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丹毒患者实施传统中医外治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6例本医院实施治疗的丹毒予以项目研究,信息采集时间为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方案,对照组(n=43常规治疗)、观察组(n=43传统中医外治法治疗),统计及对比组间治疗前后症状积分、临床效果情况。结果:(1)丹毒患者治疗前症状积分无组间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的丹毒患者对比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红斑肿胀、灼热疼痛症状积分统计指标较低,具备组间统计学差异性(P

  • 标签: 丹毒 传统中医外治法 症状积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胃炎患者采用中医疏肝法治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观察患者为我科治疗的胃炎70例,起止时间是2019年6月--2021年6月,分组方法为根据入院号随机分成一组与二组,治疗方法分别是中医疏肝法治疗和西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一组和二组复发率、有效率比较,一组是5.71%、97.14%,二组是25.71%、80.00%,(x2=10.800,p=0.014),结果有差异。结论:胃炎患者采用中医疏肝法治疗效果优良,可推广。

  • 标签: 胃炎 中医疏肝法 疏肝药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外治法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8例肝硬化腹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双盲法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n=39),给予对照组西医治疗,研究组中医外治法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的临床疗效显著,腹围改善情况较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腹水临床治疗过程中实施中医外治法进行治疗,可促进治疗效果和临床质量的提升,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

  • 标签: 中医外治法 肝硬化腹水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推拿疗法治疗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2021年6月到2022年6月期间抽取9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中医推拿疗法,观察患者睡眠质量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SQI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睡眠质量更好(P

  • 标签: 中医推拿 失眠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小儿发热引发因素比较多,在发生高热后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容易引起惊厥,因此降温治疗非常重要。走罐法治疗是根据疾病情况,在患儿身体拔罐的方式,能起到降低体温,减少疾病的作用。在中医治疗方式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后,走罐治疗在多种疾病方面都起到显著的作用。小儿发热采用走罐治疗方式,是将热气集中到背部,帮助其从表皮发出,降低体内的热气,进而起到降温效果。走罐法治疗小儿发热相关文献并不多,但是在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的效果,本文则梳理走罐法治疗小儿发热相关文献,为走罐法治疗小儿发热的推广提供理论参考。

  • 标签: 走罐治疗方式 小儿发热 临床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治疗仪联合散结膏”两种中医外治法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9月期间在我院门诊因乳腺增生就诊的80例患者,剔除脱落病例。运用随机方式展开分组,分为对照组以及治疗组,最终每组均纳入36例患者。对照组应用逍遥丸治疗,治疗组应用中医外治法(蓝丁格尔乳腺治疗仪联合自制散结膏)治疗,观察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乳腺结节及肿块大小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乳腺结节及肿块具有明显差异,治疗组在缩小肿块大小、肿块分布范围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前,在乳房疼痛VAS评分方面,两组无统计学差异;在治疗后,两组乳房疼痛VAS评分,具有明显差异,治疗组乳房疼痛VAS评分更低。在治疗有效率方面,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2.22%,治疗组治疗有效率94.44%,两组对比,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更加显著。结论:在乳腺增生的治疗中,通过蓝丁格尔乳腺治疗仪联合散结膏的中医外治法,疗效更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 标签: 乳腺治疗仪 散结膏 乳腺增生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中医周期疗法治疗月经后期的临床研究。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1月~2015年05月收治的56例女性月经后期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中医疗法,治疗组采用中医周期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7.86%,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女性月经后期患者采用中医周期疗法治疗后,患者的周期时间明显恢复正常,见效快,同时患者也没有出现一些不良妇科疾病或者是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周期疗法 月经后期 临床研究
  • 简介:褥疮是因为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导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老年人由于机体抵抗力差,长期卧床,更容易发生褥疮,且不易愈合,给患者和家属带来沉重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褥疮的预防治疗一直是基础护理的难点和重点,现代医学理论提出湿性愈合环境有利于褥疮的愈合。我院于2003年1月至2008年5月采用湿性敷料安普贴、康惠尔泡沫贴用于老年Ⅱ期褥疮的治疗并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Ⅱ期褥疮 湿性愈合 老年人 治疗 疗法 血液循环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循证医学评价手法治疗肩周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检索万方数据库、知网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发现2016年至2019年关于手法治疗肩周炎患者的相关文献总共156篇(进行整理和分析)。采用CONSORT声明(国际公认的试验报告统一标准)鉴定之后,对其中5篇关于手法治疗肩周炎患者的文献进行循证医学评价。结果手法治疗肩周炎患者具有一定优势,其他治疗方法联合各手法治疗肩周炎患者也具有一定优势,但是所评价的文献研究质量不高。结论现有临床证据不足以证明手法治疗肩周炎患者可以替代其他治疗方法,所搜集的文献研究质量不高说明手法治疗肩周炎患者的临床试验存在方法学问题。

  • 标签: 循证医学 评价 手法 肩周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耳尖放血疗法治疗小儿发热的疗效。方法:我院2022年10月-2023年03月收治的102例发热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开展耳尖放血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1例:常规降温处理)与实验组(51例:耳尖放血疗法),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治疗1h后体温[(37.53±0.31)℃]均低于对照组[(38.53±0.28)℃],此外,实验组患儿治疗后总有效率(98.04%)高于对照组(84.31%),数据差异明显(P

  • 标签: 耳尖放血疗法 常规降温处理 小儿发热
  • 简介:摘要:研究旨在探究中医骨科传统疗法在桡骨骨折患者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比较两种治疗方式对患者功能恢复及满意度的影响。80例桡骨骨折患者被随机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接受开放式手术,而B组则接受传统的中医骨科疗法。对术后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并记录其临床症状和体征等指标。结果:两组疗效大致相当;然而,B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值小于0.05;在治疗期间患者一般情况无明显改变。此外,B组患者的肢体肿胀缓解时间较A组短,且治疗费用较A组低,P值小于0.05。中医骨科传统疗法的疗效不亚于开放式手术,且其选择对于改善预后具有更为积极的作用。

  • 标签: 桡骨骨折 中医疗法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50例落枕患者行推拿手法治疗的作用。方法:将我院自2021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50例落枕患者纳入研究。采用盲摸双色球法均分为实验组、参照组,各25例。参照组行一般临床治疗方案,实验组加用推拿手法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疼痛程度。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100.00%,参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4.00%,实验组治疗效果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疼痛程度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推拿手法治疗落枕的效果较好,疼痛程度明显降低。

  • 标签: 推拿手法治疗 落枕 治疗效果 疼痛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肩周炎患者采用藏医外治综合疗法的效果。方法:纳入我院在2023年3月至2023年7月期间就诊的30例肩周炎患者,根据硬币法分为2组,15例/组,参照组提供常规封闭疗法,观察组提供藏医外治综合疗法,将2组肩周炎患者的疗效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100.00%)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1个月、治疗2个月的肩关节功能评分(85.65±3.73)分、(94.62±2.78)分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1周、治疗2周的VAS疼痛评分(5.17±1.54)分、(3.12±0.76)分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肩周炎患者采用藏医外治综合疗法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肩周炎 藏医治疗 外治综合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