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9 个结果
  • 简介:2009年11月23日~24日,由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第三、第四、第五地区组联合组织的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工程企业等级评定宣传、贯标会议在苏州举行。文化部社团办公室主任王吉,协会理事长张永嘉,常务副理事长朱新村,副理事长潘汉林、劳伟杰,江苏省文化厅、有关招投标公司单位代表和三个地区组的会员单位代表共170余人参加了会议。

  • 标签: 等级评定 工程企业 苏州 标会 技术协会 副理事长
  • 简介:  吴门,古地域名称,指今天的苏州市及其周边地区.千年寓庶,人才辈出.自晋至清,这里孕育著名的画家一千二百位之多.明代一朝便涌现出了八百余名画家,并且形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画派--吴门车派.本文就将以苏州地域为基点论证苏州的商业经济对吴门画派产生的影响.……

  • 标签: 吴门画派 浅议苏州 画派影响
  • 简介:“宣德炉”亦称“宣炉”,据传明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初,暹罗国贡来数万斤“风磨铜”,宣宗乃思郊坛、太庙以及内廷所陈之鼎彝祭器式样鄙陋,乖远古制,即令工部及礼部研拟利用贡铜铸制鼎彝之事,制为祭祀用器,而传世以炉为多,因以得名。

  • 标签: 博物馆 苏州 得名
  • 简介: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和弹词的总称,它流行于苏南、浙北、上海一带,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是富有江南特色的曲艺之花,也是苏州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它用苏州方言演唱,融说、噱、弹、唱于一体。数百年来,苏州评弹以其深厚的艺术积累、与群众的密切联系,以及与其他门类的艺术相互影响,成为影响较大的艺术形式,其名家流派纷呈,经久不衰。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人们娱乐方式逐渐向多元化发展,审美感觉和审美习惯也发生了改变。

  • 标签: 苏州评弹 流派唱腔 徐丽仙 传承创新
  • 简介:如果说,20世纪“苏州弹词女神”朱慧珍精妙绝伦的那一曲俞调开篇《宫怨》,已然刻画了杨贵妃摇摆、挣扎、祈祷在唐明皇对她“弃与爱”的抉择之间——那种不甘于罢休“天生丽质难自弃”“三干宠爱在一身”的争爱夺宠,那么,她那同样出色不二的弹词开篇《寿堂唱曲》,则明了无比地表现出秦香莲在被陈世美弃绝之后的倒戈抗击,甚至可以说,它就是古代版“女权主义式”人性觉醒的铿锵高歌。

  • 标签: 苏州弹词 开篇 朱慧 赏析 审美 纯美
  • 简介:苏州地处三江五湖的环抱之中,左拥太湖,右揽运河,气候温和,雨水充沛,自北宋后就成为南方富庶的鱼米之乡。加之远离权力斗争的中心,相对和平的环境为苏州当地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治基础。

  • 标签: 美术家 苏州 近现代 鱼米之乡 权力斗争 政治基础
  • 简介:本刊讯“丹枫烂漫景装成,要与春花斗眼明。”这是清代诗人袁景澜描写苏州天平山枫叶红遍、层林尽染景色的佳句。深秋季节,正是赏枫时分。由苏州市文联、南京印社主办;苏州市书协、东吴印社承办的“得意之作”——全国中青年篆刻名家邀请展于2016年11月16日上午10点在苏州革命博物馆开幕。中国书法理事、篆刻名家徐利明、许雄志、高庆春,全国和江苏篆刻名家徐畅、苏金海、王继安、李平、尹石、丘石、祝培良、蒋瑾琦、刘春、万玉龙;苏州市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陆菁、文联副主席倪彦;苏州书协和东吴印社王国安、潘振元、张士东、卫知立、薛春泉、林尔、朱Ⅱ农、周新月、吴苇、盛静斋、潘风、宋咏以及爱好者200多人参加了展览开幕。展览由苏州市书协主席王伟林主持。作品集同时首发。

  • 标签: 苏州市 中青年 名家 篆刻 革命博物馆 清代诗人
  • 简介:从传统向现代转型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特征,要认识到为何会发生这样的转型,回到历史的现场十分必要。以民国时期苏州文化产业发展为视窗的分析可以看出,当时文化产业转型的动力主要体现在内容创新、需求适应、机制变革、政策扶持四方面。在这些动力的带动下,新兴文化产业实现突破,成为文化产业转型的先锋。当然,转型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产业完全消亡。文化产业转型受到各类要素的合力影响,最终呈现出了融合发展的特征。

  • 标签: 文化产业 民国时期 苏州
  • 简介:乾隆四十五年(1780)冬,《四库全书》纂修接近尾声.此际,清高宗谕令各地督抚,将民间剧曲亦一并纳入违碍书籍审查中来.其中,特别委托两淮盐政、苏州织造专门办理扬州、苏州地区的剧曲查勘.由此,自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中旬至乾隆四十七年(1782)秋,扬州地区访搜、查勘剧曲,历经伊龄阿(?-1795)、图明阿(?-1782)①两任盐政主办,苏州地区则一直由织造部堂全德(1732-1802)负责搜罗、审查,并汇送扬州办理剧曲中心——“词曲局”覆核,最后会同扬州所得呈送京师,等候钦定.

  • 标签: 乾隆扬州 兼谈 剧曲史事
  • 简介:看"平江风光"推开——评弹清雅或许,当你风尘仆仆、来去匆匆,已然被姑苏城西"枫桥夜泊"的悠长诗意陶醉而过头地迷恋出几分审美疲劳的时候,那么,何妨不先将那因了"涛声依旧"之羁绊而沉重于心所谓的"千年的风霜"权且抖落在一旁,去轻快地摇转身躯、款款步入这古城"对面"往东不过万米咫尺的平江路——有着上千年故事,苏州最古典的小桥、流水、人家。

  • 标签: 苏州弹词 苏州城 张鉴国 仙乐 枫桥夜泊 摇转
  • 简介:苏州祯彩堂作为专营缂丝艺术的民间文化企业,多年来在默默的坚持中冉冉上升,这得益于其"1+n"聚合式运营管理。"用心造物,以物见性"的工匠精神是祯彩堂坚守的"1",而"n"是祯彩堂在商业竞争和社会生活中以"见缝插针"的智慧探索出来的经营之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扬性保护具有重要启示。

  • 标签: 祯彩堂 缂丝 1+n 聚合 运营管理
  • 简介:本刊讯2014年8月22日上午10时,由中国书法名城(之乡)联谊会和苏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的“中国梦·翰墨情——中国书法名城名家作品邀请展”在江苏省苏州美术馆隆重举行。中国梦是当代中国最具有凝聚力、感召力,最具广泛性、包容性的奋斗目标,反映了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向往。此次展览旨在通过书法艺术的形式来生动阐释和弘扬中国梦,进一步推动中国书法名城建设、

  • 标签: 中国书法 名城建设 名家作品 中国梦 苏州市 当代中国
  • 简介:仿古景观已经是当今城市建设中一个重要部分,这类工程既能够把传统文化用现代手段演绎到现实生活中,又能够丰富单调的水泥森林般的城市建设,还能用这种景观带来旅游事业的繁荣。以上诸多好处,于是仿古景观在全国各类城市方兴未艾。不利的是,许多仿古景观急于追求经济效益而匆匆上马,致使这些工程常常成为伪古典影响了城市的面貌。但是,也有一些工程坚守国家文物保护中“修旧如旧”原则,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景观 仿古 历史街区 城市建设 改造 平江
  • 简介:“写意一族”是我的一批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他们有的还在读,有的已经毕业,大家能够为艺术聚到一起,是缘分j之所以叫“写意一族”,因为大家都崇尚中国画的写意精神,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从制作层面将“工笔”与“写意”分为精细和粗放两个品种是一个误区,中国画都应该是写意的,写意就是艺术表现,“工”与“写”是可以交,融的,不宜分割。

  • 标签: 苏州园林 写意精神 辑录 写生 师生 艺术表现
  • 简介:汪毓和先生是我国著名的音乐理论家,他青少年时期主要是在苏州度过的。苏州近代城市音乐文化的大环境以及爱好音乐的家庭氛围,对汪毓和先生最终选择专业音乐之路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而20世纪40年代围绕苏州"艺声歌咏团"的一系列活动,成为他早年重要的音乐实践,因此,挖掘并整理这一段历史有助于对汪毓和先生的研究和学习。

  • 标签: 苏州 汪毓和 生平 音乐活动 苏州“艺声歌咏团”
  • 简介:1月31日,我参加中奥文化论坛并上台演讲。上台演讲的都是中奥两国文化和艺术界的名流,如:中国交响乐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郭珊女士、维也纳童声合唱团艺术总监杰拉尔德·维尔特先生、维也纳爱乐乐团总经理迪特·弗罗瑞教授等,作为一个青年评弹演员能和他们同台演讲,这是我莫大的荣幸。所以我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演讲的主题是"穿越百花齐放的中国艺术节、博览曲艺文化与世界对话,

  • 标签: 中国艺术节 苏州评弹 维也纳爱乐乐团 奥地利 梦想 文化论坛
  • 简介:本刊:是什么原因促使您由演员走向舞团的管理者,又选择在苏州组建了这样一支专业性质的芭蕾舞团?有一天,忽然发现自己可舞动的肢体已不再与遥控着它的大脑同舟共济了。它们之间几乎毫无留恋地开始各奔东西。

  • 标签: 芭蕾舞团 苏州 访谈录 团长 李莹 管理者
  • 简介:本刊讯2010年11月20日,“吴门书道——中国书法名城苏州作品展(南京巡展)”在新落成的江苏省美术馆隆重开幕。“吴门书道——中国书法名城苏州作品展”由中国书法家协会、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苏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 标签: 中国书法 作品展 苏州 名城 南京 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