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锂离子电池的性能与电解液有着密切的关系.介绍了采用线性电位扫描和循环伏安等电化学方法,研究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常用的几种碳酸酯在铂电极和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研究结果表明,铂电极上线性碳酸酯DEC、DMC和EMC的阴极还原极类似,而环状碳酸酯PC较线性碳酸酯难还原;碳电极上,DEC、DMC和EMC的循环伏安行为相类似,而PC则与锂离子共嵌于碳中,导致锂离子的嵌入量大大增加,而脱嵌锂离子的可逆性却显著降低.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溶剂 碳酸酯 电化学行为
  • 简介:采用液相共沉淀法合成Co3O4,再采用化学聚合法合成聚苯胺(PANI),然后通过快速研磨混合制备聚苯胺/Co3O4材料作为H2O2的阴极还原催化剂。并利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其结构和表面形貌,利用电势线性扫描和计时电流法测定其对H2O2在碱性KOH电解液中的还原的电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3mol/LKOH电解液中,当H2O2浓度为0.4mol/L时,聚苯胺/Co3O4材料对H2O2的阴极还原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当用20%(质量百分比)PANI掺杂时,在-0.34V时极限还原电流密度达-111.3mA/cm2,且材料电化学稳定性较好。

  • 标签: 燃料电池 阴极催化剂 聚苯胺(PANI) CO3O4
  • 简介: 摘 要:近年来,为解决新能源行业弃风弃光问题,充分挖掘源、网、荷侧的灵活调节潜力,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绿色电力发展的可持续性,与之配套的储能电站建设步入快车道。国内储能电站以锂电池为代表的电化学储能为主,电化学储能电站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将给储能电站带来毁灭性的损失,同时也对电网安全带来较为严重的挑战。分析电化学储能电站火灾、爆炸事故原因,研究火灾、爆炸事故预防措施及管控要求,促进储能电站行业安全、稳定发展,使其成为国内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助推剂。

  • 标签:   储能电站 火灾 爆炸 原因 预防措施 管控
  • 简介: 摘 要:近年来,为解决新能源行业弃风弃光问题,充分挖掘源、网、荷侧的灵活调节潜力,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绿色电力发展的可持续性,与之配套的储能电站建设步入快车道。国内储能电站以锂电池为代表的电化学储能为主,电化学储能电站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将给储能电站带来毁灭性的损失,同时也对电网安全带来较为严重的挑战。分析电化学储能电站火灾、爆炸事故原因,研究火灾、爆炸事故预防措施及管控要求,促进储能电站行业安全、稳定发展,使其成为国内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助推剂。

  • 标签:   储能电站 火灾 爆炸 原因 预防措施 管控
  • 简介:在氧气气氛下,以乙酸盐为原料,以柠檬酸为螯合剂,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0.8Co0.2O2:。研究了不同合成温度和Li/(Ni+Co)配比对材料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XRD检测结果表明:合成温度为750%、合成时间为18h、Li/(Ni+Co):1.10的正极材料LiNi0.8Co0.2O2具有完整的晶型结构;充放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材料在0.5C下,首次充放电容量分别为230.0mAh/g和192.6mAh/g,首次充放电效率为83.73%,经过50次循环仍有170.5mAh/g,容量保持率为90.87%。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NI0.8CO0.2O2 溶胶凝胶法 Li/(Ni+Co) 电化学性能
  • 简介:摘要:现阶段,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工业生产水平显著提升,加快其发展速度,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其中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得到有效改善,解决传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加快生产效率。故本文围绕电化学水处理技术进行深入研究,重点阐述了此技术在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中的应用,并简单论述了电化学水处理技术的优势,希望对工业生产有所帮助。

  • 标签: 工业 循环冷却水处理 电化学水处理技术
  • 简介:摘要:新型电力系统的电化学储能液冷技术是一种先进的电池储能技术,利用液体作为冷却介质,有效地解决大容量电池的散热问题。与传统的风冷系统相比,液冷技术具有更好的散热效果,可以显著提高电池系统的工作效率和寿命。这种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电池系统实现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长的使用寿命,为各种应用领域提供更加可靠的电力支持。

  • 标签: 新型电力系统 电化学储能 液冷技术
  • 简介:摘要采用电化学实验,研究了11种(使用中发黑的、发白的、无明显变化的,发生断股的和七种库存的直径各不相同的导线)钢芯铝绞线的铝线部分在50g/LNaCl溶液下的电化学腐蚀速率;结果表明受到腐蚀之后的导线的电化学腐蚀速率较低,说明了腐蚀产物的存在降低了电化学腐蚀速率;导线的在腐蚀后表面会有腐蚀坑产生;XRD测试显示电化学腐蚀产物主要由Al13Cl15(OH)24组成。

  • 标签: 钢芯铝绞线 电化学腐蚀 微观分析 腐蚀机理
  • 简介:摘要结合杭州市天然气利用工程所前门站-滨江调压站高压管线穿越沪混铁路、03省道定向穿越工程,介绍了水平定向钻(HDD)工艺在淤泥质土层向中风化熔结凝灰岩变化过程中采用单向夯钢套管、单向穿越的施工技术原理、施工流程方法。

  • 标签: 淤泥质土层 熔结凝灰岩 HDD水平定向钻工艺 单向夯管 单向穿越
  • 简介: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LiVxMn2-xO4/C正极材料,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充放电测试考察了产物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以及电化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合成样品的颗粒大小较均匀,同时具有最佳的电化学性能,-30℃放电容量可达到额定容量的79.3%,4.8V过充循环10次后,模拟电池的容量保持率为94.8%。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高温固相法 过充电 过放电
  • 简介:摘要:核电站安全级DCS承担着反应堆紧急停堆和专设安全设施启动等重要安全功能,是保护三道屏障完整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DCS技术的发展,PCB电路板制程越来越精密,电化学迁移导致板卡功能丧失的概率越来越高。本文就安全级DCS个别板卡电化学迁移产生的失效机理进行介绍,根据离子迁移的条件给出有针对性的优化措施。

  • 标签: 核电站,安全级DCS,电化学迁移
  • 简介:用二氧化锰对改进的Hummer法制备石墨烯,并进行改性处理,以改善其作为电化学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采用XRD研究其晶体结构,用循环伏安、交流阻抗、恒定电流充放电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改性石墨烯电极构成的电化学电容器的性能。结果表明:经过二氧化锰改性后的石墨烯材料电化学电容效应明显,并具有法拉利赝电容。对其进行充放电测试,其首次充放电比电容达到237F/g。

  • 标签: 石墨烯 表面改性 电极材料 电化学电容器 二氧化锰
  • 简介:介绍了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掺铬Li4Ti5O12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并对材料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SEM、电化学阻抗测试、循环伏安测试及恒电流充放电测试。铬的掺杂并未改变材料的晶体结构,但降低了材料的规整度。实验结果表明:铬的掺杂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锂钛氧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能,降低了电极极化,在电极表面未形成钝化膜。其中以掺杂比为Cr∶Ti=1∶10(原子比)的材料性能最好,首次放电比容量可达到175mAh/g,经过50次循环后,放电容量仍保持在166.5mAh/g。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LI4TI5O12 掺杂
  • 简介:摘要绝缘油污染是有载分接开关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有载开关对电力调压变压器的正常运行产生着直接的影响。在线滤油技术的使用能及时有效地去除绝缘油中的污染物,确保有载分接开关油的技术性能指标符合使用要求,有效地提高有载分接开关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在线滤油在电化学行业上的应用也还存在一些缺陷,笔者就这些缺陷提出了自己研究思路以供大家参考。

  • 标签: 有载开关 绝缘油 滤油技术
  • 简介:利用恒电流放电、循环伏安、ICP、XRD等技术研究了λMnO2及掺铋、掺钡λMnO2在5mol·L-1LiNO3水溶液中的放电性能。得出λMnO2在中性电液中的恒电流放电曲线为三个明显的放电平台,放电机理与λMnO2在有机电液中的放电机理相似。循环伏安测试表明放电的可逆性差,经过掺杂后样品在LiNO3中的循环性有一定的改善。

  • 标签: λMnO_2 中性电液 放电机理
  • 简介:以柠檬酸铁、乙酸锰、乙酸钴和磷酸二氢锂为原料,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LiFe1/3Mn1/3Co1/3PO4/C正极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面电镜(SEM)以及电化学测试对合成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700℃下焙烧16h合成的LiFe1/3Mn1/3Co1/3PO4/C为结晶良好的橄榄石型结构,颗粒呈球形,球径在0.5-5μm之间。该样品在0.1C倍率下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28.3mAh/g,同时具有良好的倍率性能。

  • 标签: 正极材料 LiFe1/3Mn1/3Co1/3PO4/C 锂离子电池 喷雾干燥法
  • 简介:摘要当前绿色成为新时代发展的主题,在广袤的新疆地区,随着化石能源的逐步被替代与清洁能源的有序开发,这就为新疆构建绿色共享的发展环境筑牢了基础。但是如何做好新疆农村地区电力建设与乡村绿色发展用电需求的协调性、持续性衔接,对于新疆这是一个新的课题,依据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及自治区提出了“电气化新疆”目标,本文重点分析了一种与当前新疆农村地区差异化发展适应性强的配电网规划理念,“一所一册”供电理念充分的将配网发展新理念应用到基层供电所配电网规划建设中,对提高配电网与新农村建设、分布式电源开发互补协调性提供了新的方案,能够更加高效地指导新疆农村配网建设,提高电网投资合理性、精准性。

  • 标签: 十九大配电网规划绿色一所一册 分布式能源电气化
  • 简介:【摘要】自我导向教育理论属于当代教育的主要理论之一,这一理论认为自我导向意识会直接决定学习者的自我发展需求,并达到自发性引导受教育方向与效果。对此,有必要在电力教育培训期间,高度重视学员的自主学习意识以及主观能动性,同时构建一个良好的组织氛围与设计相符的教育活动,长期跟踪并修正培训项目的实效性,适应学习者的自我导向需求,进而实现培训教育实效性持续提高的目的。对此,本文简要分析“自我导向教育”理论在电力教育培训中的启示,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理论帮助。

  • 标签: 自我导向教育 电力教育培训 教育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