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藤草煎治疗成人慢性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及合并抑郁情绪的效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慢性成人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合并抑郁情绪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抑郁情绪评定。67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常规给予维生素C及泼尼松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藤草煎治疗。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93.8%,对照组总有效率82.9%,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SDS评分治疗前分别为(59.72±6.31)、(61.46±7.45)分,治疗后分别为(42.53±10.06)、(50.37±9.68)分,两组患者SDS评分治疗后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藤草煎治疗慢性成人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疗效肯定,并且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抑郁情绪,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成人 慢性 抑郁 藤草煎
  • 简介:采用职业认同问卷、自我效能感问卷和学业情绪问卷对210名医学生进行测量,考察了医学生职业认同与学业情绪之间的关系以及自我效能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①职业认同、自我效能感与积极学业情绪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消极低唤醒存在显著的负相关;②自我效能感在职业认同与积极学业情绪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建议学校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帮助其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 标签: 医学生 职业认同 学业情绪 自我效能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慢性前列腺炎伴有焦虑抑郁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筛选2010520123入住我科接受慢性前列腺治疗的患者120例,根据Zung自我评定焦虑量表SAS和抑郁评定量表SDS,对患者进行评定,将其中109例伴有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进行综合干预护理,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疾病知识讲解;强调患者的心理护理及患者的自我感受;规范医务人员的操作行为,减少缺陷;做好患者出院后的指导。结果对出院患者再次进行SAS、SDS测评,其结果分别为44±234,41±343,接近国内常模值,与干预前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患者的心理状态及自身感受均有较大改善。结论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受诸多因素影响,其心理障碍将影响疾病的康复,认为在新的医学模式下患者的心理治疗与躯体治疗同等重要。对慢性前列腺炎伴有焦虑抑郁的患者,采取综合干预的方法,其治疗效果优于专科护理方法。

  • 标签: 慢性前列腺炎 焦虑抑郁 综合干预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情志护理在白内障手术护理中对不良情绪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21.10-2022.10,1年内收治的80例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实施中医情志护理)和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在术后护理中的心理状态SAS评分,抑郁程度SDS评分,以及对护理满意度评分,对两组的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对观察组在术后护理中增加中医情志护理,其心理状态评分,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对护理程度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白内障手术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中医情志护理是有积极影响的,可以更好的帮助患者缓解焦虑,避免抑郁从而有助于加快患者术后的恢复。

  • 标签: 中医情志护理 SAS SDS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干预应用于肝硬化护理中对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82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1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常规肝硬化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进行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心理干预 肝硬化 负面情绪
  • 简介:现实总会给人带来压力,压力事件经过心理的加工而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会启动行为、神经、内分泌以及免疫等系统的反应,这些心身反应会长期累积最终会促发不同类型的机能性疾病。这些疾病既会导致心理机能的严重损伤,如焦虑症、抑郁症、创伤及应激障碍,又会引起生理机能的严重损伤,如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消化性渍疡、肿瘤。

  • 标签: 情绪反应 抗癌 癌症 专家 科学 原发性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双心护理”模式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 2017年 9月 -2018年 9月期间收治的 50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25例。观察组采取“双心护理”模式措施 ,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的护理对患者的情绪影响效果与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给予“双心护理”模式的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 96.00%;给予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 60.0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观察组 护理过程中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对老年慢性心衰实施“双心护理”模式可以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充分满足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 ,可帮助患者治疗及恢复 ,对临床症状和预后的改善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护理满意度高,临床价值值得被认可。

  • 标签: “双心护理” 老年慢性心衰 患者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