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钴羰基-亚硝基配合物Co(NO)(CO)n(n=1-4)Co2(NO)2(CO)n(n=2-5)体系.Co(NO)(CO)n(n=1-4)低能构型前人研究等电子体Ni(CO)n+1类似,并且理论预测还可能存在热力学不稳定具有弯曲NO配体Co(NO)(CO)4.理论预测Co2(NO)2(CO)n(n=2-5)各不同异构体构型非常相似,能量也很接近,因此其势能面非常复杂,但是其异构体构型与前人理论预测等电子体Ni2(CO)n+2非常类似,即Co2(NO)2(CO)5,Co2(NO)2(CO)4Co2(NO)2(CO)3分别有1,23桥配体.离解能计算表明,对双核钴化合物,羰基解离将比Co—Co键断裂更容易.

  • 标签: 密度泛函理论 羰基-亚硝基配合物 BP86 B3LYP
  • 简介:抗氧剂抗臭氧剂是重要精细化工产品类别之一。本资料为《化工百科全书》主词条之一,文中对抗氧剂抗臭氧剂进行了科学完整介绍,对该类产品理论知识实践成果进行了系统论述,并介绍了相关工业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 标签: 抗臭氧剂 抗氧剂 产品类别 精细化工 百科全书 发展趋势
  • 简介:提出了通过微波消解法消解锌精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锌精矿锗含量方法.对样品进行了分解方式选择质谱干扰扣除以及加标回收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铟加标回收率在96.26%~98.70%,锗加标回收率在99.60%~101.0%,铟检出限为0.001μg/g,锗检出限为0.02μg/g,验证了方法可靠性.

  • 标签: 微波消解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锌精矿
  • 简介:采用一步法合成了氨基化四氧化铁(NH2-Fe3O4)磁性纳米材料,并以XRD,IR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将NH2-Fe3O4组装到磁性玻碳电极表面,得了NH2-Fe3O4修饰磁玻碳电极,并以该修饰电极为工作电极,研究了其电化学性能.利用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研究了铅(Ⅱ)离子铜(Ⅱ)离子在该修饰电极上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NH2-Fe3O4纳米粒子可显著提高Pb2+Cu2+在电极表面的富集量,提高溶出峰电流.由于差分脉冲溶出伏安曲线Pb2+Cu2+溶出峰电位差较大,且没有相互干扰,所以该电极可用于Pb2+Cu2+同时测定.

  • 标签: 氨基化Fe3O4 磁性玻碳电极 PB2+ Cu2+
  • 简介:Ferron(7-碘-8-羟基喹啉-5-磺酸)逐络合比色法是目前各领域对羟基聚合铝形态开展研究一项关键技术。全面分析该方法在测定水体系羟基聚合铝形态研究进展基础上,主要从Ferron逐络合比色法测定不同羟基聚合铝形态原理,Al-Ferron显色体系摩尔吸光系数(ε)及其与羟基聚合铝形态测定关系,Al-Ferron络合显色影响因素以及其测定结果分析,综合评述了目前Ferron逐络合比色法在实际应用存在亟待澄清问题。以期为研究者提供有借鉴意义参考。

  • 标签: 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 羟基聚合铝 形态 研究进展
  • 简介:采用微波加热法制备了炭黑XC-72负载系列AuPt/C催化剂Pt/C催化剂,利用XRDTEM技术对催化剂组成、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通过循环伏安法CO溶出循环伏安法考察了在含有Keggin型H3PMo12O40支持电解质催化剂抗CO中毒能力.结果发现,AuPt/C催化剂为非合金双金属体系,粒径范围4~10nm;AuPt/C催化剂在含有Keggin型H3PMo12O40电解质溶液中表现出良好抗中毒能力,这被认为是AuH3PMo12O40协同作用.

  • 标签: 钼磷酸 Pt基催化剂 电催化氧化 抗CO中毒性能
  • 简介: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地表水地下水中全S、P、B来近似代替水中SO42-、PO43-、H2BO3。结果表明,ICP—AES法可同时测定地表水地下水SO42-、PO43-、H3BO3,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0265、0.0320、0.0192mg/L。方法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0.5%~6.1%,加标回收率为91.9%~102.2%,经与单个项目分别测定方法比对实验,测定值无明显系统偏差。方法快速、准确,经国家标准物质验证,结果与标准值相符。

  • 标签: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地表水 地下水 硫酸根 磷酸根 硼酸
  • 简介:研究了磺化2,3-萘酞菁锌(Ⅱ)、钴(Ⅱ)在DMF(N,N-二甲基甲酰胺)、DMSO(二甲基亚砜)、乙醇、水等溶剂电子吸收光谱荧光光谱.萘酞菁配合物Q带与相应酞菁配合物Q带相比,电子吸收光谱红移80~90nm,荧光光谱红移约100nm,荧光强度也显著增加.在金属萘酞菁引入磺酸基,配合物电子吸收光谱Q带发生红移,但是影响不大.对于相同中心金属配合物,改变溶剂种类对配合物电子吸收光谱Q带影响较大.在金属萘酞菁环上引入一磺酸基,在相同溶剂与无取代萘酞菁相比发生荧光光谱Q带红移,荧光强度增大.但在萘酞菁环上继续引入磺酸基,荧光强度反而减少.磺化萘酞菁钴比磺化萘酞菁锌有较大荧光强度.不同浓度下电子吸收光谱荧光光谱说明金属萘酞菁有集聚倾向、能形成基激缔合物.

  • 标签: 磺化反应 2 3-萘酞菁锌(Ⅱ)配合物 2 3-萘酞菁钴(Ⅱ)配合物 电子吸收光谱 荧光光谱 磺酸基
  • 简介:建立了氢还原重量法测定氯化钌产品大样钌含量新方法,研究并优化了测定条件,结合原子吸收光谱法(AA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氯化铵纯度考察了杂质元素对了分析结果误差影响.结果表明,钌含量为0.3~0.6g氯化钌与5~7g氯化铵能完全形成(NH4)2RuCl6配合物,于约100℃烘干水分、350℃分解铵盐、750℃氢还原为海绵钌105℃干燥水气条件下,测定3.94%,5.88%,7.32%,9.47%,10.84%12.93%含量钌,极差、标准偏差(S)、相对标准偏差(RSD,n=22)重复性限(r)分别为±0.01%,0.0030%~0.0050%,0.0369%~0.0761%0.008%~0.014%.样品加标回收率99.96%~99.98%.方法结果准确,精密度好,且与YS/T562-2009标准分析方法吻合.

  • 标签: 三氯化钌产品 氢还原重量法
  • 简介:采用密度泛函方法(DFT),对六元扩展卟啉Ni(Ⅱ),Pd(Ⅱ)Pt(Ⅱ)单金属配合物进行了几何构型优化.在优化基础上,对6种配合物进行了电荷分解分析(CDA)、扩展电荷分解分析(ECDA)以及前线分子轨道成分分析.基于几何优化结果,在含密度泛函(TD-DFT)方法下,计算了6种配合物吸收光谱.得出如下结论:无论是R型还是M型配合物,Pd(Ⅱ)同六元扩展卟啉电荷转移值都是最大,从而也说明中心金属Pd(1Ⅱ)同配体之间相互作用也是最大.通过对吸收光谱前线分子轨道分析,在B带最大吸收峰上,R型配合物主要显示出由金属到配体电荷转移(MLCT),并且金属轨道在跃迁成分占比越大,最大吸收峰红移越远,其最大吸收峰顺序λ(Ni@RHP)(492nm)〉λ(Pr@RHP)(477nm)〉λ(Pd@RHP,(467nm).而对于M型配合物Ni@MHPPd@MHP,90%以上跃迁来自配体内电荷转移(ILCT),并且展示了几乎相等最大吸收峰(540nm).Pt@MHP与前者相比有40nm红移,并展示了MLCT吸收特征。

  • 标签: 扩展卟啉单金属配合物 扩展电荷分解分析 密度泛函理论 吸收光谱
  • 简介:建立离子色谱法测定复方卡托普利片中卡托普利氢氯噻嗪含量方法。在色谱柱为IonPacSCS1(4mm×250mm),保护柱为IonPacSCG1(4mm×50mm),淋洗液:甲烷磺酸(4mmol/L)+乙腈(26%),流速:1.0mL/min,柱温:35℃,进样量:7μL,紫外检测波长:215nm条件下,测定结果表明:卡托普利氢氯噻嗪在0.5-25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7、0.9999,检测限分别为0.012、0.002μg/mL,回收率分别为98.11%、94.24%。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复方卡托普利片质量控制。

  • 标签: 离子色谱法 复方卡托普利片 卡托普利 氢氯噻嗪
  • 简介:用密度泛函方法「B3LYP/6-311G(d)」研究了SiP2分子各种可能异构体结构、能量红外光谱。结果表明:Si2P2分子有5稳定异构体,能量最低异构体为具有P-P桥键湖蝶形结构,其次为具有Si-Si桥键菱形结构,具有Si-Si中心键直线结构能量高,并进一步将Si2P2C2N2分子结构能量上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

  • 标签: 结构 光谱 磷化硅 密度泛函 能量
  • 简介:基于C,B,NGa与H原子间L-J势函数,系统计算了H2处于(n,n,)(n=8,10,12)单壁C,BNGaN纳米管内部及外部不同处势能.根据势能变化曲线,分析了3种纳米管氢物理吸附能力差异,给出了H2在3种纳米管外部势能表达式.研究结果表明:3种纳米管内部氢吸附力均分别高于管外;随着纳米管直径增加,各纳米管管内氢吸附力均略有下降,管外变化不明显;GaN,BNC纳米管依次具有更好储氢能力.

  • 标签: 纳米管 H2 势能 储氢
  • 简介:以2-醛基吡啶1,2-二(对氨基苯氧基)乙烷进行缩合得到Schiff碱配体L,然后与AgSbF6进行配位反应,得到了席夫碱配合物[Ag(L)SbF6]n,用元素分析、FT-IR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每个Ag(I)配位环境均为扭曲四面体,每个配体L通过其两端2N原子同2金属离子配位桥联形成一维螺旋链结构.

  • 标签: 席夫碱 Ag(Ⅰ)配合物 晶体结构
  • 简介:用溴化乙锭(EB)作为荧光探针研究了各种茶叶多糖、多酚类化合物对DNA保护作用.测定了龙井、普耳茶、乌龙茶等8种茶叶多糖多酚类提取物存在下DNA与EB混合液荧光积分强度,并把不同茶叶与DNA相互作用常数定义为结合常数D,根据D大小讨论了多糖及多酚类化合物存在DNA保护作用影响.结果表明,8种茶叶与DNA有较好作用,但作用程度不同.D值越大,茶叶对DNA保护作用越好.多糖保护作用顺序如下:祁门红茶〉绿茶(安徽)〉普尔茶〉乌龙茶〉福建政和红茶〉寿宁绿茶〉信阳毛尖〉龙井;多酚保护作用顺序如下:祁门红茶〉福建政和红茶〉寿宁绿茶〉龙井〉乌龙茶〉绿茶(安徽)〉信阳毛尖〉普尔茶.

  • 标签: 荧光探针 DNA 茶叶多糖 茶叶多酚
  • 简介:建立了EDTA滴定法连续测定铅精矿方法。试样用盐酸、硝酸、硫酸氯酸钾分解。铅通过硫酸铅沉淀与其他干扰元素分离,沉淀溶解于乙酸-乙酸钠溶液。在滤液中加入氨水、氟化钾使铁等干扰元素沉淀并与锌溶液分离。用二甲酚橙作指示剂,EDTA分别滴定溶液锌。研究测定了能力验证NILPT(2010)-0211铅精矿样品10-110-2锌,结果满意。

  • 标签: EDTA 滴定法 铅精矿 能力验证
  • 简介:通过硝酸、氢氟酸盐酸分解试样,高氯酸冒烟驱走硅氟,最后用盐酸溶解盐类,选择Al(396.152nm)、Ca(315.887nm)作为分析谱线,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硅锆合金钙。研究了锆离子(0.3mg/mL)铁离子(0.2mg/mL)共存体系基体效应和光谱干扰对待测元素测定影响。结果表明,该质量浓度锆离子铁离子对待测元素测定结果不产生影响。铝质量浓度在10~50/ag/mL,其线性相关系数均不小于0.999,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009μg/mL0.006μg/mL。按照实验方法测定硅锆合金钙,结果相对标准偏差(RSD,n=10)分别为0.85%1.4%。方法适用,结果令人满意。

  • 标签: 硅锆合金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酸溶法
  • 简介:采用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法同时检测淮山中残留丙草胺多抗霉素B含量.考察了检测电位、缓冲液浓度及pH值、分离电压、进样电压时间等实验参数对丙草胺多抗霉素B测定影响.在最优条件下,丙草胺多抗霉素B同时得到较好分离检测,其线性范围均为0.1-1000μg/L(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70.9995),检出限分别为0.010.05μg/L(S/N=3).该方法已用于淮山中残留丙草胺多抗霉素B含量同时测定,加标回收率在96.3%-98.7%之间,RSD≤2.3%.

  • 标签: 毛细管电泳 电化学发光 丙草胺 多抗霉素B 淮山
  • 简介:利用两种杂化DFT方法(BHLYPB3LYP,两种纯DFT方法(BP86BLYP),以DZP++为基函数对ClOO,ClOOOClO3及其负离子平衡构型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研究了它们几何构型、相对能量、种电子亲和势(绝热电子亲和势Ead=E(optimizedneutral)-E(optimizedanion),垂直电子亲和势Evert=E(optimizedneutral)-E(anionatneutralequilibriumgeometry)垂直电子解离能Evd=E(neutralatanionequilibrium)-E(optiminzedanion))红外振动频率.

  • 标签: 一氯氧化物 负离子 分子结构 热力学性质 DFT方法 密度泛函
  • 简介:应用原子键电负性均衡方法模型(ABEEMσπ模型),通过大量量子化学计算,拟合确定了含碱金属碱土金属卤化物体系ABEEMσπ参数.ABEEMσπ模型计算得到电荷分布与从头算计算电荷分布有很好一致性.同时计算了模型分子偶极矩,与实验值具有很好一致性.研究表明ABEEMσπ模型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含碱金属碱土金属卤化物结构性质分析.

  • 标签: 卤化物 从头算方法 ABEEMΣΠ模型 电荷分布 偶极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