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呼吸机在启动或大幅波动作用时,会有很大的偏差,这会导致在 PID (Proportion Integration Differentiation)运算过程中的积分积累,导致波形超调,从而对呼吸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根据呼吸器的特点,对常用的 PID控制方法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对其缺陷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改进方法。针对 PID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 PID控制方法。仿真实验证明,与常规的 PID控制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更好的速度、稳定性和精确性。

  • 标签: 基于PID控制 积分改进算法 呼吸机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采用低频振幅(ALFF)方法评价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MP)患者静息状态下脑功能活动。方法:运用功能磁共振技术(fMRI)观察ACMP患者脑血氧水平依赖信号(BOLD)的ALFF改变;采集12例ACMP患者及14例对照组的BOLD数据,运用ALFF算法分析获得每个被试者的统计图,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t〉2.05为阈值,显示ACMP组相对于对照组的ALFF增高和减弱的区域。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CMP组在左侧舌回(-12,-90,-3)及右侧颞下回(57,-66,-15)ALFF值明显增高。结论:ACMP患者静息状态下表现出异常脑功能活动,这些异常活动可能与迟发型脑病(DE)的产生相关。

  • 标签: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 低频振荡幅度
  • 简介:本文提出了一种在双树复小波(Dual-TreeComplexWaveletTransform,DT-CWT)变换域下的融合策略,将小波域的方向对比度推广到复小波变换域,并将其与局部方差结合形成新的融合规则,实验结果表明该融合规则可以更好的突出融合图像的对比度信息,更有效的保留纹理和细节等局部特性。

  • 标签: 双树复小波 方向对比度 局部方差 图像融合
  • 简介: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因其本身的特殊性对指纹图像压缩提出了特殊的要求,为满足这些要求,我们提出了面向指纹自动识别的指纹图象压缩的评价标准和基于小波变换的考虑特征点区域的指纹图像压缩算法

  • 标签: 小波变换 图像压缩 指纹识别
  • 简介:目前临床应用的锥束/多层螺旋CT主要采用螺旋Feldkamp算法进行图像重建,体数据的重建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锥束/多层螺旋CT的图像重建一直是图像重建中的关键问题和衡量CT系统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分析了几种快速重建算法的特点,并从算法结构、实现技巧及代码优化等方面论述了图像重建的方法,计算模拟和实验结果显示了这些方法可有效提高图像重建的速度.

  • 标签: 螺旋锥束CT 螺旋Feldkamp算法 快速图像重建 代码优化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基于受检者体质量指数(BMI)并应用前瞻性心电门控结合iDose^4迭代重建技术降低冠状动脉CT成像(CTCA)辐射剂量的可行性。方法选取120例CTCA受检者,根据不同BMI将其分为4组,A组(BMI≤21kg/m^2)、B组(21kg/m^2〈BMI≤24kg/m^2)、C组(24kg/m^2〈BMI〈28kg/m2、D组(BMI≥28kg/m^2),每组各30例。预设A组、B组、C组、D组管电流分别为100、150、200、250mAs,应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进行扫描,之后采用iDose4迭代重建算法对图像分别进行标准滤波反投影(FBP)、iDose^4-3、iDose^4-5重建。由2名放射科医师采用4分制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估,测量图像的客观噪声。记录4组的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并估算有效剂量(ED)。结果各组中3种重建图像的客观噪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FBP相比,iDose^4-3和iDose4-5的图像客观噪声分别平均降低23.11%和35.61%,且应用iDose^4-3和iDose^4-5重建算法获得的CTCA图像主观评分≥3分的比率高于FBP(P〈0.05),但iDos4-3和iDose4-55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组受检者ED均值分别为(1.36±0.10)mSV、(1.98±0.10)mSV、(2.67±0.21)mSV和(3.33±0.24)mSV。结论应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结合iDose4迭代重建技术,根据受检者BMI采用不同扫描参数,可有效减低CTCA辐射剂量。

  • 标签: 冠状血管 心脏成像技术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辐射剂量 图像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能谱CT金属伪影消除(MARs)技术与普通CT骨算法重建在消减脊柱内固定术后伪影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4年2月解放军第一一七医院22例行脊柱金属内固定置入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其中男14例、女8例,年龄30~77岁.22例患者术后不同时间分别行能谱CTMARs技术检查(MARs组)、骨算法成像检查(骨算法组).测量并计算各组感兴趣区的伪影指数(AI),采用骨窗图像质量主观评估标准对骨窗图像质量进行评分,比较MARs组和骨算法组患者骨窗图像质量评分情况,以及不同单能量值MARs组和骨算法组间AI的分布差异.结果MARs组中,随着单能量值的减低,AI值逐渐增高.MARs组各单能量值和骨算法组间比较,AI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696,P〈0.05);进一步组间LSD-t检验显示,在60~140keV条件下,MARs组AI值均小于骨算法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骨窗图像质量评分比较,骨算法组(2.81±0.39)分,优于MARs组(2.00±0.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56,P〈0.01).结论能谱CTMARs技术和骨算法成像对消减脊柱金属内固定伪影各有优点,应当结合临床需要选择合适的CT成像技术.

  • 标签: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能谱CT 金属伪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卵巢恶性肿瘤风险算法(ROMA)、多层螺旋CT(MSCT)与上皮性卵巢癌(EOC)病理类型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术后E0C患者,依据病理结果和与WHO EOC第四版分类的将患者分为I型与II型上皮性卵巢癌,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测并血清CA125和HE4值,根据绝经状态的计算ROMA指数。探讨MSCT与ROMA值在EOC分型中的价值。结果:ROMA指数灵敏度、特意度及准确度均高于MSCT,但仅特意度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T及ROMA指数在灵敏度、准确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术前诊断卵巢上皮癌分型,ROMA指数比MSCT具有更高的特意度。

  • 标签: CT ROMA 上皮性卵巢癌 病理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