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泌尿外科多采用置方式帮助患者引流。据临床数据统计,超过七成以上患者均需要留置导尿,在一些因素影响下,导致导尿相关性尿路感染发生概率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并且不利于治疗效果提升。基于此,本文对导尿相关性尿路感染预防护理研究新进展行讨论,现作一综述,具体内容如下。

  • 标签: 导尿管 尿路感染 护理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腔穿刺置引流晚期肺癌胸腔积液治疗中综合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晚期肺癌胸腔积液患者取样83例,皆为我院2019.01-2021.10接诊,抽签分为试验组(综合护理,n=42)和对照组(常规护理,n=41),比较护理满意率、SF-36量表分值。结果:经护理,试验组情感职能(75.29±4.26)分,躯体疼痛(77.26±4.58)分社会职能(72.31±4.85)分,精神健康(76.53±5.78)分,精力(74.37±5.15)分,生理职能(72.45±5.71)分,比对照组SF-36评分高,同时 试验组95.24%(40/42)满意率比78.05%(32/41)的对照组高,并发症率2.38%(1/42)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胸腔穿刺置引流晚期肺癌胸腔积液治疗中应用综合护理可有效预防并发症,提升患者满意率与生存质量,值得借鉴。

  • 标签: 晚期肺癌 护理价值 护理方式 胸腔积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胸腔穿刺置引流晚期肺癌胸腔积液中应用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研究展开时间是2019年3月到2020年11月,将此阶段在本医院接受胸腔穿刺置引流治疗的晚期肺癌胸腔积液患者纳入研究,共计76例,依照抽签结果将所有患者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干预。比照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与引流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与引流时间进行对比,提示实验组患者均更低,均存在很大差异(P﹤0.05)。结论:在胸腔穿刺置引流晚期肺癌胸腔积液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具有理想效果,能够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可使其引流时间缩短,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胸腔积液 并发症 胸腔穿刺置管引流 综合护理干预 晚期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输液治疗专科护理在经外周中心静脉置(PICC)患者中干预效果。方法:病例样本取自2020年1月-2020年12月区间74例PICC患者,以护理模式差异性分组,37例实施常规护理(对比组)、37例配合静脉输液治疗专科护理(研究组),比较干预效果。结果:配合静脉输液治疗专科护理的37例研究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2.70%较对比组16.20%更低(P<0.05);研究组各项护理满意度评价指标得分均较对比组更高(P<0.05)。结论:在PICC置患者中配合静脉输液治疗专科护理,有助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因此,该干预模式可作为推荐在PICC置患者中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静脉输液 专科护理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I与CT检查在诊断腹部囊性淋巴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到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49例腹部囊性淋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通过CT及MRI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进行扫描。CT检查方法采用GE 64排CT机,设置层厚为5mm,螺距设置为0.9,对比剂为欧乃派克。MRI检查方法采用西门子1.5T磁共振,对患者实施常规平扫、动脉增强、DWI扫描,使用对比剂为钆喷酸葡胺。结果:CT检查当中注入对比剂后囊内间隙轻微扩展,病灶形态不规则,血管、肠壁能被病灶包围。MRI图像检查中病灶多存在较长的T1和T2信号,能够观察到囊壁及间隔,注入对比剂后囊内间隙轻微扩展。结论:综上所述,运用CT和MRI检查能够清楚的观察到腹部囊性淋巴瘤的病灶的位置、范围及结构特点,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和推广。

  • 标签: MRI检查 CT检查 腹部囊性淋巴管瘤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牙髓炎根患者治疗中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牙髓炎根治疗患者 72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选取时间为 2018年 4月至 2019年 5月间,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其中 36例接受常规护理的设为对照组,其余 36例接受针对性护理的设为实验组,分析这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从临床总有效率上看,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从护理满意度上看,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牙髓炎根患者治疗中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牙髓炎 根管治疗 针对性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一例 6岁5个月 儿童并四肢挛缩患儿在超声引导下成功留置PICC导管的护理体会。四肢挛缩患儿在置前进行充分地评估,置管过程中采用特殊方法:穿刺侧手臂采用特殊体位摆放,纵切方法扩皮,利用指压法预防导管颈内静脉,心电定位导管尖端位置是置成功的关键,降低了导管的异位率,缩短置时间,减轻患儿的痛苦,置后良好的护理保证了导管的正常使用。

  • 标签: 四肢挛缩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阐述集束化护理应用ICU患者群体,预防导尿相关性尿路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40名ICU科室患者构建研究,基于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集束化护理,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导尿留置时间、相关性尿路感染发生率和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在导尿留置时间和尿路感染发生率方面低于对照组,护理效果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导尿管 预防效果 尿路感染
  • 简介:摘 要: 新型冠状病毒(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感染的肺炎疫情来势凶猛,给全球带来严重伤害,经过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努力,我国疫情控制平稳,目前处于常态化控。医院发热门诊是分诊预检筛查病例的第一道关,然而药房作为发热门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前方战斗的“军火库”,其重要性显而易见。我们将从药品管理(药品种类、药品储存、药品调剂),环境管理(环境要求、环境消毒),人员管理(人力资源调配、安全防护、健康管理、情绪管理)这几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切实做好药品供应、指导合理用药的同时,避免药房交叉感染,确保工作人员、患者的安全。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发热门诊药房 管理 合理用药 交叉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四肢长骨创伤骨折病人予以髓内钉内固定技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于2019年7月-2021年7月在我院随机选取四肢长骨创伤骨折病人92例为调查对象,根据计算机表法划入两组,即实验组(n=46)与对比组(n=46)。对比组医治方法:钢板内固定技术,实验组医治方法:髓内钉内固定技术。评估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优良率为91.30%,明显高于对比组的71.74%(P

  • 标签: 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 髓内钉内固定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谵妄评估约束分级方案在预防非计划性拔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7月至2020年9月ICU置患者60例,以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含患者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谵妄评估约束分级方案。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观察组谵妄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26.67%,对比P

  • 标签: 谵妄评估约束分级方案 非计划性拔管 效果观察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铸瓷髓腔固位冠运用于根治疗后磨牙缺损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5月-2020年6月纳入的76例根治疗后磨牙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铸瓷髓腔固位冠修复,观察所有研究对象的修复结果。结果 所有研究对象经过铸瓷髓腔固位冠修复,并随访一年后发现,患者边缘紧密性达到A级的有72颗,约占94.74%;冠完整性达到A级的有70颗,约占92.11%;冠松动或者脱落达到A级的有73颗,约占96.05%;牙龈达到A级的有70颗,约占92.11%;食物嵌塞达到A级的有70颗,约占92.11%;颜色达到A级的有71颗,约占93.42%,舒适度达到A级的有71颗,约占93.42%。结论 铸瓷髓腔固位冠运用于根治疗后磨牙缺损中效果显著,经过治疗后患者边缘紧密性、冠完整性较高,避免冠发生松动及脱落现象,防止食物嵌塞,提高颜色匹配良好程度,具有临床推广使用的价值。

  • 标签: 临床研究 根管治疗 铸瓷髓腔固位冠 磨牙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取分阶段综合护理给儿童颅咽瘤患者术后应对方式带来的影响。方法:抽选2017年7月至2020年7月期间于本院就诊的儿童颅咽瘤患者共5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方法,将所有患者随机纳入对照组、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分阶段综合护理。组间对比护理后患者的应对方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应对方式评分——面对评分比对照组高、屈服和回避评分比对照组低,统计学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并发症率为16%,比对照组的44%低,统计学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取分阶段综合护理可以使儿童颅咽瘤患者术后更愿意采取面对的应对方式,同时还能减少并发症发生。

  • 标签: 分阶段综合护理 儿童 颅咽管瘤 术后应对方式 并发症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谵妄评估约束分级方案在预防非计划性拔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7月至2020年9月ICU置患者60例,以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含患者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谵妄评估约束分级方案。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观察组谵妄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26.67%,对比P

  • 标签: 谵妄评估约束分级方案 非计划性拔管 效果观察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插胃在危重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167例利用常规方法反复多次插胃不成功的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监测心电情况,对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辅助置放胃,观察临床应用及护理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纤维支气管镜插管,其中有153例患者属于一次性插管成功,约占91.67%,其中有14例患者经过两次插管缓解,约占8.38%。结论 通过纤维支气管镜进行胃插管,可以有效提升一次置入成功率,减少患者病痛及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一定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 胃管 危重症 临床应用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卵巢早衰患者开展合理的治疗工作,并以抗缪勒氏激素为主要指标,观察抗缪勒氏激素在卵巢早衰患者治疗效果中的检测意义。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卵巢早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合理的治疗工作,之后观察和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抗缪勒氏激素水平等各项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后,患者的抗缪勒氏激素水平为(4.13±2.19)ng/ml,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且相对于治疗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抗缪勒氏激素水平可以对卵巢早衰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反映。

  • 标签: 抗缪勒氏管激素 卵巢早衰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糖尿病并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中采取PICC置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我院104例糖尿病并恶性肿瘤患者,依据抽样法分组,就对照组(52例)采取常规护理与观察组(52例)采取PICC置期护理效果对比。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糖尿病 恶性肿瘤 化疗 PICC置管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