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4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 (Qcc)对患者出院回访的影响。方法 2019年 1月建立品管圈,以提高出院患者回访为题,对实施 100例血透门诊患者出院回访低的原因进行分析,拟定实施对策,并将活动后 100例出访患者回访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开展 Qcc后,出院患者回访从 56%提高到 86%.结论:在科室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明显提高患者出院,回住及满意度,从而加强护患互动,了解和指导患者出院后病情、饮食、等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品管圈 门诊患者 回访方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便秘是十分常见的症状,但并不能算作一种疾病。通常患者因为生活习惯突然发生变化,就会出现便秘的情况。患者常表现为排便困难,次数少等,直接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品管圈是自下而上发起的团队活动, 以自愿参加为原则, 其 开展首先需要建立活动主题。本次由护士长担任品管圈活动的负责人,科室成员全数参与,发起了以“降低精神病患者的便秘发生”主题的品管圈活动,旨在确定品管圈对便秘发生的影响。

  • 标签: 精神病患者 品管圈 便秘 护理
  • 简介:【摘 要】PDCA循环由计划、执行、检查、处理4个阶段组成,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本文以连云港市第四人民医院为例,针对市四院科研项目申报低的问题,科研管理部门运用PDCA循环的方法,找出影响科研项目申报的相关因素,并从科研平台,专家指导,院外交流,激励制度等多方面提出有力措施,提高科研课题申报数量,从而提高科研课题申报,最终科研课题申报(由0.6%上升到3.3%)。本文认为PDCA循环理论在科研项目申报提升中切实可行,未来可运用于科研项目管理中,提升科研项目申报,从而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

  • 标签: PDCA循环  科研课题申报管理 提升课题申报数量
  • 简介:【 摘 要 】 目的: 讨论观察人文关怀在生殖中心患者妊娠中的影响。 方法 : 选取我院生殖中心进行体外受精 - 胚胎移植的患者 800 例,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在实验组中使用人文关怀护理,在对照组中使用常规护理。 结果 : 实验组中有 2.00% 的患者出现不满意,有 0.75% 的患者出现一般,有 21.75% 的患者表示满意,有 75.50% 的患者表示非常满意。对照组中有 7.50% 的患者出现不满意,有 15.00% 的患者出现一般,有 37.00% 的患者表示满意,有 40.50% 的患者表示非常满意。两组的差别较大 ( P<0.05 )。 实验组中有 69.00% 的患者出现妊娠,有 31.00% 的患者没有妊娠。对照组中有 50.25% 的患者出现妊娠,有 49.75% 的患者没有妊娠。 两组的差别较大 ( P<0.05 )。 结论 : 在生殖中心进行体外受精 - 胚胎移植的患者中使用人文关怀护理,能够提高妊娠,让患者更加满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人文关怀 生殖中心 妊娠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研究CT和MRI在脊柱骨折诊断的效果和符合评价。方法:取我院2018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100例,对这100例脊柱骨折患者均行CT检查和MRI检查,对根据数字表法将这100例患者分别分为每组50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则采用MRI检查,对照组则行CT检查。在进行检查干预后,再对比分析这两组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鉴别结果。结果:可以从数据中得出,采用MRI检查的观察组的诊断准确性为92.46%,灵敏性为83.34%,特异性为92.67%,采用CT检查的对照组患者的诊断准确性为72.75%,灵敏性为70.47%,特异性为68.35%,观察组患者的50例脊柱骨折患者的诊断准确性、灵敏性和特异性明显要高于对照组的50例脊柱骨折患者的诊断准确性、灵敏性和特异性,两组之间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果表明MRI检查较CT检查对诊断脊柱骨折患者的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提高早期检查,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CT和MRI 脊柱骨折 符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短期健走对肥胖人群体脂及腰围的体征影响情况。方法:选择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PDCA循环对降低体温单绘制漏项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22年1-4月对体温单进行现状调查,其中1-2月未实行PDCA循环为对照组,3-4月实行PDCA循环为观察组。对体温单进行随机抽查,比较两组的体温单漏项。 结果  抽查结果显示体温单漏项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   PDCA循化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提高体温单绘制的准确性,降低体温单的漏项,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PDCA循环 体温单漏项率
  • 简介:摘要:目的: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蒙石散治疗腹泻效果探讨。方法:腹泻患儿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行蒙石散治疗,研究组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蒙石散治疗,疗效对比。结果:两组治疗后腹泻症状积分均得以降低(P<0.05),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相关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均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红蛋白、清蛋白、神经肽水平均得以明显升高(P<0.05),血管活性肠肽、5-羟色胺水平均得以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达95.00%,显著性超过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两种治疗小儿腹泻的药物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与蒙石散联合,临床有效性高。

  • 标签: 肠道微生态 双歧杆菌 蒙脱石散 小儿腹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VITAPEX在乳牙根充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乳牙根充填患儿80例(103颗患牙)为对象,随机将患儿分成对照组(n=40例,49颗患牙)和观察组(n=40,54颗患牙)。对照组用传统糊剂充填,观察组用VITAPEX糊剂充填。结果:观察组根充填1周的急性反应发生低于对照组,根充填1年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牙根充填采用VITAPEX的效果显著,根充填后1周发生急性反应的患儿少,随访1年的根充填总有效率高。

  • 标签: []乳牙根管充填 VITAPEX糊剂 急性反应 远期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在重症加强监护病房应用静脉麻醉可降低 POWER PICC置中导管异位的发生,提高护理静疗质量。方法:选取符合留置 POWER PICC的重症患者 185例,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 n=95例)和实验组 (n=90例 ),对照组在置中应用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实验组在置管过程中应用丙泊酚静脉麻醉,观察两组在置中导管异位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在置中导管异位低于对照组。结论:在重症加强病房留置 POWER PICC,应用静脉麻醉可降低置中导管异位的发生,值得在临产推广。

  • 标签: 重症加强监护病房 静脉麻醉 POWER PICC 丙泊酚 导管异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在重症加强监护病房应用静脉麻醉可降低 POWER PICC置中导管异位的发生,提高护理静疗质量。方法:选取符合留置 POWER PICC的重症患者 185例,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 n=95例)和实验组 (n=90例 ),对照组在置中应用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实验组在置管过程中应用丙泊酚静脉麻醉,观察两组在置中导管异位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在置中导管异位低于对照组。结论:在重症加强病房留置 POWER PICC,应用静脉麻醉可降低置中导管异位的发生,值得在临产推广。

  • 标签: 重症加强监护病房 静脉麻醉 POWER PICC 丙泊酚 导管异位
  • 简介:【摘要】目的:牙体牙髓病治疗中一次性根和多次法根的应用有效性比较。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5月到2022年7月收治的牙体牙髓病患者100例进行研究,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0例,给予多次法根治疗,观察组50例,给予一次性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历不同的治疗方法后的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相差不大,差异具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根和多次根管法治疗牙体牙髓病疗效相差不大,但是一次性根治疗时间短,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行运用。

  • 标签: 牙体牙髓病 一次性根管 多次法根管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加味妇炎散治疗盆腔炎的疗效和复发。方法:抽取2019年11月-2020年10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盆腔炎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奇偶数法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试验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加味妇炎散进行治疗,对比分析组间临床效果。结果:两组间比较,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效率为97.82%与对照组80.43%相比较高,有统计差异性(P<0.05)。同时试验组患者复发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对比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针对盆腔炎患者,给予加味妇炎散治疗效果较佳,可明显改善临床体征,减轻患者疼痛,降低复发,利于患者恢复正常生活,推广应用价值高。

  • 标签: 加味妇炎散 盆腔炎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目前临床微生物标本送检的现状,探讨能提高微生物标本送检准确性和有效性的方法。方法:以2018、2019年该院出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微生物标本的质量进行监测,分析微生物标本采集、保存和运送过程的规范性和检验人员专业素养等干预措施对标本合格的影响。结果:在微生物标本采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患者准备不充分、标本污染、采集数量不足、送检延误、送检数量不符合要求及暂时保存不当等,通过干预,送检微生物标本合格明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微生物标本检验过程存在的诸多问题采取干预措施,可以显著提高微生物标本检验准确,同时能够降低医院感染漏报情况,降低抗菌药物使用率。

  • 标签: 微生物标本 干预措施 送检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 高频 B超检查对乳腺疾病血流分级诊断符合方法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 201 7 年 12 月至 2019 年 6 月期间收治的乳腺疾病患者 78 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病理学检查确诊,其中恶性病变者 34 例,良性病变者 44 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高频 B 超检查,就其 对乳腺疾病血流分级诊断符合进行评估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中 44 例良性病变者,病灶区域血流分级主要在 0~ Ⅰ 级,占比达 97.73 %, 34 例恶性病变者,病灶区域血流分级主要在Ⅱ ~ Ⅲ 级,占比达 88.24 %,同时良性病变组患者 PSV 、 RI 等血流参数均显著小于恶性病变组( P < 0.05 ),良恶性病灶具有显著的差异,可作为良恶性鉴别的有力依据。结论:对乳腺疾病患者开展高频 B 超检查,通过病灶区域血流分级及血流参数评估,能够有效进行良恶性鉴别,诊断符合较高。

  • 标签: 乳腺疾病 高频 B超 血流分级 血流参数
  •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讨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手术标本规范的效果。方法 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对手术标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改进,对品管圈实施前、后标本量的规范进行比较。结果提高了手术标本管理的规范( P<0.05),提升了小组成员沟通与协调、活动积极性及品管圈方法应用能力 (P<0.05)。结论 基于 JCI标准下的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提高手术标本管理的规范

  • 标签: [ ] 品管圈 手术标本 规范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U在上尿路梗阻性疾病中的诊断准确。方法:以2019年3月-2020年3月到我院治疗的60例上尿路梗阻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静脉尿路(IVP)造影检查,而实验组则采用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CTU)技术检查。对检查的符合以及检查的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肾输尿管畸形病变患者诊断准确(96.66%)高于对照组患者(76.66%),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CTU 上尿路梗阻性疾病 诊断准确率
  • 简介:摘要:研究护理干预管理降低产妇会阴侧切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8年6月收治的100例产妇为对照组,再选取2019年6月收治的100例阴道分娩产妇为研究组,分别进行常规助产护理和护理干预管理。结果:对照组会阴侧切孕妇47.00%,高于研究组31.00%(P<0.05);1度裂伤孕妇差异显著(P0.05),新生儿窒息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向产妇展开护理干预管理,可以有效减少会阴侧切,避免对孕妇和新生儿生命健康造成影响,值得临床借鉴与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管理 产妇 会阴侧切
  • 简介:摘 要:目的 研究提高呼吸内科患者痰培养标本送检的护理措施。方法 我院于2019年开始落实护理干预对策,抽取护理干预措施前后一年间呼吸内科的痰培养标本送检情况,对比分析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结果 落实护理干预措施后一年的痰培养标本送检及平均留取时间明显少于落实护理干预措施前一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呼吸内科 痰培养标本 送检情况 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