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1 个结果
  • 简介:2011年10月24-28日,在美国丹佛召开了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开放科学会议(OpenScienceConference)。WCRP由世界气象组织、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和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等主办。注册参会代表1990余人,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中国专家20多位。大

  • 标签: 世界气候研究计划 学会 世界气象组织 WCRP 委员会 海洋学
  • 简介:泥炭地是全球重要的有机碳库,在全球碳循环和气候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已有的对全球和各大洲泥炭地面积和泥炭储量估算结果的基础上,结合有机碳含量的数据,估算世界、各大洲和主要国家的泥炭地有机碳储量,得到如下结果:世界泥炭地有机碳储量为2381.34×10^8t。各大洲泥炭地有机碳储量分布不均,北美洲最为丰富,储量为1098.64×10^8t,占总储量的46.14%;其次是欧洲和亚洲,分别占总储量的27.41%和22.89%。由于各国对泥炭地的界定不一致,缺乏泥炭层厚度、泥炭容重等重要指标的基础数据,或者由于这些指标统计核算的口径不同,导致很难对泥炭地有机碳储量进行准确估算。最后分析了影响泥炭地有机碳储量动态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期为泥炭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泥炭地碳储存功能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泥炭 泥炭地 有机碳储量 世界 影响因素
  • 简介:世界共有877个大油气田,它们的最终可采储量都达到或超过了5亿桶油当量。据估算,这些大油气田要占全球油气总储量的67%,但分布明显集中在大约仪为30%的地球陆地上。本文提供的图件将显示这877个大油气田在27个重要地区的构造背景和沉积盆地的分布。这些地区有关盆地的大地构造背景可简单地分为六类:(1)面向重要洋盆的被动大陆边缘(有304个大油气田);(2)大陆裂谷和上覆的坳陷或“牛头”盆地(有271个大油气田);(3)由两个大陆最终碰撞形成的碰撞边缘(有173个大油气田);(4)与地体增生、岛弧碰撞和/或浅部俯冲有关的碰撞边缘(有71个大油气田);走向滑动边缘(有50个大油气田);(6)未受重要岛弧或大陆碰撞影响的俯冲边缘(有8个大油气田)。对于具有多期发育史的盆地而言,本文试图识别对油气生成、运移和圈闭影响最大的单一大地构造事件或构造背景。我们的主要分类指标是大油气田形成时主导典型地层和构造特征的盆地类型。

  • 标签: 大地构造背景 大油气田 世界 被动大陆边缘 大陆碰撞 沉积盆地
  • 简介:矿产资源是经济发展的保障和基本物质条件,发达国家控制着世界矿业的命脉.组成了超大的矿业垄断集团,各跨国矿业公司分矿种进行垄断,各国形成不同的资源战略。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矿产资源消耗的增长.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的资源政策,形成特有的资源战略。

  • 标签: 矿业 资源战略 政策
  • 简介:目前旗县局站大都使用软件进行编报和制作报表,使用分组交换网传输报文.编报使用的是北京时,而在发报时使用的是世界时.这就需要观测员在输入观测数据前,把系统时间修改成北京时.在编好报文后发报前再把系统时间修改成世界时,然后传输报文.这样频繁地调改系统时间比较繁琐,费时费力,而且稍有疏忽,极易造成差错.本人通过分析,使用C语言编了自动修改系统时间的程序,建立一个批处理文件解决了这个问题,并应用了一年多,效果很好.现将该程序介绍如下:

  • 标签: 地面测报 北京时 世界时 报表 批处理文件
  • 简介:近年来世界油气地质理论应用在多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新理论、新技术不断涌现。这些重要的理论、概念和方法,一方面为石油工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将促进地学领域各相关学科,如地层学、沉积学、构造学、地史学等学科的发展。

  • 标签: 地质理论 油气勘探 技术 世界 经济效益 石油工业
  • 简介:主要在发电需求的推动下,全球天然气消费到2030年将几乎增加一倍,但年均2.3%的增长率要低于过去。预计天然气需求增长最快的将是非洲、拉丁美洲和发展中亚洲。而需求增加总量较大的还是OECD北美、OECD欧洲以及转型经济国家的成熟市场。气转液(由天然气制取液烃产品)工厂将成为使用天然气的一种重要的新市场,它能开发利用远离传统市场的天然气储量。虽然兴建气转液工厂的速度很难预测,但预计这方面的液烃产能将在2010年达到40万桶/日,同时在2030年达到240万桶/日。天然气资源能够轻松地满足全球需求的预期增长。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探明天然气储量的增长一直远远超过了产量,若以当前产量计算,大约还可以开采66年。俄罗斯和中东地区将会增产最多,因世界多数探明储量都集中在该两区。它们增加的产量将出口到本地产量将难以满足需求的北美洲、欧洲和亚洲。在整个预测期,地区间的天然气贸易将扩大两倍。目前已有天然气净进口的所有地区都会出现进口量的增加。在全球天然气贸易的增量中,液化天然气(LNG)将占据大多数。预计LNG在供应链上的单位成本将继续下降。到2030年,地区间的天然气贸易将有一半以上要采用LNG方式,而目前只占30%。欧佩克国家仍将主导LNG的供应。预计到2030年,天然气供应设施的累计投资将达到2.7万亿美元,即年均投资约1000亿美元。在这些投资中,将有一半以上用于天然气田的勘探和开发。在油价大涨的影响下,最近几个月各个地区的气价都有大幅攀升。北美地区因供应紧张使气价承受着上涨的压力。在当前十年的后半期,预计天然气价格将会回落,然后将平稳回升到2003年。气-气竞争将使气价有低于与油价相当水平的压力,但预计这种影响将因供应成本的上涨而�

  • 标签: 天然气消费 世界 天然气价格 需求增长 天然气储量 产量计算
  • 简介:利用区域气候系统模式PRECIS(ProvidingRegionalClimatesforImpactsStudies)分析A1B情景下中国区域21世纪3个时段2011~2040年、2041~2070年、2071~2100年最高、最低气温及日较差相对于气候基准时段(1961~1990年)的变化.结果表明:中国区域未来3个时段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呈逐渐增大趋势,日较差呈逐渐减小趋势;最高气温增幅分别为1.7、3.2、3.9℃,最低气温增幅分别为1.9、3.6、4.7℃,最低气温增幅与最高气温增幅相比可达1.1倍以上.未来最高、最低气温冬季增幅最大、春季最小,日较差则表现为冬季减小幅度最大、夏季减小不明显.最高、最低气温及日较差变化的空间分布显示,最高气温在东北地区升幅最大,在西北、黄土高原和四川盆地亦有较大幅度的上升,但在青藏高原北部和华南地区升幅较小;最低气温在西北地区升幅最大,在东北和青藏高原北部升幅较大,而四川盆地和华南地区升幅较小;日较差在中国北方地区普遍减小,在青藏高原北部减小最为明显,但在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东部地区日较差则呈增大趋势.

  • 标签: PRECIS模式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日较差 SRES A1B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