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1 个结果
  • 简介:还记得,打从她诞生起,我就与她结缘,10年、20年两度大庆我都曾参与,不经意间,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成立已经25周年了,许多往事不能不兜上心头.不由得感慨系之。

  • 标签: 文学评论 文学欣赏 文学创作 诗歌
  • 简介:<正>在西南联大建校60周年庆典(11月1日)前夕,中国文学出版社和国林风书店于1997年10月31日在京举行

  • 标签: .NULL.
  • 简介:彭荆风赴浙江绍兴鲁迅故乡参加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届鲁迅文学奖颁奖活动,回到昆明后的11月22日,由云南省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会长吴海坤主办举行了一次聚会,内容有二:一是祝贺彭荆风82岁生日;二是祝贺彭荆风以纪实文学《解

  • 标签: 大西南 纪实文学 文学奖 解放军 历史 鲁迅文学
  • 简介:西南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中国新诗研究所创办的学术丛刊《诗学》(第一辑)近日由巴蜀书社出版。该丛刊以繁荣诗歌研究为宗旨,倡导踏实稳健的诗学思想。《诗学》设有“中国现代诗学·新诗二次革命”、“抗战诗歌研究”、“歌词研究”、“格律体新诗研究”、“研究生论坛”、“现代诗学新著选萃”、“重庆诗人访问记”、“现代诗学专著评论”和“诗学序跋”等9个栏目。

  • 标签: 中国新诗研究所 诗学研究 《诗学》 西南大学 出版 创办
  • 简介: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光阴真是不饶人”,这是我的爸爸臧克家一篇文章中的开篇之语,年轻时看了它并无异常的感觉,直到进入老年后才知道了它的分量。这不,仿佛一眨眼的功夫,爸爸口中的“我们的新诗研究所”,已经从一个蹒跚学步的婴儿,成长为三十而立的英俊青年,而我,也从一个年轻少妇变成了两鬓花白的老妪。作为“新诗研究所顾问教授”的二代,我从旁见证了研究所的诞生、成长、

  • 标签: 中国新诗研究所 三十周年 西南大学 臧克家 成长 开篇
  • 简介:近年有两部关于西南联大的书先后问世:一本是2011年10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西南联大文学作品选》,李光荣编选;一本是同年12月中华书局出版的《季节燃起的花朵——西南联大文学社团研究》(以下简称《季节》),李光荣、宣淑君合著。2012年是西南联大建校75周年,我赶上了联大的最后三年,从大一到大三,读外文系,我以为这两本书可以说是馈赠联大的一份厚礼。两本书的“后记”里,曾一再提及我的名字,我认为这不能说明别的,而只能理解为我熟知他们贤伉俪在研究西南联大及联大文学方面,所花的心血,所作的努力,所下的功夫,这一切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为方便起见,以下均以“光荣”指作者。现在只就《季节》一书,说说我读后的感想。

  • 标签: 西南联大 《季节》 校园文学 李光荣 花朵 人民文学出版社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分析西南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存在教学和考核方式单一、缺乏足够的激励、学生基础差距大、预科生心理健康问题、缺乏对预科生未来回家乡就业的激励,提出分级考试制度、完善对预科教育的成绩评估机制、建立选课制度、加强心理辅导等对策。

  • 标签: 民族预科教育 现状研究 未来改革创新
  • 简介:  《书屋》2006年第5期所载罗荣泉先生《由冯友兰说到罗荣渠》一文的开头部分"考证"了西南联大校歌歌词作者是冯友兰,不是罗庸.他根据冯友兰的《三松堂自序》和该书所引用的三则朱自清日记作出这样的判断,仍然是偏信冯先生的一面之词,如果查一查《朱自清全集·日记》中有关校歌委员会开会的记载,看一看《西南联大校史》或相关材料,结论定会两样.……

  • 标签: 中找到 作者究竟 制作过程
  • 简介:阿苏越尔:西南民族大学1985级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彝文班的学生。在校时创办并主编《西南彩雨》、《山鹰魂》等文学刊物。自费油印集子《梦幻星辰》,在当时成都的校园文学圈子中颇负盛名。毕业后,对诗歌的追求矢志不移,先后出版了诗集《留在雪地上的歌谣》、《阿苏越尔诗选》两部,《阿苏越尔诗选》获得四川省第三届少数民族文学奖。近年来,在繁复的工作之余,阿苏越尔坚

  • 标签: 少数民族文学 文学刊物 少数民族语言 颇负盛名 西南民族大学 事象
  • 简介:先讲一个小故事,美国前任总统克林顿的夫人,当今的众议员喜莱莉,是一位颇有急智及幽默感的人。几年前的一个夏天周末,一本刚出版的书说她曾透过灵媒,向已去世的罗斯福总统夫人请教。这位当时的第一夫人马上成了全国传媒以及许多脱口秀的取笑对象。

  • 标签: 中国新诗研究所 2004年9月 讲话 西南 重庆 总统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