤骨折 优良率 骨不连 带锁髓内钉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不同植入内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50例,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25例,常规组使用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使用带锁髓内钉固定术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骨折愈合时间以及疼痛情况。结果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高于常规组高,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常规组,疼痛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的效果明显,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不同植入物 内固定 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 效果 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