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麻醉护士是近年来适应现代麻醉学科的发展而设立的工作岗位,随着麻醉医生逐渐朝向全科医生的发展,麻醉护士的工作内涵也不断拓展,麻醉护士培训上岗,接受麻醉专科护士教育也逐潮纳入日程,《我国麻醉专科护士职责与工作细则》中建议三甲医院临床麻醉专科护士的编制与手术台的比例为0.6-0.81,但目前国内多数医院麻醉护士编制较少,麻醉护士承担着一个多元化的角色。现将我在工作实践中的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 简介:摘要老年人各系统器官的功能减退,常并存动脉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和慢性阻塞性呼吸系统疾病,增加了手术及麻醉的危险。目的讨论老年眼科急症手术麻醉选择及麻醉处理原则。方法分析和归纳不同类型的麻醉药于手术中的选择原则。结论麻醉前必须对病情及并存病给予足够的评估及治疗,麻醉中妥为监测及处理。术后更要防治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才能保证麻醉及手术安全。

  • 标签: 老年眼科急症手术 麻醉
  • 简介:摘要临床麻醉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固有的紧急性、危险性。无论何种手术,所实施各种麻醉的危险性和意外情况的发生都是一样的,它直接危及病人的生命,麻醉安全一直是麻醉界关心的问题。

  • 标签: 麻醉 手术 安全 防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临床麻醉效果,从而为寻找更安全的麻醉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12月采用全凭静脉麻醉进行择期手术患者98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静吸复合麻醉择期手术9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术毕呼之睁眼时间、麻醉清醒后患者对术中疼痛的回忆、术后24h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心率为(75±9)次/min,低于本组诱导前心率(83±9)次/min及对照组术中心率(80±8)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为烦躁2例(2.04%)、恶心2例(2.04%),低于对照组7例(7.14%)、9例(9.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比较,其可控性、麻醉效果均较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静吸复合麻醉

  • 标签: 全凭静脉麻醉 静吸复合麻醉 效应室靶控输注 丙泊酚 芬太尼 哌库溴铵 咪达唑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对胃镜检查麻醉和非麻醉的临床反应进行分析和探讨。对其耐受性,成功率等因素进行对比。同时对两种药物的安全性和镇静麻醉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在进行胃镜检查工作中,共选择209例患者,分别将这些患者分成麻醉组和非麻醉组两组。其中麻醉组的103例患者主要注射丙泊酚和芬太尼。其中,非麻醉组主要有106例患者,主要用常规咽喉部麻醉,不进行给予镇静镇痛药。在进行胃镜检查的过程中,对血压、心率和呼吸状况进行检测,并且在胃镜检查之后,要及时询问患者的真实感受。结果在两组患者中,麻醉组的患者整体心率,血压都有所下降,严重的会出现呼吸停止,但是非麻醉组就没有任何变化出现。从成功率上看,麻醉组患者的成功率要明显高于非麻醉组。两组的操作时间没有任何差异。结论丙泊酚配伍芬太尼静脉麻醉能够保证胃镜检查的高效性和安全性,在检查的过程中舒适程度比较明显,但是在具体的操作中应该对患者的血压以及心率等状况进行严密的监测,如果出现任何异常的现象,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理。

  • 标签: 麻醉 胃镜检查 非麻醉 对比
  • 简介:目的分析麻醉麻醉药品安全管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以2013年1月该院麻醉科的麻醉药品管理情况为基础,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方法,观察其实施效果。结果对麻醉麻醉药品实施安全管理后,未发生麻醉药品过期、遗失等安全事件,麻醉药品的使用均可查阅追踪,大大提升了麻醉药品的安全管理效果。结论对麻醉麻醉药品实施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可以提高麻醉药品的使用规范性、合理性和安全性。

  • 标签: 麻醉药品 安全管理 麻醉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骨科全身麻醉手术中实施麻醉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采集本院2021.1.1-2022.10.31期间收治的骨科全身麻醉手术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在随机数字表下将其1/1纳入2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常规护理实施麻醉护理;统计两组麻醉苏醒期心率、血压水平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麻醉苏醒期心率、血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骨科全身麻醉手术中实施麻醉护理可稳定患者术后生理指标,并预防麻醉不良反应,可推广。

  • 标签: 麻醉护理 骨科 全身麻醉手术 不良事件发生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静吸符合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予静吸复合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50例,予静吸符合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包括麻醉后心率、起效时间、平均静脉压、苏醒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5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手术治疗患者实施静吸复合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可获得更好的麻醉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着较好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 标签: []静吸复合麻醉 硬膜外麻醉 效果 安全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为读者介绍神经阻滞麻醉的基本概念、原理和临床应用。首先,我们将解释神经阻滞麻醉与全身麻醉的区别,以及它在不同手术领域中的应用。其次,我们将详细介绍几种常用的神经阻滞麻醉技术,包括脊髓麻醉、硬膜外麻醉、perineural阻滞和周围神经传导阻滞。我们还将讨论神经阻滞麻醉的风险和并发症,以及如何进行前期准备和操作。最后,我们将总结神经阻滞麻醉的优势和局限,并展望其未来发展的潜力。

  • 标签: 麻醉科普 神经阻滞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1月-2018年9月收治的行短小手术治疗的患儿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喉罩组(n=46)和插管组(n=46)。插管组患儿给予气管插管麻醉,喉罩组患儿给予喉罩麻醉。对比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拔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喉罩组麻醉总有效率为97.83%,明显高于插管组的84.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插管组比较,喉罩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拔管不良反应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气管插管麻醉比较,喉罩麻醉应用于小儿短小手术的麻醉效果显著,患儿苏醒快,不良反应较少,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喉罩麻醉 气管插管 小儿 短小手术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腰硬联合麻醉与单纯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术的麻醉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6例剖宫产术产妇,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不同的麻醉方法,将产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产妇采取单纯硬膜外麻醉,观察组产妇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分析两组产妇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麻醉优良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麻醉起效时间、麻醉阻滞完善时间、麻醉至胎儿娩出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前、术中15min、术后2h等阶段,两组产妇HR、MAP变化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头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7%,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的17.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术中,较单纯硬膜外麻醉更可确保良好的麻醉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充分改善产妇预后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单纯硬膜外麻醉 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吸入麻醉和全凭静脉麻醉在乳腺癌根治手术中的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76例乳腺癌手术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按照麻醉用药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吸入麻醉,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静脉复合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实验组镇痛起效时间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VAS评分在5min时为(7.2±2.1)、90min时为(2.2±1.5)和对照组(对照组组VAS评分在5min时为(4.1±0.4)、90min时为(1.7±0.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手术前心率为、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等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麻醉后没有1例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有3例出现呕吐、恶心等不良反应(P<0.05)。结论在乳腺癌患者中采用吸入麻醉联合静脉复合麻醉效果较好,能够缓解患者疼痛,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吸入麻醉 全凭静脉麻醉 乳腺癌根治手术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静脉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麻醉期间血压控制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20例,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单纯硬膜外麻醉,观察组患者采用静脉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结果两组患者入室时和硬膜外麻醉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基本一致,观察组患者术中1h和术后清醒时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手术治疗中应用静脉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可显著降低患者手术中的应激反应,有效控制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增加手术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静脉麻醉 硬膜外麻醉 老年高血压 血压控制
  • 简介:目的:探讨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在小儿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58例患儿,对照组进行全凭静脉麻醉,观察组采用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观察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麻醉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手术应用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方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静吸复合麻醉 全凭静脉麻醉 小儿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