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5 个结果
  • 简介:2008年12月10月,本镇某养殖户购进商品雏鸭2000只,雏鸭2周龄时开始发病,出现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鸭群采食量下降,饮水量增加。畜主用磺胺类和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均无效果,病情没有得到控制,很快传染整个鸭群,发病率达50%,死亡率达30%。笔者前往诊治,确诊为鸭沙门氏杆菌感染,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很快控制病情。现将诊治经过报道如下。

  • 标签: 沙门氏杆菌病 雏鸭 诊治 药物治疗 消化道症状 喹诺酮类
  • 简介: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传播迅速和高度致死的传染病。肝脏的病变特征是体积增大和有出血斑点,病鸭常常表现头向后仰,呈“角弓反张”的特征姿态,开始发病时的死亡率能高达90%以上,造成很大损失。2005年10月,山东寿光某鸭场3周龄的雏鸭突发疾病,死亡达21%,经青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等药物治疗后不见好转,随后带雏鸭到我中心诊治,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和实验室诊断,初步判断为雏鸭病毒性肝炎,经综合性防治措施,使疫情很快得到控制。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 标签: 雏鸭病毒性肝炎 诊治 流行病学调查 病理剖检变化 病变特征 实验室诊断
  • 简介:大肠杆菌具有抗药性,菌种繁多,是养殖场常见多发病原之一。天气突然变化、消毒预防环节做不好,就会使养殖场发生大肠杆菌病,让人防不胜防。2014年,我市一养鸭场发生了大肠杆菌病,现将诊治过程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10月28日,天气突然变化,气温下降15℃,养殖户未能及时做好预防准备而使鸭群遭冷风袭击,一夜之间死亡十几只鸭,经专家剖检诊断为大肠杆菌病。2发病症状鸭群采食量突然下降30%,多数鸭无精打采,有的低头打瞌睡,驱赶行动慢,反应迟钝;拉稀便,有白色尿酸,有饲料原色,还有的粪便有黄色、绿色稀粪混合。头颈部羽毛逆立,还有几只瘫痪,翅膀扑地行走。

  • 标签: 大肠杆菌病 养鸭场 检诊 稀便 出血斑点 预混剂
  • 简介:某猪场存栏猪3500余头,2002年10月发现1头60日龄猪突然死于栏中,2-3d后其他猪相继出现食欲不振、体温高至41-42℃呼吸困难、眼结膜发绀、流泪、口鼻流泡沫样液体、腹下有紫色淤血,有的表现为共济失调、转圈、侧卧作游泳状等神经症状,有的一肢或几肢关节肿胀、疼痛、跛行、站立时全

  • 标签: 链球菌病 症状 诊断 防治 病例
  • 简介:本县某规模猪场于2010年4月上旬发生一种以严重水泻、带有粘膜碎片和血液的粪便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经诊断为小袋纤毛虫病,通过采取措施,一周内控制了病情。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小袋纤毛虫病 规模猪场 诊治 水泻 粪便 粘膜
  • 简介:1发病情况2011年5月10日,某肉鸭养殖户购进商品雏鸭1000只,1周龄时开始发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雏鸭精神不振,行动迟缓,继而出现软脚、拐脚、咳嗽、呼吸困难,拉白色稀粪,泄殖腔周围粪便沾染,其中病重的常伏地,

  • 标签: 鸭大肠杆菌病 诊治 发病情况 临床症状 呼吸困难 白色稀粪
  • 简介:鹅坏死性肠炎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病原为A型或C型的产气荚膜梭菌,均能产生A毒素,C型还能产生B毒素,引起坏死性肠炎。鹅肠球虫是由艾美耳属和泰泽属的各种球虫寄生鹅的肠道引起的,雏鹅最易感染,主要特征是鹅的消瘦、贫血和下痢,往往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如二者同时感染,使病情加剧,造成的损失将会更大。笔者在门诊工作中遇到一起典型病例,现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2013年9月上旬,铁力市王杨乡李某饲养的1500只50日龄的鹅先后发病,当时是雨季,在一段时间内阴雨天气居多,舍内湿度过大,

  • 标签: 坏死性肠炎 混合感染 肠球虫病 鹅肠 诊治 产气荚膜梭菌
  • 简介:鸭球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鸭健康的寄生虫病,各种日龄的鸭都可感染发病,发病率可达30%~90%,致死率可达20%~70%,以夏秋季发病率最高,得过该病的鸭生长缓慢,耗费饲料与人工,耐过的病鸭生长发育受阻,增重缓慢,对养鸭业危害极大。鸭棘头虫病是由棘头虫寄生于鸭的小肠所引起的寄生虫病,也常发生于夏秋季节,

  • 标签: 棘头虫病 混合感染 球虫病 麻鸭 诊治 寄生虫病
  • 简介:目前高死亡率猪腹泻病在我国许多地方都有发生,尤其是南方地区流行更为严重,给我国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介绍了2012年2月湖南永州某规模猪场暴发的高死亡率猪腹泻病的诊治情况。

  • 标签: 猪腹泻病 高死亡率 诊断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