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医疗器械是医学治疗的过程中作为诊断、辅助治疗和促进患者病情恢复的医学工具,其对于患者的病情的治疗和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医疗器械的管理一直是医院等医疗组织管理的重点,本文就对如何提升医疗器械的管理和降低医疗风险等进行简单的探讨。

  • 标签: 医疗器械 管理 医疗风险
  • 简介:摘要为有效杜绝经口腔医疗器械传播疾病,本文从口腔科医疗器械的污染及其消毒灭菌方法、管理办法方面进行阐述,并建议制定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用制度规范治疗过程中的消毒灭菌环节,保证消毒灭菌质量。

  • 标签: 口腔科 医疗器械 消毒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复方血栓通胶囊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活血化瘀、益气养阴的功效,尤其是对于眼科疾病的治疗,具有较为显著的疗效。将复方血栓通胶囊应用于眼科疾病的治疗中,能够对患者的视力下降或异常等问题进行有效改善。文章首先对复方血栓通胶囊的药效、毒理学进行了简要介绍,之后着重对其在眼科疾病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此帮助推进眼科疾病的治疗进展。

  • 标签: 复方血栓通胶囊 眼科疾病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眼科护理管理中护理安全的重要性及其应用效果,在眼科护理管理中加强护理安全管理,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观察组在眼科护理管理中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后,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9月120例患者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随机抽取2012年前未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120例患者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以基础护理理论、护理技术操作、护理文书书写、护理事故以及患者满意度为评价项目对两组的护理管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基础护理理论合格率、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以及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7.5%、95.0%、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5%、85.O%、86.7%,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事故发生率为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安全在眼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满意,明显改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眼科 护理安全 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中枢性疾病伴神经眼科病征患者的临床情况以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择取2008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在我院神经外科进行住院治疗的79例中枢性疾病伴神经眼科病征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诊疗资料,统计对比患者的临床诊治情况。结果79例患者中,中枢性疾病症状主要是颅内占位性病变,约占69.62%(55/79);眼科病症主要是视力下降,约占73.42%(58/79);病变累及主要是传入系统病变,约占72.15%(57/79),各症状类型间的比较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79例患者经过综合治疗护理后,总有效率为96.20%(76/79)。结论针对患者进行全面性的眼科影像学以及神经传入/传出系统等临床检查,能够准确、有效的对中枢性疾病伴神经眼科病征患者进行临床诊断,从而及早进行治疗干预,极大的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 标签: 中枢性疾病 神经眼科病征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PDCA循环法在眼科手术安全管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三。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眼科工作的护士26名,2015年2月开始运用PDCA循环法对26名护士进行手术安全管理培训,持续进行5个月。由质控小组考核培训前后安全隐患得分情况。结果2015年1月与2014年1~6月安全隐患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5年2~6月安全隐患改善率分别为61.4%、75.0%、90.9%、93.2%、95.5%显著高于2014年1~6月及2015年1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护理总满意度87.5%显著高于培训前7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法临床应用效果好,值得推广。

  • 标签: PDCA循环法 眼科 手术安全管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氯胺酮复合利多卡因、异丙酚以及咪唑地西泮在治疗小儿眼科手术在不同年龄段的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0例患有眼科疾病的患儿,其中男114例,女86例,年龄1个月~9岁,体重5~30kg,所有患者都没有先天性的疾病。按照年龄把患者氛围三组,1个月~3岁的患儿一共有62例,分为A组,所用的药物为氯胺酮和利多卡因两种;6~9岁的患儿一共有71例,分为B组,所用的药物为氯胺酮和咪唑地西泮两种;6~9岁的患儿一共有67例,分为C组,所用药物为氯胺酮和异丙酚两种,在治疗过程当中要观察患儿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概率。结果三组治疗当中的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氯胺酮在与其他药物结合起来治疗小儿眼科麻醉是有效的,而且是安全的

  • 标签: 氯胺酮 全身麻醉 小儿眼科 手术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眼科麻醉的现状分析与发展思路的探析。方法通过回顾早期和目前眼科麻醉技术的和药物的应用,并且根据调查的方法来分析局麻患者所存在着的问题。结果眼科的麻醉已经是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但是其麻醉的技术和药物监测依然是存在着不足,并且大部分的局部麻醉手术患者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和焦虑。结论通过列举国内外文献资料方法探讨眼科麻醉发展的思路,指出应在传统麻醉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现有的技术,并且也接近了非全麻患者对于安全和舒适方面的需要,进而使其形成了当地的眼科麻醉的规划法,同时也建立起了专科麻醉的分支。

  • 标签: 眼科麻醉 现状 发展思路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眼科门诊护理中存在的护理缺陷,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8月到2015年6月在眼科门诊中工作的63例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结合门诊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问题,分析护理中存在的缺陷,进行统计。从而提升护理人员对眼科疾病护理中存在不足的认识,更好的采取防护措施,改善护理工作的质量。结果眼科门诊护理中,主要存在的护理缺陷有检查制度不完善、医护之间缺乏沟通、医护风险意识比较差、护患之间缺少人文关怀。结论要想减少眼科门诊中的护理缺陷,应建立一个完善的监督检测机构,制定有效的安全管理体制,提升护理质量,在工作时间中,降低护理缺陷出现的可能性。

  • 标签: 眼科门诊 护理工作 护理缺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眼科眼球外伤患者抗菌药物用药问题,为眼科临床应用抗菌药物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根据眼球生理解剖结构和抗菌药物药代动力学及眼科常用抗菌药物。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随机抽取眼科2014年下半年若干眼球外伤病例,对抗菌药物的种类、预防用药时机等进行分析,并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205例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共计5类8个品种,甲硝唑和头孢呋辛钠品种使用合理;术前预防用药时机合理率33.65%。结论抗菌药物用法用量基本合理,品种选择有误,术前预防用药存在不合理现象,有待规范。

  • 标签: 眼外伤 抗菌药物 合理性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阔筋膜在眼科手术中应用的临床可行性。方法2005年—2013年根据不同的适应症和治疗目的,将阔筋膜作为悬吊材料、填充材料或修补材料等应用于多种眼部手术中,并观察效果。结果本组18例21眼阔筋膜移植病例,术后无一例出现感染、排斥反应,可直接观察到的阔筋膜组织未见吸收、脱落或坏死。结论自体阔筋膜效果持久,生物耐受较好,抗感染能力强,无论是作为上睑下垂、睑外翻手术治疗中的理想的悬吊材料,还是作为巩膜、韧带或肌腱的力学支撑和替代材料,阔筋膜均为很好的选择。

  • 标签: 自体阔筋膜 眼科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眼科护理中的存在风险的相关因素以及对其的防范措施。方法分析2011年3月~2014年3月我院眼科住院护理患者,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式探索在护理的过程中出现的风险因素,2012年7月我院开始实施眼科护理的安全性系统改革,结合实际的工作情况,加强舒适护理,并根据患者个体的差异,进行个性化护理。观察护理前后安全性问题的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结果经过分析,采取安全性系统改革前,护理安全性问题发生率为2.5%,改革后安全性问题发生率仅为0.8%,患者满意度也从原来的80.1%升高至96.3%,两组比较,P<0.05,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由于眼科的特殊性,其护理存在着较多风险,通过加强对眼科护理风险因素的安全防范,能有效促进护患的沟通交流,改善病房环境,促进病人康复,提升医护专业水平。

  • 标签: 眼科护理 风险因素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心理护理在眼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92例眼科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和临床疗效。结果采用心理护理的研究组有效治疗率较高,而且患者的心理状态较好。结论心理护理在眼科护理中效果显著,有助于促进患者病情的缓解,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参考。

  • 标签: 心理护理 眼科护理 患者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眼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9月120例患者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数字分组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上述精心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8.3%,其中痊愈38例、好转21例,无效1例,其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总有效率仅为63.3%,其痊愈、好转、无效的患者依次为23例、15例、22例,两组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心理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眼科护理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眼科手术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法分析引起眼科手术感染的危险因素并给予预防措施,规范手术器械清洗和消毒流程、无菌植入物品的使用管理制度、强化手术间环境管理及无菌技术制度、加强眼科手术患者的管理制度及手术人员的管理及培训力度的落实。结果眼科患者的手术感染控制流程得以完善,提高了医护人员的预防感染意识,确保眼科手术安全进行,降低手术感染率。结论对眼科手术患者实施完善的防感染措施,能够有效预防眼科患者的感染,降低患者痛苦。

  • 标签: 眼科 手术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各类眼科全麻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式和方法,最终实现对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100例眼科全麻手术儿童患者围手术期进行医疗专业护理,心理护理,生活护理以及康复指导,全面发挥医疗机构人员的特长和专业护理水平,建立了良好的医患关系。结果通过医护人员精心的麻醉和手术治疗以及术后专业细心的护理,所有全麻手术患者没有1例发生麻醉意外、苏醒期意外以及严重术后并发症现象,专业的护理使患者的康复时间大大缩短,达到了手术治疗的预期效果。结论针对不同患者要制定不同的围手术期护理计划,在诊疗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确保护理工作专业可靠。对那些因心理因素而选择全麻手术的患者,要及时与患者沟通,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教育,使患者尽量选择花费少、安全、恢复快的局麻手术。对全麻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要实行病房无陪护及全封闭式管理,配备专业护理人员,提高患者的护理水平和治疗效果1。

  • 标签: 眼科 全麻手术 围手术期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比较眼科手术表面与球后麻醉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2015年1月来我院进行眼科手术的患者600例,将300例眼科手术采取表面麻醉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将300例眼科手术采取球后麻醉的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的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并无明显差异,但是表面麻醉可以比较大的限度降低由于麻醉带来的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眼科手术实行表面麻醉是安全可行的,且相较于球后麻醉,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表面麻醉 球后麻醉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