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3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早期妊娠妇女进行血液叶酸检测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2016年2月—2017年8月我院接收的早期妊娠妇女82例,共分成服用叶酸组、未服用叶酸组,对所有妇女进行血清叶酸检测,对两组的血清叶酸(SFA)、红细胞叶酸(RBC)水平进行对比。结果服用叶酸组患者的SFA与RBC水平明显高于未服用叶酸组,组间比较有明显统计学上的差异性(P<0.05)。结论临床上对早期妊娠妇女进行叶酸的增补,可有效提高妇女的血液叶酸水平,所以值得予以使用。

  • 标签: 早期妊娠 血液叶酸检测 叶酸水平
  • 简介:目的:探讨我科3台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PLT)检测结果的可比性。方法:3台血细胞分析仪做重复性试验和比对试验,算得CV值、信度系数并做方差分析。结果:PLT测定结果各系统的误差临床均可接受。结论l各检测系统测定PLT结果具有可比性。

  • 标签: 血小板计数/方法 血细胞计数/仪器和设备 随机对照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腹泻患者粪便主要致病菌的构成及药物敏感性,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采用普通培养和抗生素药物敏感实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0例便培养52例阳性,阳性率57.7%,52株致病菌中大多数呈多重耐药。52例中沙门菌15例(28.8%),志贺菌34例(65.4%),真菌3例(5.8%)。耐2~4种抗生素的有25株(48.1%),而耐4种及4种以上抗生素的共有14株(26.9%)。47株致病菌(3例真菌除外)大多数菌株呈多重耐药,对环丙沙星的敏感率为93.6%,对庆大霉素敏感率89.4%,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率83.0%,对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的敏感率均100%。耐药率最高的是氨苄西林为95.7%。真菌的敏感率均为100%。结论临床医生应在药敏检测结果指导下用药,以减少肠道致病菌耐药率的上升。

  • 标签: 腹泻 药物敏感实验 菌群失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护理程序在脑出血昏迷患者救治中的应用对治疗效果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脑出血昏迷急诊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程序,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化急诊护理程序,比较两组患者存活率及神经功能情况。结果研究组存活率为72.5%(29/40),致残率为22.50%(9/40),死亡率为5.00%(2/40),抢救结局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CS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且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护理程序能够显著提高脑出血昏迷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神经功能恢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急诊护理程序 脑出血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和评价对重症监护室心衰患者的护理采取标准化护理程序的价值及对其消化系统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7.1-2018.1在我院重症监护室的 60例心衰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 30例,对照组 30例,实验组采取标准化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急救反应时间、患者满意度情况及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经护理后,实验组的护理效果较好,实验组的急救反应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实验组患者满意度较高,且实验组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以上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重症监护室的心衰患者在经过标准化的护理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紧急情况反应快,抢救有效率高,患者满意度高,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前景。

  • 标签: 标准化护理 重症监护 心衰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尿常规检测在尿路感染中的价值。方法在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对我院疑似尿路感染的37例患者进行尿常规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本次进行诊断的37例患者,其中细菌培养显阳性的18例,阳性率为48.6%。真菌培养显阳性的4例,阳性率为10.8%。NIT、LEU、WBC、BACT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果表明尿常规白细胞(WBC)在尿路感染检测中具有较高价值,尿沉渣BACT的检测结果也较可靠。

  • 标签: 尿常规检测 尿路感染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探讨目前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方法,本文简单介绍了离子层析法、亲和层析、电泳法、离子捕获法以及免疫凝集法在检测糖化血红蛋白中的应用,以分析针对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最佳检测方法,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以下就概述糖化血红蛋白的临床检测方法,综述如下。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类 临床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结核杆菌的方法及应用。方法建立检测结核杆菌的荧光定量PCR技术,并与培养法、涂片镜检法进行效果对比。结果本方法检测结核杆菌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对120例结核标本进行检查,荧光定量PCR法阳性率高达52.50%,培养法涂阳性率达24.17%,片镜检法阳性率达15.00%。结论相对于传统的结核杆菌检查方法,荧光定量PCR技术具有高特异性,高敏感性等优势,对于结核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荧光定量PCR 结核杆菌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道致病菌PCR检测及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大肠杆菌、普通变形杆菌、副溶血性弧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4种肠道致病菌,通过PCR法检测,分析PCR检测在肠道致病菌检测中的作用。结果多重PCR方法可扩增致病菌目的基因片段,具有较强特异性,可检测随意接种3个细菌。结论多重PCR可快速、准确检测大肠杆菌、普通变形杆菌、副溶血性弧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4种肠道致病菌,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肠道致病菌 PCR检测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保存条件对血液酒精浓度(BAC)的影响。方法:测定三种真空分离胶试管的空白BAC值。观测不同保存状态(室温密封3天、一周;4℃密封一周;室温敞开1h、2h)下的BAC变化情况。结果:三种分离胶试管空白BAC值(mg/ml)分别为:0.03±0.02,0.27±0.11,0.05±0.02。室温密封3天,一周,4℃密封一周及室温敞开1h的BAC值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室温敞开2h的BAC值则明显下降。结论:BAC测定标本保存应密封,尽量避免使用带分离胶的真空管,全血标本密封4℃或室温保存一周不影响BAC的检测

  • 标签: 血液酒精浓度 保存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本院受血者艾滋病、梅毒感染情况,为本院输血治疗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资料,并为估算湘北地区非目标人群及其不同性别和年龄段艾滋病、梅毒的感染情况提供便捷依据。方法对18326例受血者在输血前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艾滋病抗体、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HIV初筛阳性者送本地疾控中心进行确认实验,并收集资料按性别和年龄进行分组,30岁以下年龄为青年组,30-55岁年龄为中年组,,55岁以上年龄为老年组。结果本次研究中选取样本资料的艾滋病、梅毒阳性率分别为0.15%、3.52%,合并感染3例。其中男女性HIV阳性率分别为0.16%、0.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性梅毒阳性率分别为4.01%,2.98%,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中、青各组HIV阳性率分别为0.15%、0.14%、0.15%,各组间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中、青各组梅毒阳性率分别为4.46%,4.08%、1.74%,青年组明显低于另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年组与老年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讨论对受血者输血前进行病原血清学检测,能直观地掌握患者感染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防护与治疗,并对估计本地区非目标人群艾滋病、梅毒感染情况有参考意义。

  • 标签: 艾滋病 梅毒 性别 年龄 阳性率
  • 简介:耶氏肺孢子菌(Pneumocystisjeroveci,Pj)感染人体后,可导致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pneumonia,PcP)。长期以来,人们将肺孢子菌误认为原虫,将导致人体肺孢子菌肺炎的病原体称为"卡氏肺孢子虫(Pneumocystiscarinii)",

  • 标签: 耶氏肺孢子菌 肺孢子菌肺炎 病原检查 基因检测
  • 简介: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即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在脑梗死患者发病期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29例脑梗死患者的血小板参数均值,与3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小板均值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组PCT、MPV、PDW明显高于与健康体检组(P〈0.01);PLT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脑梗死发病期血小板部份参数异常,其检测有助于病情的判断,对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脑梗塞/血液 血小板计数
  • 简介:目的:进一步了解乙肝产妇的母乳中HBVDNA含量及其传染性,更好地指导母乳喂养。方法:利用荧光定时定量PCR检测技术,对45例乙肝血清学阳性的产妇进行血浆及乳汁中HBVDNA的定量检测。结果:45例产妇血浆和乳汁中HBVDNA的检出率分别为73%(33、45)和67%(30、45),其HBVDNA含量的对数值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837,n=45,P<0.01),HBeAg(+)与HBeAb(+)两组间比较血浆及乳汁HBVDNA的含量,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HBeAg(+)组含量高于HBeAb(+)组。结论:乳汁和血浆中HBVDNA含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血浆中HBVDNA高拷贝的产妇最好不要进行母乳喂养。产妇血浆中HBeAg与乳汁及血浆中HBVDNA含量都具有明显关系,它的存在提示血浆及乳汁中的HBVDNA含量较高。

  • 标签: 产妇 血浆 乳汁 HBVDNA 定量检测 乙型肝炎病毒
  • 简介:目的了解海洋微生物的最适生长条件,为海洋微生物监测提供有力保障。方法用无菌海水采样器采集海水,每份225ml分别加入含有25ml10×碱性蛋白胨水、5×碱性蛋白胨水、原液碱性蛋白胨水、嗜盐菌增菌液、RVS增菌肉汤、营养肉汤六种增菌液,经摄氏18℃、25℃、35℃增菌培养,每6小时为一个时间段,观察细菌生长情况,并挑取表面培养物接种于相应平板,TCBS平板、血平板、SS平板(SS平板配制采用海水和蒸馏水两种溶剂做对比),并置相应温度下培养6h、12h、18h、24h、36h,在相应时间内长出细菌的分别挑取纯菌落进行鉴定。结果最适合海洋菌生长的温度为摄氏35℃;增菌时间为6—12小时;培养时间为12-24小时;在各种稀释度碱性蛋白胨水中以10×碱性蛋白胨水增菌效果较为理想,且用海水配制的培养基较蒸馏水生长条件好。结论海水中微生物具有嗜盐性,在摄氏35℃下,适宜的含盐培养基有利于海洋菌的生长。

  • 标签: 海洋微生物 检测 最适生长条件 海水 碱性蛋白胨水 增菌液
  • 简介: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tumourcells,CTCs)是指由原发或转移肿瘤病灶主动或被动脱落,并进入血液或淋巴循环中的肿瘤细胞。外周血中CTCs的数量很少,采用目前的检测方法每毫升血液可检测到1个到数百个不等的CTCs。很多研究表明,监测CTCs的变化有助于评估肿瘤复发及转移风险、观察治疗效果、判断患者预后,辅助评估患者的临床分期、分级。

  • 标签: 循环肿瘤细胞 检测 技术 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