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大黄外敷治疗小儿肺炎。方法运用大黄外敷肺炎患处与常规治疗结合,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二组肺炎水泡音吸收时间、炎症消散时间和平均治愈天数。结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大黄外敷肺炎患处治疗小儿肺炎有很好的疗效,可缩短治疗时间,无不良反应。

  • 标签: 大黄外敷 肺炎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电子体温应用的优缺点。方法在医院数字化平台的基础上,将电子信息技术应用于临床护理。结果电子体温录入准确率高,录入时间短,反馈及时,但管理有一定的难度。结论将信息化与护理管理相结合,提升了护理管理水平。

  • 标签: 电子体温单 生命体征 录入准确率 作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妊娠合并脐动脉胎儿的转归与围生结局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产前超声筛查为动脉胎儿17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3例为单纯性脐动脉,其中,4例发生胎死宫内,8例活产,1例死产,4例合并结构畸形引产,全部病例均经胎盘及脐带病理证实为脐动脉。结论孕期围产保健超声检查诊断为脐动脉的孕妇,需定期做系统检查,排除有合并胎儿其他畸形或染色体异常时,密切观察胎儿宫内生长发育情况,可以考虑延长孕周,大部分单纯性脐动脉胎儿围产期结局良好。

  • 标签: 单脐动脉 转归 围产结局
  • 简介:摘要传统中药饮片逐渐成为中医学,特别是中医临床科学发展的瓶颈,制约了中药的社会、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国内外中药饮片的替代研究风起云涌,味中药配方颗粒应运而生。

  • 标签: 单味中药 饮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院前急救工作中病种救前死亡的组成及相关因素,加强相应培训,提高对危重症的处理能力。为院前急救普及及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对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1月1日院前急救救前死亡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院前急救到达现场时间平均为15分钟。救前死亡占5.58%。其中不明原因死亡占第1位,循环、创伤分列2、3位。讨论院前急救工作中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是重中之重,其中到达现场时已经死亡的病例占有相当的比重,应加强相关培训,提高救治能力。并加强管理,缩短到达时间,争取挽救更多生命。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采血小板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以便采取相应措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对发生献血反应的80名采血小板献血者的资料进行调查,分析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结果采血小板献血者2543例中,出现献血反应80例,发生献血反应率为3.15%。其中轻度反应58例(72.5%),中度反应19例(23.8%),重度反应3例(3.8%)。枸橼酸盐中毒、心理因素、空腹和饥饿等因素是发生采献血反应的重要原因,分别占40.0%、25.0%、11.25%。结论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全程服务质量,有利于采血小板献血者的招募和保留,确保临床用血的需要。

  • 标签: 单采血小板 献血反应 献血者 原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血小板输注的临床效果观。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4年8月308例采血小板输注治疗患者,分析低频、中频、高频输注患者的有效率、不同病变患者输注情况以及输注频率与血小板输注有效率。结果输注次数增加时临床输注有效率下降,肿瘤、外科手术、其他病变患者进行血小板输注具有较高有效率,输注后lh、24h中PLT、CCI、PPR对比,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减少时应掌握患最佳输注时间,严格把握输注指征,增加血小板输注效果。

  • 标签: 单采血小板 输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前路枚前路枚Herbert钉内固定术治疗Ⅱ型齿状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10月因Ⅱ型齿状突骨折在我科行颈前路枚Herbert钉内固定术的患者14例进行颈椎的活动度以及骨折愈合率进行观察。结果随访630个月,平均14.5个月所有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且颈椎活动度未见受限,无螺钉断裂,无继发神经损伤。结论颈前路行枚Herbert钉内固定治疗Ⅱ型齿状突骨折可保留颈椎的活动度、获得较高的骨折愈合率、内固定可靠、神经损伤风险低等优点,是治疗Ⅱ型齿状突骨折的理想方法。

  • 标签: 齿状突 骨折 Herbert螺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许多乡镇卫生院基本配置了尿液分析仪,为了便于临床医生更好地分析尿液检验报告,有利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该文就尿12项检测的临床意义进行简要介绍,仅供参考。

  • 标签: 尿液分析仪 尿12项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动化系统的启用对我院药房调剂工作带来的影响。方法结合全自动剂量包药机的工作流程及在我院的使用情况,对现有的工作模式进行分析。结果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减少药物污染,提高服务质量。结论促进合理用药,保障用药安全。

  • 标签: 药房 药品调剂 全自动单剂量包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