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双联血小板药物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6年1~9月本院收治的9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单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进行双联血小板药物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完成了3个疗程的治疗,中途无一例脱落。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8%高于对照组8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7%低于对照组2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联血小板药物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应用。

  • 标签: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达比加群酯对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凝治疗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CHADS2评分≥1分的140例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76例(达比加群酯治疗)和对照组64例(华法林治疗),观察1年中脑栓塞、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其他部位动脉栓塞及各种出血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发生缺血性卒中1例,对照组发生缺血性卒中和TIA各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2%比3.13%,P=0.46);观察组各种出血的发生率低于较对照组,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1.32%比6.25%,P=0.12)。结论达比加群酯预防非瓣膜病房颤患者血栓栓塞事件的效果不劣于华法林。

  • 标签: 达比加群酯 非瓣膜病房颤 抗凝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近端旋髓内钉内固定术对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治疗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来我院骨科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切开复位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而观察组40例采用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术中耗时、术中出血量、X线暴露时长、术后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在术中耗时、术中出血量、X线暴露时长、术后愈合时间方面优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髋关节功能恢复以及术后并发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在此次试验中并未出现严重术后并发症。结论股骨近端旋髓内钉内固定术对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治疗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股骨转子下骨折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近端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20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60例患者给予股骨近端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60例患者给予股骨近端锁定解剖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手术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8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效果显著,可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出血量,促进其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股骨转子下骨折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术 治疗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长期使用局部青光眼药物对老年干眼症患者眼表组织的影响。方法随机从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老年干眼症患者中抽取42例(42眼)纳入到讨论中(研究组),回顾分析其病历资料,患者均接受长期局部青光眼药物治疗,时间>3个月,并从同时期来我院体检健康且无角膜接触镜佩戴史人员42例(对照组,42眼),各研讨对象均接受角膜荧光染色(FL)、测定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实验(SIt),测定其泪液胰岛素指标,并比较。结果研究组泪液胰岛素、Sit、BUT、FL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干眼症患者长期接受局部青光眼药物治疗,其眼表基础泪液胰岛素指标受到影响,破坏眼表正常结构,建议临床慎重给药。

  • 标签: 干眼症 眼表组织 青光眼 长期 泪液胰岛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三种免疫检验方法对抗HIV检测的可靠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份HIV血清和100份正常志愿者的血清,对其分别实施双抗原夹心ELISA法检测、金免疫层析试验以及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三种不同免疫方法的检验。结果双抗原夹心ELISA法检测的检出率为100%和0%,金免疫层析试验检出率为95%和1%,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的检出率为85%和2%。结论在对抗HIV血清检验的过程中,使用双抗原夹心ELISA法检测的结果最为准确,其次为金免疫层析试验,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的检验效果最不好。

  • 标签: 免疫检验方法 检测抗HIV 结果可靠性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股骨近端旋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通过分组采用不同治疗手段进行手术。结果股骨近端旋髓内钉的治疗方法要优于锁定钢板的治疗方法。结论股骨近端旋髓内钉的治疗方式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稳定等优点。此外,还能够大大的缩短患者恢复的时间,比锁定钢板的治疗方式效果强很多,能够为之后的康复治疗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 标签: 锁定钢板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 股骨粗隆间 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锁定钢板结合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5年4月~2016年4月间收治的5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骨质疏松药物,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更早,术后随访1年观察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更高,独立样本t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试验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卡方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结论锁定钢板结合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效果确切,可促进患者骨折康复,改善肩关节功能,建议临床加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肱骨骨折 锁定接骨板 抗骨质疏松药物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消化性溃疡运用康复新联合三联幽门螺杆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03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三联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康复新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接受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4%,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46%,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3.92%,较比对照组的5.77%的发生率基本相同,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化性溃疡运用康复新联合三联幽门螺杆菌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的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康复新 三联抗幽门螺杆菌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锁定钢板结合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方法将4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6年5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随机分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予以锁定钢板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其各项临床指标更优,Neer评分更高,P<0.05。结论锁定钢板、骨质疏松药物联合治疗对加快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骨折愈合进度具有积极影响。

  • 标签: 锁定钢板 抗骨质疏松药物 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对延续护理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出院患者凝治疗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50例,所有患者根据入院编号进行分组,其中单号为实验组,双号为对照组,均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延续护理。结果实验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延续护理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出院患者凝治疗依从性中具有重要价值,该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 抗凝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用青光眼手术治疗持续性高眼压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该院住院时采取青光眼手术治疗131例青光眼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用药后眼压情况将其分为研究组(76例,用药后眼压均在40mmHg以上,即持续性高眼压)和对照组(56例,用药后眼压均在40mmHg以下),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滤过泡分型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9%)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0.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其滤过泡分型和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0%)明显高于对照组(19.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青光眼手术对持续性高眼压患者进行治疗其临床效果与治疗普通性青光眼具有相同,然而持续性高眼压患者更易发生术后并发症,因此需在权衡利弊后合理选取手术治疗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

  • 标签: 持续性高眼压 青光眼 抗青光眼手术 临床效果 差异
  • 简介: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磷脂抗体等血清免疫学标志物与患者视网膜血管病的关系.方法:从2002年6月至2003年1月,对164例SLE患者作最佳矫正视力检查、眼压测量、裂隙灯检查和眼底检查,血清免疫学检查指标包括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antibody,ACL)、狼疮凝物(lupusanticoagulant,LA)、核抗体(antinuclearantibody,ANA)和ds-DNA抗体等.结果:164例SLE患者中26例(16%)检查到有视网膜血管病,其中19例(73%)检测到磷脂抗体(17例ACL和2例LA).结论:SLE患者易发生视网膜血管病变,磷脂抗体的存在可能与其有较高的相关性.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抗磷脂抗体 视网膜血管病 抗心磷脂抗体 狼疮抗凝物 抗核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及胆碱能药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4年4月-2017年12月接收的64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2例)。两组均给予呼吸内科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患者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则给予患者无创正压通气联合胆碱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71.88%的总有效率(P<0.05);观察组首次住院时间及3个月内再入院率显著短/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无创正压通气联合胆碱能药物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抗胆碱能药物 AECOPD Ⅱ型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用青光眼手术治疗持续性高眼压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该院住院时采取青光眼手术治疗131例青光眼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用药后眼压情况将其分为研究组(76例,用药后眼压均在40mmHg以上,即持续性高眼压)和对照组(56例,用药后眼压均在40mmHg以下),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滤过泡分型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9%)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0.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其滤过泡分型和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0%)明显高于对照组(19.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青光眼手术对持续性高眼压患者进行治疗其临床效果与治疗普通性青光眼具有相同,然而持续性高眼压患者更易发生术后并发症,因此需在权衡利弊后合理选取手术治疗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

  • 标签: 持续性高眼压 青光眼 抗青光眼手术 临床效果 差异
  • 简介:目的:比较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ECLIA)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的价值。方法:采用ECLIA法和ELISA法分别检测192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56例其他风湿性疾病患者及100名健康对照者血清中的CCP抗体,观察ECLIA法检测CCP抗体的精密度、回收率、诊断灵敏度、诊断特异度,并分析ECLIA法与ELISA法间的相关性。结果:ECLIA法检测CCP抗体的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0.9%~1.8%、1.7%~2.4%,明显低于ELISA法(5.8%~8.6%,6.7%~9.8%)(P〈0.01)。ECLIA法检测CCP抗体的回收率为96.7%~98.6%,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2.9%、98.7%,与ELISA法检测结果的一致率达96.7%。结论:ECLIA法检测CCP抗体的精密度较高,且对RA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与ELISA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 标签: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对乙肝母婴垂直传播的预防效果.针对来该医院注射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合并乙肝疫苗的84例婴儿及其母亲临床资料做总结性研讨,讨论接种后的成果是否理想。方法现将84例研讨对象资料做回顾性分析,依据所采用诊疗方式划分为三组。参照A组,参照B组以及研讨组。每组分别为28例成员。参照A组新生儿降生后按0、1、6月仅接种乙肝疫苗。剂量每次一针,10微克。参照B组新生儿降生后,既不接种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同时也不接种乙肝疫苗。研讨组在新生儿降生24小时内接种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100IU后,同时在在0、1、6月分别接种乙肝疫苗一次,剂量每次10微克。对比三组乙肝母婴垂直传播的预防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参照B组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病毒携带率与参照A组、研讨组携带率更高。同时研讨组携带率更小于参照A队。参照A组副反应发生情况总比例7.14%,包括低热1例,皮疹1例,共2例。参照B组由于没有进行任何接种措施,因此未出现任何副反应发生情况。研讨队副反应发生情况总比例为3.57%。参照A组、参照B组以及研讨队的副反应发生情况之间差距较弱,(P<0.05)。结论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具有显著预防乙肝母婴垂直传播效果,并且不会给婴儿机体造成损害,具有积极应用价值。

  • 标签: 垂直传播 抗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 乙肝疫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氧自由基治疗对减少癫痫样放电以及癫痫发作频数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于该院接受癫痫治疗的患者16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至仅进行基础癫痫治疗的基础组与基础治疗联合氧自由基治疗的联合组各80例。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基础治疗组经12周持续抗癫痫治疗后患者控制癫痫发作总有效率仅为61.25%,其抗癫痫治疗效果远低于联合氧自由基治疗的92.5%,P<0.05。而在减少癫痫样放电的疗效上,基础、联合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2.5%和87.5%,P<0.05。结论氧自由基联合基础抗癫痫治疗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癫痫样放电以及癫痫发作频数,应予推广。

  • 标签: 抗氧自由基 癫痫样放电 发作频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联血小板药物治疗应用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临床疗效价值。方法选取我院限定时间内收治的9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命名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单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进行双联血小板药物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完成了3个疗程的治疗,中途无一例脱落。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8%高于对照组8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7%低于对照组2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联血小板药物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应用。

  • 标签: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锁定钢板联合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2012年9月至2015年12月我院对5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均为25例,对照组使用锁定钢板疗法,试验组使用锁定钢板、骨质疏松药物联合疗法,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是88.0%,平均骨折愈合时间(95.20±2.96)d;对照组的治疗优良率是64.0%,平均骨折愈合时间(117.63±2.91)d,两组的治疗优良率和骨折愈合时间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锁定钢板、骨质疏松药物联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比较优秀,能够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的康复,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锁定钢板 抗骨质疏松药物 肱骨近端骨折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