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肺炎支原体抗体IgM检测在支原体肺炎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例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到我院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本组患儿同时进行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和肺炎支原体培养。结果IgM检测出阳性84例,Mp培养显示88例为Mp阳性,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均为阳性者74例(37.0%),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者102例(51.0%)。IgM检测呈阳性,Mp培养呈阴性者10例(5.0%),Mp培养呈阳性,IgM检测呈阴性者14例(7.0%)。两种检测方法的培养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炎支原体检测中,肺炎支原体培养与IgM检测均能为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提供有效依据,可以作为诊断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辅助手段。

  • 标签: 肺炎支原体 抗体 检测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华林治疗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6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6例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给予低分子肝素联合华林治疗。在护理上,重点加强对患者血栓及药物应用时的护理。结果本组患者治疗期间,1例并发脑出血,给予对症处理后,患者好转出院。其他患者均获得好转,整体护理效果较为满意。结论针对CVST患者的护理,应严密观察患者病情情况,给予适当调整药物剂量,维持INR,促进患者病情的好转。

  • 标签: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低分子肝素 华法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利用快速检验分析食物中毒和致微生物的有效性。方法总结了几种检验食物中致病微生物的快速检验方式,并对介绍的方法进行逐一分析。结果我国食品中致病微生物的检验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利用快速检验能够在第一时间内检测出食物中的致病微生物。结论虽然我国在该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随着科技的发展,相关技术人员还应不断努力,研究出更为简便的检验方式。

  • 标签: 快速检验法 食物中毒 致病微生物 进展情况
  • 简介:摘要肺炎支原体为临床中下呼吸道感染的一种常见的病原体。小儿呼吸道感染中多是有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炎支原体是处于婴幼儿和青少年期容易出现的一种由于呼吸道感染而引发的一种主要危害其呼吸道健康的病原体之一,此病在临床上通常表现为呼吸道感染综合症状。患病人群中可以发展形成支原体肺炎的人群较多,但是仅仅依靠临床的表现很难确定一些儿童的呼吸道感染是由什么微生物引起的,因此在临床治疗上也表现出一定的困难。现临床采用的检测方法技术均较为成熟且效果良好,但各检测方法的效果和所用时间均有差别,现对其中三种临床检测效果进行分析。

  • 标签: 肺炎支原体 检测方法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水肿病人一种输液穿刺新方法的效果。方法将2004年~2008年我科住院的597例水肿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实验组299例,对照组298例,对其穿刺的成功率、输液通畅情况及病人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无止血带式输液的方法在水肿病人应用中优于传统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无止血带 输液 水肿病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准强度华林及低强度华林在预防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并发脑栓塞的发生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分为标准强度华林抗凝组和低强度华林抗凝组,标准强度华林组把INR控制在2.1-3之间,低强度华林组INR控制在1.5-2之间。平均随访2.5年,观察不同组间脑栓塞年发生率及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脑栓塞年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血发生率标准强度组为8.0%,低强度组1.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可选用低强度华林治疗以预防脑栓塞并发症。

  • 标签: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 抗凝 华法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耳穴贴压对潜伏期瑞芬太尼分娩镇痛的影响。方法选择同期在我院临产进入待产室的孕妇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40例,分娩时分别采用耳穴贴压联合瑞芬太尼静脉分娩镇痛与常规处理产程,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产程进展、瑞芬太尼用量、PCA按压次数。结果试验组瑞芬太尼用量、PCA按压次数显著小于对照组。结论耳穴贴压能减少潜伏期瑞芬太尼分娩镇痛用量

  • 标签: 分娩镇痛 耳穴贴压 瑞芬太尼
  • 简介:摘要目的猪瘟病毒(CSFV)为黄病毒科瘟病毒属,是可以引发猪个体间和群体间高度接触性传染,对养猪业造成重大损失的病原。猪瘟的危害性包括引起妊娠母猪流产、病猪败血症、慢性营养消耗和淋巴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等免疫系统病变1。猪瘟弱毒病毒能在乳猪肾细胞(MPK)中繁殖2,但不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3。本研究采用免疫过氧化物酶,体外检测猪瘟病毒滴度,并与体内比较,以得到一种更为便捷、经济、稳定的测定猪瘟病毒滴度的方法。

  • 标签: 猪瘟病毒 滴度 免疫过氧化物酶法
  • 简介:摘要目的正确了解益气活血通络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疗效。方法随机抽取7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并利用数字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8例患者。分别采用益气活血通络(实验组)西医治疗的方法(对照组)对每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并对其疗效及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的3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愈率及心电图有效率分别为90%、85%均高于西医治疗74%、65%。结论益气活血通络对冠心病心绞痛有治疗效果,在临床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靠有效。

  • 标签: 益气活血通络法 冠心病 心绞痛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三孔腹腔镜胆总管探查Ⅰ期缝合术治疗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以及护理方法。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胆管结石患者41例,入院后均行三孔腹腔镜胆总管探查Ⅰ期缝合术治疗,加强对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结果本组41例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平均手术时间为(126.92±19.62)分钟,术中出血量为(86.95±15.60)毫升。行手术治疗后,本组41例患者中,3例出现并发症,占7.32%,经针对性治疗后,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胆总管患者入院后,行三孔腹腔镜胆总管探查Ⅰ期缝合术治疗,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胆管结石 三孔法腹腔镜 Ⅰ期缝合术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模式在颈椎骨折围手术期护理管理中的效果,及时发现潜在危险因素,采取护理干预措施,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共收治各种类型的颈椎骨折患者62例,在常规围术期护理基础上应用PDCA循环,对颈椎骨折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进行评估、分析,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因,修正护理计划,采取相应护理干预措施,动态评价护理质量,将存在的问题作为下一个循环管理强化的重点,达到持续改进。结果62例颈椎骨折患者,其中男性45例,女性17例,年龄20~66岁,平均为42.5岁,住院天数平均缩短1~2d。结论在颈椎骨折围手术期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可提高护士整体水平和护理质量,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心理健康,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PDCA循环管理法 颈椎骨折 围手术期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Snodgrass在基层医院治疗不同尿道下裂的围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泌尿外科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06例尿道下裂患者的临床及护理资料。结果86例行一期尿道成形术,14例分期手术,6例行II期尿道成形术。术后并发症尿道狭窄12例(11.32%)(外口狭窄8例,吻合口狭窄4例,前者行尿道扩张治愈,后者行狭窄处切开尿道造瘘术、10-11个月后修补造瘘口治愈。尿瘘6例(5.66%),其中1例小瘘,经过留置尿管自愈,余5例需再次手术治疗。切口感染4例(3.77%)(均为17岁以上患者)。尿道裂开1例(0.94%)。结论手术治疗是尿道下裂唯一的治疗方法,尿瘘、尿道狭窄、感染和裂开是术后常见并发症。围术期的护理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措施。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采用梯度洗脱的方法,建立了雷公藤悬浮细胞体系中雷酚内酯的定量检测方法,并考察了MeJA对雷公藤悬浮细胞体系中雷酚内酯含量的作用。

  • 标签: 雷公藤 悬浮细胞 雷酚内酯 高效液相色谱
  • 简介:摘要目的对酶阿莫西林胶囊在不同介质中的溶出曲线进行比较。方法我公司将原研制剂与自制样品分别于4种不同介质(水、0.1M盐酸、pH4.5磷酸盐缓冲液、pH6.8磷酸盐缓冲液)中进行溶出曲线的对比,同时采用相似因子(f2)值进行溶出曲线的比较,研究比较酶阿莫西林胶囊在不同介质中的溶出曲线。结果自制样品与原研制剂液相和紫外的方法定量的结果无明显差异,基本一致,而且不同波长定量结果也一致。在4种不同介质中的f2值均>60,故自制样品与原研制剂溶出曲线相似。结论本公司自制的阿莫西林样品与原研制剂的疗效无明显差异,总体质量较好。

  • 标签: 酶法阿莫西林 溶出曲线 盐酸介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根本原因分析在护理不良事件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对全院护士进行培训,成立根本原因分析小组,找出近端原因,确认根本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执行。结果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出院患者满意率,提高不良事件上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本原因分析在护理不良事件中的应用,提高了护理质量,并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

  • 标签: 根本原因分析法 护理不良事件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β-环糊精对芦竹碱的增溶作用。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以芦竹碱为对照品,建立含量测定方法。通过相溶解度研究β-环糊精对芦竹碱的增溶作用。结果在水溶液中,芦竹碱的浓度随β-环糊精浓度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相溶解度曲线为AL型。结论β-环糊精与芦竹碱形成11型包合物。β-环糊精对芦竹碱最大增溶倍数为1.91倍,增溶效果较好。

  • 标签: 芦竹碱 &beta -环糊精 相溶解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灌肠促进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排泄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7例高尿酸血症患者运用灌肠法治疗,6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后患者血尿酸明显下降。结论灌肠对高尿酸血症患者降低血尿酸有一定促进作用,是排泄血尿酸的有效外治法。

  • 标签: 高尿酸血症 灌肠法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伊立替康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细菌内毒素检查,采用2个不同厂家的鲎试剂对伊立替康注射液进行研究。结果本品稀释20倍以后,可消除对鲎试剂与细菌内毒素凝集反应的干扰;按拟定标准检验,采用2个厂家的鲎试剂分别对3批伊立替康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其结果和家兔热原检查结果均符合规定。结论可用细菌内毒素检查对伊立替康注射液进行热原检查。

  • 标签: 伊立替康注射液 细菌内毒素检查 干扰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