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6 个结果
  • 简介:《时代周报》报道: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宋晓梧日前指出,GDP增长能否说明一切,还要看经济结构是不是合理,社会各方面是不是和谐。中央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认为之前这种发展方式不可持续。社会矛盾这么大,群体性事件这么多,腐败程度这么深,即便是如一些人说的现在远超汉唐盛世,也要听听“盛世危言”吧。

  • 标签: 盛世危言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历史 社会矛盾 群体性事件
  • 简介:印巴之间的冲突和对抗关系由来已久.印巴之间曾于1947、1965和1971年发生了三次战争.90年代初两国关系因克什米尔争端而再现紧张,并发生多次交火事件.最近,印巴再次交火,两国关系急转直下,甚至面临战争的危险,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 标签: 冲突历史 印巴冲突 历史原因
  • 简介:杭商是浙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历史来看,杭州上千年的商业历史支撑了江浙一带商帮的繁荣;从现状来看,鲁冠球、宗庆后、冯根生、马云等杭商已成为浙商的领军人物。古往今来,杭商人才辈出。杭商既继承了中国的传统商业道德,又体现出“品质创业、和谐创新”的典型特色。

  • 标签: 杭商 浙商 特质
  • 简介:在浙江近代历史发展中,柴桥商会发挥了重要作用,商会领导柴桥工商界,开创了近代历史上柴桥工业、商贸、文化、教育、卫生、邮政、交通、公共事业繁荣昌盛的局面,控柴桥经济处于近代浙江举足轻重的地位,柴桥商会的辉煌推动了近代宁波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和社会的进步。

  • 标签: 商会 历史作用 近代历史 经济发展 公共事业 历史进程
  • 简介:2014年7月15日,荷兰小伙子张克雷推着行李走出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开始了他在重庆的第11次“寻根之旅”。他要找寻祖辈70年前往重庆的足迹……这是11月17日晚在重庆卫视首播的纪录片《沧浪万里长》的第一组镜头。70年多前的战时重庆,生活往这里的中荷两国外交官,有着传奇的人生故事。纪录片忠实融录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荷兰往重庆设立外交机构,与中国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从而建立起深厚友谊,并延续至今的历史。纪录片也反映了今日重庆开辟“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努力建设“新丝绸之路”的现实。

  • 标签: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历史 重庆卫视 影像 国际铁路联运 日本法西斯
  • 简介:半个多世纪前,在兰州海石湾发现了恐龙化石.10年间,地质工作者和古动物学家先后4次发掘,恐龙化石全部运往北京,装架复原后,成为亚洲最大的蜥脚类恐龙.如今,这具恐龙化石被命名为马门溪龙,成为中国古动物馆的镇馆之宝,可是却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家乡是在西部高原的兰州……

  • 标签: 马门溪龙 兰州 恐龙化石 古动物
  • 简介:如果中国股市出现真正的价值洼地,再加上人民币汇改的升值预期,相信那些披着合法外衣的外资现在已经开始布局和行动了。国内的机构和投资者若再继续做空,则中国股市这个历史性底部必然又会被外资抄走

  • 标签: 历史性 外资 中国股市 升值预期 人民币 投资者
  • 简介:昭觉在历史上因地处凉山腹地,受到历代中央王朝的重视,早在西汉时期,就在昭觉设置卑水县,昭觉西部地区现在的解放沟片区和四开片区属当时的越馁郡邛都县所辖,东部地区现在的附城、比尔、竹核、俄尔、古里等片区属越嵩郡卑水县所辖。昭觉四通八达,东部古道沿着凉山彝族送灵路线通往滇黔,另一条沿着诸葛亮南征路线经美姑、雷波境内(沐川道)通往成都,西线通往西昌邛都县与越鹰郡府,是古代交通要冲,是东走西来、南来北往的民族走廊,这些民族在昭觉这块神奇的土地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迹。

  • 标签: 昭觉县 遗址遗迹 诸葛亮南征 民族走廊 交通要冲 西来
  • 简介:中国乡村自治的历史久远,具体情形因朝代而异,各个地区也有所不同,但中央集权国家组织的介入和渗透都是不可避免的.即使就维持地方秩序所依据的"礼"而言,它也是国家藉以控制民间的一种意识形态工具.把农村社区社会治理的一般特征归纳为"以礼治为主,礼法兼治",似应更符合历史事实.

  • 标签: 农村社区 社会治理 中国 历史 乡村自治
  • 简介:十六国时期,甘肃河西地区(包括今青海的河湟一带)为前凉(301-376年)、后凉(386-401年)、南凉(397-414年)、西凉(400-421年)、北凉(397-439年)五个割据政权所统治,史称"五凉时期"。在五凉政权统治的长达100多年中,河西地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文化空前繁荣。本文试从文化史的角度,对五凉文化的历史地位做一探讨。

  • 标签: 河西地区 南凉 割据政权 经济发展 十六国时期 甘肃河西
  • 简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又连续下发一号文件.提出了城乡发展一体化、实现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等一系列重要战略目标。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农业继家庭联产承包制以来,正面临着产能结构、生产方式和经营主体三大新的历史性变革。

  • 标签: 农业现代化 历史性变革 家庭联产承包制 中国 农村全面小康 城乡发展
  • 简介: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底是物质资料即生产和生活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一定地区的人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及其形态,既为生产的发展阶段所制约,又以与以相适应的生活方式所体现。人类历史发展的五种社会形态,分别以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为标记。生活方式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范畴,这从马克思、恩格斯早期和晚期的著作中都可以看到。但是,迄今为止,在我们出版的通史和断代史中,却极少提及和阐述生活方式这一范畴,当然,这是有其特定的历史原因的。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变革,因此建设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活方式已成为我国面临时一项重要任务。理论界很有必要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这种研究不应仅仅局限于对生活方式作横断面的剖析,而且应把生活方式放在历史的长河中作纵深探索。从历史的角度研究生活方式是我们历史研究工作者的一项重要课题。

  • 标签: 历史研究 物质资料 经济体制改革 历史时期 发展阶段 范畴体系
  • 简介:邓小平在1982年时就提出"中国之路":"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

  • 标签: 邓小平 发展目标 可持续发展战略 现代化建设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人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