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对电源可靠性理论的研究,分析并建立三种常用高速公路隧道外接电源方式的可靠模型及其可靠测度指标公式;并对影响隧道外接电源可靠的因素和可靠参数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分析,提出3种不同电源接入方式在不同线路长度和停电修复时间下的供电可靠指标,为公路隧道建设人员和设计人员选择合适的外接电源方式和长度提供依据和参考。

  • 标签: 隧道 外接电源 可靠性
  • 简介:为研究实测车辆荷载作用下桥梁的位移响应,以安庆长江公路大桥为工程背景,基于参数修正方法建立有限元模型,计算得到跨中位移影响线;基于动态称重系统(WIM)及拍照系统提取车流数据,将实际车流信息施加于位移影响线,分析实测车辆荷载下桥梁跨中位移的反演值,并与GPS系统监测得到的位移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车辆荷载反演桥梁位移响应的方法能较为准确地反演出车辆过桥时主跨跨中位移值的变化情况,车辆荷载作用下桥梁跨中位移存在时滞效应,选取120s用于修正安庆长江公路大桥GPS监测值和反演值时程曲线,消除时滞效应后两者吻合较好;车辆荷载不仅引起桥梁下挠,同时造成位移响应振荡效应,且荷载越大振荡效应越明显;单车辆荷载作用下GPS监测值与反演值两者相差小于10%,多车辆荷载作用下两者相差较大。该方法可为桥梁健康监测以及GPS监测值校验提供参考。

  • 标签: 斜拉桥 健康监测 车辆荷载 位移响应 动态称重 GPS系统
  • 简介:鄂东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为主跨926m的混合梁斜拉桥,桥塔采用“风翎”式结构。为确保大桥100年的全寿命周期,对桥塔关键部位混凝土耐久设计进行研究。通过优化桥塔构造、优化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在施工过程中对水化热进行控制、对施工顺序及间隔时间进行合理安排,有效地控制桥塔混凝土裂缝,为大桥运营期间的良好耐久提供了保障。

  • 标签: 斜拉桥 桥塔 混凝土 耐久性 设计 研究
  • 简介:主要介绍有限元极限分析法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强度折减法在强度折减过程中、容重增加法在容重增加过程中屈服面的变化过程,对这两种有限元极限分析方法的适用范围进行了解释和说明。介绍了强度折减法的最新进展——拉剪强度同步折减的强度折减法,这种强度折减法能用于计算隧道的安全系数。从强度储备的角度对隧道安全系数进行了定义,并展望了安全系数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强度折减法 容重增加法 抗拉强度 隧道 安全系数
  • 简介:根据雪峰山长大隧道的具体特点,分别设计了其通风系统的控制方式、照明系统控制方式和交通控制系统控制方式,设计了其串口通信系统;针对交通指示灯状态的数据采集,改进了电路,改变遥信取假点现象;当PLC失电或故障不能输出数据时,增加自保持回路电路,保证指示灯正常工作。

  • 标签: 区域控制器 集成设计 控制方式 施工优化
  • 简介:本文对公路隧道纵向排送通风方式中竖井马头门区域进行通风优化分析。分析表明,传统通风设计中将之等同于等断面90°均匀拐弯进行取值的方法存在较大误差,应引起隧道通风工程界的重视。研究表明,对马头门区域应同时采取结构优化和加设导流板的辅助措施;导流板数目并不是设置越多越好,设置过多的导流板对通风断面形成阻滞反而加大了风阻损失。只有设置合理数目的导流板,才能有效减少风阻。相关研究结论可供公路隧道通风设计计算参考。

  • 标签: 隧道工程 局部压力损失系数 理论分析 数值计算
  • 简介:武汉长江公路隧道工程选址在长江一桥和长江二桥之间,距一桥3.6km,距二桥3.2km,由汉口青岛路附近至武昌新河街附近通过长江水下,将引道计算在内整个工程全长3630m。它的建成对缓解汉口和武昌两市中心区的过江交通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武汉市 长江 公路隧道工程 工程评审
  • 简介:由河南省科技厅主持,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隧道集团完成的《软硬不均地层及复杂环境隧道复合盾构的研究与掘进技术》科技成果鉴定会日前在广州召开,出席会议专家经过认真审查和评论,一致同意该项目成果通过鉴定,并给予高度评价。专家认为项目组所提出的复合盾构机设计思想具有原创,而其掘进技术又拓宽了盾构法的适用地层范围,大大提高了我国盾构法施工的技术水平;关于1.5m宽管片的设计与应用、新型泡沫剂的研制及渣土改良技术、

  • 标签: 盾构法施工 隧道 管片 盾构机 科技成果鉴定会 复杂环境
  • 简介:中铁隧道集团的《软硬不均地层及复杂环境隧道复合的研制与掘进技术》科研成果是在广州地铁2号线越秀公园至三元里区间完成的。此处隧道单线长3926m,穿越地段地面建筑物密集,共有建筑物135栋,地下管线56条,还要穿越广州火车站运输枢纽站场14股轨道,3股为不减速运行线,列车运行时速为120km。

  • 标签: 广州地铁2号线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掘进技术 复杂环境 隧道 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