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重型颅脑损伤的发生率有逐年增多的趋势,需予以颅骨减压术治疗。但术后脑积水是该病继发性的病变,其直接影响患者的脑组织和预后,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较大。据报道,当前我国重度颅脑损伤颅骨减压术后脑积水发病率为10%-40%之间,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还易出现尿失禁、精神症状等临床症状。故本文立足于文献查找、借鉴他人经验的基础上,详细探究该病的发病成因,并总结其预防和治疗的具体措施,以期为更多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 标签: 重度颅脑损伤 颅骨减压术 脑积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抽离技术在毕业班教师减压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5位参与培训的老师在参加训练前的心理状态和参加训练一周后的心理状态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宗氏焦虑自评量表、宗氏抑郁自评量表于使用抽离技术进行减压训练前后对两组老师进行评定。结果使用抽离技术进行减压训练后,研究组的老师在处理负性情绪方面的能力大大改善,从而非常有利于对自我心理状态的调整。结论在毕业班教师的减压训练中合理使用抽离技术对于教师自我调控心理状态非常有效,应予大力推广。

  • 标签: 抽离技术 减压训练 毕业班教师 对照研究
  • 简介:摘要深基坑减压降水设计优化是项目工程中的重要内容。为了可以有效地控制项目工程降水所引起的地面沉降现象,结合“按需降水”的原则,在地下水动力学经典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减压降水中止水帷幕隔水效应以及承压水头方面的分布特性。并且依靠优化深基坑减压降水设计,控制坑外水位的降水和地面沉降方面的可行性。同时结合一定的工程实例,模拟探究了基坑降水方面的优化效果,对工程止水帷幕深度和地面沉降量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行认真讨论。

  • 标签: 地面沉降 深基坑工程 降水设计 止水帷幕 沉降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法在胃肠术后减压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抽取100例胃肠术后胃肠减压患者进行探讨。平均分组,参考组选择一般护理干预,实验组选择循证护理干预,对比效果。结果经过分析,实验组远远强于参考组,差异较大,具有临床对比价值。结论针对胃肠术后减压患者开展循证护理干预,可以缩短排气时间,缩短排便时间,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临床运用意义。

  • 标签: 胃肠手术 胃肠减压 护理干预
  • 简介:近年来,显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decompression,MVD)已经广泛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neuralgia,TN)、面肌痉挛(hemifacialspasm,HFS)及舌咽神经痛(glossopharyngealneuralgia,GN)等脑神经疾患,并逐渐扩展用于治疗致残性眩晕、难治性耳鸣、原发性高血压等其他疾患,均取得了显著成效。MVD的宗旨是最大程度的保证治疗效果,同时显著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的发生。

  • 标签: 显微血管减压术 幕上出血 急性硬膜下血肿 远隔部位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应用于颈椎前路减压内固定围手术期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实验对象全部选自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期间在本院进行颈椎前路减压内固定术治疗的54例患者,按照入院治疗先后顺序均分成实验组(n=27)和常规组(n=27),常规组行一般护理,实验组在围术期行综合护理,将两种护理效果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组和常规组在总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差异上,全部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颈椎前路减压内固定围手术期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显著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颈椎前路减压内固定术 颈椎病 围术期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2月份至2017年2月份来我科室治疗的颅脑外伤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术前甘露醇脱水治疗,施行全身麻醉,对照组采取传统骨瓣减压术治疗,实验组采取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情况及GOS评分。结果实验组55例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147.3±15.4)min;对照组55例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173.5±12.2)min,t=11.927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2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对照组采用传统去骨瓣减压术有8例出现术后并发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Ⅴ级31例(56.36%);Ⅳ级19例(34.55%);Ⅲ级4例;Ⅱ级1例。对照组Ⅴ级21例(38.18%);Ⅳ级21例(38.18%);Ⅲ级9例(16.37%);Ⅱ级4例(7.27%)。Ⅴ、Ⅳ级实验组有50例,占90.91%,对照组有42例,占76.3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外伤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大骨瓣减压术 治疗 颅脑外伤 临床 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偏头疼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0例偏头疼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显微血管减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随访1年,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5%,两组相比,研究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偏头疼,可有效缓解患者的头痛症状,还可起到根治的作用,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显微血管减压术 偏头痛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脊柱减压治疗的临床效果予以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接受超短波、常规腰椎牵引与动态干扰电治疗的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并选取本院2016年月5~2018年5月接受超短波、脊柱减压牵引与动态干扰电治疗的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ODI、疼痛评分、直腿抬高试验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ODI、疼痛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ODI、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直腿抬高试验大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直腿抬高试验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脊柱减压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使患者的功能有效恢复。

  • 标签: 脊柱减压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面肌痉挛(hemifacialspasm,HFS)行显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decompression,MVD)后面瘫的转归、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MVD治疗128例面肌痉挛病人的临床资料,术后出现面瘫30例,统计分析可能影响面瘫恢复的因素。结果所有病人随访5-18个月,House-BrackmannⅢ(H-BⅢ)级及以上病人共7例。面肌痉挛不同病程间术后面瘫的发生率存在差异(P〈0.05),不同面瘫的起始级别、发生时间之间面瘫的持续时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面肌痉挛病程与面瘫的发生相关(OR=0.404,95%CI:0.175-0.934,P=0.034);面瘫发生时间对面瘫持续时间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20),面瘫起始级别对面瘫持续时间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70)。结论面肌痉挛MVD术后面瘫的发生率较高,但预后良好;面肌痉挛病程越长,手术后并发面瘫的可能性越大,术后面瘫发生时间越早,面瘫持续的时间越长。

  • 标签: 面肌痉挛 显微血管减压术 面神经麻痹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探究正念减压疗法对前列腺癌手术患者睡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涿州市医院收治的82例前列腺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干预前对通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测试患者睡眠情况以及负性情绪,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联合正念减压疗法,干预后再次对患者进行测试,对比2组患者干预前后睡眠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焦虑患者人数占观察组总人数29.3%,对照组患者干预后焦虑患者人数占观察组总人数48.8%,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抑郁患者人数占观察组总人数36.6%,对照组患者干预后焦虑患者人数占观察组总人数56.1%,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抑郁患者人数占观察组总人数12.2%,对照组患者干预后焦虑患者人数占观察组总人数24.4%,差异有统计学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睡眠情况得分相较于对照组患者均出现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总体优良率为85.37%,对照组患者睡眠质量总体优良率为6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念减压疗法能够缓解前列腺癌手术患者术后焦虑、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改善患者术后睡眠质量。

  • 标签: 正念减压疗法 前列腺癌 手术患者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实施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择本科室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间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随机数表分组常规组(n=40)、干预组(n=40),常规组行常规开颅骨瓣减压术,干预组进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对比不同术式的疗效。结果干预组术后3d颅内压较常规组明显降低(P<0.05)。干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常规组明显降低(P<0.05)。干预组患者术后6个月恢复良好率较常规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实施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内固定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于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进行颈椎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的患者中选取60例,随机分组,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人数均为30例,所接受的护理措施分别为优质护理及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及护理满意度的比较结果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行颈椎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可保证手术治疗取得良好的预后,提升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满意程度。

  • 标签: 颈椎前路减压内固定 围手术期 优质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脊柱创伤采用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2014年1月—2017年9月收治31例急性脊柱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术后半年的随访,结果显示显效患者23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93.55%;其中2例无效。结论及时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可以有效治疗急性脊柱创伤。

  • 标签: 脊柱急性创伤 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和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时,具体的效果及对患者VAS疼痛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计算机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具体比较内容为临床效果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手术相关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手术前后患者疼痛状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67%(29/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23/30),两组之间相差较大,而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治疗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相差较大,而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手术后,两组VAS评分均有降低,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相差较大,而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结论在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时,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具有更高的治疗效果,可以被推广应用。

  • 标签: 腰椎管狭窄症 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 全椎板切除减压术 疗效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外科术后胃肠减压不适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130例术后行胃肠减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治疗期间出现的不适反应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对症护理对策。结果咽部不适、恶心、呕吐、口干是术后患者行胃肠减压治疗中发生率的不适反应,其与临床护理关系密切,实施针对性处理后症状改善明显。结论针对普外科术后胃肠减压引起的各种不适症状,及时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对促进术后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胃肠减压 不适原因 普外科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减压沸腾式清洗机清洗超声刀刀头的清洗效果。方法选取 2017年 1- 10月使用后的超声刀头,按其被回收到消毒供应中心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编号 (1~236), 然后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 236件超声刀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 118件。对照组采用手工清洗 +超声波清洗 ;试验组采用减压沸腾清洗机清洗。用目测及带光源放大镜检测、潜血检测和 ATP 生物荧光检测方法,检测两组清洗质量并将结果作比较。结果两组清洗方法均可用于超声刀刀头清洗,但试验器械的清洗质量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 0.05)。结论减压沸腾式清洗机清洗超声刀刀头清洗质量有显著提高,清洗效果有保证,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的风险,加快了器械的周转和使用率,而且延长了器械使用寿命,是值得推广的一种超声刀刀头的清洗方法。

  • 标签:    减压沸腾清洗机 超声刀刀头 清洗方法 清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骨瓣开颅手术)与研究组(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与术后GCS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GCS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显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症颅脑损伤,可有效抑制病情发展,并发症率低,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重症颅脑损伤 手术方式 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