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对比《伤寒论》12方与《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记载《汤液经法》方剂的组成、药物剂量、主治、煎服法等,初步探讨《伤寒论》药物剂量与《汤液经法》的关系:《伤寒论》继承了《汤液经法》的药物剂量,二书成书年代虽不同,但两个年代的医用度量衡制度基本一致,均为秦汉之制。

  • 标签: 《伤寒论》 《汤液经法》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剂量
  • 简介:通过对黑水城出土的五则西夏文药方进行了翻译、释读与考校,认为此系列药方应为治疗眼疾之方。第一方为通利膏;第二方为治经年风红眼疮方;第三方五倍丸;第四方为治疗眼红病之洗方;第五方为治眼红、眼白布满血丝,冷热流泪,不能视物方。此组西夏文医方所依据的底本可能为某种已佚汉文医籍。

  • 标签: 黑水城 西夏文 眼疾 五倍丸 龙木论 圣济总录
  • 简介:目前中医对外吹乳痈病因病机的认识以乳汁郁积、肝郁胃热、感受外邪等为主。本文对中医古籍文献中的相关记载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梳理,发现从晋代至唐代的病因病机为乳汁不得泄、与血气蓄结于内生热而发痈,与足阳明经脉相关;宋代首次提出冲任不和、阳明经热,或为风邪侵袭、气逆、寒热相乘,荣卫缝结或营卫凝滞致乳汁蓄结;元代首次提出该病与足厥阴肝经亦关系紧密,并与妇人郁怒情绪、饮食厚味相关;明清医籍集录前人之言,认为乳儿鼻风、乳子凉气袭乳,或乳子热气吹乳,使气逆乳凝亦是病因。

  • 标签: 外吹乳痈 中医文献 病因病机 考证
  • 简介:在汉字发展史上,西汉文字处于从古文字到今文字的过渡完成阶段,具体的用字现象在实物文字材料中体现得尤为真切。通过调查考释张家山汉简《脉书》中出现的异体字的使用情况及成因和沿革,来反映西汉早期用字的一个侧面。

  • 标签: 张家山汉简 脉书 异体字
  • 简介:对黑水城出土的一则西夏文药方进行翻译、释读与考校,这则医方不存方名,组方药物有白茯芩、陈皮、半夏、木香,据其所治疗疾病的症状气喘痰积.将其拟名为“半夏茯芩汤”。从其组方特点、治疗症状可以推断其来源于中原医学,其所据底本可能为某种已佚的汉文医方。

  • 标签: 黑水城 西夏文 半夏茯苓汤
  • 简介:从现存《伤寒论》早期传本以及代治仲景学之名家对“相搏”和注解等方面,对“相搏”为“相Bao”之讹误进行了考证,同时亦对其产一的原因作了相关分析。指出同行《伤寒论》诸本中之“相搏”多为“相?”之讹误。建立了中医学术界对此深入的研究考证。同时希望日后再版《伤寒论》及其各种注释本时,对各版本中之“相Bao”的处理持审态度。

  • 标签: 伤寒论 相搏 相Bao 考证
  • 简介:《万在贯》题为万邦宁撰,原序中称其成书于1567年,但据对大量史料的考证,尤其是通过对《万氏医贯》的版本印行情况、历代目录对此书的著录情况以及对原序内容的考证发现,此书即万全《万氏家传幼科发挥》之赝品。作者对与此二书有关的各种历史线索以及两书内容作了一系列考证,但有些疑问考证未果,希望医史界同仁参与讨论,提出见解。

  • 标签: 万全 《万氏家传幼科发挥》 万邦宁 《万氏医贯》 源同名异
  • 简介:[目的]观察桃核承气汤保留灌肠联合依托昔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97例ⅢB型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早饭后均口服依托昔60mg,1次/天,治疗组加用桃核承气汤100ml于晚睡前保留灌肠,每晚1次,疗程2周。治疗前后行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8%,对照组为81.3%。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NIH-CPSI各项评分显著下降(P均〈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NIH-CPSI各项评分下降更明显(P均〈0.05)。[结论]桃核承气汤灌肠联合依托昔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前列腺炎 桃核承气汤 依托考昔 灌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吗替麦酚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从2014年10月到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共52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吗替麦酚联合泼尼松口服治疗,比较所有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时间点临床生化指标,并评价其治疗效果,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①治疗后2周患者的尿蛋白、血肌酐及血胆固醇水平均开始下降,到治疗后6个月仍呈现下降趋势,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开始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开始上升,直至治疗后6个月,仍呈上升趋势,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24周临床总有效率为82.7%,显著高于治疗12周的59.6%,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本组52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11例患者出现轻到中度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均经过对症处理后好转,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情况。结论吗替麦酚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临床疗效显著,有效率高,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 标签: 吗替麦考酚 肾病综合征 前瞻性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普罗布对慢性肾脏病1期患者造影剂肾病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择期行PCI术的冠心病合并慢性肾脏病(CKD)1期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于术前及术后3d口服普罗布500mg,2次/d.结果:应用造影剂后2d及5d的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肾小球功能指标(尿素、肌酐、肌酐清除率)和肾小管功能指标(尿β2-mg、尿NAG、CH2O)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发生造影剂肾病1例,对照组发生5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普罗布对冠心病合并CKD1期患造影剂肾病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标签: 普罗布考 慢性肾脏病 造影剂肾病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比较右美托咪定联合羟酮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膀胱镜检查的效果。方法选择行膀胱镜检查的老年男性患者80例,分为右美托咪定联合羟酮组(D组)、丙泊酚组(P组),各40例。记录两组BP、HR、SpO2,苏醒时间,MMSE评分,VAS评分,低血压、心动过缓、体动(II级)、呼吸抑制的例数。结果两组生命体征,评分,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羟酮是老年患者无痛膀胱镜检查较好的麻醉方法,效果确切,安全性高。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羟考酮 膀胱镜
  • 简介:《天津新县志》载"津人之善医者"蒋仪著有《医镜》和《药镜》两书。然经考证,《医镜》乃明.王肯堂所著,蒋仪只是校订刊刻。而名为蒋仪者有二,一为明末清初浙江职业医家;一为隶天津卫军籍的明代进士。《药镜》乃浙江医家蒋仪所著,而非津门进士蒋仪所著。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和《天津新县志》为首的诸家著述未加详,将两个蒋仪混为一谈,乃致百年之误。

  • 标签: 蒋仪 医镜 药镜 津门名医
  • 简介:目的:探讨针刺结合普罗布对缺血性脑血管病伴颈动脉斑块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伴颈动脉斑块患者12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63)与对照组(n=62),对照组采用普罗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针刺治疗,2组治疗周期均为50d。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2组患者斑块状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48%(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IMT、斑块面积、斑块数量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HbA1c、血浆Hcy水平、NHISS评分及血清hs-CRP、IL-6、IL-18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结合普罗布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伴颈动脉斑块可抑制斑块发展,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临床疗效可靠。

  • 标签: 缺血性脑血管病伴颈动脉斑块 普罗布考 针刺 神经功能 炎性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