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9 个结果
  • 简介:近几年来,我们始终把加强队伍建设作为开创森林公安工作新局面的重中之重.我们仅就"求实"、"求精"、"求新"、"求特色"四个方面,谈谈我们培养、宣传先进典型,推进队伍建设的粗浅体会.

  • 标签: 江本 森林公安工作 队伍建设 先进典型 培养 宣传
  • 简介:在上海地区的夏季典型高温日,通过垂直实测空气温湿度的实验方法,对悬铃木行道树进行垂直方向的有遮荫与无遮荫对比实测,以了解植物的遮荫与蒸腾作用对垂直方向的空气温湿度分层影响机制,实验发现:无遮荫垂直方向的温湿度日变化受太阳辐射与空气流动影响,没有与高度相关的明显变化规律,悬铃木行道树垂直温湿度日变化受树冠层的遮荫与蒸腾作用影响,从下垫面到树冠表面的各高度分层中,日最高温度位于树冠表面,且使垂直方向上的温差加大,树冠表面和林荫下人活动层的垂直温差最高达到10℃,同时因为蒸腾作用对周围环境产生的降温使与树冠表面同高度水平方向的无遮荫测点温差达到5,1℃,研究结果为研究植物改善室外小气候舒适性在垂直分层高度的空间作用规律提供参考。

  • 标签: 垂直降温 悬铃木 行道树 小气候 风景园林
  • 简介:本实验对竹笋壳黄酮的提取方法及其提取液的抑菌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结果证明了竹笋壳黄酮提取液有与竹叶黄酮相当的生理活性,从而给竹笋壳的废弃物回收利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 标签: 竹笋壳 黄酮提取液 生理活性 抑菌作用
  • 简介:认知语境包括词语、百科知识和逻辑三方面的信息。在词语信息方面,相声包袱的建构主要是利用语义等方面的信息;在逻辑信息方面,主要是利用逻辑语用前提、类比推理等方面的信息;在百科知识信息方面涉及的范围比较广,但往往是利用人们比较普遍熟知的知识。各种信息都存在一定的原型效应,相声创作充分地利用了这种认知语境原型效应中的典型或非典型形式,使它们以及以它们为语用前提而推导出来的结论之间形成一种极大的矛盾,或极度的不和谐,或强烈的对立,从而导致相声包袱的产生,这是相声能使人开怀一笑的重要的心理原因。

  • 标签: 相声创作 包袱 认知语境 原型结构
  • 简介:吕梁市离石区地处黄土高原、吕梁山区,林业生态建设任务重,潜力大。介绍了该区自然地理概况,分析了该区林业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应该采取的对策措施。

  • 标签: 吕梁市离石区 林业生态
  • 简介:以翔实的数据论述了黑龙江森工林区当前所出现的“两危”是由于历经半个世纪的过量采伐,使森林一系列内在结构失调所致。提出治危兴林、施行森林分类经营的主要任务,提出了土地利用结构、林种结构、森林经营周期结构、森林起源结构、优势林分结构、宏观的林分组成树种结构、林分龄组结构、林分密度结构、径阶结构的调整指标和调整对策。

  • 标签: 林业分类经营 任务 调整 森林资源结构
  • 简介:通过对杭州湾滨海生态绿地小气候效应的实地调查和定位观测,结果表明:生态绿地植物生长季节可提高空气湿度,空气相对湿度(平均为85.25%)明显高于无林荒地(平均为80.32%);滨海生态绿地的冠层截留效应明显,林冠层全年截留降水量为226.2mm,占全年降水量的16.92%;滨海绿地全年月平均大气压的变化呈S形,树木在生长季节内有降低大气压的作用,树木停止生长后林木有增加大气压的作用;滨海生态绿地具有降低风速的作用,绿地内可降低风速约75.94%,防风能力较强,降低风速的效率为67.42%;滨海绿地对改变风向也有较大的作用。

  • 标签: 滨海绿地 温度 湿度 降雨 大气压 风速
  • 简介:在城市森林景观树种里选择出具有较强杀菌能力的优良树种,采用现场取样、实验室培养与数理统计,在可比条件下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火力楠、荷木、红桂木、短序润楠、芒果、灰木莲具有较强杀菌能力.根据结果探讨了在城市中应用杀菌树种的优化配置模式.

  • 标签: 城市森林 效应应用 景观树种
  • 简介:利用在福建省福建柏人工栽培区和自然分布区的387块标准地资料,按照连续状态的动态规划方法的建模思想,建立了以木材价值量最大为目标函数的林分最优经营密度模型,探讨了该模型的具体应用,为优化森林经营措施和林木资产评估等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福建柏 林分价值 密度效应模型
  • 简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是近几年我国经济学界争论比较激烈的问题之一。该文通过研究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独立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以来的货币政策,肯定了货币政策的作用,'货币无效性'的命题在我国是不成立的。1997年以来货币政策效应较差的原因在于,在我国经济转轨时期,仅仅使用间接的货币政策工具是不够的。我们必须重视直接调控工具的重要作用。直接调控方式和间接调控方式都是政策工具,在某些环境下,直接调控方式比间接调控方式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货币政策 效应 中央银行
  • 简介:林业是福建重点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新经济的飞速发展和WTO的临近,福建林业面临着空前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把握这一契机,调整产业结构,参与国际竞争,率先实现林业现代化,是福建面临的首要问题.文章分析了福建林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和对策措施.

  • 标签: 福建 林业产业 结构调整
  • 简介:为了提高南京无想寺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和景观质量,对森林公园内典型林分类型进行了标准地调查,并分析了其物种多样性,探讨了林分结构调整的措施。结果表明:(1)物种组成较丰富;(2)各林分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为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纯林;(3)各群落垂直结构分层明显;(4)各群落均处于顺行演替。最后根据群落结构特征,提出了适当间伐和增加林窗等林分结构调整的建议。本研究可为苏南城市近郊次生林的经营提供一定依据。

  • 标签: 林分结构调整 群落结构特征 国家森林公园 南京 物种多样性指数 标准地调查
  • 简介:江苏省淮安市城市森林不类型绿地植物配置的抑菌效应测定结果表明.无论春、夏、冬季各样地绿化配置树种、植物均有明显抑菌功能.且抑茵效果存在明显的差异。研究结果为城市森林绿地生态保健型绿化模式构建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不同类型 初析 城市森林
  • 简介:近期《自然》杂志有关汉代“温室效应”的揭示,可以尝试从社会林业的薪炭耗费视角予以量化推定和论证。作为森林资源面对的常规性压力,薪炭耗费涵盖普通民众、宫室官寺、冶铁铸铜、制陶煮盐、陵墓用炭等多个领域。在现有研究成果及相关考古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此常规性耗费规模进行可能的数量估算,不仅可以印证史籍关于部分区域林木资源缺乏的历史记录,对于两汉之际由暖而寒的气候变迁及频繁的自然灾害也获得更为全面的认识。

  • 标签: 森林资源 薪炭消耗 温室效应 生态变迁
  • 简介:通过对曾经以木材生产为主导产业的大兴安岭基本情况及产业发展潜力等详细状况的分析,研究探讨在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后该如何推进并调整产业结构及其发展方向等问题。

  • 标签: 停伐 大兴安岭 产业结构 调整方向 研究
  • 简介:针对桉树人工林地力衰退问题,通过在桉树人工林下间作绿肥作物,对绿肥作物间作后土壤理化性状进行测定,并与对照地(杂草地)土壤和桉树1.3m树行间土壤比较,结果表明:桉树人工林下间作柱花草后,土壤容重比对照降低3.411%,毛管含水量、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分别比对照提高4.485%、1.984%、7.675%,非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比值分别比对照降低5.788%、0.245%,土壤pH、有机质、速效P、速效K、全N、全P、全K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4.025%、32.051%、9.539%、46.296%、42.315%、29.567%、50.615%,土壤理化性状得到有效改良。

  • 标签: 桉树人工林 间作 绿肥作物 土壤理化性状 改良
  • 简介:选取北京天坛公园内4种绿地结构类型及13种不同配置模式(一种为水泥铺装空白地面对照)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对公园绿地的空气负离子、PM_(2.5)两种主要生态保键因子的单项保键效应定量研究与评价,结果表明:天坛公园春夏两季各样地的负离子浓度日变化均呈早晚低中午高的单峰趋势,秋冬两季变化趋势没有明显的规律。四季负离子浓度大小排序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各样地中夏季最高平均值为1577.04个·cm~(-3),冬季最低平均值为311.94个·cm~(-3);PM_(2.5)浓度日变化除春季外,其他三季的均呈早晚高、中午低的日变化趋势;各样地消减能力排序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消减率范围为0.01%~12.98%;各类绿地结构类型生态保健功能效应排序为乔-灌-草最好,乔-草较好,灌-草和纯草类型次之。绿地与裸地两种样地在春夏秋三季节里在8:00~18:00左右均适合进行户外游憩活动,但最佳游憩时间不同。冬季只有绿地内10:00~12:00时间段内在适宜户外游憩。

  • 标签: 生态保健功能 空气负离子 PM_(2.5)
  • 简介: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增加表明菊花切花的衰老。膜透性、MDA含量、POD及SOD活性均是与膜完整性相关的生理指标。试验从这些指标的测定结果证明了PSⅠ型保鲜剂对菊花切花具有明显的保鲜效果,可以延长瓶插寿命,提高观赏品质,有效地延缓衰老。

  • 标签: 菊花切花 膜透性 生理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