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福莫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卫生院在2015年7月份到2016年7月份所接收治疗的40例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治疗干预,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a福莫特联合布地奈德的治疗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包括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峰流速值(PEF)、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以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FEV1、PEF和FEV1%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其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福莫特联合布地奈德的治疗方式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该种治疗方式值得被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福莫特罗 布地奈德 慢性支气管哮喘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舒芬太尼复合哌卡因用于产科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需进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0例病患,两组在使用哌卡因治疗的基础上对各组患者分别实施舒芬太尼治疗和芬太尼治疗,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镇痛效果与并发症出现率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VAS评分优越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哌卡因对产科患者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显著,且大幅度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出现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与推广价值。

  • 标签: 舒芬太尼 罗哌卡因 产科 镇痛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多西他赛联合希达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42例经病例证实的蒽环类耐药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所有患者都给予多西他赛联合希达进行治疗,多西他赛75g/m2,静脉滴注,第一天希达1000mg/m2,餐后口服,2次/d,连续服用14d,以21d为一周期,治疗两周期后对比临床疗效。结果42例患者,治疗后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24例,疾病稳定9例,疾病进展3例,治疗有效率为92.8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和手足综合征,患者均可耐受。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希达治疗转移性乳腺癌,临床治疗效果好,具有重大治疗意义,值得积极推广研究。

  • 标签: 多西他赛 希罗达 转移性乳腺癌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用HPLC法建立对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中的氟沙星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C18色谱柱(250×4.6mm,5μm),以三乙胺磷酸溶液(取三乙胺5ml与磷酸7ml,加水至1000ml)-乙腈(821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6nm,按外标法定量。结果氟沙星在0.05-1.0mg的浓度范围内成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r=1.0000,平均回收率为99.9%,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46%(N=6)。结论本方法灵敏、可靠、准确,适合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 标签: HPLC法 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 含量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在急性心肌梗塞治疗过程中应用替非班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124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急诊冠脉介入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替非班联合急诊冠脉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心功能指标以及内皮细胞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指标评分和内皮细胞功能指标和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且具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采用替非班联合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方式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替罗非班 急诊冠脉介入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预注射利多卡因与局部加温缓解库溴铵注射痛的效果比较。方法选择于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全麻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预注射利多卡因,对照组患者进行局部加温,观察对比组患者的镇痛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血氧饱和度及心率无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相比较局部加温,预注射利多卡因更能有效的预防缓解库溴铵注射痛,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利多卡因 局部加温 罗库溴铵 注射痛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在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哌卡因)和对照组(布比卡因)各59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麻醉前MAP、HR和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观察组MAP、HR和SpO2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MAP和SpO2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HR显著低于麻醉前(P<0.05),且HR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运动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感觉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哌卡因在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中的效果与布比卡因相当,但哌卡因对产妇循环影响更小,麻醉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剖宫产 罗哌卡因 布比卡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相同剂量不同容量哌卡因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5年4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接受右侧前臂骨折术后取内固定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给予0.5%哌卡因20ml和0.75%哌卡因13.3ml,对阻滞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甲组和乙组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实践证明,甲组不良反应率为4.7%,乙组不良反应率为9.5%,甲组的不良反应率低于乙组,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的平静呼吸时和用力呼吸时的各级移动度明显少于乙组。结论相同剂量不同容量哌卡因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效果明显,但是0.5%哌卡因20ml的优势更为突出,更容易引起膈肌麻醉,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相同剂量 不同容量 罗哌卡因 超声引导 阻滞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芬太尼配伍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效果。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在我院2016年7月—2018年6月接收的无痛分娩产妇中纳入50例为对象,单盲法分组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采用哌卡因为对照组产妇麻醉,采用舒芬太尼+哌卡因为观察组产妇麻醉,比较两组产妇的麻醉优良率。结果观察组产妇的麻醉优良率95.35%,相较于对照组的78.57%高,P<0.0。结论女性无痛分娩时使用哌卡因与舒芬太尼结合进行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明显,可获得极佳的麻醉优良率。

  • 标签: 无痛分娩 硬膜外麻醉 舒芬太尼 罗哌卡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沙美特/氟替卡松治疗中重度慢阻肺患者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2例稳定期中重度慢阻肺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感染、化痰等基础治疗,每个疗程7d,均治疗四个疗程。对照组患者通过氨茶碱进行常规治疗,在其前提下研究组患者通过沙美特/氟替卡松(商品名舒利迭50/500μg)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肺功能、生活质量以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2个疗程、4个疗程治疗后肺功能检测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F(认知功能)、EF(情绪功能)、RF(角色功能)、SF(社会功能)、PF(躯体功能)和QL(生活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9.13%,此数值高于对照组63.04%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22%)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5.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美特、氟替卡松治疗稳定期中重度慢阻肺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与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中重度慢阻肺 沙美特罗 氟替卡松 稳定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酸替非班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住院治疗的144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行观察,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72例)和对照组(7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盐酸替非班治疗,并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PLT、PT、FIB、APTT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PLT、PT、FIB和APTT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LT、PT、FIB和APTT等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与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低分子肝素钙相比,盐酸替非班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具有更为明显的临床效果。

  • 标签: 低分子肝素钙 盐酸替罗非班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取50例冠心病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10月1日直至2016年2月15日,并将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无差别(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谷丙转氨酶(27.15±1.26)IU/L、尿素氮(4.09±0.11)mmol/L、白细胞(5.45±0.25)10./L、肌酐等指标(89.35±1.15)mmol/L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具有显著效果,能改善患者各项指标,促进康复。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曲美他嗪 冠心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患者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81例,均接受实施结节性甲状腺手术,随机均分为两组,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种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低于参照组,且对护理服务满意度95.1%高于参照组75.7%,观察组术后不适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率为高于参照组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患者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减轻术后的不适反应,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率,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与促进广泛地应用到临床之中。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浓度哌卡因联合利多卡因用于无痛分娩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初产妇10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对象在第一产程进入活跃期时均采取硬膜外穿刺麻醉,注入0.15%哌卡因和1%利多卡因5ml,观察产妇镇痛前后不同时间段的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心率、VAS评分和分娩情况。结果产妇镇痛后不同时间段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心率、VAS评分与镇痛前相比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结论低浓度哌卡因联合利多卡因用于无痛分娩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运用。

  • 标签: 低浓度 罗哌卡因 利多卡因。无痛分娩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派欣治疗慢性肝炎不良反应的护理心得和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5月到2014年5月到我院就诊的69例慢性肝炎患者,均采用派欣治疗,加强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结果本组69例患者经治疗和护理后,67例慢性肝炎患者恢复正常,2例反应较重停止治疗,患者护理综合满意度为95.65%(66/69)。结论采用派欣治疗慢性肝炎,做好不良反应的护理工作,患者预后水平好,护理满意度高。

  • 标签: 派罗欣 不良反应 慢性肝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曲马多复合哌卡因用于膝关节镜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40例腰麻下膝关节镜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即曲马多-哌卡因关节腔内注射组(TR组20例)和单纯哌卡因组(R组20例)。腰麻用哌卡因15mg。TR组于术后在膝关节腔内注射盐酸曲马多10mg加0.75%哌卡因5ml;R组于术后在膝关节腔内注射0.75%哌卡因5ml。分别于给药后8、12、24h患者屈膝90°时,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完全无痛为0分,难以忍受的疼痛为10分。术后随访48h,观察有无不良反应。结果TR组VAS评分显著低于R组(P<0.05)。术后随访未见不良反应。结论曲马多联合哌卡因膝关节内注射,观察到用药后患者仅在屈膝关节90°时感到膝关节有轻微疼痛,镇痛时间至少为24h,显著超过长效局麻药的作用时间,未见任何副作用,达到了临床镇痛要求,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有效、无副作用的膝关节镜术后镇痛新方法。

  • 标签: 曲马多 罗哌卡因 镇痛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接受住院治疗的66例接受单次腰麻下剖宫产术的单胎足月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分别观察不同剂量哌卡因的腹横肌平面阻滞效果,其中包括A、B两组,各33例,A组(0.5哌卡因3mg/kg)、B组(0.5%哌卡因1.5mg/kg);分析两组产妇术后镇痛效果与72h内辅助镇痛药物使用情况,继而分析不同剂量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A组产妇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辅助药物应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剖宫产产妇给予0.5哌卡因(3mg/kg)效果显著,能有效发挥理想的术后镇痛效果,降低不良反应风险,操作便捷,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罗哌卡因 腹横肌平面阻滞 剖宫产 术后镇痛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模式镇痛复合不同浓度哌卡因切口浸润在加速康复外科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60例择期进行加速康复外科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多模式镇痛复合0.375%的哌卡因切口浸润进行镇痛;观察组患者使用多模式镇痛复合0.5%的哌卡因切口浸润进行镇痛。观察两组患者镇痛疗效。结果对于加速康复外科术后患者进行镇痛措施后发现,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要轻于对照组患者;并且观察组患者使用舒芬太尼的时间以及剂量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选择择期加速康复外科手术的患者使用多模式镇痛复合0.5%哌卡因切口浸润进行镇痛处理,能够明显提升临床镇痛效果,并减少舒芬太尼的用量,有助于患者胃蠕动功能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多模式镇痛 浓度 罗哌卡因 加速康复外科 术后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哌卡因对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影响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分组方法进行研究,调查时间为2017年1月到2018年5月,本研究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进行上肢手术的患者,选择210例患者随机分为低、中、高三个浓度组别,每组患者均为70例,低浓度组选择采用0.45%的甲磺酸哌卡因进行麻醉,中浓度组选择采用0.6%的甲磺酸哌卡因进行麻醉,高浓度组选择采用0.9%的甲磺酸哌卡因进行麻醉,对于不同浓度的哌卡因麻醉效果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从结果而言,本研究三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本研究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本研究的低浓度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比中浓度组和高浓度组更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超声引导之下进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为患者选择采用低浓度的哌卡因进行麻醉可以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同时不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 标签: 不同浓度 罗哌卡因 神经阻滞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派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我院行剖宫产手术的220例产妇,数字表法随机分两组各110例,对照组腰-硬联合麻醉使用派卡因,研究组腰-硬联合麻醉使用布比卡因,对比两组产妇麻醉起效时间、剂量、镇痛效果、持续时间、运动神经阻滞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几率。结果对照组药物使用剂量、起效时间高于研究组(P<0.05);但是对照组药物浓度及持续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低于研究组(P<0.05),对照组运动神经阻滞程度情况低于研究组(P<0.05),两组患者镇痛效果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采取派卡因与布比卡因两种药物麻醉,对呼吸都影响不大,但对循环哌卡因血压下降不到10%,而布比卡因血压下降高达15%保证剖宫产成功率,产妇手术后可快速达到病房,安全性更高。

  • 标签: 罗派卡因 布比卡因 剖宫产 腰-硬联合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