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氟喹诺酮类抗生进行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月接受氟喹诺酮类抗生治疗并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120例,分为口服药物组和滴注药物组。比较两者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程度及类型。结果通过比较口服组和滴注组不良反应发现,加替沙星不良反应最多。滴注组不良反应为29例,发生率为48.3%,口服组不良反应为6例,发生率为10%,两者比较,口服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滴注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分别为15例变态反应,8例神经系统异常,7例骨骼毒性,4例皮肤反应,1例胃肠不适。3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分别为15例变态反应,8例神经系统异常,7例骨骼毒性,4例皮肤反应,1例胃肠不适。滴注组重度发生率明显高于口服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药方式及药物类型对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影响,医护人员选取恰当的药物及给药方式,确保有效治疗疾病同时控制不良反应。

  • 标签: 氟喹诺酮类 抗生素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用VB编程实现抗生微生物检定管碟法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通过对阿奇霉素含量测定过程中不确定度的计算,建立对抗生微生物检定管碟法不确定度计算的数学模型并推导出不确定度的计算公式,为VB编程奠定基础。结果建立对各变量的分析,用VB编程计算各变量的不确定度,最后得出扩展不确定度。结论采用本方法建立的编程软件可用于抗生微生物检定管碟法不确定度的计算。

  • 标签: 抗菌药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软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胱抑C与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heartfailure,CHF)的相关及临床意义。方法以2017年2月~2018年1月,医院收治器质心脏病患者1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单纯器质心脏病未并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4例,纳入对照组,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Ⅱ级50例,纳入Ⅱ级组,Ⅲ一Ⅳ级40例,纳入Ⅲ一Ⅳ级组。常规治疗,治疗前后检查血压、血脂、心率、心肌损伤标志物等指标,进行因素分析、相关分析。结果对照组、CHF合计组比较病程、年龄、SBP、DBP、HR、Cyc-C、ⅠL-17、HCY、Cr、UA、TG、TC、HDL-C、LDL-C、BNP、cTn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yc-C并非独立危险因素;Ⅱ级组、Ⅲ一Ⅳ级组SBP、DBP、HR、Cyc-C、HCY、UA、TG、TC、LDL-C、BNP、cTn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采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yc-COR=2.17,95%CⅠ(1.67~14.56)成为独立危险因素(P<0.05)。Cyc-C诊断慢性心功能衰竭,最佳截断值为1.10mg/L,诊断敏感性57.77%(52/90),特异度54.05%(40/7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BPOR=1.04,95%CⅠ(1.15~1.35)成为独立影响因素(P<0.05)。治疗前,血清胱抑C与病程、年龄、SBP\DBP\HR、HCY、Cr、UA、TG、TC、HDL-C、LDL-C、BNP、cTnT存在相关,但不存在高度相关指标,治疗后与病程、年龄、HR、HCY、BNP存在相关,不存在高度相关指标。结论血清胱抑C与慢性心力衰竭发生、严重程度关系密切,但在疾病发生中并非独立影响因素,在慢性心力衰竭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血清胱抑C水平上升与高TC有关,可作为疗效评价标准,综合评价血压、心率、肝肾功能、血脂的控制效果,反映心肌损伤严重程度。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血清胱抑素C 心功能 心肌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α1受体阻滞剂联合抗生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我院接收的104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和对照两组(n=52例),其中对照组使用抗生治疗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则需要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使用α1受体阻滞剂对患者进行治疗,进而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经过治疗后的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12.28±3.3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经过治疗后的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17.74±4.42)分,并且观察组经过治疗后的尿疼痛评分(5.37±2.2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经过治疗后的尿疼痛评分(12.39±5.42)分,而生活质量评分(9.23±1.66)分则明显高于对照组经过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6.28±0.87)分(P<0.05)。结论将α1受体阻滞剂联合抗生的方式对慢性前列腺炎进行治疗,对于患者疾病问题的改善拥有良好的效果,有利于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值得推广。

  • 标签: &alpha 1受体阻滞剂 抗生素 慢性前列腺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抗生单用与联用千金胶囊治疗慢性附件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78例慢性附件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抗生单用;观察组给予抗生联用千金胶囊。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复发状况以及其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2.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附件炎患者应用抗生联用千金胶囊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抗生单用,且复发率较低,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抗生素 千金胶囊 慢性附件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抗生治疗急性肺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72例急性肺脓肿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清热解毒法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抗生进行治疗。8周后,对两组的临床效果和安全进行分析,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让试验组患者对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出现恶心、食欲缺乏、头晕乏力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依次为5.6%、5.6%、2.8%,对照组依次为11.1%、13.9%、8.3%,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试验组患者对呼吸状况、饮食状况、工作状态的满意程度依次为58.3%、69.4%、61.1%,治疗后满意程度依次为88.9%、94.4%、91.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2%,对照组为77.8%,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抗生治疗急性肺脓肿疗效明显优于清热解毒法,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还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肺脓肿 抗生素 清热解毒法
  • 简介:摘要脑卒中俗称中风,是指因各种诱因突然起病,迅速出现局灶神经功能缺损为特征的急性脑血管病,表现为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造成急性脑血液循一过或永久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为一组器质脑损伤导致的脑血管疾病。睡眠障碍在脑卒中后发病临床较为常见,发病率较高,甚至会增加脑卒中复发风险,但很少引起患者重视1。睡眠障碍主要临床表现过度睡眠、入睡困难、昼夜节律的改变等。脑卒中患者出现睡眠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脑卒中 睡眠障碍 发病机制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酒精型消化溃疡患者给予兰索拉唑与抗生联合治疗的临床应用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酒精型消化溃疡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以患者就诊编号为参考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n=37例),两组患者入院确诊后均给予一般支持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抗生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兰索拉唑联合抗生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情况进行评定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期间药源性副反应率及随访6个月内复发率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酒精型消化溃疡患者给予兰索拉唑与抗生联合治疗效果及安全均较高。

  • 标签: 酒精型消化溃疡 兰索拉唑 抗生素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抗生联合黄芪、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收治区间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的98例急性盆腔炎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这9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49例,运用抗生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49例,采用抗生联合黄芪、丹参注射液治疗。结果采用抗生联合黄芪、丹参注射液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只采用抗生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结论抗生联合黄芪、丹参注射液可以提升急性盆腔炎临床治疗效果,因此在今后可以将抗生联合黄芪、丹参注射液这种治疗方式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抗生素 丹参注射液 急性盆腔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CRF)患者血清中甲状旁腺(PTH)和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水平的变化情况,为CRF的进展和评估并发症的发生提供指导。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诊断为CRF的120例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静脉血标本,采用西门子IMMULITE2000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进行检测,检查指标水平并分析相关。结果CRF患者血清PTH水平与CR、BUN、UA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CRF患者PTH、BUN、CR、UA可作为预测CRF病情及其并发症监测的重要指标。

  • 标签: 慢性肾衰竭 甲状旁腺素 尿素氮 肌酐 尿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乙肝患者应用PEG-IFN期间症状困扰、生活受干扰程度及焦虑、抑郁程度,并分析症状困扰、生活受干扰程度与焦虑、抑郁的相关关系,为进行有针对的症状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于2015年2月到2017年2月以便利抽样方法选取在我院应用PEG-IFN治疗的84例慢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MDAnderson症状调查量表和焦虑抑郁量表调查该群患者应用PEG-IFN期间的症状困扰和焦虑、抑郁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患者的症状困扰及生活受干扰评分为2.27和2.67,患者焦虑、抑郁状态与症状困扰和生活受干扰程度呈正相关。结论症状困扰在应用PEG-IFN的慢乙肝患者中较为普遍,且症状困扰会加重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在护理此类患者过程中,护理人员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减轻症状困扰,同时应关注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状况,指导合理的宣泄情绪,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慢乙肝 抗病毒 症状困扰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婴儿超声骨密度与血脂水平的相关,为婴幼儿保健提供指导。方法在我院门诊健康体检的6-12个月婴儿中选取164例进行超声骨密度检查。根据骨密度检测结果将婴儿分成4组,采用SPSS软件对各组的血脂水平进行比较,并分析骨密度Z值与血脂水平的相关。结果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骨密度Z值与LDL-C、TC、TG、身长呈显著正相关。一般线性模型的结果显示,在校正其他混杂因素后,TG水平与骨密度Z值呈显著正相关(β=0.605,P=0.023)。结论婴儿期的骨密度水平与血脂水平关系密切,合理补充不饱和脂肪酸,对促进婴儿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婴儿 骨密度 血脂
  • 简介:摘要在肿瘤患者治疗和护理过程中,癌痛是肿瘤患者最痛苦、最难以耐受的症状之一,最大程度减轻或解除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主要的护理目的。随着整体护理的逐步完善,护士在疼痛控制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增强镇痛药物的镇痛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如何有效的止痛,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都对疼痛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护士进行专业的指导和培训,增强他们对肿瘤患者疼痛护理的能力,显得至关重要。作者综述了疼痛的评估方法、评估的项目、WHO推荐三阶梯止痛给药原则,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护理等,并予以合理指导患者应用镇痛药物,保证多样化及均衡的饮食护理,通过有效的沟通、放松疗法、社会支持等心理护理的方法以及物理疗法、治疗环境、日常基础护理等多方面的护理措施的实施,达到理想的镇痛效果;对减轻或解除患者的痛苦,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肿瘤患者 疼痛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骨保护(OPG)高水平持续时间与梗死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在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Acutecerebralinfarction)患者108例为病例组,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病例组于入院第1、7、14天,对照组于体检当日,采取静脉血5毫升,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骨保护水平。在病例组中分析血清骨保护水平与NIHSS评分、脑梗死部位、梗死面积大小及预后mRS的相关。结果病例组入院第1、7、14天血清骨保护水平分别为553.44±34.49、478.67±27.36、431.18±24.36pg/mL,与对照组65.71±7.77pg/mL相比,其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入院第1、7、14天血清骨保护水平与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血清骨保护水平与急性脑梗死面积呈正相关;血清骨保护高水平持续时间与梗死面积大小呈正相关;血清骨保护高水平持续时间与脑梗死不良预后呈正相关;结论血清OPG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严重程度,功能预后不良呈正相关,OPG是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预后的潜在生物学标志。

  • 标签: 骨保护素 急性脑梗死 NIHSS 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寻常型痤疮患者中医证型与血清中干扰γ(IFN-γ)及白细胞介4(IL-4)的相关。方法选择肺经风热型、湿热蕴结型、痰湿凝结型寻常型痤疮患者各40例,另选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检测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血清中IFN-γ和IL-4水平,分析血清中的IFN-γ、IL-4值与寻常型痤疮中医证型的相关。结果肺经风热型患者IFN-γ/IL-4值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蕴结型、痰湿凝结型患者血清IFN-γ、IL-4水平及IFN-γ/IL-4值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1),寻常型痤疮患者不同中医证型间血清IFN-γ、IL-4水平及IFN-γ/IL-4值亦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寻常型痤疮患者存在免疫失衡情况,肺经风热型最轻,痰湿凝结型最严重。

  • 标签: 痤疮 中医证型 干扰素&gamma 白细胞介素-4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中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胰岛抵抗的相关。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80例,将2型糖尿病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将无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纳入对比组,对两组患者进行血液检查,对比其相关数据。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中存在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共56例,占比70%,高于一般正常人群的50%自然感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BMI、腰臀比、FBG、FINS和HOMA-IR等数据均要高于对比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胰岛抵抗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但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否是糖尿病发生的病因仍然需要进一步调查,本次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标签: 2型糖尿病 螺杆菌感染 胰岛素抵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负压封闭引流术与抗生骨水泥链珠应用于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的治疗有效,讨论其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选择我院中2012年9月至2017年8月间收治的胫骨慢性骨髓炎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2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抗生骨水泥链珠进行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则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联合抗生骨水泥链珠进行治疗,手术完成后记录所有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手术时间以及手术后住院时间;待患者出院后,对患者进行为期2个月的随访,评价患者的治疗结局。结果所有患者接受手术后胫骨慢性骨髓炎均得到治疗,并且在接受术后护理后,伤口都有良好的愈合状况。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慢性骨髓炎能够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联合抗生骨水泥链珠方式进行治疗,较单纯应用抗生骨水泥链珠治疗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提高患者的手术体验,可以在临床上得到广泛推广。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术与抗生素骨水泥链珠 胫骨慢性骨髓炎 预后效果 治疗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监测重症肺炎患者降钙素原(PCT)及简化的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情况,从而指导重症肺炎患者降阶梯使用抗生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收集2016年1月到2017年10月我院各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100例,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依据经治医师临床经验常规应用抗菌素治疗;而实验组动态监测患者第1、3、7、10天血清降钙素原的的水平,每天进行CPIS评分,并依据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以及CPIS评分结果降阶梯应用抗菌素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抗生应用的时间及药物经济学差异;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合并霉菌感染的情况。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9.0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抗生应用天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抗生应用天数少于治疗组。实验组患者霉菌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PCT的检验结果联合CPIS评分情况指导临床工作中对于重症肺炎患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在有效控制感染的同时减少抗生应用时间,缩短住院天数,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减少细菌耐药及二重感染的发生几率。

  • 标签: 重症肺炎 血清降钙素原 临床肺部感染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卒中相关肺炎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通过分析该病痰热腑实证病菌分布特点,研究中医证型与病原学关系。方法通过分析我科自2014年7月年至2017年5月发病24小时内入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20例患者,并发卒中相关肺炎44例,根据风温肺热病诊断痰热壅肺并发腑实标准进行辩证,同时送检痰细菌培养,卒中相关肺炎组较非卒中相关肺炎组痰热腑实证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在本研究中,痰热腑实为卒中相关肺炎发病重要中医病机,与肺炎克雷伯菌密切相关

  • 标签: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卒中相关性肺炎 痰热腑实证 肺炎克雷伯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