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对门诊处方抗感染药物应用的合格情况使用“权重”进行评估与分析,观察其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在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期间接收的抗菌药物门诊处方580张作为此次调查分析对象,所有入选处方均实施“权重”进行分析,将分析结果进行观察与统计。结果:580张抗菌药物门诊处方分析结果显示,不合格占比为26.90%(156/580),处方平均权重为0.30。结论:在门诊处方抗感染药物应用的过程中,通过“权重”进行分析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对相关药物的管理与控制具有积极意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用药安全性。

  • 标签: 门诊处方 抗感染药物 权重法 合格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PDCA循环在降低血标本退标中的运用。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8月期间本院患者94例,将其依照随时间段分为对照组(n=47;2022年1月~2022年12月)与试验组(n=47;2023年1月~2023年8月),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方法,试验组采用PDCA循环,比较两组干预后退标、问题血标本占比和退标问题。结果:试验组退标、问题血标本占比与退标问题低于对照组,两者具有统计学方面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检验中应用PDCA循环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退标率 PDCA循环法 退标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PDCA循环在提高外来医疗器械返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21年04月至2021年08月期间外来器械进行PDCA循环进行管理,统计手术台次、外来器械批次、返洗批次,计算出2021年04月、2021年05月、2021年07月、2021年08月外来医疗器械返洗。结果:2021年04月、2021年05月、2021年07月、2021年08月外来医疗器械返洗分别为26%、71%、95%、100%,依次升高。结论:在外来医疗器械返洗管理中采用PDCA循环,能够对具体的管理流程进行规范,实现科室常态化管理,提高外来医疗器械返洗

  • 标签: 外来医疗器械 PDCA循环法 返洗 管理效果
  • 简介:  摘要:目的:评析PDCA循环在处方管理中对提升处方合格的作用。方法:于2021年1月初施行PDCA循环前后一年内,各选取处方300张,施行新管理办法,对比前后的处方管理效果。结果:施行后处方合格(98.67%)高于施行前(87.67%)。结论:在处方管理中,施行PDCA管理模式后,能比较明显的提高处方合理,在临床中有施行的价值。

  • 标签: 处方合格率 PDCA循环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荧光酶联免疫(简称ImmunoCAP)和免疫印迹(简称敏筛)对主要吸入过敏原和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E(specific IgE,sIgE)检测结果的阳性检出,为临床合理应用检测方法和解读检验结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10月至2019年4月北京儿童医院过敏反应科门诊送检sIgE的458例过敏性疾病病例临床诊断和检测结果资料。全部病例均采用敏筛法测定主要吸入和食物过敏原sIgE,其中141例同时采用ImmunoCAP法定量测定吸入和食物过敏原sIgE,303例仅测定主要吸入过敏原sIgE,14例仅测定主要食物过敏原sIgE。依据疾病类型分为气道过敏疾病组293例、皮肤过敏疾病组14例和多系统过敏疾病组151例。依据年龄分为<3岁组97例、3~6岁组(含3岁和6岁)186例、>6岁组175例。分别在各疾病组间和各年龄组间对两种检测方法中的7种单价过敏原(户尘螨、猫皮屑、狗皮屑、鸡蛋白、牛奶、蟹、虾)阳性检出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全部病例中,ImmunoCAP检出户尘螨、鸡蛋白和牛奶sIgE的阳性(30.6%、36.1%和43.2%)均分别高于敏筛(21.2%、21.3%和2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疾病组间,气道过敏疾病组和多系统过敏疾病组病例采用ImmunoCAP检出户尘螨sIgE的阳性(33.7%和24.6%)均分别高于敏筛阳性检出(23.4%和1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系统过敏疾病组采用ImmunoCAP检出鸡蛋白和牛奶sIgE阳性(47.6%和47.6%)均高于敏筛(26.2%和2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疾病组间两种方法检出猫皮屑、狗皮屑、蟹、虾sIgE阳性检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各年龄组间,<3岁组、3~6岁组(含3岁和6岁)和>6岁组采用ImmunoCAP检出户尘螨sIgE的阳性(14.9%、26.9%和42.3%)均高于敏筛(5.7%、17.6%和32.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岁组采用ImmunoCAP检出猫皮屑sIgE阳性(6.9%)低于敏筛(1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岁组和3~6岁组采用ImmunoCAP检出鸡蛋白sIgE的阳性(47.1%和33.3%)高于敏筛(32.4%和1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岁组和3~6岁组采用ImmunoCAP检出牛奶sIgE的阳性差异表现与鸡蛋白sIgE结果相近。结论对7种主要吸入和食物过敏原sIgE检测结果比较显示,ImmunoCAP和敏筛检测户尘螨、猫皮屑、鸡蛋白、牛奶的sIgE阳性检出存在差异,差异性依赖于过敏性疾病类型及年龄而有所不同,两种方法检测狗皮屑、蟹、虾sIgE的阳性检出一致性尚可。临床应用时应综合分析,合理选择检测方法并科学解读检测结果。

  • 标签: 过敏性疾病 过敏原 免疫球蛋白E 体外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声脉冲电导治疗仪治疗小儿肠炎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40例小儿肠炎患儿,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20例。所有患儿均给予超声脉冲电导治疗仪治疗,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则给予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儿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有效率为95%,常规组为80%,研究组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脉冲电导治疗仪治疗小儿肠炎时,配合个性化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超声脉冲电导治疗仪 小儿肠炎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电导度在预防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危象方面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50人2016年4月~9月半年来3000人次每次透析过程中血压情况进行观察,分别观察其在使用不同电导度调节下,对血压的影响,设定A(标准电导度140ms)、B(低电导度137ms)两组,并分别进行针对性护理,结果对具有高血压危象的患者透析前即开始使用低电导度透析可有效防止透析过程中高血压危象的发生。结论在透析过程中,提前进行电导度干预,可大大降低患者发生高血压危象的危险,同时,也可因患者在出现高血压危象时因使用降压药降血压带来的各种弊端,从而达到很好透析治疗的效果。

  • 标签: 血液透析 高血压危象 电导度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电导仪在促进透皮吸收药物中的应用,为临床实践总结经验。方法:我院于2021年9月至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中,从中选择了9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病例,按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病例数均为45例,后者接受常规止痛药治疗,前者同时接受超声电导局部经皮透药治疗,对比两组的镇痛效果。结果:对两组的镇痛总有效率进行评价,观察组为91.11%,对照组为73.33%相对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VAS评分分别为(7.91±1.28)分、(7.90±1.25)分,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VAS评分分别为(2.03±0.21)分、(3.62±1.27)分,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下肢骨折患者应用超声电导局部经皮透药治疗,能够促进透皮吸收药物,提高了镇痛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超声电导仪 透皮吸收药物 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电导局部透药在骨折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 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行外科手术治疗的200例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术后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超声电导局部经皮透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情况、膝关节活动度以及膝关节功能。结果:(1)治疗前,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得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得分(2.0±0.3)分,对照组VAS得分(3.8±1.0)分,P<0.05;(2)治疗前,两组膝关节活动度和膝关节功能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膝关节活动度(119.4±9.0)°和膝关节功能(83.4±2.2)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骨折术后镇痛中应用超声电导局部透药,促进可透皮吸收药物经皮肤透入人体,发挥药物的作用,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预后,值得肯定。

  • 标签: 骨折 术后镇痛 超声电导局部透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管理法在我院病案首页数据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按照PDCA循环管理法,先收集资料、找出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原因并拟订对策、检查和落实,最后对实施PDCA循环前后的首页数据中CD指标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建立病案首页数据质控小组的专门监管、制定病案首页填写指引并培训、指标落实到具体科室、制订相应奖惩措施、利用信息化软件协助管理等系列措施,我院的病案首页CD指标的填写比较真实的反应我院收治病人的情况。结论PDCA循环管理法用于我院终病案首页数据质控管理成效显著,可在医院其他管理领域推广应用。

  • 标签: 病案首页数据质控PDCA循环 CD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自由体位+适度会阴保护对产妇接生效果以及降低剖宫的作用。方法:随机抽选我科2019年05月--2020年01月收治的106例分娩产妇作为研究主体,然后将之随机划分成两个小组进行对照,其中常规组53例常规分娩,研究组53例自由体位+适度会阴保护法接生。结果:研究组剖宫显著低于常规组,而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

  • 标签: 自由体位 适度会阴保护 剖宫率
  • 简介:幽门螺杆菌感染已被证明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以及胃肠道以外有关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并在胃癌发生的初始阶段起重要作用。根除幽门螺杆菌已成为治疗以上疾病的关键手段。

  • 标签: 螺杆菌 幽门 胃内酸化法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联合应用自由体位、适度会阴保护接生对降低剖宫产的作用。方法:2019年1月-12月,从该时间段于我院选取2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行传统体位分娩护理,观察组行自由体位联合适度会阴保护接生,比较剖宫产发生和产程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剖宫产较低,其中对照组的剖宫产为40.00%,观察组的剖宫产为13.00%(c2=17.714,P<0.05)。第二产程和第三产程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第一产程、总产程观察组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自由体位、适度会阴保护接生可有效降低剖宫产,且缩短了产程时间。

  • 标签: 自由体位 适度会阴保护接生法 剖宫产率
  • 简介:摘要:提高急性脑梗死再灌注治疗是2021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之一,为进一步提高我院急性脑梗死再灌注治疗,通过分析2021年1月-2021年3月急性脑梗死再灌注治疗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并在2021年4月-2021年9月运用PDCA(Plan-do-check-action)循环干预影响急性脑梗死再灌注治疗相关因素后,急性脑梗死再灌注治疗得到了明显提高,从一季度的42%提高至三季度的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DCA循环应用后,完善制度、梳理流程、规范管理,可有效地提高医院急性脑梗死患者再灌注治疗,提高医院卒中救治水平。

  • 标签: PDCA  急性脑梗死  再灌注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使用PDCA循环对其健康宣教知晓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该时间段本科室接收的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为进一步观察PDCA循环对该类患者健康宣教知晓的影响,将选取的患者分为甲乙两组,甲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展开宣教,乙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PDCA循环的方式进行健康宣教,观察不同宣教方式在该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显示,采用PDCA循环的方式对乙组患者宣教后,乙组患者的健康宣教知晓有显著的提升,且乙组患者对该种宣教方式的满意度更高,与甲组患者相比较优势显著,两组患者的研究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参与手术治疗的患者使用PDCA循环的方式展开健康宣教,对患者健康宣教知晓的提升有积极的临床效果,有效改善患者对该种护理方式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PDCA循环法 手术 健康宣教 知晓率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PDCA循环在提高肠造口定位准确中的应用。方法:筛选肠造口患者62例,时间范围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管理)和观察组(PDCA循环管理),各31例,判定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肠造口定位准确更高,DET评分更低,且并发症发生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肠造口患者PDCA循环管理效果显著,对于肠造口定位准确及功能,均可起到提升作用,还能减少相关并发症。

  • 标签: 肠造口 PDCA循环法 定位准确率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PDCA循环管理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结果非计划性拔管发生从6.72%降至3.57%。结论将PDCA循环管理应用于气管插管患者中,有效的降低了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提高了护理管理的水平。

  • 标签: PDCA循环管理 气管插管 非计划性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