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烤瓷联及烤瓷桥修复后对基牙咬合力的作用。方法入选此研究中的80例对象均为我院于2013年3月-2016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牙齿修复治疗患者,依据修复方法的差异性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选择烤瓷联修复,对照组选择烤瓷桥修复,对两种修复方法的咬合力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经修复后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修复后有效率为87.5%,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就诊时的基牙咬合力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完成时及治疗后4个月观察组则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患者采用烤瓷联及烤瓷桥进行修复可提升基牙的咬合力,有效修复患病牙齿,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修复方式的选择。

  • 标签: 烤瓷联冠 烤瓷桥 基牙 咬合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CT脉血管成像技术在心绞痛患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我院在2015年12月—2016年11月这段时间内收治的40例心绞痛患者列为分析对象。将40例患者分别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和CT冠状血管成像技术,将两种诊断技术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种诊断方式病变血管数量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诊断方式相同的阳性例数为90例。结论两种诊断技术的结果差异不大,但由于CT脉血管成像技术对患者创伤较小,且操作简单方便,可被列为首选诊断技术。

  • 标签: CT冠脉血管成像技术 心绞痛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延迟经皮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超出急诊介入时间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2例,依据患者来院先后顺序均分两组,每组患者例数各36例,予以常规治疗的36例患者作为参照组,予以延迟经皮脉介入治疗的患者作为实验组,最后治疗后均进行超声检查,最后对实验组和参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同参照组比对明显较优,组间数据结果由统计工具统计学意义形成。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予以延迟经皮脉介入治疗效果理想,其心脏超声指标可以明显改善,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延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解急性脉综合征患者长期服用氯吡格雷和临床预后的关系;同时评价长期服用氯吡格雷对改善急性脉综合征患者临床预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06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338例Acs病人。其中93例患者在出院时单用阿司匹林;245例患者在出院时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其中127例患者6一12月后停用氯吡格雷,其余118例患者继续长期联合服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根据患者服药情况分为阿司匹林组、二联1年组和二联2年组。平均随访24个月,观察各组出院后1年时、2年时一级终点(心血管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及卒中)和出血(主要出血、次要出血、轻微出血)的发生率。结果与阿司匹林组比较,二联1年组和二联2年组患者在出院后1年时心血管死亡率显著降低;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卒中联合终点显著下降。与阿司匹林组比较,二联1年组和二联2年组患者在出院后2年时心血管死亡率显著降低,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卒中的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联合终点显著下降。主要出血、次要出血、轻微出血,各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别。结论对于急性脉综合征患者,在阿司匹林等治疗的基础上长期使用氯吡格雷可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连续服用氯吡格雷2年的患者比仅服用1年的患者死亡率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同时不增加严重出血风险。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氯吡格雷 血小板 血栓弹力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高危急性脉综合症介入治疗远期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老年高危急性脉综合症患者58例,依据治疗方法差异性均分两组,每组患者例数各29例。接受常规治疗的患者作为参照组,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作为实验组,最后对两组患者的远期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MACE发生率和出血发生率同参照组比对明显较低,1年后实验组生存率对比相对较高,组间数据结果经检验后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高危急性脉综合症患者接受介入治疗可以使死亡率进行降低,使生存质量进行提升,可进一步在临床上实践。

  • 标签: 老年高危急性冠脉综合症 介入治疗 远期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双心疗法治疗急性脉综合征患者116例临床观察的临床价值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在我院诊疗的116例急性脉综合征患者,分为两组,各5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采取药物治疗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焦虑及抑郁评分等数据。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治疗效果较好,焦虑及抑郁评分显著降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心疗法治疗急性脉综合征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不仅治疗了患者的躯体疾病,还缓解了患者的心理压力,患者焦虑及抑郁的情绪显著缓解,总的来说,治疗效果较好,可在临床治疗中作为首选方案。

  • 标签: 双心疗法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烤瓷牙修复采用不同临时制作方法的疗效差异。方法随机将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入院进行烤瓷牙修复的98例患者分为两组,各49例,所有患者均为单颗牙修复。采用直接制作临时的为参照组,采用间接制作临时的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间接临时制作方法用于烤瓷牙修复,不但操作简便,制作精良,疗效突出,而且能够充分满足患者对前牙修复美观度要求高、龈合距离过低及后牙有多个桥修复的需求。

  • 标签: 临时冠 制作方法 烤瓷牙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与辛伐他汀联合治疗急性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50例急性脉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25例患者单用辛伐他汀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2周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与辛伐他汀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辛伐他汀 急性冠脉综合征 临床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脉造影临床特点。方法研究阶段为2016年10月-2017年7月,入选对象共50例,其中根据有无2型糖尿病将50例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将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28例作研究组,冠心病22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其脉造影临床特点。结果两组在年龄、性别、BMI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在高血压、心肌梗死、高血脂、无痛性心绞痛史差异显著(P<0.001)。观察组与对照组在A型、C型病变差异有显著性(P<0.001),两组在B型无差异(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脉病变复杂,要加强对高危因素的控制,减少疾病发生。

  • 标签: 2型糖尿病 冠心病 冠脉造影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本院2016年2月—2017年3月进行治疗的100例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min行走距离(6MWD)以及舒张末内径(LVEDD)。结果观察组患者的LVEF、6MWD、LVEDD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而言,与常规护理相比,在其基础上综合护理可以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LVEF、6MWD、LVEDD等指标,显著地提升了患者的心功能水平,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 慢性心力衰竭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在高龄患者非体外脉搭桥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行脉搭桥手术的100例高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芬太尼复合异氟醚麻醉,研究组患者采用瑞芬太尼复合异氟醚麻醉,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HR及MAP变化及麻醉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在T1-T2时HR及MAP的波动较研究组更为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二次插管率、机械通气时间、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术后ICU滞留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瑞芬太尼麻醉术中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波动小,且麻醉效果确切,在高龄脉搭桥手术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瑞芬太尼 芬太尼 高龄 冠脉搭桥手术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型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型患者180例。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心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运动耐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总有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运动耐量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型患者心胶囊治疗,可以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缓解心绞痛症状,提高患者运动耐量,可能与其增加脉血流,保护心肌细胞抗氧自由基损害有关。此外,心胶囊还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冠心胶囊 冠心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应用根管纤维桩系统治疗口腔残根与残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就对象为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进行口腔残根与残治疗的患者,选取研究对象60名,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名),研究组患者采用根管纤维桩系统进行修复,对照组患者采用金属桩修复,记录并比较比较两组患者的一次性修复成功率和修复后的不良反应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一次性修复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大大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之间P<0.05。结论对口腔残根与残患者使用根管纤维桩系统修复成功率更高,减少了患者的不良反应,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残根残冠 纤维桩 金属桩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对比剂注射方案应用于64排128层螺旋CT脉CTA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267例研究对象均来自2016年8月—2018年7月期间本院接收的64排128层螺旋CT脉CTA冠状动脉疾病检查患者,按照不同的对比剂注射方法均分为三组,每组89例,实验组行三时相注射,对照组行双时相注射,参照组行单时相注射。将三组检查结果对比。结果三组患者在血管增强CT值差异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右心室和上腔静脉伪影分级、室间隔显示评分上优于对照组和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64排128层螺旋CT脉CTA来说,最佳对比剂注射方案为三时相注射,之后分别是双时相注射、单时相注射。

  • 标签: 64排128层螺旋CT 对比剂注射方案 CTA
  • 简介:2山东省沂水县院东头镇卫生院山东沂水276419)摘要目的探讨MMP9与hs-CRP在急性脉综合症中的意义及复方丹参滴丸的治疗作用。方法共有急性脉综合症患者60例,其中不稳定性心绞痛(UA)25例及急性心肌梗塞(AMI)35例,将急性脉综合症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组各30例,另设健康对照组30例。入院后24小时内及治疗12周后,分别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hs-CRP和MMP9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常规治疗组患者血清hs-CRP、MMP9随病情的加重而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经复方丹参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血清hs-CRP和MMP明显回落(P<0.05)。结论急性脉综合症患者血清hs-CRP和MMP9明显增高,且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复方丹参滴丸可显著降低血清hs-CRP和MMP9水平,并在消除脉炎症、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症 MMP9 hs-CRP 复方丹参滴丸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4-0024-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措施在急性脉综合症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此次依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诊治的急性脉综合症患者80例分组为对照组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观察组用常规护理+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干预;记录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并将所获相关数据作对比分析,探讨了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措施在急性脉综合症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常规护理+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干预急性脉综合症患者的效果优于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干预效果,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脉综合症患者选择常规护理+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干预后,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并发症少,值得临床上广泛用于护理急性脉综合症者。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急性冠脉综合症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从2015年8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52例脉支架植入术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均分为综合组和对照组,综合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生活质量分数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综合组手术时间、出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随访统计结果显示,综合组3个月复发、死亡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模式能有效提高冠脉患者支架植入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远期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复发率。

  • 标签: 综合护理 冠脉支架植入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急性脉综合征患者康复采用精细化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将110例急性脉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精细化护理组58例和参照组52例,全部患者均采用一般护理服务,精细化护理组另进行精细化的护理,观察所有患者护理后的自理能力、并发症发生率和和住院天数。结果精细化护理组的自理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住院天数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采用精细化护理服务能提高急性脉综合征患者的自理能力,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 标签: 精细化护理 急性冠脉综合征 康复效果 自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脉介入对于冠心病心绞痛高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此次纳入200例在我院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高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乙组常规药物治疗,甲组脉介入治疗,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情况进行总结。结果甲组总有效率为98.0%显著高于乙组的91.0%,P<0.05。乙组患者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大于甲组,P<0.05。结论在冠心病心绞痛高龄患者中,脉介入治疗的有效率高,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风险。

  • 标签: 冠心病心绞痛 高龄患者 冠脉介入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