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性ICU控制和预防院内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择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间收治的综合性ICU患者100例进行分析,随机分组为参照组、研究组,各施行常规护理、预防性护理干预。后对比两组病患的院内感染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院内感染发生率2.00%显著低于参照组24.00%,护理满意率96.00%显著高于参照组78.00%,P<0.05。结论针对综合性ICU患者施行预防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和预防院内感染,价值显著。

  • 标签: 综合性ICU 控制 预防 院内感染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消防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医院消防控制工作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然而对于一些系统故障也是难免的,只有及时排除故障,才能使机械正常工作,从而保障消防控制工作的有效实施。本文针对消防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进行简要分析,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消防自动化控制系统 常见故障 排除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前馈控制的有效性与应用性,以此来提升呼吸内科患者治疗效率,降低护理风险。方法 将来我院进行呼吸内科治疗的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是①组与②组。①组进行风险管理护理,②组则在此基础上,增加前馈控制干预。选取时间为2017年10月~2018年6月,选取总人数为50人,两组人数数量相等,均为25人(P>0.05)。从患者的风险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过6个月观察护理工作,①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52%,②组为92%(p<0.05)。护理过程中风险发生事件:①组为8起,②组为2起(p<0.05)。结论 对呼吸内科治疗患者提供良好的前馈控制风险管理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康复效果。对于提升治疗有效率以及预防医疗风险事件发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值得临床应用的全面推行与实施[1]。

  • 标签: 前馈控制 呼吸内科 风险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开展本次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助产士主导分娩疼痛管理控制满意度中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的调查时间区间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调查样本选择我院接收的拟自然分娩待产妇98例,产妇分组的依据为护理方法的不同,组成对比组的产妇采取常规检查和护理,组成实验组的产妇采取产前助产士主导的分娩疼痛管理。结果实验组产妇的疼痛控制满意度各条目得分均要比对比组高,p<0.05。结论拟自然分娩产妇在产前接受分娩疼痛管理,可促使产妇信任度发生明显提高,使得医患之间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增强。

  • 标签: 自然分娩 分娩疼痛管理 疼痛控制满意度 助产士
  • 简介:摘要目的对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具体原因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控制策略;方法选取300份微生物检验标本,探究其中不合格标本产生的原因;结果造成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包括了标本受污染、采集量不足、送检不及时以及采集时间有误等内容;结论为了提升微生物检验标本的合格率,需要正确采集标本并且及时送检、规范微生物标本的检验流程、强化岗前培训。

  • 标签: 微生物检验标本 不合格 原因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病历质量控制中应用信息化管理的效果。方法本次实验对象全部选自本院2018年4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282例患者,平均分成实验组(n=141)和对照组(n=141),对照组患者进行基础管理,实验组患者进行信息化管理,对比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病历缺陷发生率、护理质量、护理病历书写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病历缺陷发生率为2.13%,对照组为7.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护理病历书写质量评分上,实验组均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护理病历缺陷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病历质量控制中应用信息化管理,能够明显提升护理病历书写质量和管理质量。

  • 标签: 信息化管理 护理病历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强化护理质量控制在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近期 我院消毒供应室的护理人员 20 名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纳入的护理人员均实施 强化护理质量控制, 对比实施 强化护理质量控制措施前后 20 名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 各项工作的合格率。 结果: 经比较, 实施 强化护理质量控制措施 后 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 在消毒锅次合格、清洗抽查合格以及工作人员体检合格率中均显著高于实施前,同时其护理差错率也明显降低, 上述数据行组间比对结果提示具备统计学价值( P<0.05 )。 结论: 在 消毒供应室中实施 强化护理质量控制措施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强化护理质量控制 消毒供应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具体原因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控制策略;方法选取300份微生物检验标本,探究其中不合格标本产生的原因;结果造成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包括了标本受污染、采集量不足、送检不及时以及采集时间有误等内容;结论为了提升微生物检验标本的合格率,需要正确采集标本并且及时送检、规范微生物标本的检验流程、强化岗前培训。

  • 标签: 微生物检验标本 不合格 原因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微生物检验结果影响因素,并提出具体的质量控制策略。方法选取本单位实施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期间的检验标本5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本单位未实施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期间的检验标本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样本微生物检验结果的误差率,分析微生物检验结果影响因素。结果对照组检验误差率12%,观察组检验误差率4%。观察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发现主要包括人员因素、操作因素、标本因素以及微生物检验工具消毒不严格等。结论应对微生物检验人员加以培训,提高其素质、严格操作流程、提高标本送检规范化水平,提高微生物检验结果准确度。

  • 标签: 影响微生物 检验结果 因素分析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疼痛控制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26例创伤性骨折病人进行分析,随机分组,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研究组选择疼痛控制护理。结果通过对比,研究组远远强于对照组,差异较大,具有临床对比价值。结论针对创伤性骨折病人开展疼痛控制护理,能够改善Vas分数,减少住院时间,缓解疼痛,具有良好的临床运用价值。

  • 标签: 护理干预 创伤性骨折 骨科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的因素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方法 : 通过对以往检验科工作情况进行总结,从中找出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具有针对性制定相应的整治方案,不断提高检验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结果: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与实验室管理、受试者自身两大方面的因素有关,检验科应不断完善检验质量控制体系,建立临床医学检验标准,加大对检验人员的技术培训力度,尽可能的减少人为误差的出现,提高各项医学检验项目的精准性。结论 :为确保临床医学检验工作的质量,医院应提高重视,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在相关检验标准下,按照正规的检验流程,来完成各项检验工作。

  • 标签: 医学检验 质量控制 因素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疼痛控制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26例创伤性骨折病人进行分析,随机分组,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研究组选择疼痛控制护理。结果通过对比,研究组远远强于对照组,差异较大,具有临床对比价值。结论针对创伤性骨折病人开展疼痛控制护理,能够改善Vas分数,减少住院时间,缓解疼痛,具有良好的临床运用价值。

  • 标签: 护理干预 创伤性骨折 骨科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新发急诊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感染控制与护理。方法将本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门诊收治的130例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感染控制及护理,实验组予以系统的感染控制及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5.38%,显著高于对照组83.08%的总有效率(P<0.05)。结论对于门诊新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实施有效感染控制与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门诊 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感染控制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医院感染控制中应用微生物检验的临床意义。方法于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抽取66例住院患者,随机双盲法分组,实验组33例患者微生物检验后进行治疗,对照组33例患者根据经验进行治疗。结果对比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感染发生情况显著改善(P<0.05)。结论医院感染控制中应用微生物检验,有利于临床对症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感染发生情况。

  • 标签: 医院感染控制 微生物检验 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