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2 个结果
  • 简介:O433.542006064900高灵敏度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Highsensitivitydi-odelaserabsorptionspectroscopy[刊,中]/黄炜婷(华东师范大学光谱学与波谱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郝群玉…//半导体光电.—2006,27(3).—342—345以可调谐外腔半导体激光器为光源,结合光外差调制技术、浓度调制技术建立了一套高灵敏度半导体激光光谱测量系统。可用来开展对瞬态分子的高分辨光谱研究。还在实验和理论上研究了不同解词相位下信号的线型.给出了较好的解调相位。图4参11(严寒)

  • 标签: 激光光谱学 高灵敏度 外腔半导体激光器 调制技术 激光吸收 光谱技术
  • 简介:应用激光笔以及一些简单器材,可直观清晰地在白天较光亮的教室环境下演示光的反射、折射和衍射现象,并近似求出玻璃、以及透明液体的折射率,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光的反射、折射、衍射现象和折射率的概念。

  • 标签: 激光笔 光的反射 折射 衍射 折射率
  • 简介:激光脉宽的时间尺度内,非平衡是激光靶耦合物理的重要特征。为了深入地研究激光靶耦合产生的等离子体状态以及辐射场的时空特性,考察“三温”模型的适用性,发展了新版的一维平板非平衡辐射流体力学程序RDMG,程序中用多群辐射输运方程描述辐射场的演化,增加了激光加源,在非平衡区求解非平衡电子占据概率方程,在线计算非平衡的辐射发射和吸收系数,其中平均原子模型可以考虑到角量子数层次。下面介绍一个典型的数值模拟结果,计算条件为强度1×10^14W/cm^2,波长0.35m,脉宽1ns的Gauss激光脉冲以与靶面垂直的方向由右向左辐照4m厚的平面Au靶。

  • 标签: 非平衡辐射 激光脉宽 平面靶 耦合 平均原子模型 等离子体状态
  • 简介:介绍了激光接收和彩色电视共窗口的多波段光谱融合技术。采用一个焦距为20~450mm的连续变焦距镜头(视场角在13.68°×10.26°~0.61°×0.46°内连续变化),在会聚光或平行光的条件下,采用立方棱镜或平板玻璃分光,分别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显示,使用会聚光下的立方棱镜分光,在大视场13.68°×10.26°的情况下,光线入射角最大,色偏移严重,图像颜色严重失真。随着视场角的减小,光线入射角减小,图像颜色失真程度逐渐减小,越接近小视场0.61°×0.46°,图像颜色失真现象基本消失;而使用平板玻璃对平行光分光的条件下分光,连续变焦距镜头在整个视场范围内,不仅光学像差满足要求,同时解决了棱镜分光的色偏移问题,图像颜色正常,在空间尺寸苛刻的情况下,彩色电视光学系统MTF在108lp/mm时达到了0.3,设计结果满足工程应用要求。

  • 标签: 分光镜 多波段光谱 共窗口融合 色偏移 像差
  • 简介:射流氧碘激光器研制的关键是实验参数的匹配。这里分别对射流孔径大小、挤压压力、进气流量、碘喷管贯穿参数、腔镜反射率对出光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实验,寻找出最佳匹配参数,同时对射流激光器的运行时序进行了优化,实现了激光器总效率15%,输出功率7kW。

  • 标签: 氧碘激光器 实验参数 射流 调试 匹配参数 腔镜反射率
  • 简介:介绍了用激光衍射来测量金属的线胀系数的原理,实验装置,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 标签: 线胀系数 测量 激光衍射
  • 简介:针对第9路激光系统进行了软边光阑设计。首先编制了第9路激光系统光路传输模拟程序,通过计算“神光”-Ⅱ光路作为验证,以保证程序可用性。在传输模拟程序中,考虑了激光系统各级放大器的增益不均匀性以及增益饱和因素。最后利用这个程序,研究软边光阑各个参数对光束质量的影响,设计适合第9路系统的软边光阑,使系统中光束的填充因子尽可能大,光场调制度尽可能小。

  • 标签: 高功率激光系统 软边光阑 设计 模拟程序 增益饱和 光束质量
  • 简介:随着高功率固体激光器的迅速发展,对激光器的输出能力、稳定性、寿命等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大口径光学元件是激光器的关键元器件,激光器要在高通量下运行需要它具有较高的抗损伤本领。决定光学元件抗损伤能力的因素除材料本身和制造工艺外,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其表面的污染。理论和实验均表明,光学元件表面的污染物会降低抗损伤能力,提高光学元件表面的洁净水平能有效地提高抗损伤能力。

  • 标签: 高功率固体激光器 洁净工程 大口径光学元件 输出能力 抗损伤 制造工艺
  • 简介:在物理实验中,将半导体激光器作为光源的实验很多,但由于其光学性能取决于工作电流的大小与谐振腔的质量,所以了解其适用范围,对于指导教学活动是很有帮助的。

  • 标签: 半导体激光器 光学性能 物理实验
  • 简介:在Cr12MoV模具钢表面进行了激光熔覆试验,探讨了工艺参数对熔覆层深度影响、显微硬度和合金元素分布、表面耐磨性能的变化的趋势,为激光重熔技术的应用提供依据。

  • 标签: 模具钢 工艺参数 表面改性 光熔覆 组织结构
  • 简介:结合简单的几何原理,根据激光光源的特性提出了一种简便测量凹透镜焦距的新方法,该方法可以作为大学生的设计性、探究性和创新性实验。

  • 标签: 激光 凹透镜 焦距
  • 简介:采用激光二极管双侧泵浦横向流连续液体系统,具有很明显的优点:泵浦源与介质吸收谱的耦合效率高、激光介质的循环流动可以避免热量累积、液体介质不会像晶体一样存在热致双折射和断裂特性等。首先建立激光振荡的物理模型,分析系统参数对激光输出功率的影响;模拟系统的转换效率与参数之间的关系,检验该系统输出高功率的可能性。

  • 标签: 能量转换效率 激光二极管 激光系统 液体系统 模拟系统 侧泵浦
  • 简介:对近代物理实验中激光模谱分析实验激光模式图的具体表示形式及所表达的物理含义进行了分析及讨论。

  • 标签: 模式谱线 模式图 频谱图 模谱图
  • 简介:为优化激光辐照带壳炸药热点火实验设计,探索点火规律,结合激光辐照带壳炸药PBXN-109热点火实验,建立了非线性热传导有限元模型。在分析炸药热响应及金属-炸药接触热阻对热点火过程影响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金属-激光能量耦合系数及金属-炸药接触热阻的确定方法。结果表明:炸药热响应及金属-炸药接触热阻对炸药层温度影响较大,对金属层温度几乎没有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实测数据,用试错法给出了金属-激光能量耦合系数和金属-炸药接触热阻的取值,建立了激光辐照带壳炸药数值计算模型。

  • 标签: 热点火 带壳炸药 激光能量耦合系数 接触热阻
  • 简介:分析了目前激光单缝衍射光强分布测量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两点改进的测量方法:一点测量技术上的改进和一点实验仪器上的改进更新。用改进后的实验仪器较好地测量得到各级明条纹的光强分布。实验测量结果与夫琅和费衍射理论模拟结果吻合较好。

  • 标签: 单缝衍射 光强分布 夫琅禾费衍射 平行光 ORIGIN软件
  • 简介:Nd:YAG薄片激光介质一个表面采用二极管阵列泵浦,另一个表面冷却的工作方式,可以使薄片径向温度分布近似均匀,从而降低介质的热透镜效应和热致应力双折射。针对Nd:YAG薄片激光介质的热效应问题建立了理论计算模型。分别计算了在不同泵浦条件下薄片的温度分布和应力大小,薄片泵浦条件变化与应力的关系,以及在Nd:YAG薄片与Cu冷却器之间增加与Nd:YAG热膨胀系数相近的介质层材料(复合金刚石)对应力影响的关系。

  • 标签: 应力双折射 薄片激光 介质温度 数值模拟 ND:YAG 高功率
  • 简介:依据光栅衍射原理,采用玻璃圆柱把半导体激光扩束成片光源,通过分光计测量激光光谱谱线的衍射角,测定半导体激光波长.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实用,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

  • 标签: 光栅 半导体激光 玻璃圆柱 扩束
  • 简介:中红外波段光在大气环境监测、医学、特殊环境远距离监控以及光谱学研究等诸多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产生中红外激光主要有以下技术途径:气体激光器、化学激光器、二极管激光器、稀土掺杂固体激光器、光纤激光器和光参量振荡器(OPO)等。基于OPO技术的可调谐中红外固体激光器由于其具有波长调谐范围宽(2~12μm)、转换效率高、结构紧凑、重量轻、维护简单等特点。

  • 标签: 可调谐激光器 中红外波段 大气环境监测 固体激光器 二极管激光器 光参量振荡器
  • 简介:利用温度场计算结果,计算了激光辐照下金属铁氧化膜厚度的增长及氧化放热;利用多层膜反射理论,结合氧化膜厚度,分析了氧化膜导致的激光吸收增强效应.结果表明,波长为1.035μm激光在功率密度为2kW·cm-2辐照期间,氧化放热对温度场的贡献很小,对工程应用来说可以忽略,而氧化膜带来的吸收增强效应影响较大,不能忽略.

  • 标签: 氧化 氧化放热 多层膜反射 激光耦合系数
  • 简介:片状放大器系统是高功率激光装置最主要的能量和功率来源,它主要解决驱动器的纵向能量传输和转换问题。放大器中能量转换主要通过储能组件、脉冲氙灯、泵浦腔和增益介质等单元部件实现。为了达到最佳的性能和最高的效率,必须使放大器每一个单元部件设计尽量最优,并保持较高的可靠性。影响储能的主要因素见图1。放大器的设计和优化,关联到众多元器件的协同配合,在各单元的设计中必须考虑到对系统的影响和指标分配。放大器的设计需要是在总体设计的框架下,以提高系统的储能效率、增益能力、降低热效应为目标,结合元器件的可靠性水平,进行系统设计。同样,合理均衡的能量转换和传输过程,也是决定放大器稳定可靠、高效运行的前提和保障。

  • 标签: 高功率激光放大器 能量传输 高功率激光装置 部件设计 可靠性水平 储能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