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周围小肺癌的CT表现,以提高其CT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32例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小肺癌的CT表现做一回顾性分析。结果周围小肺癌的CT表现有深浅分叶征(18/32),毛刺征(20/32),空泡征(8/32),血管纠集征(11/32)和胸膜凹陷征(16/32)。结论螺旋CT及增强CT检查可提高周围小肺癌的影像学诊断准确率。

  • 标签: 周围型 小肺癌 CT
  • 简介:摘要胃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病机复杂,根据病因病机不同,临床将胃痛分为寒邪犯胃、食滞伤胃、肝胃不和、瘀阻胃络、脾胃虚寒、中气亏虚、脾胃阴虚、脾虚胃热、脾胃湿热、氮浊阻胃十。临床分正确,治疗才能取得较好疗效。

  • 标签: 胃痛 临床分型 治疗
  • 简介:摘要现代喉癌的治疗观点多指向于喉功能的保留及生存质量的提高,对局部晚期声门喉癌(locallyadvancedglotticcarcinoma,LAGC)的治疗目前虽存在争议,但喉功能保存的治疗已成为趋势,现就治疗方式及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喉癌 晚期 内窥镜 热疗 喉保留。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分析cisAB血型的血清学特点。方法对一例cisAB血型的血液标本同时进行血型血清学和基因检测,并进行家系调查。结果该患者ABO血清学检测正反定型不符,红细胞上抗原表现为B强A弱,血清中有弱的抗A抗体;基因分为B(A)02/O02;家系调查父亲为AB亚型,母亲为O,两个妹均为AB亚型。结论1、cisAB血型红细胞上的抗原性减弱,应采用两种以上抗血清进行检测,以发现弱的抗原。2、cisAB血型血清中含有弱的不规则抗体,引起正反定型不符,易误判为普通的AB亚型,需做补充试验确证。3、cisAB遗传规律特殊,血清中含有的不规则抗体影响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做好基因检测,选择相合的血液。

  • 标签: cisAB型 血清学 分析
  • 简介:1病例报告患者女,22岁,因间断呕血,黑便5d入院。门诊胃镜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体检:T37.1℃,P88次/min,R16次/min,BPI10/75mmHg,神志清楚,颈部和躯干部可见红斑,丘疹,部分压之褪色,心肺查无异常,腹无压痛,肠鸣音正常。查血常规WBC20.0G/L,N77.6%,RBC4.20×10^12/L。HGB115G/L,PLT250×10^9/L。查大便OB(+)。肝肾功能,尿常规无异常。经洛赛克等制酸止血治疗后仍有间断暗红色稀便,每日量约400-1000ml。行肠镜检查示回肠末端炎。经钙剂等抗过敏治疗后皮疹已消退,但出血仍未止,请外科会诊后转入外科行剖腹探查见空回肠广泛散在片状出血灶,结肠腔内有积血,远端空肠30cm出血尤为明显,行该段小肠切除术。术后病检示小肠急性蜂窝织炎改变,行抗感染,止血,补液等治疗。术后第2天患者右上肢,左下肢出现密集的红色出血点,压之不褪色,诊断过敏性紫癜,经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后痊愈出院。

  • 标签: 腹型紫癜 误诊分析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肾上腺皮质激素 小肠切除术 片状出血
  • 简介:早在1927年E.pJoslin教授就指出2糖尿病是“因肥胖而起,因肥胖而终”,深刻地指出肥胖相关的特性是2糖尿病的发病和导致2糖尿病患者死亡的原因。

  • 标签: 肥胖 2型糖尿病 死亡 原因 流行病学 脂毒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肥胖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病之一,而腹肥胖对人类危害更大,我国人群又以腹肥胖为主,腹肥胖容易伤及内脏,因此控制腹肥胖意义重大。通过对腹肥胖人群粪便的研究,发现腹肥胖人群肠道菌群组成不同于一般人群,存在不同程度的菌群失调。腹肥胖的原因除与菌群失调有关,尚存在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缺乏体力活动。本文通过探讨腹肥胖与肠道菌群之间可能存在的各种关系,希望能为腹肥胖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一个方向。

  • 标签:    腹型肥胖 肠道菌群 菌群失调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隆起糜烂胃炎的临床病理。方法:选择2019.01-2021.01期间,到我院接受检查治疗的隆起糜烂胃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胃镜检查及快速尿素酶检测,并选取隆起糜烂最明显的部位活检2-4块黏膜,及时送病理检查,并观察统计患者内镜检查结果、内镜分级与病理胃炎程度等相关数据。结果:经检查后,患者中I级26例、II级31例、III级23例。经胃镜检查诊断为隆起糜烂胃炎患者中有60例患者进行病理检查后确诊,两种诊断方法符合率达到75.00%。隆起糜烂胃炎的内镜分级与病理胃炎程度具有密切关系。结论:将胃镜检查与病理检查方法结合有利于提高确诊率。

  • 标签: 隆起糜烂型胃炎 临床病理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还有诊断的价值。方法:针对47例通过诊断得知是胆管细胞肝癌的患者采取CT表现分析。 结果: 平扫属于低密度,35例可见更低密度区,而18例患者呈现病变区胆管扩散的情况,12例患者存在胆管结石影像,9例患者存在局部肝包膜回缩,13例患者存在肝叶萎缩,较为显著的象征在于:增强后早期边缘增强、门脉期网格状增强还有延迟期病灶向心性增强。 结论:胆管细胞肝癌的CT表现存在特异性,有助于提升诊断的水平。

  • 标签: 肝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分离性障碍又称分离(转换)障碍,曾称癔症或歇斯底里症。是由于明显的心理因素,如重大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或强烈的情绪体验,暗示或自我暗示等精神因素作用于易感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一部分患者表现为分离性症状,另一部分患者表现为各种形式的躯体症状,其症状和体征不符合神经系统生理解剖特点,缺乏相应的器质性损害的病理基础。这些症状被认为是患者无法解决的内心冲突和愿望的象征性转换。因此心理治疗作为主要护理手段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标签:
  • 简介:目的讨论移动C臂cT在A3胸腰椎爆裂骨折手术中的初步应用及其意义。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21例单节段AO分A3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男15例,女6例;年龄17~68岁,平均43.6岁;脊髓损伤按照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A级1例,B级2例,c级12例,D级4例,E级2例。术前进行CT检查,术中使用后路椎弓根螺钉技术对所有患者行骨折撑开复位,再行移动C臂cT检查骨块复位情况,确定下一步是否实施椎板切开椎管减压、骨折块复位处理。术后再次进行CT检查,并跟踪监控骨折复位和椎管管径复原状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10—18个月(平均15.5个月)随访。所有患者术后第3天和末次随访时的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压缩率、椎管占位率、椎体平移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与术前比较明显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以上指标术后第3天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SIA脊髓功能恢复良好:B级1例改善为C级,C级4例改善为D级,5例改善为E级,D级3例改善为E级。结论术中移动C臂cT扫描在A3胸腰椎爆裂骨折术中对是否进一步行切开椎板减压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提高了A3胸腰椎爆裂骨折治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于手术计划的确定和修改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胸椎 腰椎 骨折 骨折固定术 C型臂CT
  • 简介:摘要目的加长髓内钉与短髓内钉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的疗效对比。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诊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高龄患者76例作为分析对象,平均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8例患者采用加长髓内钉进行治疗,观察组38例患者采用短髓内钉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手术过程的引流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同时在术后1年进行Harris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血液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负重行走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的Harris评分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分别采用加长髓内钉与短髓内钉,其治疗效果差异不明显,短髓内钉术可有效减少患者手术过程出血量以及患者的康复时间,利于患者早日下地负重行走。

  • 标签: 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 加长型髓内钉 短型髓内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