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次展览,作者卡洛斯·赛巴亚想要突显种种衰退之中或人们熟视无睹的景物背后,那若有若无的东西。破的墙,废的空间,诸般场景不由让人念想彼处曾有的生命,彼处显见的死寂与其尚在而可感知的生命比照鲜明。虽破,虽残,此间仍带有旧时难以抹去的记忆。我们身边衰的楼屋、坏的物品,永不会真的死去一一每栋房屋,都在时间的流逝之中,而有了人类的特性。“遗弃”这一系列作品,其背后的创作观念和情感动力,源于艺术家个人对遗失、乡愁和对连接今昔的感受。作者第一次向人们展示了他在距离与遗弃物关系上所作的一次详而细的审察。展览最终揭示的,正是这样一个显而易见的想法:遗弃与追忆,两者之交替。

  • 标签: 卡洛斯 创作观念 艺术家 展览 作者 生命
  • 简介:20世纪,巴以独特的造型特点和平面化的画面语言,创造出了一个既传统又现代的视觉画面。同时期的中国,林风眠巧妙地融合中西艺术,以光色彩墨的绚烂,给人以不同于传统中国画的视觉冲击。本文就巴和林风眠绘画题材中的女性形象加以对比分析。

  • 标签: 巴尔蒂斯 林风眠 女性形象 对比
  • 简介:是拿坡里的著名音乐家,《重归苏莲托》也是意大利最广为流传的作品之一。这首歌曲中既透视出拿坡里民歌、意大利民歌的典型特征,也充满了浓郁的民族文化、乡村文化气质,还渗透了很多的个性化因子。本文主要从音乐特点、演唱特点、文化特点和审美特点这几个方面,透视这首歌曲的艺术内涵,展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 标签: 库尔蒂斯 审美 演唱 拿坡里
  • 简介:从前有个可爱的小姑娘。有一天,祖母给了她一顶红色的天鹅绒帽子。她可喜欢了,成天戴

  • 标签: 艾尔斯菲尔德
  • 简介:<正>在澳大利亚中部一望无垠的荒原地带,大自然鬼斧神工劈凿出好几处奇绝景物,其中最负盛名者当推艾岩。艾岩东高宽而西低狭,是世界上最大的独块石头。它气势雄峻,犹如一座超越时空的自然纪念碑,突兀于茫茫荒原之上,在耀眼的阳光下散发出迷人的光辉。

  • 标签: AUSTRALIA STANDS BRIGHT NARROW
  • 简介:1.一天,美国人休在朋友家做客,用餐时发现菜里有一股煤油味。2.男主人也抱怨煤油炉老是出毛病。夫妻俩的抱怨触发了休的灵感。他想:“如果发明一种用电的炉子不是更好吗?”

  • 标签: 电炉 美国人 煤油 抱怨
  • 简介:本材料是内蒙古《格》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1984年1月至1989年12月搜集的木刻本、手抄本(包括记录、复印本)、艺人录音带及各种文本的《格》出版物目录。其中木刻本、手抄本20部,录音带356盘(小时),各种文本《格》48部,《格》风物传说120则。

  • 标签: 搜集整理 卫拉特 蒙文 风物传说 内蒙古 新疆
  • 简介:一2007年8月15日,星期三。驱车驶离慕尼黑时,已经傍晚七点半。尽管我很想在"英国公园"内的"中国塔"前好好泡泡啤酒节,尽管浑身上下渗透了巴伐利亚田园未饮亦醉的微醺,尽管在慕尼黑美术馆正展出难得一遇、情调诡谲的"吉尔伯特与乔治作品展"……但是

  • 标签:
  • 简介:这天,丁丁做完了作业,晚饭后正和同学铃铃一起看电视。“轰!”外面一声巨响,不知什么东西落到了花园里,他俩急忙跑岀去。“呀,竟然是一艘小型宇航飞船!”丁丁惊讶地大喊。

  • 标签: 看电视 同学 竟然
  • 简介:2000年我与美国雕塑家莫洛雷相识在长春国际雕塑邀请展。莫洛雷性格开朗,平易近人,我们都尊称他为老莫。经过长期交流,我与老莫结下了浓厚的友谊。我欣赏他的为人,更折服于他那灵动而超然的石雕作品。老莫的创作风格既体现了现代西方文化的理念。

  • 标签: 雕塑家 莫洛 现代西方文化 创作风格 作品 石头
  • 简介:《亮如白昼》是《美国偶像》第十季冠军·麦克里的首张专辑.于2011年10月4日在美国首发。本张专辑也成为自2003年鲁本·史坦德的专辑《深情》之后,第一张《美国偶像》冠军的专辑打榜美国Billboard200冠军。

  • 标签: 克里 《美国偶像》 专辑 冠军
  • 简介:<正>北屯往北往西到布尔津哈巴河一带就是额河,在北屯就可以感受到额河潮润清爽的气息。王老师住在北屯的最北边,紧挨着大片的田野,阿尔泰山近在眼前。山前辽阔的原野一下子让北屯给挡住了,北屯也不是什么大地方,无非是一片高高低低的房舍,从中心到边缘,房子越来越低。王老师的房子肯定是平房,王老师上班的小学校有一栋四层高的楼房。王老师骑上自行车不紧不慢十五分钟到学校。这一段路也是旷野与房舍的分界

  • 标签: 额尔齐斯 北屯 中国小说学会 中短篇小说集 三十里 白桦树
  • 简介:10月16日,北京新疆大厦3层的一间会议室,中文和英语对答声交替传出。近20个与会者中,中外人士各占半数,他们都头戴同声传译器,或积极发言,或认真聆听,或埋头记录。在会场前方的投影屏幕上,"奥公约国际交流会"几个字格外醒目。《奥公约》,正是这次会议的关键词。据了解,参与这次小型国际会议的外方包括奥公约欧盟秘书处官员、成员国的专家,以及国合会机制创新工作组成员。

  • 标签: 奥尔胡斯公约 投影屏幕 同声传译 都头 缔约方 公众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