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合青霉治疗大叶性肺炎疗效。方法:选择我院 2018年 2月 -2019年 3月收治的 120例大叶性肺炎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 60人。对照组使用青霉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小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肺功能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 P< 0.05)。观察组肺功能评分好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 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好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 P< 0.05)。结论:小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合青霉对于大叶性肺炎患者具有显著效果,可以改善患者肺部通气性,减少炎性介质分泌,避免患者感染现象加剧,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小剂量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青霉素 大叶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青霉联合五味消毒饮合萆薢渗湿汤对下肢丹毒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49例下肢丹毒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25例,对照组24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青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五味消毒饮合萆薢渗湿汤治疗,同时下肢患处急性期外敷金黄膏,恢复肿胀期外敷冲和膏。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00%(23/25)明显优于对照组79.17%(19/25)(P<0.05);观察组1周内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青霉联合五味消毒饮合萆薢渗湿汤对下肢丹毒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开始显效时间明显较单用青霉治疗优良,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青霉素 五味消毒饮 萆薢渗湿汤 下肢丹毒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联合应用啥滚黄连口服液与青霉的药学原理。方法:从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内选择60例研究,根据干预形式分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双黄连口服液,实验组联合青霉治疗,对比干预效果。结果:比较各组治疗有效情况,实验组明显更高,P<0.05。实验组咳嗽、发热、咽痛缓解实验组短于对照组,T为4.2943、7.4809、7.4615,P<0.05。结论:对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实施双黄连口服液联合青霉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儿的症状,提高疗效。

  • 标签: 双黄连口服液 青霉素 上呼吸道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针对梅毒开展治疗时,使用苄星青霉、头孢曲松钠以及联合使用药物产生的效果。  方法 78例患者被纳入研究中,所有患者确诊梅毒,收治开始时间为2021年1月,结束时间为2022年1月,将不同治疗方案当做基础,一共分为两个组,各39例,基础组使用苄星青霉,治疗组额外使用头孢曲松钠,比较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基础组(P<0.05)。  结论 苄星青霉、头孢曲松钠用于治疗梅毒患者,可以产生理想的疗效。

  • 标签: 苄星青霉素 头孢曲松钠 梅毒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头孢曲松钠联合苄星青霉治疗晚期妊娠合并潜伏梅毒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收治于我院2023年1月-2024年1月的50例晚期妊娠合并潜伏梅毒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25,头孢曲松钠联合苄星青霉治疗)、普通组(n=25,单一苄星青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18个月后的血清(Trust)转阴率和Apgar评分。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血清转阴率、转归明显比普通组效果好,尤其是第9月和12月份(P<0.05),但是在3、6、18月份效果不明显(P>0.05);研究组相比普通组新生儿Apgar评分1分钟评分数据更高(P<0.05)。结论:对晚期妊娠合并潜伏梅毒患者使用头孢曲松钠联合苄星青霉治疗效果显著,血清转阴率比单一使用苄星青霉的速度更快,可以临床推广。

  • 标签: 头孢曲松钠 苄星青霉素 晚期妊娠合并潜伏梅毒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青霉联合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治疗新生儿肺炎的效果。 方法 本文随机选取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新生儿科病房收治的 90 例患有肺炎的新生儿进行研究,并将其分为两组,每组 45 例患儿,对照组单纯给予青霉药物进行治疗,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药物,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 )。 结论 联合使用青霉和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药物对新生儿出现的肺炎进行治疗,可有效保证治疗的有效率,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也明显变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青霉素 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 新生儿 肺炎
  • 简介:目的探讨伤科黄水湿敷联合青霉钠注射液治疗下肢急性蜂窝织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下肢急性蜂窝织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以注射用青霉钠640万U+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Q8h;同时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予以伤科黄水和50%硫酸镁局部湿敷治疗,bid。观察两组白细胞计数、症状减轻时间、治愈时间、局部疼痛积分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5.00%(38/40),对照组有效率90.00%(36/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WBC计数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综合症状减轻时间、治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两组治疗后第3、7天局部疼痛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WBC计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伤科黄水联合青霉钠注射液治疗下肢急性蜂窝织炎疗效肯定,可促进炎症消退,有效缓解患肢局部疼痛。

  • 标签: 伤科黄水 急性蜂窝织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化脓性脑膜炎患者采用青霉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期间收治的98例化脓性脑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采取随机平均法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一青霉治疗方式展开治疗,而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头孢曲松钠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对比分析。结果 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体温恢复时间、外周白细胞恢复时间以及症状消失时间更短,出院后脑脊液常规检查更接近正常标准,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化脓性脑膜炎患者应用青霉联合头孢的治疗方式展开治疗能够发挥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化脓性脑膜炎 青霉素 头孢曲松钠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青霉联合双黄连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药学分析。方法:40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人选于本院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临床就诊资料,通过随机分组法将对象纳入常规组、实验组,每组20名。常规组予以青霉单一治疗,实验组予以青霉、双黄连联合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症状缓解时间。结果:相较常规组,实验组临床疗效更高,P<0.05。相较常规组,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症状缓解时间更低,P<0.05。结论: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人通过联合用药治疗可有效缓解病症,提升治疗成效,建议推广。

  • 标签: 急性呼吸道感染 青霉素 双黄连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美罗培南联合青霉对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研究选取我院2021年7月-2023年7月收治的100例患儿,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头孢类药物治疗,观察组患儿接受美罗培南联合青霉治疗,分析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用药时间以及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过治疗后发现,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和用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美罗培南联合青霉的抗菌效果显著优于头孢类药物,并且具有用药时间短、不良反应比较少的优势。

  • 标签: 美罗培南 青霉素 头孢类药物 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苄星青霉肌内注射的改良技术在治疗梅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时间范围内,共选取78名梅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39例、观察组39例,前一组采用传统苄星青霉肌内注射技术进行治疗,后一组采用改良苄星青霉肌内注射技术进行治疗。统计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一次性注射成功率和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一次性注射成功率更高,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较低,P<0.05。结论:梅毒患者护理中,应用改良苄星青霉肌内注射技术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提升患者一次性注射成功率,降低患者痛苦,保证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苄星青霉素肌内注射的改良技术 梅毒 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青霉和头孢菌素类药物在门诊输液室的安全及护理满意度情况。方法 选择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门诊输液室患者70例进行研究,均输注青霉和头孢菌素类药物,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针对性护理),各35例,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门诊输液室患者来说,当对青霉和头孢菌素类药物进行输注的时候,建议采取针对性护理,由此可以降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更好地对患者的健康安全加以保障,同时患者对于此种护理模式较为满意,可以做好配合,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青霉素 头孢菌素类药物 门诊输液室 安全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化脓性脑膜炎患者采用青霉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的效果。方法 病例选取本院2019年09月-2020年09月的64例化脓性脑膜炎患者并分为参照组(单一青霉治疗)和观察组(联合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的临床指标,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更为明显;且参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明显(P

  • 标签: 化脓性脑膜炎 青霉素 头孢曲松钠
  • 简介:摘要 目的 青霉和牛蒡子苷元联合治疗中耳炎疗效。 方法 40 只健康雄性 SD 大鼠 ,麻醉后将 50μl 肺炎链球菌悬液 ( 1×108CFU/ ml)经鼓膜穿刺注入到大鼠左侧中耳腔的方法建立大鼠中耳炎模型,将建立成功的模型随机分为 A 、 B 、 C 、 D 四组, A组不进行任何干预; B组用青霉 G注射液。 C组注射牛蒡子苷元制剂 ; D组用牛蒡子苷元 +青霉 G联合治疗。各组分别在用药后的 1 、 4 、 7 、 10 d 于显微镜下显微镜下观察鼓膜情况 ,中耳腔分泌物或灌洗液细菌培养鉴定,苏木精一伊红( HE) 染色切片观察,以明确疗效。结 果 经 秩和检验四组间有统计学差异( P<0.05 ),进一步做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 P<0.05 ), D 组炎症程度低于 A 、 B 、 C 组, B 、 C 、 D 组炎症程度均低于 A 组。 10d 在显微镜下观察 D 组局部炎症明显轻于 B 组,并在观察期间没有出现炎症反复 结论:牛蒡子苷元对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有效, 青霉 G 和牛蒡子苷元联合治疗中耳炎比单独使用青霉 G 疗效良好,牛蒡子苷元 可作为治疗化脓性中耳炎的新剂型做进一步的研究。

  • 标签: 中耳炎,肺炎链球菌, 大鼠,牛蒡子苷元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早期梅毒治疗中联合应用头孢三嗪和苄星青霉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月于我站治疗的42例早期梅毒患者临床资料,按入站顺序分为两组,各21例。对照组以苄星青霉单药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头孢三嗪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和差异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Th1和Th1/Th2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和RPR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梅毒治疗采用头孢三嗪联合苄星青霉的疗效显著,可明显提高RPR转阴率,改善患者性功能和免疫功能,具有良好应用价值。

  • 标签: 早期梅毒 苄星青霉素 头孢三嗪 性功能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苄星青霉联合头孢曲松对早期梅毒患者氧化应激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7月~2022年1月于我院皮肤科接受治疗的70例早期梅毒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苄星青霉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氧化应激反应、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水平和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SOD、GSH-Px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MDA水平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苄星青霉素 头孢曲松 早期梅毒 氧化应激 T淋巴细胞亚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拟平肺汤与羟氨苄青霉及博利康尼片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100例,采用抗感染对症治疗(羟氨苄青霉及博利康尼片),研究组100例,用自拟平肺汤(冬衣、药用人参、丹参、紫菀、葶苈子、杏仁、枇杷叶、补骨脂、川芎)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过程当中,自拟平肺汤的治疗效果理想,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且有效的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安全性较高,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支气管炎 羟氨苄青霉素 博利康尼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对我院2020年1月至2020年8月收集的187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回顾性分析,均采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开展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评定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菌株数。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菌株数可以达到121株,占比64.71%,其中以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同时耐药为主。改良Hodge试验的阳性菌株检出率达到52株,阳性率为42.95%。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机制较为复杂,为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可以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以此减少医院感染暴发流行事件。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碳青霉烯酶 耐药性 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