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隔盐灸暖宫贴在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观察组在常规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期间加用隔盐灸暖宫气海穴辅助治疗。对照组按常规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隔盐灸暖宫辅助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满意,无毒副作用,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 标签: 隔盐灸暖宫贴 慢性盆腔炎 疗效观察
  • 简介:观察电针结合穴位敷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纳入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电针结合穴位敷干预,观察术后首次排气或排便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首次排气或排便时间均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结合穴位敷可有效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

  • 标签: 腹部手术后 电针 穴位贴敷 胃肠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在盆底肌训练法的基础上应用上配合中药穴位敷方法对中风后尿失禁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72例患有中风后尿失禁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研究组、对照组两组,平均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盆底肌训练法治疗,研究组采取盆底肌训练法加中药穴位敷法进行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所取得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现象。结论采取盆底肌训练法加中药穴位敷方法对患有中风后尿失禁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采用盆底肌训练法。

  • 标签: 中药穴位贴敷中风尿失禁Acupoint sticking therapy for 46 cases of urinary incontinence after stroke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蒙药敷法治疗双膝骨性关节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到2022年3月在我院通过蒙药敷法治疗双膝骨性关节炎的12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通过抛硬币法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对比其疼痛程度和膝关节功能。结果:通过蒙药敷法治疗双膝骨性关节炎的研究组的疼痛程度较对照组轻,研究组患者在经1个疗程蒙药敷法的治疗后膝关节功能评分为(85.23±6.23)分,较对照组评分(72.21±6.33)显著增高。结论:蒙药敷法对治疗双膝骨性关节炎效果显著,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并且改善膝关节功能恢复。

  • 标签: 蒙药贴敷法 双膝骨性关节炎 护理效果
  • 简介:《内经》有关因时宜理论的确立,除了与对人体的认识以及古代天文历法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外,还与古人“天人相应”的哲学思想密切相关。并由此指导了《内经》具体针刺法则,它主要包括依四时阴阳节律的针灸治疗法则,顺应月盈月亏的针灸治疗法则,按昼夜阴阳节律施治的针灸治疗法则。现代临床及实验研究均证明了因时宜法则的科学性。

  • 标签: 内经 因时制宜 针灸
  • 简介:目的优化蒸(煮)川乌的炮制工艺。方法以川乌中6种乌头类生物碱的含量作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考察川乌蒸法中浸泡时间、蒸功率、蒸时间;煮法中浸泡时间、煮水量、煮时间对炮制工艺的影响,确定川乌最佳的蒸(煮)工艺。结果最佳炮制工艺参数:川乌蒸:浸泡软化62h,于600W下蒸5h;川乌煮:浸泡软化48h,加水1400mL煮7h。结论经优化的炮制方法炮制后的川乌单酯型生物碱与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相对稳定,明确2015药典川乌炮制条件的参数,规范川乌的炮制方法,保障川乌工业化生产质量的稳定。

  • 标签: 川乌 蒸制工艺 煮制工艺 正交设计 乌头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割治药按摩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8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89例给予割治药按摩综合治疗;对照组89例给予普通针灸治疗。经治疗后,据面神经功能评分判定康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91.01%,总有效率为98.88%;对照组愈显率为74.16%,总有效率为89.89%。2组痊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割治药按摩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方法高效。

  • 标签: 割治 贴药 按摩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综合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穴位敷和心理干预辅助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痘(PSD)的效果.[方法]将80例PSD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予脑卒中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则增加穴位敷和早期心理干预,4周后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辅助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AMD积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穴位敷和早期心理干预能有效降低PSD患者抑郁症状,促进神经机能康复,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脑卒中后抑郁症 穴位贴敷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薄荷油配合大黄粉穴位敷治疗中风后便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中风后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薄荷油湿热敷治疗,观察组采用薄荷油配合大黄粉敷神阙穴治疗,两组均采用饮食、心理等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薄荷油配合大黄粉穴位敷可有效解除中风后便秘症状,值得推广。

  • 标签: 中风 便秘 薄荷油 大黄粉 穴位贴敷
  • 简介:目的:观察针刺加耳穴压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将80名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组在口服相同药物基础上加用针刺和耳穴压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HRV变化。结果:治疗8星期后,两组HAMD各因子评分及总分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均P〈0.05);治疗组焦虑/躯体化因子、睡眠障碍因子、绝望感因子、认知因子及总分分值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8星期后,两组24h内窦性心律R-R间期标准差(SDNN)、每5min窦性心率的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24h内窦性心律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24h内相邻窦性心率R-R间期差大于50ms的个数占百分比(PNN50)及高频成分(HF)均较治疗前增加,低频成分(LF)及低频高频比(LF/HF)均较治疗前降低,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和耳穴压可增强常规药物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HRV的改善作用。

  • 标签: 针刺疗法 耳穴贴压 中风 并发症 心率 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