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2 个结果
  • 简介:测定了嘧菌对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菌丝生长、菌核产生和菌丝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嘧菌对油菜菌核病菌菌丝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药剂处理浓度在1.0μg/mL时能显著抑制其菌核产量。旁路氧化酶专化抑制剂水杨肟酸(SHAM)对嘧菌的抗菌活性有显著的协同作用,协同增效系数达到3.27~14.13倍。药剂处理后48h内,嘧菌抑制菌丝生长的剂量曲线与抑制菌丝呼吸的耗氧速率曲线趋势相似;48h以后,单位质量菌丝耗氧速率上升,且高于空白对照,而菌丝的生长量并没有增加,表明菌丝体正常呼吸作用受嘧菌抑制48h后会发生耗氧增强的生理应急反应。水杨肟酸在嘧菌处理后1h内对菌丝呼吸没有抑制作用,但在嘧菌处理1h后对菌丝呼吸表现为抑制作用,表明油菜菌核病菌菌丝在以细胞色素为载体的呼吸链的电子传递受到嘧菌阻断后,可以诱导耗氧更高的旁路氧化途径。

  • 标签: 嘧菌酯 油菜菌核病菌 呼吸作用 旁路氧化
  • 简介: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和丙烯酸丁(BA)的共聚物为壁材,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了温度响应型吡唑醚菌微囊。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激光粒度分析仪和紫外分光光度计等对该微囊的形貌、粒径、包封率和载药量进行表征,同时采用透析袋法探讨其释放性能,并以斑马鱼为试材测定其对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吡唑醚菌微囊呈球形,平均粒径为1.04μm,包封率为78.30%,载药量为15.66%。吡唑醚菌微囊具有明显的温度响应性特征,其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为28.2℃,当环境温度高于28.2℃时能够快速释放活性成分,而低于该温度时其释放行为受到抑制。吡唑醚菌微囊对斑马鱼急性毒性的LC50(96h)值为有效成分4.48mg/L,较吡唑醚菌原药的提高了90倍以上,因此能够显著提高吡唑醚菌对水生生物的安全性。

  • 标签: 温度响应型微囊 吡唑醚菌酯 N-异丙基丙烯酰胺 丙烯酸丁酯 乳液聚合法 透析袋法
  • 简介:为考察氯氰菊在茼蒿和油麦菜上的残留行为,于2016年在山西、山东、天津、安徽、云南和河南进行了氯氰菊在茼蒿和油麦菜上的规范残留田间试验。两种作物均包括6地的最终残留量试验和1地的消解动态试验。按照现行的蔬菜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测定的国家标准方法对样品进行检测,对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价。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氯氰菊在茼蒿和油麦菜上的消解动态均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消解半衰期分别为3.2d和1.8d。最后一次施药3、5和7d后,氯氰菊在茼蒿上的残留中值分别为1.64、1.19和0.89mg/kg,在油麦菜上的残留中值分别为0.84、0.50和0.28mg/kg。结合不同试验点试验期间昼夜平均气温发现,气温对氯氰菊在茼蒿和油麦菜上的残留量有明显影响。施药期间较低的气温下,氯氰菊在茼蒿和油麦菜上消解缓慢,残留风险明显增大。建议在实际生产中遇到低温天气应适当延长采收间隔期,另外在开展农药残留田间试验时应重视气象条件对残留试验结果的影响。

  • 标签: 氯氰菊酯 茼蒿 油麦菜 消解 残留
  • 简介:浙江新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农”1经过数年的研究开发,于2016年在中国农业部获得吡唑醚菌原药登记证(登记证号:PD20160316)。为适应国际市场准入要求,公司已经完成了吡唑醚菌原药的全套GLP报告,如:五批次全分析、理化性质、急性六项,另加致突变两项(即AMIS和微核)等,可满足各主要市场的登记提交要求。

  • 标签: 醚菌酯 原药 吡唑 浙江 品质 登记证号
  • 简介:3月29日,第九届全国农药登记评审委员会第一次委员会议评审通过31个新农药产品并予以公示。其中,河北兴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95%酰氨基嘧磺隆原药和3%酰氨基嘧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将在我国首次获得登记,毒性均为低毒。制剂登记用于防除玉米田一年生杂草,茎叶喷雾,有效成分用药量为80~120毫升/亩。

  • 标签: 甲酰氨基 嘧磺隆 评审委员会 一年生杂草 农药产品 农药登记
  • 简介:为评估被用作白蚁预防药剂的毒死蜱和氰戊菊在土壤中的移动性,采用平衡吸附法和薄层层析法分别测定了两种农药在浙江宁波地区的东钱湖土(粉砂质壤土)、青岭土(粉砂质壤土)和象山土(粉砂质黏壤土)3种土壤中的吸附常数(Kd)和迁移率(Rf)。结果表明,两种供试药剂在东钱湖土中的吸附等温线线性化程度均较高,而在青岭土和象山土中的吸附等温线均近似于“L”型。从Kd和有机质吸附常数K∝的数值看,氰戊菊在土壤中的吸附作用主要受土壤有机质因素影响,而毒死蜱的吸附并非只受土壤有机质因素的影响。毒死蜱在3种供试土壤中的Kd和Rf值均高于氰戊菊。这表明由Kd值推测不同农药在土壤中的相对移动性可能会存在一定偏差。毒死蜱和氰戊菊在3种土壤中的Rf值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东钱湖土〉青岭土〉象山土;而Kd值由大到小顺序为象山土〉青岭土〉东钱湖土。对Kd和Rf值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1)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阳离子代换量在决定Kd和Rf值中所起的作用相互重叠;2)土壤有机质含量(或土壤阳离子代换量)和土壤黏粒含量是影响Kd和Rf值的关键因素,而土壤pH值对于Kd和Rf值无决定性影响。

  • 标签: 毒死蜱 氰戊菊酯 吸附 迁移 土壤
  • 简介:对家蝇残杀威抗性(RR)和敏感(SS)品系乙酰胆碱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RR-和SS-AChE)的生化特性研究后发现,RR-和SS-AChE存在着明显的差异:1)RR-和SS-AChE最适反应温度分别为37℃和34℃,但最适pH值均为7.4;2)AChE催化底物的能力不同,RR-AChE水解碘化硫代乙酰胆碱(ATCh)、碘化硫代丁酰胆碱(BTCh)、碘化硫代丙酰胆碱(PTCh)的活力高于SS-AChE,其相应的最大反应速率(Vmax)比分别是SS-AChE的2.22、1.08和3.41倍;3)从双分子速率常数(bimolecularconstant,Ki)来看,RR-AChE对4种氨基甲酸酯类抑制剂(残杀威、克百威、萘威、灭多威)的敏感度分别是SS-AChE的46.77、28.15、66.15和15.00倍,对4种有机磷类抑制剂(马拉氧磷、甲胺磷、氧乐果和氧化三唑磷)的敏感度分别是7.66、12.13、3.81和2.25倍;4)上述抑制剂与RR-AChE分子相互作用的亲和力常数(Ka)均大于与SS-AChE的值;5)RR-AChE的磷酰化或氨基酰化常数(K2)值都低于SS-AChE的值。表明RR-AChE的性质已发生变化。

  • 标签: 家蝇 杀虫剂 乙酰胆碱酯酶 抗药性 酶动力学分析
  • 简介:为实现有效兼治橡胶树的白粉病和螨类为害,研制得到15%阿维菌素·吡唑醚菌·三唑酮热雾剂配方。通过对3种有效成分的饱和溶解度试验,根据溶剂的溶解性能及热雾剂的闪点、黏度等因素,筛选确定了主溶剂和助溶剂;根据添加表面活性剂后药液的理化性质,筛选出适宜的表面活性剂;结合制剂其他相关性能指标测定结果,最终确定了15%阿维菌素·吡唑醚菌·三唑酮热雾剂的最优质量分数配比为:阿维菌素5%,吡唑醚菌5%,三唑酮5%,三甘醇54%,基甲酰胺21%,表面活性剂500~#4%、600~#3%、700~#3%。理化性质及贮存稳定性测定结果表明,该15%阿维菌素·吡唑醚菌·三唑酮热雾剂外观透明,闪点高,黏度低,发烟量大,产品冷贮及热贮质量稳定,达到热雾剂的相关建议技术指标要求,可考虑用于田间橡胶树白粉病和螨类的兼治。

  • 标签: 阿维菌素 吡唑醚菌酯 三唑酮 热雾剂 橡胶树 白粉病
  • 简介:用近红外(NIR)光谱技术结合偏最小乘法(PLS)进行了敌杀死乳油中有效成分溴氰菊含量的快速检测。通过比较敌杀死乳油与常用溶剂的近红外光谱,确定了乳油中使用的溶剂为苯。在敌杀死乳油中加入苯或溴氰菊原药来配制不同浓度的校正集,采用PLS建立了有效成分溴氰菊的分析模型,模型的决定系数R2、校正标准差(SEC)、交互验证参差均方根(RMSECV)值分别为0.9999,0.013和0.022。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准确测定商品农药制剂中有效成分含量,方法简便、快速,适用于溴氰菊制剂的现场、在线分析。

  • 标签: 近红外光谱 农药制剂 偏最小二乘法 分析 溴氰菊酯
  • 简介:为寻找高活性的烯基三唑类杀菌剂,利用1-氨基-4,4-基-2-(1H-1,2,4-三唑-1-基)-1-戊烯-3-酮与取代苯胺进行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新型1-取代苯胺基-4,4-基-2-(1H-1,2,4-三唑-1-基)-1-戊烯-3-酮化合物,其结构经元素分析、核磁共振氢谱确认.由1HNMR分析结果推测该类化合物E式构型为优势产物.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n(取代基R=3-OCH3)在50μg/mL浓度下对葡萄白腐菌Coniothyriumdiplodiella、黄瓜黑星菌Cladosporiumcucumerinum等的抑制率均达到100%;在10μg/mL浓度下对促进黄瓜子叶生根的活性达到155.2%.

  • 标签: 苯胺 亲核取代 1H-1 2 4-三唑 生物活性
  • 简介:通过浸果处理,研究了10%苯醚环唑水分散粒剂对采后芒果的防腐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有效成分质量浓度为200和300mg/L的苯醚环唑处理后,经常温(25℃)和低温(13℃)贮藏的芒果均表现出发病率降低、好果率增加、转黄时间被推迟及果实失重率下降的现象;处理组芒果硬度、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可滴定酸及V。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表明使用10%苯醚环唑水分散粒剂进行芒果保鲜处理,除可明显延长芒果贮藏时间并提高贮藏保鲜效果外,还能较好地保持果实的风味和营养品质。其中,200mg/L浓度处理的芒果防腐保鲜效果显著好于300mg/L的处理。

  • 标签: 苯醚甲环唑 芒果 防腐保鲜 贮藏品质
  • 简介:为了全面评价乙氰菊对鱼类的安全性,本实验研究了鲤鱼在不同浓度乙氰菊0.685、1.39、2.78、5.56mg/L(96hLC50的1/80、1/40、1/20、1/10)下曝露60d实验中,其行为、生长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所受到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乙氰菊0.685、1.39mg/L处理对鲤鱼生长的影响差异性不显著,20d后2.78和5.56mg/L处理对鲤鱼生长的影响差异性显著(P<0.05);2.78和5.56mg/L处理组鲤鱼的行为和摄食受到一定影响,后期很少摄食,游动缓慢;5.56mg/L处理对鲤鱼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差异性极显著(P<0.01),2.78mg/L浓度组到染毒后期影响差异性显著,0.685mg/L处理影响差异性不显著.中毒鱼血红蛋白(Hb)量和红细胞(RBC)数量减少,表现出贫血;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升高;Na+浓度降低,表现为高血钾和低血钠症.高浓度试验组鲤鱼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与对照组间存在着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差异;5.56和2.78mg/L处理组在实验结束时死亡率各为30%和20%.实验结果表明,鲤鱼长期曝露于较低浓度的乙氰菊药液中,其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均会受到一定影响.

  • 标签: 乙氰菊酯 鲤鱼 亚慢性毒理 血液生理生化
  • 简介:草醚为先正达公司1999年开发的新颖除草剂,于2001年最早报道,主要用于水稻田,对环境安全。2010年,先正达公司希望这个产品的推出能为公司第一年创造7亿日元(合830万美元)的收入。

  • 标签: 水稻田除草剂 产品 先正达公司 环境安全
  • 简介:11月6日,山东省青岛奥迪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9%吡唑醚菌微囊悬浮剂获批登记,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为水稻纹枯病,推荐制剂用量为58~66毫升/亩,施用方法为喷雾。这是国内企业获批登记的首个水稻田吡唑醚菌产品,或可影响甚至打破国外企业在此领域一统天下的格局。

  • 标签: 吡唑醚菌酯 微囊悬浮剂 水稻纹枯病 国内企业 生物科技 施用方法
  • 简介: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简称维盐)为芯材,以明胶和阿拉伯胶为壁材,采用复凝聚法制备了维盐微囊。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了维盐的质量分数,维盐的紫外最大吸收峰为243nm,其浓度对吸光度值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45.84x+0.0052。研究了不同壁材浓度和不同芯壁材比例对维盐微囊载药量、包封率和粒径大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复凝聚法制备的维盐微囊包封率在62%左右,维盐微囊质量与芯壁材比例和壁材浓度有关,合适的壁材浓度以及合适的芯壁材比例有利于提高微囊质量。

  • 标签: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微囊 复凝聚法
  • 简介:报道了新型QoI类杀菌剂苯噻菌(试验代号Y5247)的生物学特性。在含50μg/mL水杨肟酸(SHAM)旁路氧化专化性抑制剂的AEA培养基上,该杀菌剂抑制水稻纹枯病菌、稻瘟病菌、油菜菌核病菌及草莓灰霉病菌菌丝生长的有效中浓度(EC50)分别为0.004、0.009、0.016和0.023μg/mL;其抑制辣椒炭疽病菌和草莓灰霉病菌孢子萌发的EC50值分别为0.448和0.019μg/mL。苯噻菌对防治小麦白粉病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EC50值分别为0.991和1.823μg/mL。其在小麦叶片上内吸输导性差,但具有一定的渗透性、良好的粘着性、耐雨水冲刷和较长的持效期。用有效成分为25μg/mL的苯噻菌药液喷雾处理的麦苗,14d后接种小麦白粉病菌,其防效仍达72.48%。

  • 标签: 苯噻菌酯 小麦白粉病菌 内吸输导性 持效期
  • 简介:以多菌灵和福美双为对照药剂,测定了嘧菌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的抑制活性,并用离体叶片法测定了嘧菌对该病原菌引起的扁豆纹枯病的物理作用方式及其生物动力学特性。嘧菌、多菌灵和福美双对立枯丝核菌菌丝生长的EC50值分别为0.0724、1.1344和1.2026μg/mL。施药后立即接种,250μg/mL嘧菌、500μg/mL多菌灵和1000μg/mL福美双对扁豆纹枯病的保护效果分别为95.61%、99.88%和81.45%;施药3d后再接种,嘧菌、多茵灵和福美双对扁豆纹枯病的保护效果分别为92.27%、100%和46.96%;接种36h后再施药,3种药剂对扁豆纹枯病的治疗效果分别为90.40%、95.75%和61.94%。表明嘧菌对扁豆纹枯病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持效性和治疗作用。在叶片基部施药后在顶部接种,嘧菌、多菌灵和福美双对扁豆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7.81%、42.09%和7.24%;在叶片背面施药后在正面接种,3种药剂对扁豆纹枯病的保护效果分别为87.30%、37.00%和16.15%。表明嘧菌在扁豆叶片中具有很好的木质部输导和跨层转移活性。

  • 标签: 嘧菌酯 物理作用方式 生物动力学特性 立枯丝核菌 扁豆纹枯病
  • 简介:借鉴昆虫自然种群生命表的研究方法,在田间网笼中比较了棉铃虫三氟氯氰菊抗性,敏感品系及其杂交F1代的主要生物学特征和净增殖率(R0)指标。结果表明:在田间自然状态下,抗性品系的每头雌蛾平均产卵量,卵孵化率和幼虫发育历期分别为314粒,20.1%和22.9天,敏感品系分别为438粒,28.8%和19.0天,两品系间差异显著,说明抗性品系在这些特征上存在较明显的不利性,F1代的幼虫发育历期介于抗性和敏感品系之间,与敏感品系相比,抗性品系的相对适合度为0.46,杂交F1代为1.46。

  • 标签: 棉铃虫 三氟氯氰菊酯 抗药性 田间适合度 种群 杀虫剂